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宁鹏刚:激活历史──高
何成刚等:再谈如何上好
何成刚:培养史料探究能
陈志刚:与郭秀平老师商
何成刚:海峡两岸历史教
何成刚:《诗经》之《硕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一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二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三
何成刚:人民版选修历史
最新热门    
 
何成刚:比较与思考——以新版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抗日战争”内容叙述为例

时间:2009-10-18 17:25:25  来源:何成刚等
 

在今天教科书“一标多本”的前提下,比较与探讨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关于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的差异与一致,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实际上是从微观角度出发对历史教科书做出评判的一个过程。这种评判,是对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之间进行宏观比较的一个很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当然,对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做出评价,应该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础。因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离不开仔细领会《历史课程标准》中所渗透的精神和内涵。实际上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者,由于史学素养和史学理论上的积累有深浅的区别,在理解历史课程标准上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无疑都会反映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上。比如,作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都力图在叙述历史发展进程时做到不偏不倚,尽量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实际上不可避免地会在叙述的字里行间渗透出编写者的主观倾向来。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历史教科书有三套,分别是北师版、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笔者撰此文的目的在于,以这三种版本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叙述为中心,探讨它们在编写上的不同,并以此出发,从学术的角度,就基础教育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一些基本原则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希望能对历史教科书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帮助,对将来教科书的评判和选用提供方法论上的参考。

 

这里要特别申明的是,笔者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只针对本文所讨论的限定的历史教科书编写内容,而不是对三套历史教科书做全面的比较评价。

 

一、具体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比较

 

《历史课程标准》中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内容标准】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总的来看,三版本历史教科书均由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主持编写的,应当说较好地反映《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的学习内容,教科书编写者在教科书中都予以了相当高的重视。这是应该肯定的。同时,在一些内容叙述上,与《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偏差。另一方面,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上又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与个性。以下试做简单的分析与比较:

 

 

 

(1)关于九一八事变,北师版和华师版历史教科书从世界史发展的角度,尤其是从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侵略者日本自身分析,叙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动机。值得指出的是,华师版历史教科书还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直接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日本出于转嫁危机的目的,加快了侵华的步骤。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则“开门见山”,没有交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显得过于唐突。关于东北国土沦丧,三套历史教科书都强调了东北军的后撤是因为蒋介石国民政府下达的命令,向我们“暗示”国民政府应对东北沦丧负责。

 

(2)关于西安事变,华师版历史教科书除了交代张杨二人不满蒋之“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受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外,还专门以阅读材料小字的形式阐释了张杨二人缘何发动西安事变的深层原因:张学良致蒋介石点“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早想拼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北师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则有点笔墨不足。关于如何解决西安事变,三版本历史教科书都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的努力与作用。不同的是,华师版历史教科书论述比较详细,除了叙述国民党内亲日派何应钦主张以军事手段来强硬解决西安事变外,还叙述了宋子文,宋美龄等人积极参加西安谈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史实。北师版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则更为简单:“国民政府内部在对待事变的问题上,意见不一”。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对于其他各派人士群体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贡献,则只字不提。实际上,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是西安、南京、延安三方面诸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忽视任何一方作用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3)关于七七事变,三版本历史教科书都指出这标志着全民族共同抗日的开始。华师版历史教科书分别叙述了全面抗战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一致抗战的主张,蒋介石庐山谈话、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及国民政府组织“凇沪会战”的史实。北师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则对于全面抗战后的国内战

局和政局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的应对态度和措施,叙述较为简单。

 

(4)关于南京大屠杀,与日本历史教科书在侵华问题上的遮遮掩掩相比较,大陆三版本历史教科书都不惜笔墨,利用多种多样的真实可靠的材料,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期强化民族记忆。值得指出的是,华师版历史教科书编写者非常注意把史学界关于慰安妇问题,北师版历史教科书将日军侵华期间的劳工问题等研究新成果吸收进历史教科书中,与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相比,确实是一大亮点。据新华社报道,二战期间的慰安妇历史已经进入印度尼西亚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又据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国是日本法西斯主义推行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受害国,侵华日军在中国强征的“慰安妇”人数在20万人以上,可见“慰安妇”问题在历史教育上的重要性应不逊色于“南京大屠杀”。

 

(5)对于台儿庄战役,三套历史教科书在描述战役的残酷性和艰苦性上做的非常出色,不同的是对于台儿庄战役的评价,三套历史教科书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别。华师版历史教科书评价略为高些,认为其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北师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则评价其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与北师版历史教科书不同的是,华师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在叙述战局的发展变化时专门提及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

 

(6)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三套历史教科书大同小异,只是华师版历史教科书评价较为全面详细。另外,华师版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以小字的形式在教科书中独具匠心安排了百团大战期间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聂荣臻元帅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揭示了战争年月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7)对于中共七大,华师版历史教科书介绍了中共七大召开的国内外背景。国内背景比如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经济改革、政权建设、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叙述虽然简单但又不失其重要性。国际背景比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基本进入胜利的前夜等。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只是简单地提及“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北师版历史教科书则一字不提。

 

(8)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巨大意义,华师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不但论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还指出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北师版历史教科书只是强调了前者,忽略了后者。对于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三套历史教科书虽然都采用史学界比较流行“八年全面抗战”的观点,但就具体的损失,表述却各不相同。北师版历史教科书的统计是始于1931年的中国局部抗战(中国死伤3500万,直接损失1000亿,间接损失5000亿);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统计数据与北师版历史教科书大同小异,(中国死伤3500万,直接损失1000亿);华师版历史教科书则是从1937年开始统计的(中国死伤2100万,直接损失1000亿),显然这种统计数据是不完全的。

 

 

 

二、几点思考

(1)学习主题与教科书内容的关系

正如《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所指出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必须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和全民性来。这也是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者把这一学习主题确定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而非“抗日战争”的根本原因所在。

笔者以为,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为了揭示抗日战争的全面性,所选取的材料务必要体现出一定的精选性和代表性。三套历史教科书给人的感觉是,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战,而非全民族抗战。虽然国共合作的抗战是全民族战争的主导力量,但我们要认识到,二者并不等同。造成这种错觉的责任应该在于历史教科书本身。因为在三套历史教科书中,基本上把所有的篇幅都用来描述或者是国民党领导的抗战,或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北师版历史教科书中,专门设立了“众志成城”内容,在这一学习内容中,教科书列举了全国各阶层,如民族工商资本家、科学家、文化界人士等,以不同的方式参加到抗日战争的巨大洪流中的壮举。这倒是可以用来说明抗战的全面性,但要来论证学习主题,还不充分,显得非常的单薄。另外,北师版历史教科书还特别提到了海外华侨在中华民族抗战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华师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所忽略的重要内容。但笔者认为,海外华侨这一特殊群体似不应该划入“全国各阶层民众”中去。

遗憾的是,作为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以来八路军取得首次胜利的平型关大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共真正合作抗日的典范,北师版历史教科书竟然给予遗漏。华师版历史教科书在整体上对平型关大捷极其特征做了概述。

这实际上给历史教科书编写者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具体学习内容的编写要严格按照《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主题之下的“学习内容”来写,不能偏离;二是从宏观上看,教科书特定的学习内容应该很好地说明特定的学习主题。

(2)历史发展的连贯性与跳跃性

很明显,《历史课程标准》在学习主题之下设定的具体学习内容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了这一历史发展时期的大致历史轮廓,这一历史轮廓只是为我们构建了历史发展的“骨架”,并不能代表历史发展的全部。有了《历史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的“骨架”,还需要我们为其注入鲜活的血液。简言之,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得到尊重。因为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并不是要彻底否定原有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而是在其基础上重新构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历史学科体系。此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还专门提到“要关注历史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应该指的是“教科书内容的前后、左右、上下须连贯和完整”。所以历史发展的连贯性必须要保持,历史事件之间的衔接要处理好,尽量避免历史发展过强的跳跃。需要加以说明和注意的是,教科书不能仿效《历史课程标准》大幅度淡化具体知识内容,因为有可能因为知识铺垫不足,知识间跳跃性大,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而且,安德森等教育学家在研制评价“课文”标准时,其中就指出了要考虑编写内容的连贯性,即“使各种观点之间的关系明确,一种观点到另一种观点之间有一种逻辑上的联系”。

历史课程改革前的《历史教学大纲》对学习内容的处理,是在学习主题之下罗列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一个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由于过于繁杂而一直遭到指责。从《历史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习内容看,删减了相当多的知识点。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就“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习主题做了这样的说明:“我们对原来初中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删减了原来教学内容中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斗争的知识点”。的确如此,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国共之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若干冲突史实都被删减了,比如国民党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其中包括皖南事变)等。虽然删减了如此多的知识点,但丝毫不影响学习主题的成立,而且学习主题的立意更加明显了。所以在三套历史教科书中,我们基本上是看不到抗日战争中国共之间的诸多不和谐现象。这种删减是不会影响历史发展的连贯性的。

《历史课程标准》在这一学习主题下,还有一些重要的知识也做了删减(这种删减是否合理科学不是本文讨论的目的),按照《历史课程标准》精神,这些删减的内容并不是不允许被撰写进历史教科书中。是否要出现在教科书中,应该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实际上,如果仔细推敲的话,北师版历史教科书在撰写“抗日战争”这一学习主题时,存在着知识跳跃极强的弊端,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连贯性。比如在叙述“中共七大”内容上,北师版历史教科书过于“就事论事”,诸如“根据地的经济改革、政权建设、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内容,虽然《历史课程标准》中做了删减,但笔者觉得,历史教科书有必要将此作为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而予以介绍,同时也很有必要联系国际背景(比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基本进入胜利的前夜)等,否则,教科书就不能很好地论证“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一次胜利的大会”这一观点。

当然这种现象在华师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也存在,但北师版历史教科书尤甚。华师版历史教科书则很好地处理了历史发展的连贯性与跳跃性之间的矛盾。

(3)以实事求是态度治史与教科书编写的思想性

近些年来,大陆史学界在抗日战争史,尤其是正面战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一大明显的进步表现在,中国史学者基本上改变了以往,为了抬高敌后战场的地位而贬低或者嘲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研究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探讨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共同抗日的密切关系。这一立场的改变,与国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不重视中国抗日战争有很大的关联。因为大陆的史学工作者一般简单地把中国军队的正面战场的抗日说成“不断大溃退”。似想,我们一方面坚持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没有给予正面战场抗战应有的地位,真有点自相矛盾了。

可以说,三套历史教科书在叙述正面战场的抗日上,就其立场和态度来说,与史学界的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在评价正面战场作用上能够做到实事求是。而华师版历史教科书评价则更为突出。

要实现完全的无立场偏向地客观治史实际上并不可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只能是使史学叙述与历史史实最限度地相符合。比如关于对台儿庄战役的评价,笔者觉得华师版历史教科书的评价更为客观,“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比“重大胜利”也绝对要接近客观的真实。又如,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各方各派都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由于张杨二人与中国共产党人密切关系的缘故,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突出或者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作用也无可厚非,但是无视其他人士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治史的主观倾向就有点偏了。在这一点上,笔者觉得,华师版历史教科书做的是比较中允。实际上,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各种力量中,张杨二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而且张杨二人也是最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人。

三套历史教科书都把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国土沦丧的原因归罪于蒋介石命令张学良执行的“不抵抗”命令。北师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专门“出示”了蒋介石致张学良的密电,试图加强这一论点的说服力。近年来,一些在史学界有影响的学者指出,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发现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下令张学良,让其不要抵抗的确切证据。过去用以阐述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的证据(笔者注:即蒋介石致张学良的密电),均为蒋处理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的方针,而不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下的命令,张学良与蒋介石在不抵抗问题上基本态度大体相同,张学良自觉自主奉行不抵抗政策。因而在东北国土沦丧的问题上,张学良是有责任的。

要廓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纠正传统的历史结论,实有必要读读由军事史研究专家王书君先生撰写的《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在谈及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是这么说的[1]:

“九一八”事变我判断错了,国人骂我不抵抗,我一点不服,不认这个账,我没有错。可是你要骂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没把日本情形看明白,那我承认。为什么呢?我当时判断日本不能这么做,这样做对他不利。我下的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他,躲开他。比如,日本小兵在街上看到东北军人的刺刀,他们就走上前在刺刀上划火柴,故意挑衅。那东北小兵脾气大着呢,你来划火柴,老子就捅你一刀。我就下令,绝对不许反抗,任你捣蛋,老子就是不让他有借口,当时就是这样的思路。如果我当时知道日本人真要这么干,我这个人敢把天戳个大窟窿,还不敢跟日本人拼命吗?现在我也承认那时的判断是对的,为什么呢?要不是“九一八”,他日本人不会惨败到连海陆空都没有了。

由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张学良不但承认了他的“不抵抗”,而且还坚持认为“不抵抗”并没有什么错。张学良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处在于,他以为日本人不敢侵略中国,以为“不抵抗”就能保全自己。“现在我也承认那时的判断是对的,为什么呢?要不是“九一八”,他日本人不会惨败到连海陆空都没有了。”实际上日本人的阴谋与野心张学良并不了解。确实,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以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终,在某种程度上张学良是对的。如果日本人能像张学良这么思考问题就好了!可是张学良对日本的错误估计以及由此导致的东北国土沦丧他能不负一点责任?[2]

在大陆,由于“民族英雄”的光环一直罩着张学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在九一八问题上,长期以来,先入为主,采用值得怀疑的史料,结论渗透了更多的主观倾向。历史教科书坚持思想性的原则是对的,不过,第一,我们应该对思想性有一个正确和清醒的认识;第二,历史教科书的思想性是不能与其科学性发生冲突。思想性必须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没有了科学性,思想性就成了“空中楼阁”。笔者认为,科学性永远都是第一的,其地位是永远在于思想性之上的。绝对不能为了思想性的目的而牺牲历史的真实。

这确实是一个很敏感、很棘手的内容。对于诸如此类非常难以应付的撰写任务,一般而言,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往往倾向于采取传统的观点,即使最新的论点有确凿的证据,或者其科学性是无可质疑的。因为采取相对保守的立场,历史教科书便容易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上得以通过。而这却与教科书编写要及时吸收史学界最新的科研成果相冲突。

 

 

 

(4)历史教科书的个性与特色

 

撰写相同的学习主题,华师版历史教科书所用的篇幅在三套历史教科书中是最多的。之所以多的原因在于,华师版历史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补充了相当多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没有但对于完成特定规定课程目标有建设性作用的历史知识,这是其一。其二在于,教科书编写者并没有受《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的束缚,有创意地增补的一些历史知识大大丰富和拓宽了特定的课程目标。就这一学习主题来说,华师版历史教科书个性与特色更为鲜明。

 

比如在华师版历史教科书中介绍了一个聂荣臻元帅拯救日本小姑娘的小“插曲”,虽然是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但这并不遮掩教科书编写者的绝非一般的立意,不仅仅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强烈愿望,更重要的还在于,作为对中国人民英勇不屈反日本侵略战争的有益补充,这个小小的插曲,潜在地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立意极深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即在今天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战争观。

聂荣臻元帅在写给日军信中所指出的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发[3]: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由此可以看出,聂荣臻元帅的战争观与中国共产党人提倡的“国际主义精神”是密切联系的,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和思考。笔者认为,华师版历史教科书的立意不仅仅在于,警示国人不忘国耻,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日渐嚣张及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要提高警惕,更高的立意在于,从今天国际理解教育的角度来看,并不在于要传递和培植一种“敌意”和“仇视”的情感,更长远地为两个民族之间的和平与发展考虑。这就在更深层次从面向未来的角度出发对“抗日战争”这一学习内容进行了非同一般的解读,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不同与华师版历史教科书对“抗日战争”内容时代意义的解读,北师版历史教科书更多的是从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民族凝聚力的角度来解读抗日战争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实际上,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根本保障。中国应该从抗日战争汲取的最大教训恰恰就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问题。缘何1931年日本开始侵华,直到1937年才通过非正常的手段(张杨二人发动的西安事变)实现国共合作开始了全面的抗战?当然,这里面的责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中国共产党人在其中也要负一部分的责任。简言之,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民族凝聚力上。在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凝聚力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可见,北师版历史教科书编写者在一点上也是用心良苦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在于推动教科书建设朝向“多样化”,而不是“多本化”的方向发展。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教材多样化是教材特色化过程,特色在于创造,特色化过程是创新过程。”可以说,特色就是教科书的生命。教科书特色不仅仅指教科书的形式,比如教科书之版式、编辑设计等,这些很重要。但笔者认为教科书特色更重要的在于教科书内容的多样化,比如教科书内容的知识体系、结构安排、材料选取等。笔者曾经指出,总的来看,现有的几种国家级历史教科书在多样化建设上特色并不突出。当然也不能否认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就本文所讨论的特定学习内容来说,华师版和北师版历史教科书从“小”处入手,从一个历史的细节入手,既能严格遵循《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一般要求,又能充分挖掘了学习内容潜在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实际上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什么是教材的多样化”的典型案例。我想所有关心历史教育的工作者都希望今后的历史教科书在多样化建设上不断探索,取得更加明显的进步。

(注释略)

 

  文章详细作者为:何成刚 康长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