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周慧虹:熟悉的考试,陌
刘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
上海姚虹:《草原文明》
最新热门    
 
蔡嫦虹:培正中学历史课程评价体系

时间:2009-10-18 17:17:27  来源:蔡嫦虹
 

蔡嫦虹:培正中学历史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从初中延续到高中整体性、多层面的评价体系,目的是要改变过去教学评价中只重视结果,忽视了求知过程的做法,营造一种思维活动、实践活动的空间,把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潜在素质结合起来,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学习环境。

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把获取知识的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会自觉掌握知识,学会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突破自己原有的知识层次,形成创新性的思维和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敢于尝试,有所创新。

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遵循创新教育的原则,循序渐进,注重各年级间的衔接和连贯,避免因学习阶段割裂而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断层,推动学生的历史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本评价体系一部分已付诸于实践,故有信息反馈。一部分还在实验中,有待检验其可行性。希望本体系能不断完善。

 

初一历史评价体系


上学期

目标:
⒈ 使学生喜欢历史学科的学习。
⒉ 让学生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⒊ 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历史知识。(掌握时代的更替顺序、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⒋ 让学生学会注意课外的历史知识。
⒌ 让学生学会简单归纳知识的学习技能。(如:列表、填表等)

操作:

⑴ 历史模型的仿制。
目的:通过制作加深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要求:以简单的模仿为主。要求外观相似,并加以说明。


评价:
①外形相似,50%。
②制作质量,20%。
③附加说明,30%。


反馈:
①学生认识到古人制作一件工具的过程。
②部分学生懂得依靠他人力量解决问题。
③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

 

 

⑵ 历史小报。
目的:通过小报制作,培养协作能力,资料收集能力。
要求:简单的资料收集。以剪报为主,协作完成,材料应与历史知识有关。


评价:
①内容丰富,50%。
②版面设计,30%。
③内容启发性,20%。
反馈:
①学生懂得多种收集材料的方法。
②初步学会简单的分工协作。
③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

下学期

目标:
⒈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辨析、论证、评价等历史学习技能。
⒉ 让学生认识独特的历史文化。
⒊ 使学生明白与社会一致的道德是非标准。

操作:

⑴ 历史短剧。

目的:深化对历史故事的印象,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认识,培养简单的操作和组织能力。


要求:把历史教材中的故事以对话形式进行演绎,可对细节部分,如人物对话、动作、心理等进行文学性的夸大,但整体事实应保留。


评价:
①内容完整,40%。
②语言准确,30%。
③表演技巧及服饰,30%。


反馈:
①对历史人物、知识有真实感,懂得假如历史时代去思考问题,初步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分析问题。
②得到许多课外的历史知识。
③在不自觉中把现实知识与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

⑵ 对历史故事进行扩写、缩写。

目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培养组织文学的能力,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要求:
①把历史教材中的小故事扩写,对人物对话、思想活动描写要详细,最后要做总结。
②把历史教材中的小故事进行缩写,基本过程要完整,文字尽量精炼。
评价:
①准确性,50%。
②文字表达流畅,30。
③文学性,20%。
反馈:
①学会在课外收集资料,初步学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思考做人的行为。
②基本作到抓住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

 

 

(3)辩论

目的:培养学生简单的辩论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初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偶发事件与历史必然的联系,及对人物的综合评价的能力。
要求:对历史偶发事件或人物进行辩论。


评价:
①逻辑性,50%。
②语言,30%。
③综合,20%。


反馈:
①学会辩论的一些简单技巧。
②在辩论中学会许多课外的知识。
③学会联系各种知识
④引起学生对辩论主题的进一步深入思索,并了解事件、人物的两面性。

 


初二级历史评论体系

上学期

目标:
⒈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⒉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⒊ 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欲望的机会。
⒋ 培养形式思维现象能力。

操作:⑴ 小故事。

要求:
①学生根据历史教材,介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事迹。
②历史事实完整的故事。
③语音表达流畅。


评价:
①根据课文内容能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60%。
②语言流畅、协调,语气适中,20%。
③课外故事,10%。
④主题、中心、观点正确,有评述,10%。

⑵ 扩写、缩写。
要求:
①在课文中出现的材料能扩展或缩小两倍以上。
②扩写、缩写史料,包括成语、人物、事件等。
③课外资料补充适当。
评价:
①根据课文小字资料,能扩写或缩写两倍字数,70%。
②表达流畅,10%。
③情节动人,10%。
④文学词汇丰富,10%。

 

 

演讲历史人物、事件。
要求:
①故事完整,以课外内容为主。
②语言流畅。
③富有表演力、说明力。
④普通话准确。
⑤仪态好。
评价:
①史料准确,20%。
②内容完整,60%。
③情节感人,10%。
④有一定的启发性、现实性和感召力,10%。

下学期

目标:
⒈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能灵活。
⒉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
⒊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成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用。
⒋ 培养学生领导的才能,合理分工,合理操作。

操作:⑴ 历史小报。

要求:
①学生可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收集、归纳、取舍。
②文字、体裁、形式不限。
③板块设计合理,效果良好,手抄和电脑打印均可(鼓励采用新科技)
④内容充实,鼓励发表自己的评论和文章。
⑤自己动手抄写、设计版头,不靠家长的帮助。
评价:
①能独立完成,不依靠家长的帮助。内容充实,50%。
②排版合理,效果良好,20%。
③史料内容好,10%。
④分工合作好,10%。

⑵ 复杂模仿制作。

要求:
①模仿课文中较复杂的插图。
②模仿课外获取的较复杂的图片
③制作中要求自己动手或同学之间合作完成。
评价:
①模型逼真,能使用,70%。
②选用材料合理,10%。
③手工精细,10%。
④实用价值好,有感观价值,10%。

 

初三历史评价体系

上学期

目标:
⒈ 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自学。
⒉ 培养学生通过多渠道、多手段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提取有效成分的能力。
⒊ 培养学生对信息知识的归纳、综合,运用信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 培养健康的审美观。

操作:⑴ 指导课前预习,通过自写阅读提纲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例如:在学习《古代埃及》前,首先由教师指出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对阅读具有指导性的问题,学生写阅读提纲,质疑、解疑。
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求:
①学生根据目标,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鼓励提出质疑和新观点。
②能抓住课文的中心,写出阅读提纲。
③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论证观点。
评价:
①能写出概括性的阅读提纲,50%。
②根据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问题,20%。
③能在自学中提出合乎逻辑的问题,10%。
④能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解决问题,论证观点,20%。
反馈:
①学生实现从识字到会阅读的飞跃。
②学会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
③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⑵ 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
例如:搜集古代埃及文明的资料。可涉及古代埃及的各方面,鼓励搜集除金字塔、木乃伊以外的资料和最新发现、研究成果等。
目的:培养学生学会寻找答案的方法,学会搜集有效信息。
要求:
①不能与教材内容及其所提供的资料雷同。
②范围可涉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各个方面。鼓励涉猎古今中外的资料及最新信息。
③资料要完整。对材料、图片等资料要有简洁的说明,能反映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某方面的情况。
评价:
①符合内容范围,50%。
②资料完整,说明清楚,20%。
③创意探索,20%。
④版面整洁,图文并茂,态度认真,10%。
反馈:
①有新鲜感,知识架构得到扩充,对古代埃及的认识不再局限于金字塔和木乃伊上。
②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获取更大容量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和思路。
③喜欢通过多渠道、多手段搜集资料。

 

 

⑶ 学会对信息资料的整理、归纳、运用。
例如:制作历史小报。
目的: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运用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要求:
①资料内容要紧扣"历史"这个大中心,具体内容不限,刊名自定。
②版面设计要符合报纸的要求,刊头要附有编辑姓名、日期,文章要注明资料的来源处或作者姓名。
③版面规格为4张A4复印纸,单面设计。既可以是手抄,也可以是电脑打印,黑白、彩色不限。
④版面设计应图文并茂,内容充实,排版合理。
⑤可独立完成,也可同学合作,但不能超过四人。家长不能参与制作。
评价:
①内容充实,50%。
②版面设计合理,符合报纸的基本要求,30%。
③有合理的创新,有自己写的文章,20%。
反馈:
①能发挥自己所长,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友谊。
②能综合体现各方面素质,能有机会表现除课堂学习外的其他潜能,使各方面的知识得到综合运用。

下学期

目标:
⒈ 培养学生的辨析、论证能力,掌握运用历史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事件的思维方法。
⒉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历史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逻辑性。

操作:⑴ 开设演讲、辩论课等。

目的:继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辨析力,培养历史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逻辑性。
要求:
①论点鲜明,论据充足。
②表达清晰,流畅。
③全体参与,分工合作。分正、反方,每一方分智囊团和辩论团。要求智囊团成员每人都提出观点及论据,一支持本放论点;辩论团由五人组成,设主辩手。辩论时依次发言论述,由主辩手提出论点和作最后总结。智囊团和辩论团成员由本方选举产生。
④辩论过程应以礼待人,文明用语。
评价:
①参与率,20%。(对智囊团成员的准备工作进行评价)
②论点鲜明,论据充足,50%。
③语言表达清晰,文明有礼,20%。
④精神面貌,10%。

⑵ 撰写历史小论文、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社会调查报告等。

目的: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历史探索、研究能力。
要求:
①两人合作,根据某个历史专题自拟题目。
②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材料详实。
③文字表达清晰,通顺流畅,没有方言。
④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运用历史知识论证现实问题。
评价:
①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材料详实,60%。
②文字表达清晰,通顺流畅,20%。
③能运用历史知识论证现实问题,有创意,20%。

 

高一历史评价体系

上学期

目标:
⒈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会根据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⒉ 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原理,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原理。
⒊ 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历史思维能力。
⒋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操作:⑴ 制作与所学的历史内容相关的模型一件。
目的: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要求:
①有一定的复杂性。
②形象、真实。
③较精细。
评价:
①形象真实程度,50%。
②制作精细程度,50%。
③单独完成,加5分。

⑵ 演讲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
目的: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
①能掌握一个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并掌握一定的评价标准。
②符合演讲的常规要求。
评价:
①仪容、仪表,25%。
②语言流畅,表达自然,25%。
③历史任务的史料充实,20%。
④对历史人物能做出比较准确、客观的评价,20%。
⑤演讲效果(启发性、感召力、现实性),10%。

⑶ 调查报告一篇。(有关历史名城广州的某一个方面)
目的: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运用历史思维得出结论的能力及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
①正确收集材料,加工处理材料。
②能得出一定的结论。
③基本符合调查报告的格式几表达要求。
评价:
①材料的准确程度、真实程度,40%。
②结论的正确性、启发性、现实性,40%。
③文字表达情况,20%。
④独立完成,加5分。

 

 

⑷ 小论文一篇。
目的:培养学生基本能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原理论证有些历史人物和事
的能力。
要求:
①正确运用历史原理。(至少一个)
②正确选取、收集一些史料。
③结论正确。
④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评价:
①史料基本充实,有说服力,20%。
②原理运用,20%。
③观点正确、鲜明,20%。
④观点有启发性、现实性,20%。
⑤有新观点(观点有创新),10%。
⑥文字表达,10%。

下学期

目标:
⒈ 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⒉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的方式,较好地看待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
⒊ 培养学生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思维活动,获得较好的认识和结论的能力。

操作:⑴ 演讲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
目的:进一步培养形式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
①较好地掌握历史人物的事迹。
②较全面地掌握一个历史事件的情况。
③较好地运用辨证思维及历史唯物主义评价。
评价:
①仪容、仪表、精神状态,20%。
②语言流畅、自然,25%。
③史料充实,有说服力,20%。
④观点正确,20%。
⑤有启发性、号召力,10%。
⑥历史原理自觉应用,5%。

⑵ 编写一个历史剧本。

目的:培养形式收集史料、加工史料的能力。
要求:
①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基本符合剧本要求。
②符合历史背景。
③情节完整。
评价:
①剧中历史人物基本符合史实,40%。
②符合一定的历史背景,30%。
③有创意,10%。
④文字表达,20%。
⑤独立完成,加5分。

⑶ 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目的:培养学生较好地运用历史原理论证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能力。
要求:
①较好地运用历史有理。
②有较充实的史料。
③结论正确。
④能结合实际。
评价:同上学期。

⑷ 进行辩论活动。

目的:培养学生充分掌握史料的能力和充分论证的能力。
要求:
①对史料的收集、运用正确。
②观点鲜明。
③表达准确,以理服人。
评价:
①仪容、仪表,10%。
②语言表达,20%。
③观点正确、鲜明,30%。
④论据有力,40%。
⑤胜方,加5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