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9—3

时间:2009-10-18 17:27:31  来源:人民版
 

 

学习与探究之二  “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访谈录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对教育的概念有基本的了解,抓住本次访谈的着手点。

通过对不同个体的调查访谈活动,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体制的变化。以真实生动的事例来替代枯燥的数字举例,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调查访谈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教育在不同时期的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变化,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对待教育的不同看法,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教育到底对整个社会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次调查访问,用生动的事例来得到问题的答案。

 

增加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倾听、沟通,认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体会从微观中了解历史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进行本次访谈前,学生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然后进行访谈,接着全体同学交流资料,最后撰写访谈报告。

本次活动采取访谈的形式,所以学生需要对访谈有个基本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历史信息可以从多种不同途径获得。

 

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学习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部与局部的关系,增强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逐步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以及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

 

二、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的内容是调查三代人眼中的教育,所以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教育。

 

l      对本次的访谈内容有个基本了解,查阅有关方面的书籍,取得这方面的知识。

l      要想做好这次调查活动,必须对历史访谈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学生应该做的就是查阅一些关于此方面的专业书籍,掌握历史访谈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

l      准备一些必要的访谈工具,如笔记本、录音机等。

l      确定被访谈者,对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使调查活动能顺利进行。

 

l      访谈前制订一些主题和提纲,对于自己想调查的内容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这段历史也要充分的了解,只有了解大时代的背景,才能明白不同时代的人对于教育的看法,以及为何会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在访谈中把握主动性,并能和被访者形成共鸣,使活动双方都能在愉快、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l      以个人访谈为着眼点,结合本学段的历史学习内容,确定访谈的主题。本次访问的主题是三代人眼中的教育。所以至少要找不同的三代人,要确定三代不同的访问对象,并且针对不同的对象适当改变要访问的问题。针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设计不同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首先确定哪三代人:第一代,出身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的,是爷爷辈,属于解放初期,此时的人民对于教育的看法如何;第二代,出身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父亲辈,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此时人民对于教育的看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第三代,出身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此时段的人对于教育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如何做的。大体上是这样区分这三代,如果找不到此时段合适的人选,也可以自己再确定其他不同时代的三代人,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时代的区分必须明显,我们需要的是“三代人”,分界点必须要明确。

 

针对不同年代的人制订不同的问题。要考虑第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他们成长的整个过程就是中国革命的过程,他们出身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设计问题时要联系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第二代人出身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所以在他们眼中,对教育的看法又三怎样的?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来告诉我们关于那个年代的故事。第三代人出身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经历了改革开放这股大浪潮,他们眼中的关于教育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访谈前,学生应该先列个采访提纲。

 

例如

 

采访第一代人时,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现实,可以列这样的提纲:“您受过教育吗?为什么?”、“您觉得您需不需要接受教育?”、“您让您的子女接受教育吗?为什么?”、“和您同龄的人接受教育的多吗?”、“您那个年代国家对教育的态度是怎样的?您能理解吗?”、“您能理解国家现在的教育政策吗?”等等此类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符,要考虑到第一代人的生活背景,还要兼顾到被采访人的生活经历,提出适合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适当的帮助。

 

采访第二代人时,最主要的是要考虑到他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个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事件,提问时可以涉及到这方面的因素。可以列这样的提纲:“您受过教育吗?”、“在您那个时代,国家对教育的态度是怎样的?您能了解吗?”、“您怎样看待文革中对待教师的态度?”、“在您这个年代整个社会的教育氛围是怎样的?”、“您所处的地区那时的基本教育状况是怎样的?您怎样看待国家的这些政策,这些政策对国家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您眼中的现在的教育和以前比有哪些变化?”等等问题。总之你通过采访想要了解什么,你就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关于此方面的问题,每个学生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提问的提纲,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采访第三代人时,也要根据时代特征来列提纲:“在你身边有未接受过教育的人吗?”、“教育在你的生命中占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你觉得教育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有多大?”“你对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何看法?”、“针对不发达地区的失学儿童问题,你有何看法?”、“你觉得教育对我国的意义有多大?”、“你觉得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自身发展状况的影响有多大?”、“如果有机会你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吗?”等等问题。对于这一代人的提问,可以多加入一些时代因素,以及现代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总之,学生设计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来具体要求,不能生搬硬套。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现实状况不同也不能同一而论。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也要制定不同的提纲,要做到不使采访对象觉得突兀,符合他的时代特性。教师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正确的进行指导。以上列举的问题只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要把握住准确情况对学生正确的引导。

 

l      每位同学把提纲进行交流,使自己的提纲尽量完善。

 

 

 

三、活动过程

 

l      全班同学开始活动,带着录音机、笔记本到达被访者处。学生可以视具体情况找到话题,尽快进入主题。根据事先列好的提纲,开始提问。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回答相应的变动自己的提问。需要注意的是访谈开始时就要把录音机开着,在访谈过程中需要及时的记录主要回答,根据被访者的回答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l      访谈完成后及时返回学校,整理自己的访谈记录。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资料的正确性,学生可以综合被访者的性格,爱好,个人的价值取象等各方面因素,经过对比和确认后,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比较三代不同的人对于教育的不同看法,从深层次上挖掘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次的访谈内容,从宏观和微观上解释问题的成因,并以访谈报告的形式提交研究成果。

 

l    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访谈心得,在交流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访谈报告。

l    教师要根据全班学生的访谈报告,提取他们中间的有用信息。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做个总结: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被访者回答相同问题时有什么不同?农村和城市的被访者对同一问题的回答是否一致?三代人对问题的看法有何不同与相同之处?等等。教师要根据访谈报告所反馈的具体信息做出总结。

l    把这次访谈成果制成海报,在全校进行展览,使更多的人了解三代人眼只的教育。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访谈方法,锻炼他们从不同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在访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提纲,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锻炼。为了更好的得到历史信息,学生必须不断地使被访者保持良好的心情,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学会了倾听,与人沟通,融入了社会。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了解学生独立访谈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法

以访谈报告的形式来决定学生的成绩

评价过程

学生访谈前的准备活动是评价的一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评价。然后根据学生的访谈报告,决定学生的最后评价。

评价总结

此次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方法,从微观中把握宏观的发展方向。

 

六、历史问题注释

 

教育

教育是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向善的活动,是教育者何受教育者通过以教育资料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的精神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教育基本制度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体系。学制体系内的学校何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八条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十九条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事业组织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

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

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第二十四条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九年制义务教育

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教育中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希望工程

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10月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从社会集资,建立希望工程基金,以民间救助的方式,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继续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范围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重点是国家、省级贫困县。实施目标为:改善办学条件,消除失学现象,配合政府完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任务。希望工程自1989年推出至今,10年来接受海内外捐款18亿元,共救助失学儿童23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8000所,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当今中国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

 

春蕾计划

1992年,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为促进女童教育,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传统习俗的影响,以及天灾人祸等原因,在我国,还有少数儿童面临失学或已经失学,其中,女童约占2/3!今天的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影响未来全民族的素质。实施“春蕾计划”、扶持女童入学,是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基础工程。截止到1999年初,“春蕾计划”已经遍布中国各地,募集3亿元,共救助百万余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派出留学人员45.8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派出各类出国留学人员45.8万,其中13.5万人已经学成归国创业或为祖国服务,在各条战线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10年来出国留学工作发展迅速,出国留学人数迅速增加。1992年至今,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30多万人。学成回国工作的有8万多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为吸引和支持优秀留学人员长期回国工作或短期回国服务,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1990年制定了《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管理规定》,截至今年6月,共资助21批2万多回国留学人员,资助总金额达4亿人民币。全国创办了50多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内企业有1300多个。为了支持留学人员短期回国讲学、学术交流、合作科研等活动,教育部于1996年制定了《春晖计划》,到2001年共资助了3000多人回国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家公费出国留学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教育部对国家公派留学选派办法进行了改革,1996年成立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增设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西部大开发急需人才。从1996年实行新选派和管理办法到2001年底,共签约派出10950人,回归率达96.5%,履约率为100%。

 

中国的教育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共同纲领》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按照苏联模式重建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采取了“一边倒”的态度。50年代对一种外来文化移植、复制的彻底性,也许是十分罕见的,为研究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案例。80年代的第二次西学东渐,教育界重新传播西方思想学术,虽然也重温了从夸美纽斯到杜威的西方经典,传入了赞可夫、布鲁姆等当代国外的教育文化,但在精神的深度和传播的广度上与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与50年代凯洛夫教育学的风靡全国都不可同日而语。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取得实效的,似乎偏于工具性、技术性的方面,典型如标准化考试,电化教学等。它与教育自身人文传统逐渐式微、工具理性日益扩张的过程是相吻合的。时至今日,中国面向世界、与世界主流文明的“接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意味着摆脱高度集权、具有浓重技术主义色彩的“苏联模式”的束缚。我们虽然提出了“中国特色”的要求,但它的内涵和目标却仍待充实和廓清。如何恰当地处置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外来的教育文化,今天仍然是令人困惑的问题。它所反映的,其实是一种更为基本的文化困境:五四时期就曾提出的文化重建——建设民族的新文化——的任务,至今尚未真正实现,仍需我们在新世纪的努力。

 

随着对文革的否定和恢复中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被长期压抑的全民族的教育热情迅速化为考试主义、学历主义的强大动力,使基础教育重新被纳入升学教育的狭窄轨道,最终形成了一种以考试为中心、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在80年代被称为“片追”(片面追求升学率),90年代被恰当地命名为“应试教育”.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对封建传统教育的批判和清理几乎销声匿迹。可以说,“应试教育”的出现是传统教育在当代的复活和强化。当代教育虽然在规模和能力获得巨大的发展,但学校教育“死读书、读死书”的现实和极端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精神氛围,似乎退回到相当传统的状态。与此同时,在旷日持久的对传统的“大批判”中,社会文化中的传统资源已经严重流失,青年一代对其日益淡漠和隔膜,甚至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尊重。学在民间、社会办学的教育传统也消失已久,90年代才重新艰难地恢复。

 

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的改革,是有实质性内容的,这主要是指对肆虐二十来年的“应试教育”的改革。这既包括课程、教材的改革,也包括小学免试升初中、重点中学停止举办初中、考试制度和高考制度之类的制度变革。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应试教育”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计划到2010年,适龄青年的毛入学率可为15%,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下限。目前,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环境已经开始比较宽松,比较“正常化”,问题和压力上移到初中阶段,普通高中的升学竞争激烈。可以预计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瓶颈”逐渐拓宽,中等教育的状况也会改善。但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中小学教育的正常化,也并非轻而易举,除扩大规模之外,还有赖于文化更新和制度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革,是打破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垄断、包办教育的局面,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重组和社会资源向教育的流动,使教育重新成为由全社会共同举办的、具有强大的活力和吸引力的公共事业和战略产业。这意味着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向全社会开放教育系统,促进教育的社会化和建设终身教育的体制;向地方下放教育权力,促进教育的地方化,即教育的“解放”、“开放”和“下放”八十年代以来,就总体而言,中国教育的面貌是发展大于改革。与量的发展相比,质的改善和提升不仅更为重要,而且更为困难;而教育的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由其“软件”制约和说明的(例如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时期强盛的教育与现代性无缘)。当前社会对创新教育和“创造性人才”的急切呼唤,显现了中国教育深层的问题和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东亚国家的教育缺乏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等致命弱点,和在世界教育竞争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与之类似,性质可能更为严重,毕竟,中国是1300余年科举教育的原生地。

——摘自:《百年回首:中国教育现代化之梦》  杨东平

 

中国的教育政策演变

 

中国教育事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成立初期的接管改造和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为中心的教育改革,逐步把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事业转变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教育事业不但长期没有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而且受到“左”的政治运动的频繁冲击。“文化大革命”更使这种“左”的错误发展到否定知识、取消教育的极端,使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广大教育工作者遭受严重摧残,耽误了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1977年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的恢复,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均把教育事业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使中国的教育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中共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强调人才对“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至此,中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六五”期间,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引下,各级教育逐步走上正轨。特别是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了以教育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改革在各方面逐步展开。为了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管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1985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5.95%,全国有1/3的县普及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结构得到初步调整,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占的比重得到显著提高。为适应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六五”时期,国家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一些薄弱学科得到加强。各级成人教育在“六五”时期发展迅速,为大批在十年动乱中耽误了学业的年轻人提供了学习与深造的机会,为培养各类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七五”期间,中国的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改善条件、求实重质,取得了显著成效。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加速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到1990年已有1495个县普及了初等教育,占全国总县数的76%。中等教育结构单一、中等职业教育薄弱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也缓解了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竞争激烈的局面。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使层次和形式多样化,学科门类齐全,基本形成体系,新兴、边缘学科得到加强。

 

“八五”期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纲要”实施意见》,提出了90年代和下一个世纪初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进一步强调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极端重要性,使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合作办学、社会办学进一步发展,招生、收费、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学校办学活力和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增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作为“八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重点以“积极进取、实事求是”为方针,“因地制宜、保证质量”为原则,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取得成效。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五年巩固率提高,辍学率下降。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9.3%下降到7%以下。全国实现“两基”的县(市、区)达到1025个,超过全国总县数的1/3,占全国人口地区的36.32%。为加快贫困地区“普九”的实现,国家建立了义务教育专款,“希望工程”举世瞩目。与此同时,在“八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了教育经费监督制度,促进了教育经费的较快增长。教育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教育工作根本大法《教育法》颁布实行,各地广泛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收到良好成效。在此期间,国务院还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6项教育行政法规。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中国一共制定颁布了200多件教育法律和行政规章,基本形成了以《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专门法为骨干,内容较为完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的发展,“九五”期间,教育体制与结构中深层次的问题逐步得到重视。基础教育在抓好“普九”的同时,加强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努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素质教育的研究推广受到普遍重视,并积累了经验。中等教育积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体系,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工作,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对加快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方面带来新的契机,有利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的行动纲领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以及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注重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不仅极大地提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而且对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已原则通过了教育部提出的跨世纪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蓝图——《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从“六五”到“九五”计划期间,中国教育事业按照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一个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以普通高等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教育事业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自:中国教育信息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