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陈国兵:要重视知识细节
叶小兵:对历史教科书作
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
陈国兵:要重视知识细节
陈国兵:新课程下对教科
杨志才 陈国兵:浅议高
赵一兵:“标新立意”与
叶小兵:历史课堂上的意
叶小兵:高中历史选修课
冒兵:历史教学情感目标
最新热门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述——以新课程人民版历史教科书的使用为例

时间:2009-10-18 17:54:25  来源:陈国兵
 

《历史教学中的叙述——以新课程人民版历史教科书的使用为例》 
                   陈国兵
 
 
英文标题: 
    摘要: 
  关键字: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材,课堂叙述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历史教材,二是教师的叙述。过去,许多教师把教学过程简单化,把自己的叙述与教材完全等同起来,我们称之为“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历史课堂索然无味,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叙述是最为灵动的部分,虽然受到教科书的影响,但与教科书有着严格的区别。由于个人创作的存在,又受知识控制能力和意趣的影响,不同教师的叙述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迥异。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科书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专题体例和模块教学所带来的知识点分散、残缺、重复等问题给教师的课堂叙述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怎样优化课堂叙述,把历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情感便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话题。本文结合人民版教科书的使用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课改体会。

 

    一、构建合理的叙述框架   

    影响教学效果最为直接的因素是教师叙述的框架。框架合理,听者的思路就明确,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就高,互动的情绪就浓。因此,教师要想获得较好的叙述效果,首先必须在构建叙述框架上多做文章。
    教科书知识框架很容易左右教师的思维,因为教科书在编者手中经过长时间的锤炼以后,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思维的共性和课堂教学的共性。不过,教师在构建课堂叙述框架时,不能采用与教科书完全一致的叙述结构。一是不同意趣的教师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了千差万别的教学环境,教科书很难完全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二是教师有着与教科书不同层次的教育追求。在教科书中,编者的追求主要在于知识层面,而教师主要在于引领学生去探讨知识的内部规律,关照学生的情绪认同,叙述中存在明确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目标。在知识之外,还有思想和情绪化的东西。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叙述结构必须重新构建。
    以人民版必修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为例,教科书叙述的框架是


    这种叙述满足于对知识的平面介绍,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点地位和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并未过多地考虑学生思维的顺序和情感历程。我们对叙述结构的设计就要注意创设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找到能激起学生心理巨大反差的东西,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热情。我设计的叙述结构是这样的:


    其中,农村经济生活的巨变能造成学生心灵的强烈碰撞,是学生思维兴趣的切入口。师生的互动就在“70到80年代,农村的经济生活有什么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种不同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除了农村,我国的经济巨大变迁还体现在哪里?”“在这些不同中,变化的难道只是政策和生活的方式?”一系列问题中逐层深入。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结构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在惯性中继续延伸下去。学生得到的就不只是“政策富民”的浅层次认识,还会意识到观念的变迁才是这场世纪变革中最重要的成就。
    在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课堂叙述结构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对教科书的某些叙述产生困惑。例如,人民版必修二的“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个专题中,教材的宏观结构是要说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特征。其中“欧洲的联合”和“发展的亚太”介绍的都是经济区域化的典型事例,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则是举例说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令人困惑的是,致力于本地区经济合作、增强地区竞争力的“非洲一体化”具有明显的经济区域化特征,而教科书却将其放在经济全球化中进行叙述。这种结构对学生深刻理解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特征,了解其相互关系较为不利。因此,在形成课堂叙述框架时,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调整。为科学地阐述这部分知识,我的做法是:脉络清晰,便于学生掌握。

 

 

    二、形成严谨的叙述过程

    影响叙述效果的重要因素还有叙述的过程。除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启发性外,概念的使用、主题的突出和说法的一致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首先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历史概念。在新课程历史教科书中,经济史、文化史内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充,新的历史资料层出不穷,即便是政治史部分,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和某些概念的新说法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教师在概念使用的过程中一般会尊重教科书的叙述,不过,由于实验教科书的编纂尚处于开发和试验阶段,有些概念的运用还比较含糊。因此,我们在使用中就要注重比较和研究,务求使用科学的概念和正确的阐述。例如,“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反传统的文学流派,诸如“愤怒的青年”“垮掉的一代”等。“解冻文学”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一种以追求爱情和幸福为主旋律的文学新潮。两种潮流从关系上讲不是相互包含的关系。人民版教科书第142页在介绍“后现代主义文学”时,将“解冻文学”包含其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避开这一细节,在叙述时突出介绍教科书第143页关于“解冻文学”的一段论述,以便学生对两者的关系形成科学的认识。再如,关于同盟会的纲领,人民版必修三第44页表述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第58页则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教学过程中,采用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教师无法回避。其实,我们在课堂叙述中要采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种说法。理由之一是人民版必修一第48页《同盟会党员证》图片中同盟会的宗旨就是这种说法,理由之二是孙中山先生在世期间曾经手书过同盟会十六字纲领,也是这种说法。
    其次要注意突出鲜明的叙述主题。突出和围绕主题的叙述才能给人启发。在专题史教学中,专题色彩是不能忽视和含糊的。同样讲述欧盟的问题,政治专题突出的是欧洲作为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经济专题则强调欧洲为了增强经济竞争力而进行的联合,强调作为经济区域化的典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某些叙述还存在主题不够鲜明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叙述中注意突出主题。拿新课程教材必修三来说,思想的演变和影响是叙述的线索,但是由于许多思想的变化是从政治事件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所以稍不留神,就容易造成将思想发展的叙述偏倚到政治活动上去,造成理解的困惑。比如,在近代中国社会,戊戌维新是政治事件,而维新思想的出现和传播则是思想上的巨大进步;辛亥革命是政治事件,民族共和的思想传播则是思想上的先进潮流。在人民版教科书中,标题用的是“维新变法”和“走向共和”,是政治色彩很强的词语,课文内容也没有很好地突出思想进步的主题。因此,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教师的叙述就要尽力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中心上来。
    再者是要保持说法的前后统一。既然是课堂教学,同一个老师对同一问题的表述要做到前后统一。否则,自相矛盾或首尾不能自顾的现象必然会造成学生的无所适从,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关于秦灭六国的顺序,人民版必修一第8页表述为“公元前230年,秦军攻破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此后十年间,秦国连年用兵,先后攻灭赵、燕、魏、楚、齐等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在人民版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第21页《秦灭六国示意图》中所标注的攻灭六国的次序为韩、赵、魏、楚、燕、齐。这里,教师就面临一个统一说法的问题。至于燕的灭亡,前一种说法可能依据公元前226年,燕的都城蓟被秦国攻破;后一种说法依据的是燕国国都被破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虽说是苟延残喘,但政权依然存在,直到公元前222年,秦国在辽东灭燕政权的残余势力,燕国才算正式灭亡。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大多采用后一说法。

 

 

    三、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较多的是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其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鉴于此,教师在课堂叙述过程中就要始终注意对人文精神的科学渗透。
    在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问题我曾寻思良久。在“侵华日军的罪行”这一目中有关于日寇扶植汉奸政权的内容。书中的叙述是一句话、一张表,角度是日军的侵华罪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汉奸政权的叙述,我们能不能这样做?这里的问题是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情感。汉奸政权的形成是日本野蛮侵略政策的结果,叙述中要渗透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痛恨。在民族危亡的大是大非面前,各种政治势力明显分化。当中华民族各个阶层纷纷投入到抗日救国统一战线中来的时候,汉奸群丑招摇过市、摇尾乞怜、助纣为虐,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行,与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相比,这种罪恶的行径和丑恶的灵魂更应该鞭挞。因此,在对这一部分进行叙述的过程中我确立了两个情感培养目标,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一是正确的是非观和民族观。为了便于渗透这种价值观念,叙述汉奸政权的角度我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对于“一国两制”的叙述,教科书的重心是制度的含义和形成过程,为了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这一目的,就要帮助学生确立“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利益”的历史意识。为此,在课堂叙述中就需要刻画一些细节。例如,在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谈判中,关于主权和治权的问题争论很激烈,邓小平坚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抓住这个细节做足文章,极力渲染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情感氛围。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应该有独到的思想和特色化的语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有特色化的叙述。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堂好课首先就是一次精彩的叙述。《三国》,说得人不少,说到易中天这样程度的人不多。其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取决于易中天叙述的魅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把教学研究的精力花一部分在自己身上,打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叙述模式,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唯其如此,我们的历史教学才有希望。

    【作者简介】陈国兵(1970-),男,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高级中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材教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