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中学生阅读书目推荐100
推荐:文化史专题4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5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6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7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8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1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2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3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4习题
最新热门    
 
精品推荐:经济史专题7要点解析

时间:2009-10-18 17:25:01  来源:连建平
 

专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连建平 深圳大学附中

概述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高中历史课第二模块的一个专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把苏联的经济建设作为一个专题来讲,是因为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我们建国50多年来走过的建设道路都有着苏联当年的影子。了解苏联经历过的成就与挫折,也就是在总结我们的经验与教训。其次,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列宁为什么要实施新经济政策?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应该如何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它是否只有僵化的、消极的一面?该怎样看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它们是否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通过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分析、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反观自身探索之得失。第三、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看,讲授本专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时,应怎样与其他专题比如第6专题“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相比较?怎样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分析这些问题?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更科学更深刻地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延续性、交融性,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邓小平同志在争论“姓资姓社”问题上的高瞻远瞩。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这一专题,共列出三个分题内容,分别为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探索及成就,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之得失,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的基本历程三个部分,实际上是一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简史。

(二)本专题在讲课中,明显要突出一条主线和抓住三个重点。这一条主线是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其经济政策的演变。在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的条件下,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当然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尤其是列宁、斯大林在不同时期进行的探索和创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分重要。

 

 

 

本专题的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贡献。列宁在1918年说,战胜国内敌人的任务是极其容易的任务。建立政权的任务也是极其容易的。非常困难的任务,是“摆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面前的内部组织任务”。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不仅是苏联共产党人遇到的真正难题,也是整个工业化社会面临的历史性难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工业化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社会化,是与以往的一切所有制关系传统和道德观念传统相矛盾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只论证了工业化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指出了新社会的总特征,但对怎样把这些理论变成现实的问题,他们没有过多的涉猎,这个任务最后是由列宁等人来完成的。即,先进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模式的尝试,1921年这一模式失败后,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又建立起了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列宁模式。所以说,列宁不仅对社会主义事业,也对工业化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二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1929年,粮食和工业化建设资金问题突出出来,同时国际阶级斗争再次激化后,苏联放弃了新经济政策,转而开始塑造以实现工业化为核心,以建立强有力的国防为目的,社会生活政治化、经济生活一体化的斯大林模式。三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程。这三个重要知识点都是在经济政策演变这条主线下前后沿袭,互相联系着的。我们只要抓住苏联经济政策演变这条主线,课标上要求的“必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也就都可以解决了。

(三)下面讲讲本专题讲授中的难点。这一专题是专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方面内容的,分析苏联经济建设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的原因及对它的评价,是本专题的最大难点。对于学生来讲,经济史的内容本来就显得乏味,似乎总是与一系列枯燥的数字与图表相联系,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如果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再不能把各种经济政策实施的时代背景讲述清楚,学生很可能会失去对这一专题学习的兴趣。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呢?首先还是需要授课教师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的资料,包括图书资料和互联网上的资料,现在这方面的资料还是相当多的。第二是教师可以将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与失误与苏联的经济建设中发生的问题做一联系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比如,在讲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可以联系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采取的经济措施,两者加以比较,让学生分析其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从而得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结论。再如,在讲到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得失时,也可以联系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的事实,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苏联政策得失的表现和原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