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
人教版全国中考历史模拟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最新热门    
 
人教社李卿老师在天津培训稿 2

时间:2009-10-18 17:21:15  来源:李卿
 

 

20077月人教社历史编辑李卿在天津培训稿

 

 

来源:江苏历史教研网   更新时间:2007-7-28

 

 

    因此,我们还是要统一思想,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央集权制度既有其积极作用,也其消极影响,但更主要的还是要突出它是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的这一特色,突出它在我们这个特定国情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在这里还是要强调,中国历史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外国历史也有它的发展规律。那么课标中要求是中外历史混编的专题史体例,我们也只能按照课标来编写。但是,这样中西方教学内容的设置,会容易给人产生一种中国专制,西方民主的印象。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讲政治制度的时候,没必要非进行中西方的对比。而是各讲各的,关于古代西方的民主与法制,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在肯定希腊民主政治对希腊古典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巨大贡献时,要明确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对它进行辩证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民主”不是抽象和绝对的,而是具体的、相对的。最终达到这一基本认识:民主是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的,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同样,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既注意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对封建制度而言显现的民主性、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要充分了解它的历史局限性。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的而言,它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理想的

制度。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来引导学生,而不是比较。

 

    除正课之外,还有探究活动课的设置。2004年版《历史1(必修)》中设置了三篇:《探究活动课一  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探究活动课二  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探究活动课三    伊拉克战后的重建问题——模拟召开一次联合国会议》。2005年版减少了一篇探究活动课,只留下探究活动课一和二两篇。2007年版探究活动课变化最大,数量上减少为一课,内容上也不再是以前的几篇,改换为《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探究活动课的数量减少,也是认真听取了实验区教师的意见后所采取的措施。教师们普遍反映,活动课量大,一个学期下来根本无法完成活动内容,最多设置一个探究活动课。我们最初设置这些活动课的依据,也是根据课标的要求,课标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事实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希望能够通过活动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理解、感悟历史;使学生在参与中发展、完善人格品质。但这种设置看来是事与愿违,所以这些修订时,我们就大胆改进,抛开原来所追求的形式主义的东西,确确实实从教学实际考虑,我们又重新设计了一堂活动课。在《历史1(必修)》中,课程标准只列出“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而跳跃了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状况。从历史教育的目的和理解人类政治发展的整体面貌来说,都是明显的缺陷,更不利于学生对西方封建社会时期经济和文化方面内容的理解。为此,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我们以探究活动课的形式,扼要介绍了“西欧中世纪的政治特点”。这样,即弥补了课标在这方面的不足,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空间。

    同样,《历史2(必修)》在以上单元、课、目和具体内容方面也做了较大修订。修订时的原则与《历史1(必修)》一致。我们择要说明,不再一一列举。

    在单元顺序上,把课程标准第五专题“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提前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之前讲,也是为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做世界历史背景的铺垫。

    有些课也做了整合,课时由原来的26课时减少为24课时。其中将原来《工业革命》一课(2课时)改写为两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原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一专题由五课整合为三课,其中原来的《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三课合为一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原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下,《第1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两课合为一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单元和课经过局部整合后,内容大大简化,逻辑性增强,线索脉络更清晰。增加了史实的叙述,删去一些具体的经济方针政策的内容。为了避免与《必修1》苏联解体内容的重复,修订后《历史2》做了删除。

    探究活动课删去了《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只剩下《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21世纪初)——历史展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内容调整比较大,关于土地制度的演变由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调到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并取消了屯田和均田制的具体内容,大大降低了教材难度。原来第4课《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课名也改变为《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一目“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内容简化,放置到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的[学习之窗]中介绍。对外贸易的内容不属于经济政策的范畴,也调到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中。修订后的《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删去了不少枝节,只选取了农业发展的最突出几个特点(如起源早、生产水平高、小农经济)重点说明,其中精耕细作的工作方式中涉及生产工具耦犁、曲辕犁,耕作技术垄作法、耕耙耱技术,还有农业灌溉,而不再面面俱到。在讲述这些特点时,教材也注意渗透南北方的地区差异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课时因此也由2课时缩减为1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农业经济中“小农经济”的特点,选取了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使枯燥的经济史内容也变的生动有趣,同时也浅化了教学内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基本也改写,由原来的分部门冶金、制瓷业和纺织业介绍,改为特点介绍“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也同样由原来按照时间顺序从兴起到宋元商业繁荣,讲到明清徽商和晋商。修订后,主要突出商业的特点,写了三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总之,中国古代经济内容,改变了传统写法,根据课标的要求,以特点为目,以点代面地叙述。

  

    再有,前言和附录的变化

    前言原来(2005年版)必修三册中《编者的话》都是一样的,即首先对必修三册的中心主题做一总的概括,然后明确《历史(必修)》课程的三维目标,第三部分就是对教科书结构的说明。修订后的《前言》改变了这种较为笼统的写法,将《历史(必修)》三册分别冠以不同的前言,即《历史1(必修)》重点介绍古今中外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目标、《历史2(必修)》重点介绍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的主要内容及其课程目标、《历史3(必修)》重点介绍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史。同时,修订后的《前言》还提示师生在学习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史中的任何一册时,都应该联系其他两册的相关内容,并注意把中国置于世界历史的大坐标中,突出强调了必修三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教师在打开教科书后,很快就能对本册教科书要呈现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对本册课程目标有个明确的认识,并在头脑中留下一个印象,就是必修三册是个整体,学习时要互相参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模块式教学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史三者割裂的问题。

    再来看附录。2004年版新课标教科书附录包括附录一历史读物与网站推荐和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2005年版新课标教科书,删掉附录一历史读物与网站推荐,只留下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它将历史上主要是本册涉及的外国政治史上的一些重要概念做了中英文对照。中英文对照的设置,增强了文件的原始性,更有历史味,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英语学习的氛围。根据一些专家和实验区教师的建议,2007版的教科书在修订时,编者在附录中又增加了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和历史学习推荐网站。新增加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是以中国的历史时间断限(顺序: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清后期——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轴,然后分为中国和外国两块,分别对应列出同一历史时间段上中外各自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参照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在头脑中对中国和外国历史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理清中外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以尽量克服中外史混编给中学生带来的时空概念的模糊和混乱。历史学习推荐网站,是由人教社的历史网络编辑为教师和高中学生精选的历史网站,有关历史教学的资料可通过这些网站来获取,这就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广阔交流学习的平台。

 

    谈完历史教科书内容设置的变化,再来看看这些修订后教科书栏目设置的变化。可以说这次栏目的变化是本次修订的亮点,我们减少了辅助栏目的数量,新设了[模块链接]和[本课要旨],改变了[本课导入]的形式。现在我们分别做个介绍:

   

 

(一)本课导入

    [本课导入]栏目的设置,是高中课标教材的一个创造。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有[单元导入],但每课导入是没有的。[本课导入]在最初设置时,主要是从学生个人兴趣的角度考虑较多,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历史情景,引发学生对本课历史内容的兴趣,我们称这种导入为“情景导入”。在[本课导入]中我们又设置[探究的主要问题][重要概念],点明重点概念和重要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实验区教师对此导入的看法见仁见智。持肯定说的不乏其人,但也有些教师提出这个栏目的设置有其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探究的主要问题]与课后[探究学习总结]的关系上,分工不明确,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并不好把握。

    这次修订过程中,在听取部分实验区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编者们又调整思路,针对这次历史课改的特点,重新设计了导入的内容。编者将纯情景导入改为承上启下式情景导入。也就是说现在的导入还是情景导入,选材还是具体历史史实,但这个历史内容的选取,不再是单纯为了创设情景,而且还要考虑到承上启下的功能。因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采取的是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各个专题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大。为了将各个专题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我们每单元的第1课导入都会考虑到与上一单元的内容挂钩。在每个单元内部,各课之间我们也会通过[本课导入]承上一篇课文,下启本课,建立课与课的联系。这样整本专题史就会显得线索清晰,逻辑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专题之间孤立无序的弊端。

    比如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完后,第二单元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时我们会在第二单元第1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导入与前文进行联系,写到“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城邦民主制度。”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讲完后,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课《鸦片战争》的导入中讲到:“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向海外扩张。……中国已经成为它的下一个侵犯目标。”这样引起正文,单元专题与专题联系起来。

    课与课之间亦如此。每课的导入也是承上启下,一般情况下,[本课导入]要引起每课的第一目,也有些课是引起本课的重点。比如说《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在[本课导入]中,我们通过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出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禅让制,禹在部落联盟中的地位,又为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王位世袭制的实行奠定了基础。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第一目“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到《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本课导入]采用的是秦统一后群臣就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问题展开争论的情景。分封制在第1课已做了详细叙述,本课是讲秦朝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本课的重点。这样一个导入就巧妙地将两课的重点内容联系起来。《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本课导入]又是从秦朝实行郡县制入手,讲到汉承秦制。但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强大,导致“七国之乱”。结果是汉朝不断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通过这样一个情景,既上承了第2课,又引出了本课的中心点,即第一目“中央集权的发展”。这样,课与课之间就有机地联系起来。

     [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在这次修订时取消。正如一些教师所言,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符合时下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但教师操作起来的确是不好把握,而且跟课后本课测评的问题有些重复,真正所能发挥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二)历史纵横

    我们设置的[历史纵横]栏目,与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楷体字(即小字)部分的内容相类似。这个栏目主要是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目的是拓展、补充或延伸正文的内容,以加强历史的联系性,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这些栏目的设置,都是属于学生阅读参考的内容,一般不做统一要求。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内容在设计时是编者围绕着正文的重点内容精心挑选的,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正文内容颇有帮助,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实践情况加以取舍,适时利用。

    至于说正文与[历史纵横]栏目相配合的形式,跟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正文宋体字(即大字)与楷体字(即小字)相结合的叙述形式,哪种更好?这是教师们经常议论的话题之一。目前,倾向于以前大小字相结合形式的教师不乏其人。实际上,两种呈现方式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很多历史教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大小字的叙述,对这种形式颇为肯定。这部分教师认为,正文宋体字(即大字)叙述了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然后在适当的正文下面穿插阅读楷体字(即小字)部分,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这样读起来课文内容比较连贯、顺畅。但正文与栏目相结合的形式,创设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持正文叙述的完整性,对于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集中放在栏目中加以解决,这是从内容上考虑。从版式设计上看,栏目用不同于正文的色块呈现出来,从视觉感觉上正文和栏目都较为整齐、清楚。因此,我们认为这种新的正文与栏目的设计方式,应该说是既保证了正文的完整性,又使教科书的版面更为美观、清晰。

    在《历史1(必修)》的27篇课文中,[历史纵横]栏目共有44个。其中,有18个[历史纵横]是对正文内容的细化,有或是对重要概念的解释,或者是对重要历史事件过程的描述,或是烘托一个具体历史场景,或是具体事物的中外对比等。比如说:在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至高无上的皇权”时,正文写到: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就把自己的尊号定为“皇帝”。紧接着教材设置了[历史纵横]栏目,分别对“皇”和“帝”的具体含义进行解释。通过栏目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原来三皇五帝就是上古时候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天神,这样“皇帝”尊号的至高、至尊的神圣地位也就不言而喻,那么皇帝制度中皇权至高无上的特点也就显而易见,不难理解了。这个栏目就是对教科书正文内容的细化。类似三皇五帝这样的历史栏目内容,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因而即便是教师不做要求,有兴趣的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了解。

    [历史纵横]中有15个栏目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爆发背景的介绍,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上下文的联系,为正文讲述的重点内容提供背景知识,同时也减少了历史教材的枝节头绪,保证了正文叙述的顺畅。比如说:《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在讲述“光荣革命”的历史背景时,正文谈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的矛盾,导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权力大增。从正文的叙述中,学生对英国议会缺乏了解,于是我们通过[历史纵横],介绍了英国议会产生的背景、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构成以及议会的权力。这样对英国议会有了基本了解后,就不难理解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权利法案》的出台。还有些课文容量太大,如有些内容展开来写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作为必要的历史背景,又必须有所呈现,所以编者也利用[历史纵横]栏目做背景交代。如《第16课抗日战争》中讲到全民族抗战。编者在正文中一语带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然后将几个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和华北事变在[历史纵横]栏目中逐一列出。接下来正文再讲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这样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简化了教材的头绪,突出了重点内容,更加便教利学。

    还有11个[历史纵横]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即将重要的同类历史知识放在栏目中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或是讲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及评价,训练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时,正文只对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的职掌做了叙述。而对县以下的乡里基层行政机构我们在[历史纵横]中给予补充说明。以往历史研究多重视对上层社会历史的考察,而忽视跟一般民众有关的历史。在历史教材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知道,普通百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主体,所以跟他们有关的历史我们也要涉及。所以通过这个栏目的学习,学生对历史上的下层行政管理机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如在《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完后,在第4课的结尾我们增加了一个[历史纵横],讲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中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这个内容在正文第2课中谈到秦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是本单元主题是讲古代政治制度,就中华民族的统一、多民族的历史特点在正文中体现地并不充分、不明确。但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这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是它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所以,我们设置了这个[历史纵横],让学生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增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历史2(必修)》和《历史3(必修)》中[历史纵横]栏目的设置,也主要包括这些方面。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使用。

 

 

 

    (三)资料回放

    [资料回放]栏目的内容是针对课文中重点内容编者所列出的原始文献资料。这部分内容在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是以黑体字竖排版的形式出现的。我们这次新版高中历史课标教材中继续使用,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原始文献资料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提高对课文的可信度,同时还能锻炼学生解读分析、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资料回放]提供的这些资料是由编者颇费心思挑选出来的,它与正文的某个重要知识点紧密相关,是正文叙述论点的史实依据,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

    [资料回放]栏目不是每课都有,而是编者根据需要而设置。在《历史1(必修)》的27篇课文中共有15个[资料回放]。这些原始资料摘录自史籍、宣言、讲话或文章中,一般难度都不大,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阅读或由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这些原始资料。比如说:在《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中,讲到宰相制度的废除,编者引用了《明太祖实录》中的一段资料:“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讲述了丞相的废置及其原因、意义。学生通过阅读这段资料,了解了历史文献对宰相设置和废除情况,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正文有关叙述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再比如说,《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讲“《共产党宣言》的问世”,这一目重点是介绍《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正文中用两自然段进行说明。为了让学生更确实地了解《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编者节选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资料:“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将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有兴趣的同学通过阅读,更易于他们对正文介绍部分形成客观、准确的认识。

    尽管我们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都尽量做到根据第一手资料进行编写,但资料浩如烟海,受教材篇幅的限制,编者只能呈现极少部分的原始资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目的。鉴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做了与教材相配套的史料集《历史材料与解析》,围绕课文中的重点内容选取典型材料,并对史料背景、价值、含义及与课文相关内容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这本史料集的编辑出版弥补了历史教科书的遗憾,可以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参考书。

 

    (四)学思之窗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我们曾经使用过[想一想]或[动脑筋]的栏目。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除去课后练习题中有思考题的设置外,在课文中是不曾有过的。这次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开设的[学思之窗]栏目则属首创。[学思之窗]每课设置一个。这个栏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内容,另一部分是思考题。要求学生学习阅读的部分,编者提供了与正文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故事、原始文献资料、对历史现象的描述以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等。其中原始文献资料部分所占比例最大。思考题部分主要是针对阅读部分的关键内容进行提问,一般设一至两个问题。这些问题,要么是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究历史本质;要么是通过对演说、法案、决议、宣言等原始资料的阅读分析,获取历史信息以解决历史问题;或是对持不同观点的历史评论,请学生自主做出判断,并阐明个人的思想观点等。通过这些历史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同时有些问题对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客观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产生积极引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思之窗]栏目是否要涉及、如何讲等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材不做统一要求。关于[学思之窗]的问题解答,《教师教学用书》有答案提示,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参考。

 

    (五)模块链接

    [模块链接]是以往历史教科书中从未有过的栏目。它的设置,主要是针对新课改的特点而设。根据新课程标准规定,历史必修课程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模块。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就会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这势必导致同一重要内容出现在不同模块之中。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为了避免内容重复,尽可能地将历史知识有所侧重地分置于三个模块之中。但是,模块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同一历史知识的割裂,使学生在一个模块的学习中很难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形成整体认识,而多是局限于专题下对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的认识。基于此,在实验区教师的建议下,为了方便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次修订的时候,我们在课文末尾设置了[模块链接]栏目,旨在说明本课相关内容还可参见的必修课程,以加强三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对重要历史问题的整体认识。

    比如,《历史1(必修)》中《第13课辛亥革命》的[模块链接],写到:“本课相关内容可参见必修2第10课;必修3第15、16课”。师生读到这部分内容时,就不会产生为什么必修1中讲到孙中山推动建立中国同盟会时,不提及它的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为什么讲必修2中对辛亥革命的内容会一语代过;又为什么在必修3中讲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内容基本不涉及;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模块链接]建立后,师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不同必修模块中涉及同样内容时我们有时会厚此薄彼,而不是同等对待;也就会进一步加深师生对三个模块之间有机联系的认识,对教师教学侧重点的把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师生对一个专题性很强的问题获得更全面的了解在教材中给予了线索提示。

    需说明的是,并不是每课都有[模块链接],它是根据具体情况而置。有些重要内容只出现在同一模块,与其他两个模块的内容几乎没有直接关联,这种情况下[模块链接]没什么意义,就不再设置。通过这个栏目的设置,相关内容建立了联系,必修三本之间就容易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标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者的割裂。通过[模块链接]的设置,教师在选择讲述必修三本的顺序时也就有了灵活性。有些教师认为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变革带动了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化,所以选择先讲必修2经济史的内容,然后再讲述政治史和思想文化史。以前在没有[模块链接]的情况下,很多教师是有此想法但还不太敢于去尝试,改版后的[模块链接]栏目的设置,就将教师的顾虑打消。因为必修2中各课的相关内容同样也有栏目与必修1和3的链接,以便于教师教学。但这个栏目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一般情况下,各地对教材的使用往往是按照必修1、2、3的顺序来讲述,所以往往是在讲必修1时,必修2和3师生还没有接触到。这样,让师生参见必修2或3的某课就有些困难。编者在最初设计时也有所考虑,但是在学生总复习的时候,设置这个栏目的好处会体现地更明显些。

    当然,[模块链接]栏目的设置,并不能彻底解决模块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者的割裂问题,对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认识,也不太可能通过[模块链接]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根据链接提示对问题形成完整的认识,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程标准中所存在的问题。

 

 

 

  (六)本课要旨

    [本课要旨]也是本次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的首创,放置在每篇课文的结尾处。一般情况下,每课要旨设置二至三条,最多不超过四条。大多数条目的内容是课文中各个目的概括和提炼,但也有个别条目是对全篇课文的总结归纳。

    比如说,在《历史1(必修)》第25课的[本课要旨]中列了三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这三条基本上分别概括了本课三目“从盟友到对手”“美苏‘冷战’”“‘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从而使学生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以及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形成了较为清晰、准确的认识。

    在《历史1(必修)》第1课中,[本课要旨]列了两条:

    ●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其中,第二条就是对整篇课文的总结和概括。之所以我们没有按照条目分为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来归纳,而是将三者整合为一个条目,有两点考虑:一是这样概括本身已经将三种政治制度的各自特点如王位的世袭、分封制的等级森严以及宗法制为血缘关系所维系表述清楚了,二是也与课标要求紧密相扣,点明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这样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就不会对早期政治制度这样抽象的概念感到迷茫,也不必再去走太多的弯路。

    实际上,[本课要旨]所列出的知识点,都是课文中重点讲述的内容。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也是不难总结归纳出的。我们这样设置,并不是呈现给师生一个既定的要点,而是想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后,对本课主要内容形成一个简明、概括的认识,最终使[本课要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要旨]这个栏目,是今年第一次使用,它是否适合我们的中学课堂,是否符合我们新时代的课改精神,能够受到师生的欢迎,都有待于专家们和各实验区师生的反馈意见。

    这些栏目的设置,归纳起来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栏目内容生动、有趣,将历史教材赋予鲜活的一面,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二是栏目内容是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师生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阅读。这就增强了教材的弹性,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留有较大的弹性空间。三是栏目的内容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四是教科书中需要深化、细化或拓展、补充的内容放入栏目中,在内容上减少了教科书的枝节、头绪,使教科书的线索更加清晰。但是,对于这些教材栏目的设置,我们还有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是,这些栏目的内容是正文内容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但是考虑到各地区差异、师生素质高低等的不同,这些栏目设置的内容仅供各实验区师生选用,不做统一要求。二是,各个栏目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几个栏目共同围绕着一个重要内容展开。或历史纵横,或资料回放,或学思之窗从不同侧面集中对重点内容进行补充、拓展、深化或强化,即“一点化”。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教科书中的历史插图。

    南宋史学家郑樵曾在《通志·图谱略》中谈到:“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足见,图在史学上的重要性。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编写新中国第一套中学历史课本时,曾规定了几条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线索清楚;头绪集中;重点突出;叙述具体生动;分量匀称;语言规范化;图文适当配合”。其中图文适当配合就谈到历史插图的使用,也说明历史插图从最初历史教材的编写就受到编者的重视。

    作为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插图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帮助师生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直以来,我们也常常收到读者来信或来电,询问教材中图的问题。今天借机也对我们新版《历史(必修)》教科书中的历史插图设置情况加以说明。

    这次改版后《历史1(必修)》历史插图共有164幅。其中历史人物图34幅,历史文物图58幅,史事情节图60幅,历史地图12幅。《历史2(必修)》共有156幅,《历史3(必修)》共有157幅。历史文物图和史事情节图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高中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一些简单的表象,而是透过历史表象去探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所以就需要我们呈现给学生尽可能多得真实的历史图片,而不再采用历史想象图。与以往历史教科书相比,插图的数量大大增加,使得高中新课标教科书在可读性强的基础上,增强了视读性,完善了以文为主、图文并茂的教科书体系。我们就封面、单元页、正文和课后练习等方面的插图分别做一介绍。

 

    (一)封面插图的设置

    为了体现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历史1(必修)》的封面上,我们选取了中外两个具有代表性历史人物秦始皇和伯利克里,以及中国古代印章和雅典民主时期的陶片,封面背景用的是乾隆皇帝出京师的宏伟场面图。在暗黄色背景的映衬下,封面具有了浓厚的历史感。在古今中外政治领域的活动中,重要的历史人物有很多。究竟选取谁来做封面人物,是令编者、设计者煞费苦心的。从编者角度看,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这两个历史人物都是古代政治史中的重要人物,具有代表性。《历史2(必修)》和《历史3(必修)》的封面也是出于同样的设想,《历史2》是采用了西汉的耧车模型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像,《历史3》选取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像、汉代司南的模型和德国物理学爱因斯坦、英国人瓦特研制的蒸汽机的图片。

 

    (二)单元页插图的设置

    改版后的单元页,我们采用的仍旧是蝴蝶页,这种设计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大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突出单元主题。编者在选取单元页插图时,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突出本单元的主题;二是尽量不与课文的图片重复。在突出单元主题这方面,应该说是基本符合的。比如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单元页,我们选取的是战国时期的铜钺。(这幅图因为在以前教材中没有使用,在单元页上使用也没有文字说明,所以这幅图是读者问的最多的,现在做个解释)钺作为单元插图有其深刻的历史内涵。钺是古代兵器的一种,形状像板斧而较大。而斧的象征就是甲骨文中的“王”字。古代国家的头等大事在于宗教祭祀和军事征伐,即所谓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钺又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军事政治的特点。这些就与本单元的主题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这件在河北出土的中山国铜钺上,还记录着天子分封诸侯的历史史实,起到引起第1课正文的作用。《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一主题,单元页的封面我们选用了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政府公告的历史照片。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页的图片是1972年毛泽东会见前来中国访问的尼克松。之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中美、中日建交,紧接着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页中我们选取的是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图片。战争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达成协议,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这样单元页的插图就与本单元的核心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也有个别单元页的图片与正文图片是重复的,这主要是有些图片的确很符合本单元的主题,而且制作出来视觉效果也比较好,所以我们部分图片(第三、六、七单元)就重复使用了。

 

 

 

    (三)正文插图的设置

    正文的历史插图每课平均有6幅,大概占教科书版面的四分之一强,有的版面图的比例甚至能占到二分之一。新版课标教材的历史插图,从形式上看,图的数量有所增多,图片的比例也有所增大;从图片的内容上看,每幅图都是紧紧围绕着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来选取、添加。比如说,《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在讲“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时,编者选用了“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和“西周分封示意图”两幅,大概能占到页面的二分之一强。“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描述的是周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年幼周成王的史实。通过这幅图画我们了解了周武王死后,他的弟弟周公旦代理政事,这就为周公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提供了历史背景。“西周分封示意图”是修订过程中,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一幅历史地图。在地图上,小红点代表同姓封国,小圆圈代表异姓封国。重要的封国燕、齐、鲁、卫、晋、宋、楚、吴等都在地图上有标示,并且对这些分封诸侯的身份进行了分类说明,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舜后代妫满在陈、封异姓功臣姜商于齐等。通过这幅历史地图的设置,就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了分封制的具体情况,进而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同姓和异姓封国各自所占比例及分布特点,这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分封制实行的历史意义。

     有些历史内容,编者采用了组图方式。有的组图是通过反差较大的历史图片来说明问题。如《第16课抗日战争》中,讲到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平民进行极度残忍的屠杀时,我们教科书中采用了“日本军人在入侵中国前与家人在一起”和“日军屠杀中国人后的狰狞面目”两幅历史图片。通过鲜明的对比,图片充分反映出了日本侵略军的两面性,一面是与自己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充满人情味,一面是屠杀中国人后得意洋洋的样子,就像是一只丧心病狂的野兽。两相对照,可以看出日本侵略军在战争驱使下,由人性变成兽性。图片传递给人们的这种直观感受十分明显。有的组图选取的是同类历史图片集中反映一个历史问题的,如《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讲到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时,编者选取了“秦半两钱”“商鞅方升”“秦铜权”“写有法律条文的秦简”四幅图,集中说明秦朝统一的货币、度量衡和颁行通行全国的法律,让学生在头脑中对秦统一的措施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认识。又如《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在讲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时,我们用了“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办公的地方,每个机构下辅以文字加以说明,这样三权分立的原则就了然于心。还有的组图采用的是整体与局部相联系,如《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在讲到罗马扩张时,编者选了“罗马扩张示意图”和“位于不列颠北部的罗马长城”两幅。两幅图之间我们建立了联系,一幅是罗马扩张到欧、亚、非的历史地图,突出整体性,一幅是突出局部的历史文物图,在“罗马扩张示意图”上,在不列颠的北部有长城的标志,这就使整体和局部之间有了呼应,更加形象直观地再现了罗马帝国的扩张。

    还有些图的设置,我们还注意到不同课文图片之间的相互联系。因为历史事件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承先启后的,所以在设置历史图片时,我们就注意到时代的先后和发展线索,将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对比和纵向联系尽量建立起来。比如讲德国分裂时,我们在《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中用了一幅“柏林墙”的图片。在讲两德统一时,在《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我们又选用了一幅“拆除柏林墙”的图片。这样,通过两张静止的历史图片,就将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动态历史过程呈现出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