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杜德贵:对中学历史教育
李代贵:安徽省高中历史
李代贵:关于历史研究性
最新热门    
 
李代贵: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后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3:09  来源:李代贵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后反思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李代贵

 

下面要谈的,其实更多的是教育策略层面的体会,与历史教学的本位,关系不大。我寻思,历史教学本身,包括教材、内容标准的把握和处理,人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能力,或者大同小异,或者各有千秋。说得直白些,就算一个历史学者,也完全未必是一名学生欢迎的优秀的教学者,一个教学者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他的历史教材把握和处理得如何,而在于或更在于他成功的教学策略。

换言之,一个历史教师的定位,我以为,他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是“历史”的教学工作者。

任何一节课,要想取得成功,我想,主要有这么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师生关系,你得考虑拿什么感染学生、以及你自己的情绪,使大家,尤其是自己投入、甚至融入其中。二是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以及你到底要达成什么目标。

我从来都特别注意师生关系,尤其是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凡在外地上课,课前挖空心思所想的,并不是上课的内容,因为这样的课,任何一位从教者对于自己的教学内容都已经比较熟悉了,殚精竭虑的,是积蓄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在接下来的45分钟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使自己在这个时段内,忘记一切,只有自己、学生、媒体,以及教学的目标。

在铜陵的课开始前,我与学生对话,顺便进行自我介绍,“我从马鞍山来到铜陵,就是从‘铁壁’来到了‘铜墙’,咱们合在一起,那叫‘铜墙铁壁’。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咱们共饮长江水,我姓李,“桃李满天下的‘李’。”然后上课,感觉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课堂上,通过设计的层层对话,走近学生,与学生亲切对话,不断地表扬学生,甚至略带夸张、有时不惜调侃,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即使在我平时的课上,提问也是极为普遍的,举手也是很正常的。课上,遇到讨论题时,当然预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充分且活跃地讨论,然后通过发动学生“斗”学生,设疑激趣,一步步将课堂气氛迅速引向一个高潮。同时,通过尽可能富有感染力地朗诵,讲述历史,其中穿插即兴的排比句。

一节课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是一课教材的内容,若要追求知识目标的完全达成,面面俱到,我认为都是不明智的,其结果可能是教师很累,学生很忙,效果怎样,是个疑问。这其实就涉及到一个长久以来的历史教学论的主题,教师是在“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教材”,人人都会,而“用教材教”,就涉及一个取舍的问题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只要抓住了重点,有必要解决的难点,枝节问题,我认为可以不必深究。一节课围绕一两个重点展开,至于教材上写得明白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如果被激发起来了,课前课后会自己读,你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驱动学生去读,去想。

所以,这一节课,我抓一个中心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关键词:民主。围绕它,展开论述,设计问题,进而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现在回想,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例如,一是重点知识内容的挖掘和强调不够。例如,这一课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如何对民主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抽象上升到理论层面,让知识凝固成一个个结论,教学生掌握;辉煌中的阴影中关于希腊民主制度的评价结论,应该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但是,由于课上的互动较多,没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讲授让学生更加多地理解和接受。

二是各子目之间的环节转换、过渡不太自然,这一点,已经在课下由外地同地与我委婉地探讨,课的结尾没有对本节课知识进行传统的梳理。而教学传统方法中,这可是应对考试,巩固掌握情况的通常做法。

三是互动活动中,为了活跃气氛,有时废话太多,游离课堂教学的主题性内容之外,感觉有些背离教学的重点和中心。

四是课的时间把握不好,一节课用时近47分钟,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均因师生活动的时间长度难以控制,再说由于对课堂气氛的投入,对时长没有重视。

五是对知识的细节把握还不够准确到位。例如,讲“不赡养父母的人不能上台发言”的“赡”字念成zhan,而实际的读音应是shan,课下别的老师给我指出来了。再例如,究竟是年满18周岁,还是年满20周岁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各种书籍说法不一,至今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又如,对学生开放式回答的希腊历史名人的生卒时间不能事先准备好资料,以至于在回应学生的答案时不能准确地定位这些历史人物与希腊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

无论怎么说,一节课如果能够引起更多的议论,哪怕批评,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推进,即便是以一节课作一面“靶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枫叶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5/77349/archives/2008/935791.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