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蔡嫦虹:培正中学历史课
刘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
上海姚虹:《草原文明》
最新热门    
 
周慧虹:熟悉的考试,陌生的爱国主义

时间:2009-10-18 17:19:35  来源:周慧虹
 

周慧虹:熟悉的考试,陌生的爱国主义


提及的“一二·一”运动史实等历史知识,不仅一如既往地以生涩面容躺在教科书中,甚至,沾满尘灰地被冷落于一隅,难以真正走进年少一代心里,起不到历史应有的警示与启迪作用。
  在“一二·一”爱国学生运动60周年之际,《春城晚报》和昆明田野调查咨询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半数被访大学生和高中生不了解“一二·一”运动史实,有的甚至完全不知道。

  对此,部分学生认为不足为奇。他们表示,教科书中有关“一二·一”运动的内容属于非考试部分,所以基本上都忽略了。另外,大部分被访学生认为,问卷中提到“爱国主义”,就会让他们进入到“历史考试的状态”。从小接受的教育,使他们觉得“爱国主义”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定式化,很难把爱国主义与当前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育为考试,考试为升学。对于这样一种教育制度,上世纪初期,林语堂即深恶痛绝,称“其罪恶罄竹难书”。时至今日,景况如何?昆明被访学生近半数不了解所在地曾经发生的历史惨案的事实,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当今的教育现状。

  虽然说,现代教育的进步与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也应看到,我们所进行的种种教育方式的改革,很大程度上,仍是围绕着书本,围绕着考试而展开。学生是不必死读书了,能力是有所增强,那也仅限于考试题目的灵活,限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增强。而且,即便在此方面,教育探索仍嫌不足,对于与考试联系不够紧密的内容,诸如前文提及的“一二·一”运动史实等历史知识,不仅一如既往地以生涩面容躺在教科书中,甚至,沾满尘灰地被冷落于一隅,难以真正走进年少一代心里,起不到历史应有的警示与启迪作用。

  认识到了当前教育所存在的软肋,时下一些青少年身上所表现出的不良习性也就不难找到合理的注解。我们不满于青少年责任意识太差,挥霍父母的血汗钱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我们不满于青少年感情淡漠,除了向父母伸手要钱连一句温情的话也没有;我们不满于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太弱,有的甚至进了大学还得父母陪读……凡此种种,探寻问题之因,我们总习惯于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们对独生子女太娇惯。这固然是原因之一,可与此同时,我们是否也该想想,现行的学校教育有无应予担责之处?若我们对之仍未有所警醒,长此以往,现行教育不仅可能充当社会道德意识滑坡、世风日下的帮凶,或许还得因即将面临的民族精神颓废和爱国主义危机而不得不垂下其愧疚的头颅。

  当然,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改变现行教育所存在的软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非学校一己可为。我想,当前,由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当前其紧要职责,应在于改变对学校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考核导向,在于集思广益,为不断探寻更加科学的教育之策把好舵),学校紧随其后,社会其他方面密切配合,或为一剂良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