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中学生阅读书目推荐100
推荐:文化史专题4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5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6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7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8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1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2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3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4习题
最新热门    
 
{推荐}:初中历史新课程人物编写刍议

时间:2009-10-18 17:25:23  来源:陈岳滨
 

[摘要]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并借鉴欧美台湾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本文从人物编写角度,比较、分析了新旧教材,以及现在实验教材三个版本在这一方面的局限、进步和不足,提出要大胆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中历史人物编写体例。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程,人物编写

 

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要“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这些目标首要的途径在于新课程如何科学编写历史人物。                                     

然而,关于历史人物的编写在初中旧教材里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死、瘪、散”和专业化、格式化、成人化太强的弊病;教学中因限于完成教材内容、教学任务也鲜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较全面、透彻的叙述和分析,更谈不上去发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和人格了。造成学生厌学历史科,因为历史课程枯燥乏味;就是为了考试而读了历史,过后就“还给”老师。由于严重地淡化了历史学习中最鲜活的本体内容──人,最终失掉了学生,并较大程度妨碍了历史科教育功能的实现。在人文教育被严重弱化的情况下,广大青少年学生在精神资源上先天不足,在主体人格上发育不全。以至有人说年轻一代出现了“精神危机”,惊呼“近代中国人是输在了科学上,现代中国人将会输在精神上”。也许,铺天盖地的狂热的青春偶像崇拜和迷信就是最直观的表现。这是历史对历史教育极大的讽刺。新世纪新机遇,2001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三个版本实验教科书,在人物编写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一、实验教材在人物编写上的进步和不足

(一)旧版教材在人物编写上的局限

首先,我们简要回顾人教社旧版《中国历史》第一册(92年版97年秋使用)在历史人物编写方面的情况。商鞅是放在《战国七雄》这一课来学习的。教材用不少篇幅分析了变法的经济和政治背景或原因,重点知识是变法的内容、历史作用(导言已作了提示)。配上思考题、选择题,则还要了解变法成功的原因、特点。至于商鞅的个人情况,教材用小字、插图、商鞅“语录”介绍其政治思想及变法态度。很明显,商鞅是放在政治事件商鞅变法里面来认识的。再如秦始皇,导言写道“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要掌握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及“评价他的功过”。正文中的黑体子目是“秦灭六国”、“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匈奴的崛起和秦长城的修建”、“越族地区的开发”,加上下一课“秦朝的暴政”,够全面了:秦帝国的兴亡;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民族关系;从分裂到统一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但这是秦朝而不是秦始皇,太社会化、太政治了,也距离学生太遥远了。而思考题“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策措施、问答题“加强中央专制集权的措施”,硬逼着学生去学习、去不断强化记忆,太辛苦太专业了。除了小字“皇帝”名号的由来、焚书坑儒这些沾上人性之外,其他的内容都是冷冰冰。

由此看来,旧版教材在历史人物的编写上最大的不足在于它的太政治化、太专业化和概念化。即把血肉俱丰的历史人物“瘦身”,还使其变得冰冷不可接近,并依附于社会政治。这些内容进而成为记忆和训练题的所谓最主体的知识,生动的素材最终被肢解成答案要点和生硬的教条。学生的心灵谈何得到历史人物人格灵光的照耀呢?

(二)新三版实验教材在人物编写上的优点和不足

我们是实验教材的试验点。作为试点区历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笔者对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使用的三个版本实验教科书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比较研究。对照新大纲和新课标,我认为实验教材在历史人物编写方面作了不少新探索,也取得不小进步。

人教社版在秦始皇的编写上,以小字的形式,增加了对秦始皇性格的描写,突出了他的识才、用才和“好大喜功”的政治性格。在该课的课后活动中设置了对秦始皇认识的小讨论,更值得一提的是,设置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活动,作为该书五个主题活动探究课之一。这对于学生深化对秦始皇的认识和继续学习、探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更主要的是通过准备学习和探究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走近秦始皇,走进历史。

北师大版在这方面要逊色些。当然,进步还是显而易见。如增加了小字,对司马迁的写史态度和史识作了较为感性的叙述;有写《我看秦始皇》短文的课外活动建议,以及分组讨论“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这些同样有助于深入认识历史人物。

人物编写取得了较大成就要数华东师大版实验教材。“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传统的主干知识,但难能可贵的是,教材在四方面既凸现商鞅的个性:“奇才商鞅”、“徙木赏金”、“执法从严”、“车裂悲剧”,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变法成功同人才、诚信、法治的关系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气息,更领略了商鞅为改革事业付出了重大代价、“车裂”而死的悲壮凄美,逐步形成厚实的历史感。同时,把商鞅及其变法作为三个探究活动课之一,通过辩论商鞅个人的成败来初步形成客观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这样历史人物的灵光显现了,“人”的教育功能被强化了。其他还有,秦汉史部分的评价秦皇汉武、三国史部分“思考”曹操听许劭称其“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高兴”、孝文帝改革部分增加了冯太后的作用、祖冲之献身科学的勤奋和毅力,等等。从这一角度看,强烈的人文气息是华东版的最大特点。

综观以上实验课程,在历史人物的编写上取得的进步主要是:1、更加关注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如人物的智慧谋略、个性品德、事业态度、科学精神;2、更加关注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如商鞅、秦皇、汉武等;3、配置了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探究活动课,或增加了一些小讨论、思考评价类。如华东师大版、人教社版分别设计的商鞅、秦始皇;4、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编写意识从“教本”向“学本”的转变。

但笔者还是感到美中不足:1、最具魅力的人物个性描述多数出现于小字部分,作为一般的阅读性要求,而且不普遍,三个版本也参差不齐;2、人物编写较具传统的政治色彩,附着于政治事件,结构功能的学科专业倾向还是明显存在。因此实验教材在人物编写方面还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二、初中历史新课程要大胆突出历史人物的编写

(一)必须充分重视对历史人物的编写

1、实践依据:在长期的教学教研活动中,笔者发现,科学的丰腴的历史人物教学极具情趣、最具智慧、最具吸引力──无论初中生或高中生。我想除了历史人物本身的各具特色的鲜明个性差异对学生的强烈吸引外,也在于它切合了该时期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特点,尤其在初中阶段。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认知具有很强的形象性,他们最容易接受情感性的知识,最容易被生动、兴味盎然的历史人物故事所感动。这跟现实实践完全吻合。正如南开大学陈振江教授所强调,“事实上,相当多的人初学历史、或对历史感兴趣,大都是从读历史人物的读物开始的。”[1]台湾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张元积几十年的教育体验,对此感慨良深。他曾批评某世界现代史教材在叙述萨拉热窝事件时,只从发生背景,从国际政治上来分析这一重大事件,而“被刺杀的菲迪南是怎样一个人?他在奥国人民心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奥国人民怎样看待这一刺杀事件?(这些)完全没有提及”,这种枯燥抽象的分析,“显然无法让学习者得到如同身历其境般的感性理解”。[2]他建议引用茨威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的一段精彩描述,去勾勒一幅当时时事的情景:

“(维也纳街头,人群攒动,纷纷议论和传扬刺杀事件。)……但说实在话,从那些人的脸上看不出特别的震惊或愤慨,因为皇储根本不受人爱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有过笑容,他的照片,没有一张姿势是轻松随便的。他不懂音乐,缺乏幽默感。他的妻子也同样是一副阴沉沉的面孔……因此,关于他被刺的消息并没有引起深深的同情。两个小时以后,再也看不到真正悲哀的表示。人们又在那里谈天、欢笑,到了深夜,餐厅里重又演奏起音乐。”

强调感性,写活历史人物,尤其象对菲迪南夫妇的这种传神的刻画,无疑会“煽动”起读者的兴趣的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回归历史课堂。

2、理论依据:写活历史人物,突出历史人物,不能同“英雄史观”划上等号。人类活动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和历史。而人类创造历史就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尤其是杰出人物体现出来的。因为这些人物代表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时代潮流和精神,也是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理想的代表。他们的创造性力量来源于各民族群体的人文理想、优秀文化积淀和历史良知。简单说,杰出人物具有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和代表性。历史人文素材的丰富就在于它是人的历史,这种素材的可感性源于这些杰出人物的典型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史学才充分肯定杰出人物(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进步作用。

(二)新课程如何大胆突出历史人物的编写

首先,要进一步突出杰出的历史人物,突出其时代性、社会性和代表性。譬如,大变革时代的商鞅、秦始皇。变法图强,鼎新革旧;从大分裂到大统一,历史的大变革熔塑了他们叱咤风云的一生,他们是大变革时代的一个缩影,透过他们,我们亲切地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其次,历史人物编写要加强对故事情节的描述。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电影《邓小平》的导演丁荫楠的一句话:“其实我最关心的是25 岁以下观众的看法……如果他们也能被这部影片感动的话,那更说明这部影片的成功。”[3]为什么?因为他们对那个年代知道的很少,他们看电影就象在阅读、学习历史课本一样。影片记述的是一代伟人政治家,自然而然,主要记录和他有关的政治事件,但导演通过一些必要的生活细节去表现他的人情人性。如南巡的火车上睡不着觉去表现他的操劳;同撒切尔夫人的谈判,他的坐等、坐姿,收回香港主权的坚定语气等,极大地表现了他的睿智、过人的胆略和绵里藏针的性格。难怪影片反响巨大,感人至深。如果平淡无奇,自然失去了吸引力。所以台湾的李孝悌教授认为:“写给中学生的读物,特别要重视故事性”,“要让学生读得下去,然后才有可能把我们在叙述之后的一些大的观念或信念传递出去。”[4]最后,要突出历史人物丰满的人生、优秀的人格。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还在于其他方面,如科技文化领域、个人信仰、学习态度、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比如曹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各方面的作为和成就;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多方面的贡献;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院长和老师专门开会讨论他的分数问题,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毕业生,除了一门课是90多分之外其他功课都是100分,最后决定孙中山以全部满分的成绩毕业。还有胡适求学的挫折:他先读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农科,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要他对一桌各式各样的苹果详加分类,指出每种苹果的学名、酸甜、软硬度和花的颜色,他花了两个小时,只答了一半,其中一半又是错的,这让他备受挫折,从此他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文科,终于实现了人生的转折。写出这些,学生才能全方位地了解历史人物,才能接受人格上的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三、借鉴欧美台湾地区先进的课改理念和在历史人物编写上的成功做法

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就以“发现、探索”为指导思想,他们的教科书对人物的描写个性丰满,有血有肉。如在《中国的共产主义道路》一章中,要让学生讨论毛泽东的出身和个性。[5]

美国着眼于未来,他们清醒认识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它需要能够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了解科学,同时也了解人类社会;不仅了解人类社会的今天,也了解人类社会的昨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6](P.127)所以美国中学有一本世界史教科书叫《西方传统的缔造者》,该书各章的标题是:

 “第一章 马丁路德:新教的圣徒还是‘带有和尚恶习的魔鬼’

第二章 伊丽莎白一世及其时代

第三章 伽利略的罪行

第四章 路易十四“太阳国”

第五章 彼得大帝和俄罗斯的西欧化

第六章 卢梭:精神革命

第七章 拿破仑:是个孩子,还是革命的背叛者

第八章 达尔文和进化论

第九章 维多利亚女皇和大英帝国

第十章 俾斯麦:铁血宰相

第十一章 列宁:革命的实践者

第十二章 弗洛伊德和对人类自我的新认识

第十三章 希特勒:我们时代的恶梦

第十四章 爱因斯坦和原子时代

第十五章 戴高乐:欧洲的重建”[7]P.102

在走向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理念对我们应有所启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去适应全球化,是每一个国家教育改革的根本点。另外,也表明美国正在努力克服过去历史教材片面科学化的倾向,尽量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一点是当前各国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台湾地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近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台湾清华大学张元教授等编著的、龙腾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的历史教科书,非常注重对历史人物的描述,该版选取的人物涉及范围广泛,注重对历史人物性格、品格方面素材的选择。他们希望籍着一种不说教的方式,希望给学生一些启迪。

不让优秀的人格文化去占领、陶冶学生的心灵,他们就只有接受商业化的喧嚣的甚至是浅薄的“快餐文化”。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初中历史新课程中的历史人物的编写,笔者认为:1、精选较有代表性的各个社会领域中的杰出人物,褒扬他们的优秀品德、人生态度、价值情感,突出做人的道理,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丰厚的精神食粮。2、改变编写手法,丰富编写体例。可以是一册书里面有不同的体例:既有编年体,又有纪传体。在适当时段、适当内容的编写上,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事件为中心,用历史人物的历史作为、个性特征来解读社会历史发展的真谛。3、或者,既然教材编写已打破独家垄断的局面,那么,各家教材的编写体例更可以也应该走向多元,笔者希望至少有一个版本是用纪传体来统编教材,只要立论正确,史料真实精要,人物筛选得当,我有理由相信会大受欢迎的。

很粗糙,只是在教学实践中和对日渐深入的教育改革有所体会,有所思考,抛砖引玉,诚望教材专家、同行批评帮助。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陈振江:《初中历史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历史教学》杂志,2002年第12期。

[2]张元:《从〈昨日的世界〉中认识历史》。(台)《清华历史教学》,1995年2月第4期。

[3]《〈邓小平〉感人至深》。《汕头日报》B1,2003年2月22日。

[4]李孝悌:《我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一些想法》。(台)《清华历史教学》1999年第9期。

[5]孙智昌:《德国中学历史课程、教科书和教学》。《历史教学》2000年第2期。

[6]马卫东:《国外历史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述评》,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7]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