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李代贵:安徽省高中历史
李代贵:关于历史研究性
李代贵:古代希腊民主政
最新热门    
 
杜德贵:对中学历史教育观点的几条重要摘录

时间:2009-10-18 17:19:03  来源:杜德贵等
 


中学历史教育观点摘录

 

国学生如何考历史
  作者:杜德贵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美、日等国家对中学生如何进行历史考试的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
  美国在中学生世界史课考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于是有学生答道:如果当初窝阔台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带到欧洲,这样神父和修女就不会死亡,人们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从而也就不会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也就不会强大,随之意大利也不会强大,日耳曼跟奥匈帝国也就不可能存在...... 回答得颇具政治高度,让人大开眼界。
  日本人在对高中生历史课考试时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曾有交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输在什么条件上?对此,不少同学的回答是:这场战争可能爆发在台湾与中国大陆统一之后。因为这样一来台湾海峡就成了中国的内海。而日本从中东运输石油到本土的油轮必须绕道马六甲海峡,成本大大增高。所以日本油轮要从台湾海峡经过必须出动驱逐舰。这样与中国军队难免有一场激战。时间大约在2015年至2020年之间。所以日本从现在起就要做对中国作战的准备。
  这是令人吃惊、可怕的回答!且不说这些学生的推理、分析和判断是否合理、准确、可信,就教育者的主导意志来说则是十分明确而具有现实意义的。而更让我们觉得惊奇的是,他们在课堂上、在对学生进行考试中,居然大谈在我们看来如此敏感的与政治、战争、外交乃至与国家前途命运休戚相关的话题,丝毫不顾忌什么"政治错误"、"思想误导"、"外交纠纷"等。这是多么富有开阔视野和高瞻远瞩的教育!它把每个学生都推到国家政治和未来发展的最前沿,使每个人从小就养成总结过去、关注和谋划国家未来的习惯。
  比照我们的教育和考试内容,简直就像个瘪三了,没有一点能让人提神的东西。就说考历史,无非是某要人生于何年死于何日?某年发生 某事件的背景和结局是什么?什么时候与什么国家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等等,全都是死知识,硬条条,和当前政治、未来发展、国家前途、国际纷争没有一点瓜葛,根本见不到像美、日学校那样充满灵活性和思想高度的话题。
  如果说在中国不让学生关心政治和国家前途命运,似乎又不符合实际,可以说从孩子背书包那一天起,教育者就不断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可让他们关心什么呢?无非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非是学习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不能否认这些道理应该懂,这些人物也应该学,但爱国行为绝不仅仅是献身一种。爱国是什么?就是"把国家当成我的国家",我就是未来的国家元首,小人物想大事,谋划国家的前途命运,确立主人翁精神,履行主人翁职责。他们不仅有思考国家发展的权利和习惯,而且有参与谋划国家发展的权利和习惯,就像西方国家的一些学校那样,经常玩一玩竞选总统的游戏,而并不是做一个只会执行不会思考的人,或仅仅当一个献身英雄。
  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孔老夫子说的: "告诸往而知来者。"日本人的历史教学可谓牢牢地把握了这一点,他们把历史学到了未来的20 年,并启发人们如何去做。而我们的学生,历史还是历史,对未来则茫然不可知,根本感觉不到历史教育同国家前途及个人职责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现这样的问题的症结何在?说到底还是缺乏开明的教育环境。许多人们关注的政治问题、战争问题、外交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国家的体制和制度等问题,从来都被当作不可触摸的"敏感问题",是教科书和课堂里的禁忌之地,半点不能涉及和谈论。否则,就会有人干涉,指责你是不讲政治,是教学上的自由主义,会引起外交纠纷和国际纷争等等,大帽子铺天盖地压将过来,"性质严重"的还会因此丢掉饭碗。谁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于是,历史能否昭示未来,由它去吧,现在的饭碗比"未来"重要。
  栋梁之材只能自由地生长在广阔的原野,而绝不可能生长在铁桶或围栏之中。

               

            

       对历史教科书改革的几点意见

 白月桥


  教科书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手段,是学生认识历史客体必不可少的中介,教科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1993年美国曾公布一项调查指出:十岁至十八岁美国青少年的平均智商与50年代同龄的水平相比,下降了20多分。为了查明年轻一代智力退化的原因,美国康耐尔大学教授唐纳德.海伊斯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发现,造成美国年轻人智力退化的罪魁祸首竟然是美国中小学普遍使用的教科书。因为美国教科书的质量太差,难度太小。所以海伊斯警告说:如果不提高教科书质量,进行大的改革,”明天的美利坚公民将会变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由此可见改革教科书的重要性。下面具体谈一谈对历史教科书的改革意见。不过在具体谈改革设想之前,我们应当简明地说明一下当今世界各国历史课的几种设置,研究一下历史学科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科目长期存在下去。 
    在各国普通教育中,历史课设置不尽相同,教科书的编法自然也相差甚远。在美国,历史课是合并到社会学科中讲授的。美国的社会学科是一门包括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学、人类学和法律学等多学科内容的综会性教学科目。在日本,历史课放在社会科中讲解。日本的社会科同样是一门包括历史、地理、政治、伦理等学科内容的综会性教学科目。在德国,德国史和世界史合编,以讲本国史为主兼讲世界史。在中国大陆,目前一些学校也在进行各课程改革实验,试图把历史课与其它课程合并,例如有的把历史与地理课或语文合并起来,有的把本国史和世界史结合起来,由于历史课的设置不同,教科书的编写方法、教科书的体例自然就不一样。 
    我们认为,作为有着3000年文字记载历史中国,尽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实行综合化,但至少目前还不宜把历史课与其它科目合并,历史课仍将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科目而存在。因为变成综合课,合并科目,历史教学内容和时间会被削弱。在六、七十年代法国教育改革中,就曾把历史与经济和社会等学科合并过,实践的结果是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因此法国总统密特朗在总结这一改革历史课程的教训时作出”轻史害国”的结论。  

 
    基于上述观点,所以我们探讨改革教科书的途径时只能在综合课上进行小范围的实验,不能大面积推广。所以我们要创立的新型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作为一个独立教学科目的教科书,它不包括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这种教科书的体例不再是简明通史体例,不再是单层次的结构,而应是复合通史体例,它的结构应当是多层次的。简明通史体和复合通史体虽然都属于通史体例,但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通史体,前者是历史著作的通史体,后者是历史教学的通史体。简明通史体的结构较为简单;复合通史体要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指导上,通过对教科书认知策略的改革使新型教科书的结构更加完善复杂。关于复合通史体的教科书需要配套编写的教材殳其应当补充设计的新层次结构,初步考虑如上:  
   

一、 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系列教材 
  按照传统的概念,教材和教科书都是指中小学的课本,但随着教育手段的进步,教科书和教材成了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教科书是专指学生上课用的课本,而教材的内涵丰富了,延扩大了,它包括教枓书、课外阅读材料、教学参考书、教学用图、多媒体教学材料等在内的一个大的综合性概念。改革后的教科书不但内容体例是新型的,而且要以教科书为中心编写配合教科书的系列教材,如指导教师使用新课本的教学指导书,丰富学生知识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能力的练习册,加强直观教学效果的多媒体资料等等。没有这些与教科书有密切内在联系的系列配套教材,新一代历史教科书就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当然,编写这样的系列教材不是容易的事情,这要全面规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例如,原来德国的教育电视台配合历史课堂的内容,就曾按时播放节目,以辅助教学工作。我们要做到这点,仅设计并拍摄一套配合中国史教学的文物古迹教学片,就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  
   

二、增加复习性的篇章 
  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复习性质的篇章是不编进教科书的,而只能由教师自己去编排。但是复习却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不能把复习作为教科书系结构的”弦外音”和”题外语”。复习可使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系统和深化。复习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可能和需要有些要编写到教科书中去,和传授新知识的篇章节并列。例如,在我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对中国害的加深,这样不但使学生牢固地掌屋了基本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理解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清政的腐败无能。要把复习性的篇章写进教科书,这是育季的巩固性教学所要求的。  
   

三、 增加教科书的课文类型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和一般成年人的认识过程有所不同。学生的认识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感佑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通过练习实践培养技巧和能力,通过复习再达到巩固,通过自查考核作出评定。这些阶段也是教学的客观规律。教学不能违背这个客观规律,设计教科书的篇章节结构也应当符合这个客观规律。教材编写者以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对历史教科书的体例结构除了增加上面所说的复习性篇章外,还必须增加教科书课文的类型。以富有经验的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历史教学一般有导言型课、传授新知识课、复习课、自学课、考查课等类型。导言课介绍某学期或某教材的主要内容、基本线索、学习方法等,是学好历史的动员准备,并给学生提供关于某个历史阶段的初步知识。自学课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考查课测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督促,也是教学重要的一环。各类课型衔接起来密切配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才能反映学生的认识规律。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一般只有一种课型,即讲授新知识课。以历史教学法的原理看,讲授新课不宜连续采用。如果连续采用,不考查,不巩固,不练习,不评定,教师照本宣科,就必然出现开快车、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影向教育质量。目前中国大陆的教科书课文类型有所改革,但是课文内容的叙述难易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例如初一年级古代史由于引用过多古文,较为艰深难懂,初二年级近现代史反而浅显好读。  

 
    四、 写好篇、章、节的概要提示等 
  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实告诉我们,教学果的好坏,要看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学习某一篇、章、节时,能够向学生提出问题、择出矛盾、说明旨意、指出方法,就能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根据这一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改革历史教科书的认知策略时,不仅要以全书的结构来考虑增加课文的类型,而且要以每一个篇、章、节的构成来考虑,增加其新的构成部分,即在一些重要的篇、章、节之前写上概要提示,指出重点难点,提出方法建议等,把学习的指南交给学生。这样更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那种认为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方法建议、名词解释、参考资料等项内容只能编入教师的参考书或青年的自学丛书和升学的辅导书,而不能编入严肃的历史教材的观点,完全是陈腐之见。  
   

五、增选原始文献 
  增选原始的历史文献,是革历史教科书内容结构、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关于教科书中选用历史文献问题,早在50年代就曾被提出过,不过当时认为学生难以理解,于是采用了在课文中”镶嵌”历史文献词句的编辑方法。但今天的情况大为不同了,学生的理解力大为提高,许多教师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有些国家如苏联、日本、美国等国早就这样做了,中国大陆这几年也进行了这种改革,实践表明学生有能力理解原始材料。所以,当我们编辑新一代教科书时,增选符合学生特点的、与课文关系密切的历史檄文、奏章、法典、条约、史书节选等,附在有关章、节之后,这是丰富传统的历史教科书结构办法之一。但是,所摘录的原始材料和马列论述不宜过长,难懂的要译为现代语,言并加上授语,提出问题,请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鉴别批判历史资料的能力,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对于难词难句要做注解或直接翻成白话文。  
    

六、 增加图表的类型、发挥插图作用 
  图表是直观性教材,历史教科书向来重视选用插图,但仍需革故鼎新,一是增加图表的数量和种类,二是扩大图表的应用范围。以前教科书的插图数量少,类别简单,主要是引用文物图片和人物画像,而且多集中于古代史和近代史,至于现代史则很少。所以要增加大事年表、综合年表、比较表、统计表和人物图片、生活图片、战争图片以及绘画等类型。教科书插图除了用来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外,还应用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许多优秀教师给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经验,新一代的人教授历史教科书已做了有益的尝试,这值得今后改革教科书时加以继承和发扬。目前教科书插图数量过多,教师大概只使用了三分之一,最多不过二分之一。想象图一般应少用或不用,插图质量要提高。  
   

七、 根本改革习作业 
  教科书不能单纯地”传达”知识,它必须有科学设计的习题与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但是以前教科书的习题作业数量少,类型单一,缺乏科学的研究。根据新的教学理论研究,习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复习知识为目的的检查性习题,一类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的的认知性习题。美国教育理论家把这两类习题称之为”封闭题和开放题”。所谓”封闭题”的特点是有完备的条件和固定答案;所谓”开放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的条件不完备(1)。关于这两类习题在历史教学中的选用,苏联著名教学法专家H.R.莱纳和H.H.扎波罗热茨分别在《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中学历史发展学生能力和技巧的方式与方法》这两部重要的教学法著作中都有深刻研究。以习题的种类看,中国大陆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中的习题基本上属于一类习题:封闭题或检查性习题。所以对教科书中的习题作业必须进行深入研究,根本地改革,把大量开放题编入教科书,当然这重图表、举行历史报告会、进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实践活动,使习题作业的形式多样化,丰富多彩。对各类习题要结合历史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全盘考虑,统一设计和科学使用,做到由易到难,由简而繁,由学校到社会,互相衔接,逐步提高。 

 
  以上是我们设想的改革历史教科书认知策略的具体意见。至于教科书选择内容和理论观点方面的改革问题,不再论述。当然,关于教科书认知策略的改革,除了上述我们提到的诸方面而外,还有其它方面的改革,如附录、索引、参考书等,这些就不再谈了。我们认为,要创造新一代教科书就必须对整个教科书的内容和体系,以史学观点到内容选择,以章节设计到习题编排,以图表制作到书后附录都必须以教学论和心理学为指导,进行全面的改革。 
     本节着重研究了教科书认知策略改革问题。对教科书进行这檥的改革,目的是使教科书的编辑方法和体例结构符合当代新的教育理论,符合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过程和步骤,处理好教材结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课堂教学结构的相互关系。这样,以前”简明通史体例”的教科书就成为”复合通史体例”的教科书。复合通史体例的教科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具有多重功能 
  教科书本来可以承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多方面施教任务,但是由于传统教科书的认知策略不完善,它把许多重要的教学活动和环节排斥在教科书的体例结构之外这就造成了历史教学的”教师中心论”,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我们以教学论的角度改革传统的教科书的结构形式,把教师在执教中的某些任务合理地”转嫁”到教科书身下,就能发挥教科书的多种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因为经过这样改革后的教科书,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给教师提供施教方法。 
    2.  有利于改革旧的教学方法 
  教科书的认知策略各逻辑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必然要改革传统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当前历史教学陈旧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难于废止,新型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难于施行,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受传统教科书的结构形式所限制。只有设计新的教科书认知策略,改革旧的结构形式,使教科书便于学生自学,便于独立地阅读、思考、探索和讨论,才能改变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要求。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少讲或不讲,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授方法,减轻讲述负担,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组织、检查、答疑的教学辅导作用。 
    本文具体研究的是历史教科书体例的改革问题,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这门学科教科书的具体分析,会对其它学科教科书的改革有所启示。同时,这十几年来在探讨教科书改革问题上,学者和教师们也时常提到教科书的体例和与其相应的科学著作体例的关系问题,我们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探讨二者的异同,因为教科书的体例的关系问题,我们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探讨二者的异同,因为教科书的体例问题是编辑现代教科书必须解决的难题。 


注释:  
1.  王建军:<学生的认知发展各习题改革>,见《教育研究》杂志,1988年第10期。  
  
※本文作者任北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原载于《历史教学问题探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pp. 260-267) 
※编者按:白月桥先生是大陆研究教育的学者,现任职于北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表过许多探讨历史教学问题的文章,也主编过历史教材。1997年他出版了《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之专着,内容含括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习题设计、教学实验等等主题。本书一方面呈现了白先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亦使我们看到大陆历史教育研究队伍近来的一些主要论题与谈法,颇具参考价值。时值台湾高中教科书的编写即将开放,如何编写一部好的历史教科书,相信需要大家深入思考。本期经白月桥先生惠允,转载其中探讨编写历史教科书问题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历史教些什麽


    看一下当前中国的历史教学,从小学到大学,无不注重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缺乏对未来的预见。虽然说历史需要记忆,但不能把记忆历史中的人与事当作历史教学的全部。应试教育在历史教学中非常明显。在美国和日本,历史教学非常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假想,并对未来作预测。而我们呢?曾经是耻辱的条约背了一遍有一遍,有什麽用?钱也陪了,地也割了,人也丢了。不能把记忆历史当作全部,我们要大胆改革,在历史记忆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大胆的问几个“假如”。以史为鉴,要对未来做假想。我们常说,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怎样才能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仅仅记住一些无关紧要的年份和屈辱的条约就行了吗?历史教给人的不仅仅是记住些什麽,更要引导人从中吸取教训,预见未来。历史教育者们一定要深思历史究竟要教些什麽,要得到什麽效果。特别是在中学,决不能把考高分当成历史教学的全部。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前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尤学工 赵梅春 执笔

  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哲理,说明历史知识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更好地发挥历史学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面对国内国际形势,我们对我国目前历史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如何改进这方面的工作,提出如下一些认识与建议。

  一、我国在历史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历史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初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教育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以各级学校为主体的历史教育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有一支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队伍,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基本确立。

  第二、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作出了贡献。通过多年的历史教育,人们认识到,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也是在各民族不断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壮大起来的,从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责任心,促进了民族团结、国家稳定。

  第三、为明确祖国前途,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出了贡献。通过多年的历史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出光辉的业绩并为之自豪,也使人们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每一步发展都是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奋斗取得的,从而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自强不息。

  第四、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历史教育丰富了全民文化知识,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质,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在历史教育方面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将继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二、当前历史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

  由于近年来人们在教育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实用主义以及历史学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当前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我们认为以下问题应当引起特别的关注:

  第一、高校历史教育举步维艰。高校历史系是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主力军,而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陷入了招生难、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中。相当数量的高校历史专业所招收的新生基本上是从其他专业调节而来的,学生们往往不安心专业学习。在各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许多的历史系却缩小招生规模,还有不少大学将历史系改成旅游文化管理学系或开设旅游文化管理学专业,以图生存。

  第二、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缺陷。中学教育是国民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一个公民接受历史教育、了解祖国的历史主要在中学阶段,其人格的塑造也主要在这个阶段。正因为如此,当今的历史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没有将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人格培养联系起来,而是以传授历史知识,特别是以政治教育为主。这种历史教育既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中学历史教材多为大学历史课本的缩写本,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正在进行历史教材改革试点。

  4.教学方式陈旧、单调。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5.历史教师自身水平亟待提高。他们的学历和职称总体偏低,特级、高级教师的比例尤低。有些初中历史教师为兼职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历史教育和教学训练,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6.初、高中历史教学难以衔接。目前初中开设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课,高中开设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为限定选修课,这样难以避免初、高中教学内容重复,而且二者之间的难度、深度距离太大。这些问题导致教师授课不便,学生学习困难。

  第三、影视、小说等歌颂帝王将相、“戏说”历史成风。优秀的电影、小说如《鸦片战争》、《林则徐》、《李自成》等曾在传播历史知识、培养爱国情感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但现在,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票房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众多历史影视剧、小说中展现的是被美化的封建皇帝,在嘻笑怒骂中一味歌颂封建王朝的“太平盛世”,在“戏说”和编造中散布被歪曲的“历史真相”。它们向观众、读者传播的是帝王将相创造历史这种消极落后的历史观和封建落后的文化,危害极大。

第四、公众历史知识贫乏,历史意识淡漠。据一份关于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掌握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受测试的1065名参加者,平均得分为27.69分,及格率为15%,而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平均得分也只有33.46分,仅比一般人高出5.77分。某体育明星不知道卢沟桥为何物。有人身着日军军服招摇过市,其历史意识竟淡漠到了这种地步!至于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肆意破坏文物古迹、斥巨资修造假古迹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上述问题远不足以包罗历史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全部问题,但已足以让人痛心和忧虑。

 

  三、重视和加强历史教育的对策

  面对我国历史教育的严峻形势,学界前辈如白寿彝、任继愈、戴逸等都曾撰文呼吁重视和加强历史教育,呼吁充分重视历史教育的重大意义。更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加强历史教育的具体对策,如针对公众历史意识淡漠,苏智良提出,我国应建立由中央政府主持的隆重的纪念抗日战争的永久仪式,以期不忘国耻,教育来者。白寿彝先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表了20篇关于加强历史教育的文章和言论,并语重心长地说:“不重视历史,不是一个民族的光荣。”可见,加强历史教育确是一件极为迫切的工作。

  为有效改变历史教育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在全社会纠正轻视历史学的倾向。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历史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都有深刻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他强调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向全党发出“要学点历史”的号召,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要求党“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同志曾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要加强历史教育。他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我一直强调,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中国历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要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党的三代领导人深刻地阐明了历史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贯彻其指导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纠正轻视历史学的倾向,充分认识历史学的重大社会作用和意义。

  第二、加强历史教育的理论宣传。中华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忽视历史教育。首先,历史教育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发展离不开总结经验,总结经验得力于认识历史,认识历史得力于了解历史真相,这正是历史教育的任务。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发展。而历史感、历史知识、历史智慧是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全在历史范围之内。但现在我们对此做的工作很不够,适应不了现代化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历史教育。

  其次,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藉由历史教育。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铸造民族精神,培育国民意识。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并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的核心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而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藉由历史教育。

  再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与历史教育有关。我国对综合国力的认识有一个历史过程。开始将综合国力定位于经济的竞争,接着是把国防力量也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后来又提出科学技术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到了十五大,又将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同志在1998年的一次讲话中将民族凝聚力也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必要的部分。轻视历史教育,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还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要求加强历史教育。经济全球化是一客观趋势,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被全球化浪潮所淹没,必须弘扬、研究和发展中华文明。只有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更加重了历史教育的迫切性,正如人们指出的那样,历史教育担负着铸造民族精神,培养国民意识的重任。历史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是如此重要,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历史教育的风气。

 
第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教育的具体建议。

  1.编辑、出版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历史教育的言论汇编,从思想上提高全民族对历史教育的认识,并以此作为历史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2.建立圆明园国耻博物馆,陈列自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证,让国人永记国耻,奋发自强。

  3.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目前历史教育问题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可以看出,历史教育问题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对这种探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历史教育问题研究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应包括研究历史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地位;历史教育应遵循的规律;历史教育的层次和分类;历史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关系;中外历史教育与发展经验及对比等。实践研究应包括历史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历史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历史教育的制度化;历史教育实施时应注意的其它问题等。

  4.提高初、高中历史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教学水平。目前初、高中历史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水平总体偏低。以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为例,有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还未达到本专科学历,特、高级教师的比例偏低(个别区县高级教师的比例仅达1.92﹪)。上海是我国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有些地方的初中历史教师主要由民办教师充任,有些地方则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历史教学训练,教学方法也以读教材为主,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初、高中历史教育在整个历史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初、高中历史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水平,使他们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教学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5.加快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应对历史教学改革做作统筹规划,整体安排。首先,应加快各级学校历史课程改革,建立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历史课程体系;其次,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再次,应加快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

  6.加强大学与中学历史教师之间的交流,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美国的一个做法可作为参考:各大学制作印有各学科教授专长的手册,发放到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有关中学,由他们自主交流。另外,还应当为中学历史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供更多的机会。教育部门应对高校历史系提出相应的要求。

  7.推动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建议相关部门设立一个旨在推进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专项基金,用于资助相关课题研究,并定期进行评选和奖励。给予历史知识普及成果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以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为保证普及成果的质量,应将其评估事宜交由科研部门管理。

  8.建议在所有高校历史系以外的各系科中开设中国通史课程,并规定为公共必修课程。

  9.设立各级领导干部的历史讲座。这种讲座,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纠正轻视历史教育之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0.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历史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 
 

 

                关于历史教学的一些建议


    本人学历史十余年,对历史有特殊感情.作为学生,对历史教学深有体会,在此不妨谈一下.
    

 一  历史教学要尊重历史事实
  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实话实说,决不能歪曲篡改历史.历史事件是客观的,但对历史的评判却是主观的.老师不能以己意强加给学生,要给学生以思考空间.历史学家傅斯年说的好:"以不知为不有是治史者极大的罪恶."这是老师要切记的.
   

二  历史教学要教学生会做人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仅满足于讲述史实,缺乏对学生的引导.要从历史事件,特别是历史人物中,引导学生得出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我认为历史教学的一大悲哀就是反面人物成了学生的榜样,正面人物在学生心中没地位!!!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盛行的时代,一定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学会做人.
   

三  将历史与实际联系,以史为鉴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有益结论,指导今天是历史的一大功能.教学中应古今对比,将历史与实际生活相连,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历史的功能,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四  老师要结合自己经历讲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
  经验是一大财富,老师的经验之谈往往能给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一句话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史实.老师的人格魅力往往体现在包含哲理的话上.当然老师的话仅供学生参考,不能强迫学生接受,更不能说出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的话.
   

五 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
  当今社会历史这一学科的地位令人担忧,很多人不懂历史,学历史的人越来越少.作为历史的爱好者,我认为这是危险的事实.老师在课堂上要把历史讲的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能枯燥无味.具体方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说历史这一门课不好,不能说学历史没前途之类的话!这也是师德的问题.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担负起挽救历史学科的重任,这不仅仅是为了学科的延续,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毛泽东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他在1938 年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号召“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他批评说:“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梁启超也很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在1902 年的《新史学》一文中,他明确指出史学是“最博大、最切要的学问”,能起到“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的作用。他认为学习本国史实为全国人民刻不容缓的大事。梁启超在比较了中西历史教育之后,列举中国历史教育之六大弊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新”。因此,他认为“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救”。于是他高举着社会进化论的大旗,走上了改造历史教育的道路。

   《诗》、《书》、《礼》、《易》、《乐》、《春秋》古称六艺,曾为孔子删定,并被定为教育子弟的教科书。《书》即《尚书》,是一部历史文献的汇编,《春秋》是鲁国的历史记录,这两部书可说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教材。庄子在《天下篇》中说:“《书》以道事”,“《春秋》以道名分”。由此可知,孔子以《书》与《春秋》传授弟子,具有十分明确的思想政治目的,即向年轻的一代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为统治者培养人才。有教学任务,又有教材与教法,应该说,历史教育已初具规模了。
    自战国以后,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阶段。发达的封建经济与封建政治,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历史教育也格外重视了。秦汉时期,政府设立了“掌通古今”的“博士”官,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把《诗》、《书》、《礼》、《易》、《春秋》尊为五经,更置五经博士,从而出现了许多专治《春秋》和《尚书》的学者。讲《春秋》与《尚书》等书成为他们教育国学弟子的教科书。从此以后,我国教育渐渐以儒学为宗,教材也都以经学为主,因而在教育中就出现了经史不分的现象。可以认为这是对孔子《尚书》、《春秋》的继承。这时的教育,“史”是为“经”服务的,是为了说明“经”,讲解“经”的。这种经史不分的现象,仍然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图,用历史教育来为其政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比较活跃的时期。两汉以来的正统儒家思想受到了冲击。在目录学的分类上,出现了经、史、子、集四大门类。南朝的宋文帝在京师就设立了玄、儒、文、史四个专科学校。由此可知,历史学已不再是经学的附庸,在分科教授和分科研究上都开始独立发展起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发展,文化教育也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历史家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说,“以古为镜”,是统治阶级长期以来的共同认识。由于李世民对历史的重视,唐代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空前活跃,成就显著。..........明清时期的历史教育还是有所发展。当时的一些思想家强调,学生既要读经,也要学史。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规定,15 岁以前主要是读经书,15 岁到25 岁,除读经书理学外,还要学历史典章制度,25 岁到35岁读“二十一史”及典章律令、经济类的书。清朝时,还把“二十二史”、“三通”、《资治通鉴纲目》等史书列为教材。清代的书院也比较重视历史,强调要学《史记》、《汉书》等。我国的历史学的研究和教育可以说始终未终断过,这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延续,对我们民族的心理与精神的形成,对我们民族能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天朝技术与思想》一文中说:“中国的‘科学之王’既不是神学,也不是物理学,而是历史。”

    其实,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创立了多少历史新观点,更不在于他们为历史学科做出了多少新的突破性的发现,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获得历史见解的一种方式、途径和过程

    我们反对把历史课上成对史料的简单罗列,把学生当做简单的知识的“容器”的模式,也反对对历史知识作过多的拓展铺垫,甚至把历史课讲成故事课。但要防范另一个误区,即由于课时的约束和对能力培养的偏爱,上课时蜻蜓点水,不重视对基本知识的落实、讲解。其实,创新从来就不是空洞的,而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世上不存在无知识根底的所谓创新。历史学习是建立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之上的,对材料的全面了解是学习历史最起码的要求。

    中国历史教学中意识形态化的毛病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大堆经过意识形态筛选的教条充斥课本之中,比如片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论带史的倾向比较严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