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黄牧航:历史教材处理的
黄牧航高中历史教材处理
黄牧航教授做客课程网,
黄牧航:新课改下历史高
黄牧航理想与现实的博弈
最新热门    
 
黄牧航:岳麓版历史教材处理的三个层次

时间:2009-10-18 17:25:08  来源:黄牧航
 

黄牧航:岳麓版历史教材处理的三个层次
  ——以《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为例


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全面铺开。由于这次课程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课程改革,所以广大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空前的。面对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还有一大堆前所未闻的历史学、教育学的专业术语,相当部分的教师感到有点无所适从。本文拟从教材处理这个环节入手,分析一下在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课标—教材—备课”三者的关系。

在两个多月的听课和集体备课实践中,我较深切地体会到目前高中历史教师的备课观念还存在着高低不同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基本上还停留在课改前的认识水平;第二个层次基本符合课改的理念;第三个层次能够很好地体现课改的理念。下面就以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为例,谈谈在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教材观。

一、 第一个层次:单纯依据教材内容来处理教材

我把完全不敢脱离教材来讲授的教师列为第一层次。这类型教师的特点是:完全抛开《课程标准》来备课;完全按教材的体系来设计讲课线索;完全依据教材的内容来一字一句地进行讲授,并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这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太深,没有认识到课改所带来的三方面的变化:

第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课改前的教材与教学大纲从体例到内容都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导致了许多熟悉教材的教师养成了一个备课习惯——基本不参考《教学大纲》,因为他们认为教学大纲所包含的思想脉络已经被教材充分地体现出来了。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却不一样,新教材是编者按照自己对课标的理解来编撰的,而不是一一对应课标的体系来编撰的,这就导致了目前国内的四套高中新教材从体例到内容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如果说旧教材的地位是与《教学大纲》相对等,那么在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标准》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教材。因此在新教材的备课中,我们绝不能撇开课标来处理教材。

 

第二,课改后教材的性质发生了转变。课改前,我们对教材的性质定位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而且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把这种资源看作是“惟一的资源”。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师生们都力求用足教材、学透教材,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做到背熟教材。课改后,我们对教材性质的理解发生了转变,我们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材的“资源性”没有改变,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教材绝不是教学的惟一资源,而只是最重要的资源。此外,教材除了具有资源性,还具有“工具性”,它承担着提供学生学习方法的功能、方便学生随时查阅的功能等等。因此,那种认为教师必须一字一句地讲授教材、学生必须一字一句地背熟教材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第三,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转变。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具体说来就是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旧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惟一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监督下把教材的知识学深学透。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主要工作不是与学生一起围着教材转,而是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发教学资源,二是调整课程结构,三是进行教学设计,四是进行课程评价。这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就是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以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身份去帮助学生进步。因此,死抠教材知识点并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
下面我们以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的第12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为例,看看持本层次教材观的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课例1:
           第12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德意志统一的进程,记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了解魏玛共和国的建立和希特勒兴起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德意志统一和希特勒兴起的过程分析,掌握基本的政治制度分析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剖析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根源,形成追求民主的价值观和热爱和平的情感信念。

重点难点
1. 重点:德国的统一    希特勒的兴起
2. 难点:德国成为两次战争策源地原因的分析

板书设计

一、德意志的统一               三、魏玛共和国

1.            统一的背景                   1. 共和国的成立

2.            统一的过程                   2. 共和国的性质

3. 统一的意义               四、希特勒的兴起

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 德国法西斯兴起的背景

1.            帝国的建立                    2.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性质

2.            帝国的性质             

帝国的瓦解

从本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教师完全是按照旧教材的处理方法来处理新教材的,其特点是紧密依靠教材、不遗漏任何知识点、体例完备、时间线索清楚。但是,如果我们认真钻研课标的精神,就可以发现这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完全错误了。

 
课标对德国代议制的表述很简单,只有一句话:“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因此,课标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性质,这也势必成为本节课授课的重点。而德意志的统一和希特勒的兴起反而是可讲可不讲的内容。这位教师的错误就在于把教材的非重点内容确定为讲课的重点内容,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反而是显得有点轻描淡写。其实,人教、人民和岳麓三套教材对本课标内容的处理是各不相同的,请见下表:

     表1:人教、人民和岳麓三套教材对《德意志帝国宪法》处理异同表

 

 

课文标题

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

希特勒的兴起

人教版

《德意志帝国的

君主立宪制》

 简单提及

 

   详细讲述

 

  没有提及

 

人民版

《脆弱的民主》

 简单提及

   详细讲述

  没有提及

岳麓版

《民族国家统一

之路》

 详细讲述

 

   详细讲述

 

  详细讲述

 

 

从表中可见,人教版和人民版的教材都没有把“希特勒的兴起”列入教材,“德意志的统一”也只是略讲,只有岳麓版教材对这两个问题作了特殊的处理,这种处理方法体现了岳麓版编者对课标的理解,这是课改所允许甚至是提倡的。但是,如果任课教师不理解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授课时就有可能出现上述的情况——把教材的非重点部分当作是讲课的要点,反而把教材的要点忽视了。这就是典型的捡了芝蔴,丢掉西瓜。

此外,如果历史教师仍然固守旧的教学模式,不肯放过教材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那么就势必出现一个结果——教师为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而疲于奔命,而课改所提倡了各种新教法也无从体现。
因此,在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大力发挥课标的主导作用,正确对待教材的辅导作用,摆脱把教材奉为《圣经》的教学思想,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一定要做到“抓住核心精神、大胆予以取舍”。

二、 第二个层次:依据课标要求来使用教材

我把能够根据课标精神来处理教材的教师列入第二层次。该层次教师的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标精神,根据课标的要求来钻研教材,由此而能够理清教材的思想脉络,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难点。

下面我们继续以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的第12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为例,看看持本层次教材观的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研究《课程标准》可知,本单元的主题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其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习欧美各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伟大成果——资产阶级代议制。课标具体涉及到了四个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要求师生以这四个国家为例,“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看岳麓版教材的内容体系,本单元的教材下设5课:
        第9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第10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11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2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第13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由此可见,教材是先后讲述了英、美、法、德四个国家的情况,这与课标的内容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备课时我们必须确立这样的思想——本单元的内容主题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而每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该国家是如何确立代议制的,确立之后又有怎么样的发展。

 

我们接下来具体分析第12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这节课的重点无疑是《德意志帝国宪法》,但教材为什么要详述德意志的国家统一呢?因为这是《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特殊背景,这个背景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的特殊性。与英、美、法不同,德意志走向资产阶级国家道路的背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德意志的资产阶级面临着双重的任务,第一是国家的统一,第二是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但是,德意志资产阶级很快就痛苦地发现,这两重任务居然是矛盾的——要统一,就得牺牲民主;要民主,就得牺牲统一。这一点教材的分析不够明确,但教材所引用的一段史料却是很能说明问题——俾斯麦说:“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而要依靠铁和血。”对于俾斯麦的“铁血政策”,许多师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用武力解决问题”,事实上,该政策更是对代议制民主的否定。最后,议会向俾斯麦妥协了,而俾斯麦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普鲁士继续走向军国主义道路,通过专制、独裁和扩军备战来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但由此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德意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是名存实亡。在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中,英国议会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明白——只要权力在议会,保留个国王也未尝不可;而俾斯麦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白——只要权力在国王和首相手中,保留议会这个躯壳又有何不可?

知道了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再来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就容易得多了。教材所提供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原文史料是十分有参考价值的,教师只要帮助学生分析这一段材料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了德意志立宪君主制的本质——它是挂着民主的招牌而行军事独裁之实。

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背景,人教、人民和岳麓三套教材都有涉及,但人教和人民版都是讲完这个问题就嘎然而止了,只有岳麓版教材继续把这个问题往后延伸,涉及到了德意志式的代议制对德国以后历史的影响。岳麓版教材的这种处理方法是对课标内容的深化,也是一种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虚假的代议制民主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但协约国只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新成立的政府能否老老实实地支付赔款,而不是像二战后盟国那样对德国政府进行彻底的改造,因此魏玛政府名义上是一个代议制的政府,实质上还是成为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竞逐的舞台。由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希特勒的纳粹党能够“合法”地上台,上台后的希特勒又为什么能够“合法”地取消宪法。
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思路,我们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了,见下例:

课例2:
第12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的特殊背景,认识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的性质和负面作用,掌握透过事物的现象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剖析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根源,形成追求民主的价值观和热爱和平的情感信念。

重点难点
1. 重点:《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 难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

板书设计

 

一、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背景

1.      统一与民主——德国资产阶级的双重任务

2.      铁与血——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二、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1.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2.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3.      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的性质

三、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1.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2.      魏玛宪法的制定

3.      魏玛共和国代议制的性质

四、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灭亡

1.      希特勒纳粹党合法上台

2.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3.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毁灭        

 

在当前的课改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在埋怨教材的容量太大,讲课时间不够,其根源就在于仍死守着旧的教材观,没有改变旧的处理教材的方法。其实,现行教材的许多内容,都不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以本节课为例,希特勒的兴起问题与德意志的统一问题一样,都不属于课标的要求,教师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起码有四种方法:一是按照上述的线索结构全部讲授,在学生素质较高的班级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二是只讲其中的一部分或两部分都不讲,在学生素质较低的班级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三是把它抽取出来,与别的章节内容结合起来讲;四是把它作为探究活动的内容,只供学生作为阅读材料。本文前面所说的教师所应该具有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三、 第三个层次:依据课改理念来整合教材

我把能够根据课改理念来整合教材的教师列入第三个层次。该层次教师的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改精神,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
课改的精神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树立起牢固的课程观,要以课程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课程到底是什么?按我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课程就是教师本身。在课程以前,我们也有课程,但那种课程被一些学者称作是“防教师的课程”,其特点是由国家组织一批专家包办了课程的大部分环节,中学教师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按照专家们设计好的体例、内容去授课。本次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课程的自主权交还给中学教师。教师可以在课标的指导下自由地整合教材、选择教法、积累资源、科学评价。因此,一万名历史教师就有一万门历史课程,如果每位教师都表现出自身的特色,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万门富有特色的历史课程。

以本单元为例,历史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整合教材。整合思路如下:

第一,课标提到了英、美、法、德四个国家,但在建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的问题上,英美的道路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把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英国模式、法国模式和德国模式。依据范例教学法的思想,在教学中我们没有必要详细地分别讲述三种模式,只要挑其中的一种来帮助学生分析就可以了。鉴于法国的内容最复杂、线索最凌乱,可以考虑选择法国来讲授。

第二,关于英、美、德的内容,可考虑让学生依据教师讲授法国的思路来自学。自学前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第三,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英、法、德三种模式的特点。英国模式的特点是:民主的力量作坚持不懈的斗争,封建的势力作适时的让步,整个社会走上了渐进改革、不断自我完善的道路。法国模式的特点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力量非常顽固,而民主的革命力量也非常的强大、坚定,两者的矛盾冲突总是以暴力斗争的形式来解决的。德国式道路的特点是:借民主的形式来行专制的实质,以代议制的幌子来掩盖专制独裁的腐尸。

第四,在了解三个国家建立代议制民主的道路后,进一步让学生探讨——这三种模式对国家自身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英国的发展历史来看,渐进改革的模式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人民所受的苦难最少,国家所受的危难也最少。而且由于迅速建立了一种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政治结构,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国家的进步。法国是以与封建势力作毫不妥协的激烈对抗的方式来实现国家政体的资产阶级化的,这种模式带来了两个后果,一是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二是总是引起了激烈的社会动荡,也引起了国家政体的频繁变换,在大革命爆发近一个世纪之后,国家才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德国其实一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军国主义的道路几乎毁灭了整个德意志民族,因此,二战后德国被迫在盟军的刺刀下进行了历时三年的彻底改造。

 

 

第五,最后我们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三种模式的世界性影响,即有哪些国家是仿效这三种模式来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仿效英国模式的国家有美国、瑞典、丹麦、挪威、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因此教材中关于美国的章节可以放到最后来讲。仿效法国模式的国家有中国、俄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仿效德国模式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和意大利。
美国的情况学生较熟悉,因此在探究活动中可以重点帮助学生分析中国、俄国和日本的情况。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表明中国人曾经尝试过要走立宪君主制度的道路,但由于封建势力的极度顽固,事实证明这条道路走不通。后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就通过暴力斗争的手段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接下来的情况就与法国十分相似,帝制与共和制反复较量,先是袁世凯镇压国民党,引起二次革命,然后袁世凯称帝,引发护国运动,再后是张勋拥戴溥仪复辟,段褀瑞推翻《临时约法》,引发护法运动,最后蒋介石在军阀混战中形式上统一了中国,打着代议民主的幌子,而行军事独裁之实。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由中国的无产阶级来完成,而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走暴力革命的道路,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欧洲的封建国家中,俄国是奉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强烈的国家,但在拿破仑侵俄后,民主革命的火种也传遍了俄罗斯大地。1852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暴动。1860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如果这次改革成功,那么俄国很可能会走上德国人的道路,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而俄国革命者的战斗性又异常的强烈,他们继续走通过暴力推翻沙皇统治的道路。经过二十多年的刺杀活动,终于在1881年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刺死。1904年日俄战争的失利引发了1905年革命,1917年一战的失利引发了二月革命,革命最终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立宪政府。经过历次革命斗争的磨练,更先进的革命者组建了强大的布尔什维克党,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日本是近代以来惟一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却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德国尚且经历了拿破仑军队的洗礼,经历了1848年革命,但日本却什么革命都没有经历过,它在十九世纪末所公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所建立起的代议制度完全是在借鉴欧美、尤其是德国的前提下实现,而且这种借鉴是反面的,而不是正面的,凡是代议制所具有的限制王权的一面,他们统统作为一种经验教训来认真吸取,这使到代议制的民主因素在日本的宪法体系下无从发挥。因此,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急剧膨胀,最后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教学中还可以把二战后日本的改造与德国一战、二战后的改造相比较,认识当前日本的右翼势力仍在蠢蠢欲动的制度根源。

我们把上述的教材整合思路分布到五个课时,形成以下的教学设计:

 

 

课例3: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一课时:教师讲授“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一、我们要学习到的政治学概念
1. 什么是政体?
2. 历史上所出现过的政体
二、法国人民争取共和制的斗争
三、法国人民巩固共和制的斗争

第二课时:学生自学“英国、美国、德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
1. 资产阶级代议制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这个国家有哪些传统是有利于代议制产生的呢?
2. 英国的“光荣革命”取得了什么后果?其本质是什么?
3. 如果路易十六愿意维持立宪君主制的现状,法国还会接二连三地爆发革命吗?为什么?
4. 美国的共和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与英国的立宪君主制有什么异同?为什么有学者说美国的制度深受英国的影响?
5. 德意志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背景与英、法、美有何不同?你认为德意志的立宪君主制与英国的立宪君主制完全一样吗?为什么?

第三课时:师生共同探究“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
一、英国模式
1. 英国模式产生的背景
2. 英国模式产生的过程
3. 英国模式的特点:渐进改革
二、法国模式
1. 法国模式产生的背景
2. 法国模式产生的过程
3. 法国模式的特点:人民革命
三、德国模式
1. 德国模式产生的背景
2. 德国模式产生的过程
3. 德国模式的特点:专制独裁

第四课时:师生共同探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模式对其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英国:民主改革循序渐进
二、法国:政体演变循环反复
三、德国:专制主义借尸还魂

 

第五课时:师生共同探究“三种政治发展模式对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一、英国模式
1. 仿效英国模式的国家
2. 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二、法国模式
1. 仿效法国模式的国家
2.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3.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三、德国模式
1. 仿效德国模式的国家
2. 日本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有的教师认为,第五课时的内容教材完全没有反映,讲述这样的内容是否有点画蛇添足?对此我们要认识到两点:第一,第五课时的内容在课标中也是可以找到依据的,课标明确指出:“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这条标准所包含的时空概念是相当广泛的,它既包括西方的各个国家,也包括西方近代、现代乃至当代的政治发展,所以严格说来并没有超出课标的要求。第二,课标只是对中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面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想方设法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深化他们的认识水平。
课例3所提供的只是本单元教材整合的一种思路,并不是惟一的思路,也不是适合于所有高中学校教学的思路,更不是最完美的思路,高中历史教师完全有权力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
本课例较全面地体现了本文前面所说的教师应该具有的三种能力:开发教学资源、调整课程结构和进行教学设计。至于课程评价的能力,限于篇幅,暂不论述。我希望参与高中课改的教师在处理教材上起码做到上述的第二层次,力求做到第三层次,尽管在实践中必然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但这样的尝试体现了课改的要求和方向,是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的。
四、 对制订课标和编写教材的建议

    本文论述的是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处理新教材,其实也就是给教师的备课提了若干建议。但是,目前高中课改出现了教师感到课程难度大、课堂教学不到位等现象是与课标、教材的编写不尽完善有直接关系的。下面我也顺带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的建议。

 
首先谈谈对课标编写的建议。课标把“欧洲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列入高中历史“政治模块”的学习内容,的确是历史课程内容改革的一大进步。这不仅是近代政治发展史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理解,但这一内容许多中学教师都没有深入学习过,建议课标在修订时注意以下几点:
1.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宜改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发展与变异”。从课标的行文来看,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是以肯定为主,基本没有涉及其负面的情况,这就起码无法解释两个问题,第一,资产阶级代议制有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例如,资产阶级国家所做的许多卑鄙肮脏的事情都是打着“民主”的旗号来进行的,英国对华发动罪恶的鸦片战争就是英国议会“民主”地决定的,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也是美国国会“民主”地授权的。第二,代议制的确立并非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行民主政治的标准,近现代不少资产阶级国家都是披着代议制羊皮而行军事独裁之实的恶狼,如法西斯的德国、日本、意大利,还有一些政府则是以代议制来粉饰门庭的,如俄国1905年的改革,中国清政府在1905年所实行的“新政”。因此,对资产阶级代议制要作辩证的分析,既要肯定其进步作用,也要揭露其欺骗性。
2. “君主立宪制”宜改为“立宪君主制”。“立宪君主制”一词译自英文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从字面上直接翻译就应该是“立宪君主制”,而从词意的理解也应该是这样,“立宪君主制”的意思是“议会对君主做出限制的制度”,而“君主立宪制”则是“君主召开议会制定宪法的制度”,两者的区别很大。
3. 《课程标准》的内容表述重点应放在知识要求和水平要求上,对教师如何去操作不宜作过分具体的要求,因为这样做反而会局限了教师的思路。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对比英、德立宪君主制的异同要比对比德意志立宪君主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更重要;此外,美国总统制与英国的立宪君主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对比起来也有难度。
其次谈谈对教材编写的建议。单就本单元而言,我认为岳麓版教材是目前几套教材中编写得最好的一套。其成功的地方在于编者不是机械地诠释课标,而是在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后提出了自己的写作思路,包括建构起有自身特色的编写体例、收集了有自身特点的史料,尤其在拓展课标内容的广度和挖掘课标内容的深度方面值得称道,“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就很明显体现了这个特点,教材不是简单地叙述《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而向上追溯到宪法产生的背景,向下延伸到宪法产生的影响。但是,岳麓版教材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 课文的标题与课文的内容应该统一。本单元的几节课的标题都能够正确反映教材的内容,如“渐进的制度创新”、“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等,惟有关于德国的一课产生了歧义。在我所听的几节课中,授课教师无一不把“德国的统一”列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与教材把本课的标题定为“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是有很大关系的,这对教师的备课其实起了误导的作用。
2. 教材的逻辑线索应该更清楚。教材某些章节的某些段落之间的逻辑性不强,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例如,“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和“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两段落之间就完全没有过渡,许多教师不知道这两者该如何衔接。不少教师问:魏玛共和国与德国的统一有什么关系?魏玛共和国与德意志帝国的宪法又有什么关系?
3. 教材图片的选择应该更科学、更具有代表性。与人教版和人民版教材相比,岳麓版教材的图片量是比较丰富的,但有些图片选择得并不好,主要表现为图片的作用不清,功能不明。例如,本单元名为“近代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但所选的图片真正与代议制相关却没有几幅,尤其是德国的一课,可以说是一幅都没有,这就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议会召开会议是怎么样的,在没有议会之前国王开会又是怎么样,这些事情学生都想知道,教材最好能够提供相关图片说明。又如教材所提供的俾斯麦的图片,只是一幅没有任何背景的半身图。我个人认为,高中教材的人物图应该尽量少用身份证式的标准照,因为这种图片的信息量少,除了满足学生对图像的识记功能外就没有别的功能了,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他们的思维能力水平不应该停留在对图片的识记上。俾斯麦的时代,正是西方政治漫画极端繁荣的时代,当时有许多精彩的漫画作品可供教材选择,下图就是当时德国的一幅政治漫画,题为“德国的未来”。漫画的含义很清楚——德意志以强权实现了统一,但德国人民被普鲁士的军盔挤压在一块,完全失去了人权。教材的图片说明可以这样设计:“本图有何寓意?你能给它起个题目吗?”

再如下图,俾斯麦头戴一顶类似皇冠又比皇冠小的帽子,说明了俾斯麦所处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手里拿着一份议会的决议,异常愤怒地说:“有了它,我什么都干不了!”教材的图片说明可以这样设计:“为什么俾斯麦说有了议会的决议他就什么都干不了?为此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课改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种种困难是难免的。我一直持有的信念是——我们不要指望一次课改就能够解决我们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每次课改都能够取得阶段性的进步就很不错了。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观望不前,错失实现我们教学理想的大好时机。我作为一个刚刚涉足高中课改的初学者,实践经验不足,思想认识也难免肤浅,本文所述的观点,只是我一家之言,错谬之处,尙望广大专家、教师包涵并指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