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
人教版全国中考历史模拟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最新热门    
 
人教社李卿老师在天津培训稿 3

时间:2009-10-18 17:21:15  来源:李卿
 

 

20077月人教社历史编辑李卿在天津培训稿

 

 

来源:江苏历史教研网   更新时间:2007-7-28

 

 (四)小图标的设置

    在每课的[探究学习总结]中,我们都设置了一个小图标,每个单元的小图都是一样的。在小图标的选择上,我们选用的也是能体现本单元主题的历史文物图片。图片设置的目的装饰性更强些。

    此外,在课后练习中,我们也增加了一些图画。这些图本身就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如《第7课抗日战争》,在[学习延伸]中,我们采用了“引起芥子气中毒事件的铁桶”“中毒后的李贵珍”两幅图,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长期危害。这样,学生通过这些图片达到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建立和形成了在同学们头脑中的历史表象。

    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历史插图在历史教材中的特殊作用。它不可能象其他自然学科那样,采用大量试验、演示和解剖等直观手段去解释的科学道理,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历史现象是一堆无法演示也无法重现的事物。因而,我们历史教材中尽可能多的采用了历史插图,运用丰富的具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再现历史的真实,同时也补充教材的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这也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运用历史插图去说明历史现象、观点和结论。这往往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和手段。那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教材图片要有选择的、适时使用。

    新课标教材的历史插图部分是编者精心安排的,它从属教材,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新版高中历史课标教材中的图片数量较以前增加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不可能每幅图片都面面俱到,而且也没有必要。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选择些与主题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些图片进行讲解。如第1课中“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西周分封示意图”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进行深入探究,以辅助教学。有些图片需要教师提及,学生能有一般直观感性认识即可。还有些图片教师完全可以不涉及,如每课的探究小图、“《资政新篇》书影”“英国议会大厦”等图片,都可由学生自主去学习。

    不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要适当、巧妙,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做导入,或用以巩固,或穿插使用。为教材重点难点服务的插图,以放在课前使用作为导入为佳。这样上课会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如新课导入已有材料,或者讲课内容已经安排的生动活泼,曲折起伏,就可以用在课后,等学生心情平稳后再打开介绍。这样,也可以印证教材,“曲终奏雅”,使学生回味无穷。

    总之,教师运用历史插图,要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去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刺激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形象,为历史概念的形成、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感性基础。

 

    其次,注意不同类型图片的使用。

    在新课标教科书中,笔者将历史插图主要分为四类:历史文物图、历史人物图、史事情节图和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图一般是介绍它的出土时间、地点、名称、用途和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教师借助历史文物图,使学生充分利用了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资料和实物,增加了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还有些历史文物图,如“秦半两钱”“秦长城遗址”等,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水平,这些文物图展现在课本上,鼓舞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科学的优秀品质。再有些历史文物图,如“圆明园遗址”,从画面上的残垣断柱,可以让学生感受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由此会立志振兴中华,创造比历史上更加灿烂的文明。这些历史文物图的重要功用在于此,教师在钻研和使用历史文物图时的着力点也应在于此。

    历史人物图主要是介绍人物的历史功绩和在当时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它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如汉武帝、孙中山、毛泽东等,都曾对历史的进步作过重要贡献,或有过重大影响,是讲述历史必不可少的内容。教材中选用了重要人物的画像,说明祖国人才辈出,他们为人类文化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就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与此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讲授历史人物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历史人物的气质特征,进而展开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从而达到历史教育的功能。

    再有史事情节图,主要是揭示了重大历史事件在其高潮或关键时刻的景观。需要教师根据画面所呈现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在当时发生的情景产生切实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比如“中英《南京条约》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时的场景”,就是一幅史事情节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对中英双方的不同表情加以描述,进而说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在此时此地签订,从此中国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激发学生的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运用史事情节图,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因它是重大历史事件的高潮所在,所以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将高潮呈现,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正叙,层层深入分析原因,叙述过程,阐明它所产生的影响,完成教学活动。

 

 

 

    最后,关于历史地图的使用。梁启超曾讲过:“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可见,掌握历史空间概念的重要性。历史地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字和言语的延续、补充和发展。那么,我们在使用时,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然后引起分析、综合等心理活动,从中获得科学的历史认识,并可通过图面的现象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比如说“西周分封示意图”,首先学生直观感觉到的是一个个封国,通过引导,学生就会进一步观察,从图示上分析,这些封国都分布在什么地方,受封的都是什么人,哪些是同姓封国,哪些是异姓封国,他们的分布又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步步引导,这些信息都会不断从地图的观察中分析总结得出,从而完成分封制的主要教学任务。这种图文结合,相得益彰,在某种程度上,浅化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较为难懂的分封制内容和作用,在一张简明的历史地图上得以理解。再如“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从地图上所显示出来的希腊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易于我们对希腊城邦建立及其特征的理解分析,这就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历史地图就起到了时空结合、具体形象、再造想象和激趣化难的功用。

    另外,我们在教材中又使用了一些历史政治漫画。如“19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民主党候选人威尔逊”“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这些漫画生动地反映了复杂的历史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漫画,进而让学生形成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就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看法的历史观。这也是我们历史教育的重要目的。

     关于历史插图的说明,有些在课文中已有图注,还有些需要解释的插图,可参见《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图画说明”。另外,我们还同时编著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挂图》及其内容说明,这些都可作为我们重要的教学参考。

 

            二、《历史3(必修)》解析

 

     对历史教科书的修订情况我们多花了点时间介绍,主要是这是必修三册都要涉及的问题。下面就重点介绍老师们下学期就要进入的《历史3(必修)》。因为《必修3》我们今年是使用新版本,对于新旧版本之间的变化就不谈了。主要是把这本书的主要历史线索勾勒下,哪些问题是要老师们注意的。至于具体的教学,那就是各位老师的强项了。如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可直接跟我们联系。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3(必修)》是严格按照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编写的。《标准》规定:“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历史3(必修)》属于思想文化模块。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文化史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作为一个庞大而丰富的体系,通常情况下,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是广义的文化,它是人类整个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只包括精神文化,即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意识领域。《历史3》(必修)的内容属于狭义文化的范围。

    《标准》指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这段文字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的最基本特征——多元发生、多元组合。

    世界思想文化史内容十分丰富,高中历史课程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标准》要求:“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标准》中共设置8个专题,它们依次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这8个专题,属于中国史内容的占5个,属于世界史内容的占3个;属于古代史内容的占3个,属于近现代史内容的占5个。这5个属于中国史内容的专题,涉及从古至今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内容,能够单独构成一条线索;3个属于世界史内容的专题涉及从古至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内容,尽管粗略,也还能够单独构成一条线索。不过,讲中国历史离不开世界历史,讲世界历史也应当包括中国历史,如果把中国史5个专题的内容和世界史3个专题的内容连在一起来看,那么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的线条会更明朗。所以,我们教材在这次修订时,打破了原来课标规定的先讲中国思想文化史、再讲世界思想文化史的顺序,改为以中国史为主轴,将中外思想文化史从古至今贯通下来。设置为8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单元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三单元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第五单元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七单元是“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八单元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单元顺序调整后,思想文化史的线索更加清晰,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的特征更加突出。首先在第一和第二单元分别介绍了古代中国和西方思想文化,学生分别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和西方思想文化的起源有了清晰认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的多元化特征。接下来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它也是古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组成,并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充分体现了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特征。正是因为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灿烂,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尤其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影响着周边乃至世界,所以在古代科技等内容方面,古代世界科技的历史在课标和教材中没有涉及。教材就直接进入到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在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扩大,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巨匠。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社会先后开始进入“蒸汽”(18世纪中期)“电气”(19世纪晚期)和“信息时代”(20世纪末)。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倍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凌辱和压迫,科学技术没有什么起色,重点是讲面临外国人的欺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亡、自强的道路,也就是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六单元是继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后,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第七和第八单元分别介绍了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和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这样调整后,加强了各单元之间的逻辑性和联系,更加突出了文化的互相影响和碰撞,利于师生对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历史的整体理解。

 

 

 

    通过这8个专题的学习,《标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在人教版高中教科书《历史3》(必修)编写过程中,全体工作者反复钻研《标准》,体会《标准》精神,尽量贯彻落实《标准》倡导的教育理念和各项要求;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各地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努力使教科书编得便教利学。这本《历史3(必修)》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注意突出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的基本特征——多元发生、多元组合。纵观浩瀚的世界思想文化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它是由众多源头发生,然后合流、汇聚而成。在世界思想文化滥觞阶段,各地隔绝,每个地方都是独立进行的。因此,世界思想文化的起源不是惟一的,而是多元的。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巨著《历史研究》中提出二十多种文明,诸如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赫梯文明、玛雅文明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各种文明相互冲撞、交流、汇合,日益融合为一个整体。

    钻研《标准》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它虽然强调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发生多元组合的特征,但是在规定具体知识点的时候,仅涉及中国和西方,而对其他地区几乎没有涉及。我们在《标准》规定的知识框架内,尽可能地涉及一些《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地区文明。例如,我们介绍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时候,就指出“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这就涉及印度文明,以及中印文化的交流、融合。介绍中国发明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时候,涉及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特别说明:印度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使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更加完善。这是不同文明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的事例。介绍隋唐时代绘画艺术的时候,特别强调当时“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介绍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的时候,视野真正扩大到全世界,既讲到西方英、法、德、美以及丹麦和挪威的世界著名作家和作品,又讲到苏联和亚非拉的世界名家名作,如把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反映拉丁美洲大陆人民生活和斗争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写入教材,会使广大师生感到新鲜,因为历来反映拉丁美洲文化圈的内容在教科书中涉及太少了。有了它,对于深化学生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发生多元组合的理念会大有帮助。

    《历史3》(必修)注意突出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的基本特征——多元发生、多元组合,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便于学生探究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二,注意浅化教学内容。《标准》规定高中教科书《历史3(必修)》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这种呈现方式容易将教学内容写得过专过深。另外,从《标准》规定的具体知识点与教学时间安排来看,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深入浅出地叙述教学内容,实属不易。例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个知识点,“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这简直就是一部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讲1课时,写太具体了,课时不容许,写得太简略了,潜词造句自然要深,学生不容易理解。再如世界近代思想文化的一个知识点,“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相对论和量子论深奥玄妙,简单明了地介绍它们的主要内容,还要认识其意义,仅给半课时,难度相当大。同样,如知识点“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也同样很专深。我们考虑到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一致认为,必须浅化教学内容。

 

    我们浅化教学内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择其主要的介绍一下。

    1、在《标准》规定的知识框架内,可以自由选择知识点空间的,就一定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熟悉的东西来讲。这样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东西去说明深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感到这个知识易接受,又具有启发性。如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我们选择学生从小学就使用的十进位制来说明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选择骡子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人工杂交创造生物新类型的成就。这些都是浅化教学内容方法的典型事例。

    2、利用课文辅助部分的某些栏目对课文中难懂的概念和知识进行解释、补充,以方便学生理解。例如,讲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序幕。我们在“资料回放”栏目里引了几条“论纲”的条文,让学生对“论纲”有些具体了解,使学生体会到“论纲”直指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谬论,引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不满和反叛,从而为新教催生。如果没有“资料回放”的内容,学生就很难理解“九十五条论纲”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3、利用插图化解抽象难懂的课文。如讲元明清时期的文人画,课文说:“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单独看文字,学生很难理解文人画的精神实质。我们在这段文字的下面安排一幅元代文人王冕的《墨梅》,学生看到几枝写意梅花的形象,清新健劲,再读读王冕自己写的题画诗:“吾家洗砚池头树,箇箇花开淡墨痕。不要人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相信学生读后会对课文有所领悟。再如,我们介绍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通过显得夸张的描述,突出了作品的悲剧性力量,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然后配上他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插图,插图下面有一段介绍文字:“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拿破仑统治后复辟的封建王朝。……画面通过鲜明热烈的色调、错杂的光彩、滚滚的烟尘,烘托出人们追求自由、不畏牺牲的悲壮。”显然,插图和说明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具体课文介绍前,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第一,要充分考虑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

文化与政治、经济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所以,文化的讲述一定不能脱离政治、经济这个历史背景。

第二,要注意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尽量呈现文化的连贯性、继承性。

在文化史中,无论思想、文学、艺术,还是科学技术,都有自身独立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文化自身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同类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形式不同,也就是说富有时代特色。但它们彼此之间都有联系性和继承性。

比如:讲到文字的演变时,教科书从殷商的甲骨文,写到商周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再到用毛笔书写在竹简或丝帛上的竹书和帛书。后来,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和纸的发明改进,字体也不断变化,由大篆,到秦统一为小篆,后不断演化成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书法也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又如中国的文学,从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到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再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时期的小说,构成了一部我国古代的古典文学史。再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史,从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写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庄子等诸子,到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后来,儒学又对佛道思想进一步吸收发展,最终演成宋明理学,直到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出现。还有科学技术,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网络时代的技术变革,其中科技的继承与发展,始终贯穿在我们教材的科学技术史中。这些科技成就,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明创造的结果。这种呈现方式也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

    第三,注意文化的民族区域差异及交流融合,呈现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文化是民族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点,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我们要尊重各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居住着占我国国土一半以上的地方。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这些都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所以要十分重视体现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课标中对此规定内容几乎没有,教材中也较少涉及,不能不说这是个缺憾。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考虑适当补充。我们今后在教材修订时也会重新考虑这个问题,适当增加相关内容,比如说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让学生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同时也要注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中外思想文化史的内容中去体会每种文化的独特性,并认识到这些都是由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

第四,注意各国文化的交融,呈现文化的国际视野。

文化是世界的,各国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化具有强大的渗透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总是在不断地互相交流、吸收,乃至融合中发展。中国历史上文明最为昌盛的时代,如汉唐,无不是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而至。 

在中外交往方面,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有,但不多,在今后修订时可考虑增加。因为世界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做出重大贡献,外国的文化同样也影响着中国文化。

再就是文化史的教育功能问题,尽管课标中已经列出了学习思想文化史的主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就文化史的教育功能阐述的不够明确具体,有必要强调下:

李纯武先生曾谈到文化的作用,说:“文化史的思想光辉能引发人们的思想火花,启迪人们的智慧,引导人们深入思考问题。文化史的美和美学的因素能使人们受到强烈的感染,或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或振聋发聩,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它的教育功能,若春雨润物,寓陶冶于潜移默化之中,其意义是深远的。”

 

具体而言,文化史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化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又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所以,我们在讲述中华文化时,最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比如我们讲到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在他的《离骚》中,将自然、人物和神话糅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再如讲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使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始终激荡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我们讲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比欧洲的文明早了几个世纪。12世纪后期,指南针传入欧洲,14世纪欧洲开始有造纸、应用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记载,15世纪中期开始用活字印刷。学生通过对教科书中这些内容的学习,看到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便会油然而升,容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振兴中华、赶超世界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学生树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第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很多人物和成就都能对学生起到励志的作用。如到李时珍采药,为了确定药物的作用,他亲自品尝有毒的曼佗罗花,李时珍踏遍名山,历尽艰辛,最后经过27个春秋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等。伽利略为了坚持科学的真理, 伽利略在判决书上签字时,还自言自语地说:“地球确实是在转动的啊!”等等,这些科学家的不断探索、求真创新的典型事例,逐步培养起青年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坚定意志和创新精神。

 

第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

历史教科书中的音乐、绘画、书法、雕塑等方面,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如讲到书法,王羲之的字,教科书中写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并辅以他的《兰亭序》摹本图,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从中来欣赏和品味书法的魅力。再如,讲到顾恺之善于画人物,称“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再通过教材中他的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仔细欣赏,体会人物的线条、神态,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这些方面的文化内容,确实像李纯武先生所言,如春雨润物,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其功能是其他历史内容所无法取代的。

 

 

 

第四,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国际意识。

在历史教科书中涉及到许多中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史内容,其中有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事例,如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和民主、平等思想,也有外国对中国文化吸收的案例,如欧洲吸收中国的四大发明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一大渊源,同周围国家的交往密切,源远流长。中国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能够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经济文化,所以,在历史上长期影响着邻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会逐渐明白,善于接受外来影响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永葆生命力,在历史上学会不断创新,由此逐渐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当然,在汲取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尽量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精髓传授给青少年朋友。

最后还有点疑惑,就是现在的新历史课程改变了过去重视政治史,较为忽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传统,使文化史教育受到重视。从目前国内正在实验的新课标初中教材中,增加了比较多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内容,这就打破了过去过分注重意识文化、雅文化,忽视物质文化、俗文化的倾向,使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层次性日趋明显。文化史的内容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和认可。但是,这次新课标高中历史对思想文化史的定位与初中课标有所不同。高中新课标基本上都是意识文化,对物质文化、俗文化涉及较少。这至少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方面可能会有所受限。应该多设置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物质文化、俗文化的内容,真正使得学生感受到历史鲜活、真实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是不无裨益的。这也有待于将来课标和教材的修订。

还有一个文化史内容的选择的问题,就是对世界各地区的重视程度不同。从目前的情况看,有过于注重欧美文化,忽视亚非拉文化,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的历史重视不够的倾向。李纯武先生在谈文化史时提到:“注意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厚此薄彼”。我们教材尽管在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也涉及到亚非拉的文化历史,但仍嫌不够,尤其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以及影响要加强。还有就是宗教的问题,课标对世界三大宗教几乎没有涉及,宗教作为思想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容忽视的。当然,这也有赖于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修订和完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