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黄牧航:岳麓版历史教材
黄牧航:历史教材处理的
黄牧航高中历史教材处理
黄牧航:新课改下历史高
黄牧航理想与现实的博弈
最新热门    
 
黄牧航教授做客课程网,与网友畅谈2007年历史学科高考命题趋势展望

时间:2009-10-18 17:17:30  来源:黄牧航
 

 

编者按本文版权属于Cersp及历史课程网,其他网站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黄牧航教授

 

2006年6月29日晚,教育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研究”课题组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老师做客cersp学业评价论坛,与广大教师畅谈“2007年历史学科高考命题趋势展望”,在交流中,黄先生阐发了许多对一线教师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观点。为方便大家的阅读,我们特别编辑了这次在线答问。

需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点:

(1)此次活动组织是Cresp的学生成绩评价网组织,历史课程网对此表示特别鸣谢!参加这次讨论的网友有阳光灿烂day、不会游泳的小鱼、游游鱼、商辉、华南课程中心、蓝月亮、珍惜现在、燕儿飞飞、湟中民间等,在此也向这些同仁表示感谢!具体问题的发问者,不再详列。

(2)对文字、语句略做调整。

(3)按发贴先后顺序整理。

(4)“”代表提问的网友;“”代表黄牧航教授。

 

 

● 我想问问你是怎么看待刚刚结束的06年历史高考题,包括高考命题中的理论导向、题型变化、考试范围的变化 。

■ 新旧高考最大的差别在于“课程观”与“教材观”的不同。旧高考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高考强调的是课程观,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教学和命题。题型没有变化,但问答题有向材料题过渡的倾向。考试范围是淡化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的分类,强调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比例。

 

● 如果黄老师参与了高考的阅卷工作,如果在允许的范围内,可否跟我们谈谈你的感受?考生答卷主要存在的哪些问题?

■ 感受:07年的命题思路放在了06年。对本届的高三师生似乎有点不公平,但对现在高一和高二的师生绝对是一件好事情。因为07年的命题思路清楚了。答卷主要问题在于:对新的命题思路不适应。同时也反映了旧课程教学中长期遗留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不太清楚学习历史是为了什么?这样才能学好历史。

 

 

 

● 你认为2007年的历史高考题将会有什么趋势特点?如果作为高二的学生应该怎样更好地准备?如果是高一的学生又应该如何?

■ 核心变化————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要清楚:教材只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教师要清楚——教师是新课程最大最重要的资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 请问您是怎样看待今年的历史命题的?今年的历史命题和以往有什么改进吗?

■ 改进很大!命题思路变化了!一是用课程观取代教材观;二是明确材料题的功能;三是改进评分技术。

 

● 请问今年高考的材料解析题与去年比较,有什么重大变化,而且体现出明年高考的趋势?

■ 对于高一和高二的师生来说,他们是非常幸运的,因为通过今年的试题,明年的命题思路已经非常清楚了。例如,考察课程知识,而不是教材知识;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等等。

 

● 做为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届历史高考,今年高考有体现《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吗?这些理念是否能指导明年高考备考呢?

■ 体现得非常明显。单举一例:如果学习过新课程“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和“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两个专题,回答问答题第30题就非常容易。

注意:用专题史取代完整的学科体例是新旧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

 

 

 

● 请问明年历史高考的题型会发生变化吗。作为历史高考传统的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趋势?会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吗?这些题型之间的考察能力有区别吗?假如有的话,它们分别考察什么能力为主呢?

■ 今年试题反映出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问答题的材料化倾向:明年有可能取消问答题和材料题的区别,单纯出主观题。我认为,主观题的分类不应该以题型为主,而应该以能力来分类。材料分析能力应该是最主要的,因为材料题是最有历史学科特色的题型。

 

● 请问今年历史高考有没有所谓的“超纲超本”现象。这个现象严重吗?怎样理解这个现象?是否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呢?明年高考这种现象会更严重吗?明年备考中,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 从明年开始,不会再存在“超纲”的说法,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是大势所趋。

解决办法: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不要迷信教材,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灵活补充教学材料。

 

● 今年历史高考有那些题目,你认为是很好的呢?你为什么觉得它好呢?

■ 15题:代表一个方向: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26题:真正发挥了材料题应有的功能。

28题:历史观念的转变。

30题:历史智慧比历史知识重要。

 

● 今年高考评分方法怎样?是否还像以前一样是所谓的“踩点给分”呢。假如是的话,这样的评分方法是否合适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呢?有新的评分方法与原理吗?明年高考是否还是用“踩点给分”的方法?假如用新的评分方法,学生与老师应该怎样适应呢,有好的例子吗?

■ 26题是采用新的评分方法————层次评分。作为过度时期,采点评分不会立即消失,采点和采意会相结合。请参考我提出的SOLO分类评价理论。理论并不复杂,学生应该能够理解。

 

 

 

● 明天历史开放题比例会增加吗?

■ 我认为开放题的本质就是主观题,并没有区别.由于评分技术跟不上,才有开放试题的出现。请注意今年的第26题,这样的评分方法明年应该会增加。

 

● 请问今年历史高考卷的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分值比例怎样?符合我们国家的规定吗?明年高考是否还严格遵守它们的分值比例吗?

■ 今年第29题很难说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还是世界近现代史。明年更重要的不是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比例,而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比例。

 

● 请问今年历史高考的有没有所谓的“超纲超本”现象。这个现象严重吗?怎样理解这个现象?以后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 从传统观念来看,今年历史高考“超纲超本”现象很严重,但这代表一个方向————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 请问今年高考内容有紧密联系热点焦点问题吗?按照新课程理念,以后的高考是否需要紧密联系热点焦点问题呢?假如会的话,那么你认为高考会怎样联系热点焦点问题呢?

■ 问得太好了。热点问题肯定要联系,关键在于联系的方法。请注意第27和28题目,有一个共性——都涉及政府的智能。可见——与热点的联系在于思想观念,而不是低层次的内容联系。

 

● 请问明年历史高考考察的内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化史、政治史和经济史的比例会怎样?那个会更多?高考考试方案什么时候会出。你认为和以前的考试大纲会有那些不同?

■ 三者会追求平衡,但政治史还是主体。高考考试方案应该8月能够出来。与课程标准不会差距太大。用好课程标准是最重要的。

 

 

 

● 明年考试方式会出现变化吗?有可能有开卷考试部分吗?

■ 不可能开卷考试,这涉及到考试的信度问题

 

● 明年会有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学生参加高考,你认为高考会怎样出题,解决这个问题呢?使用不同版本的学生需要在总复习时也学习其他版本教材吗?学生与老师应该怎样备考?

■ 看看26和28题,你就会知道命题的趋向了。教师可以参考其他版本教材,学生没有必要。

 

● 高考方案什么时候出呢。在它的指导下,高考会怎样变化?

■ 8月能出。不要期望太高。按照国外的经验,有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纯属多余。

 

● 今年高考考生答题情况怎样?那些题目容易失分?你估计是什么情况导致失分?你能给明年考生一些答题建议吗?

■ 注意26题,新的评分方法。注意27、28、29、30题,从专题史的角度命题。

 

● 老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如何才能把握住高考命题的重点呢?

■ 课程标准就是重点!

 

●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历史命题,通常围绕教材的主干知识设计一些中心问题,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设问,将这些中心问题考深、考透、考全,从而也就考察了考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历史试题知识覆盖面并不广。那么如何才能把握住所考察的知识的重点呢?

■ 课程标准的内容就是重点。

 

● 一般来说,在题目设计的方法上,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就是材料解析题,您认为在设计解析题是最主要是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 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有效信息!

 

● 2006年的历史命题体现出什么特点?

■ 课程观取代教材观,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 根据06年的历史命题,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 明确历史教学的功能,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 请问今年高考是否依然以重点难点知识为主要考察对象呢。明年由于有多个版本教材,你认为高考是以考察能力为主呢还是以考察历史知识为主呢

■ 选择题目还是以考察历史知识为主,主观题还是以考察能力为主。

 

● 跨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在今后的命题中会是考查的重点吗?

■ 跨学科知识倒不会,但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融合是必然的。

 

● 高考历史命题改革中,试题是活了,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除少数地方外,总的来说还是死的,于是活的题目与死的参考答案 之间的矛盾显得很突出,这就使高中文科班历史教学进退两难。试题活了,考生的答法自然“花样百出”,参 考答案又不能适应这种多样性,评卷者只得“灵活掌握”,评分误差增多,评卷者的信度逞下降趋势就在所难 免了。无论怎么说,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实际上是提高了,学科平均成绩是下降了,在文科各科中居于末 位,使历史教师成为“众矢之的”,所受压力加大,积极性受到影响,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此外,由于历史 高考愈来愈重理论,时间一长,历史教学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出现重理论轻史实,以“论”代 “史”,把中外历史讲成社会发展史,把历史课变成政治理论课呢?

■ 谢谢你的提醒。今后材料题会越来越重要,不会以“论”代 “史”,26和28题都很重视学生提取史实的能力。

 

● 您注意过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西北卷的历史题吗》您有什么感受?

■ 对不起,没注意。 

 

● 请问,在那么多的历史高考试卷中,你认为广东试卷的特色是什么?有那些优点

■ 用课程内容代替教材内容,强调历史思维能力,平分方法创新。

 

● 就历史学科来说,试卷重视历史问题的史鉴功能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现实热点问题很多,是否能作为命题的载体,从近年的试题看,具有时政热点和人文热点的混合热点是命题的重点。在明年的考试命题中,您认为这部分仍会作为考察重点吗?

■ 关注解决热点问题的思路,而不是解决热点问题的内容。

 

● 你认为当前历史高考中,重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请问高考方案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出了。这个新的方案会解决这些迫切的问题吗

■ 重要存在的问题是历史能力考察的层次问题没有解决。8月应该可以出来,该方案不会解决你太多问题,用好课程标准还是根本。

 

 

 

● 请问今年考生的失分情况主要分布在那些题型或方面?

■ 29、30题。我感觉学生其实也记住了不少问题,但他们似乎不太理解他们所记忆的东西。

 

● 你刚才回答说今年问答题有材料化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呢?假如那样话,那么材料题和问答题之间的考察能力还有什么区别呢。那我们是否要改变考试的题型呢

■ 材料题和问答题之间的考察能力本来就很含糊。我主张主观题以能力分类,而不是题型分类。

 

● 今年历史高考的难度和区分度分别是多少?原始分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 对不起,现在不方便说。

 

 

● 选择题共75分,占一半分数。是否太多了。每道选择题3分,考生是否很容易在那里失分呢?它以后的分数还是维持这个水平吗

■ 我认为应该加大选择题的题量,降低难度,但要实现可能有一个过程。选择题占一半分数是合理的,高考是大规模考试,要保证考试的信度。

 

●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说,如果单纯就某个热点或者主要题型来猜题抑或是压题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把复习的过程当成知识的整理过程、认识的提高过程,重点培养和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您同意这种观点吗?

■ 非常同意!

 

● 选择题现在也有一些包含了材料,那是否会增加选择题得难度呢。以后还会在选题里出现材料吗。它考基础话。怎样实现。都是最基本问题吗

■ 增加材料是增加题目的难度,而我主张降低题目的难度,增加题目的数量。今后一段时间,看来是要两条腿走路了。

 

● 为什么广东历史试卷得材料形式那么少呢。上海卷据说有多种形式的材料,整个卷面给人感觉非常人性化。广东的能那样吗

■ 上海的情况与广东大不一样,如考生数量远少与广东,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又是自己编的,要保证考试的信度,有些东西我们暂时还实现不了,逐步来吧。

 

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的评价模型论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