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陈国兵:要重视知识细节
叶小兵:对历史教科书作
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
陈国兵:要重视知识细节
陈国兵:新课程下对教科
叶小兵:历史课堂上的意
叶小兵:高中历史选修课
冒兵:历史教学情感目标
冒兵:历史教学情感目标
最新热门    
 
赵一兵:“标新立意”与“史论结合”

时间:2009-10-18 17:18:04  来源:赵一兵
 

历史教学中“标新立意”与“史论结合”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赵一兵

内容摘要:

在当今的信息大潮和新课标的影响下,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已成教学改革的主方向。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对高中历史基础教学宜采用“标新立意”式的“史论结合”教学方法,这可使师生在教学中获得教学相长的双赢。

“标新立意”的课堂讨论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通过各类学习资源寻找并形成与自身目前认知水平相吻合的历史最新观点或思路,是为“标新”;学生以课本知识及课外拓展知识为论据来论证这些新观点和新思路,并通过全班同学的辩论,使这些新观点和新思路能和相关历史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史论结合”,是为“立意”。这样就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自我研究、发言、表现欲望,使其能产生对下一堂课教学的再学习的渴望,这样的教学就具备了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施的过程是:首先,教师对课本体系进行修改,变革授课顺序,将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意义留给学生研究和讨论;其次,设置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申报制度,让学生按兴趣选研究课题,激发学生将自己的兴趣和历史学习进行有机的结合;再次,教师通过学生的申报课题,了解其兴趣所在,并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其积极开展研究和学习,然后依托课本知识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新认识或新判断(“标新”),并再以课本知识为论据进行论证(“立意”);最后将这些“标新立意”的观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辩论者都要以课本知识为论据进行讨论,让全班同学经历一次次的“史论结合”,以实现学生张扬个性、培养能力、掌握知识的完美统一。

    该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师生各自角色的积极转变,使大家都成为历史的研究者,历史教学就成为历史观、功能的新开发和探究思维的新拓展的载体。从而激发出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再学习的渴望。

 

关键词:标新立意  史论结合  自主  引导  研究  讨论

 

正文:

中学教学是为未来的人才素养奠基的。历史教学能开发和培养人们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及对社会的感知能力,也对培养公民的道德和人文精神起着关键的启发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些功能,只通过教师的讲授是无法真正实现和落实的,只有让学生在探索中自我感悟,才能使这些功能得到完全的开发。要使学生能自我探索和感悟,就要让学生自己大胆地、“标新立意”地去探索问题和自我求索解决的方法。

“标新立意”的课堂讨论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通过各类学习资源寻找并形成与自身目前认知水平相吻合的历史最新观点或思路,是为“标新”;学生以课本知识及课外拓展知识为论据来论证这些新观点和新思路,并通过全班同学的辩论,使这些新观点和新思路能和相关历史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史论结合”,是为“立意”。这样就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自我研究、发言、表现欲望,使其能产生对下一堂课教学的再学习的渴望,这样的教学就具备了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文就是围绕构建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践来进行探讨的。

 

 

 

一.面临的现实背景

1.必要性:解决“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和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所造成的矛盾

当今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中小学生所提出的那“四会”的能力(Learn to know, Learn to do, Learn to be, Learn to live together),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说到底就是做“会学”和“自主”的人。

那么,怎样培养“会学”和“自主”的能力呢?关键要看教师怎么教学引导,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古人说的“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教育理论和即将实施的新《课标》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素质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这有利于发现、解放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而上述观点说起来容易,但具体操作起来还须动一番科学的脑筋,因为对“面向全体学生”理论的最大挑战就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的、层次不一的人格、性格、思维和兴趣爱好,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面对的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学生)和思想,并不是可以随意雕刻和修剪的物件。所以要在“面对全体学生”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立性中寻找黄金的交叉点,以达到两者完美的统一。这个交叉点就是“标新立意”的自主课堂讨论,因为这可以实现学生张扬个性和培养能力、掌握知识。

2.有利条件:信息时代的资源共享,民主、法制进程的保障,学生个体兴趣的差异

当今正处于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报刊、网络等等载体迅速了解到国内外许多时政、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只不过是真伪不清而已),这也是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时形成独立见解和质疑的底牌,同时也是可供教师开发的巨大而宝贵的资源。而且在现代信息资源(Internet资源库、Internet教育网络、世界各名牌学校的资源库)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构建新知识的课堂讨论已经成为国外高中教学的大势所趋,这也在客观上支持了“标新立意”的课堂讨论的实施和推广。

同时当今社会的民主、法制之健全为学生在课堂中提出各种“标新立意”观点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和后盾,当然教师在课堂中更要起到积极、正确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学生的个性差异的确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构成了挑战,但也为“标新立意”学习提供了契机,因为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就决定了他(她)们的兴趣、爱好不同,他(她)们会提出不同的有创意的见解,这也就决定了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可以形成互补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环境,就能将“标新立意”式的“史论结合”从设想变成现实,只有这样每个人的个性就可以得到科学的开发和运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和新课标的精髓才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理论依据和活动时空

1.理论依据:“知识”概念的更新

学生来校就是为了学习知识。那么,知识是什么?

按现在最新的解释就是,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更是认识的方法和过程,是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知识既是实事、概念的系统描述,更是获得知识的方法。但现实无情地告诉我们试图拥有传统意义下的所有知识是完全不可能的,过程和方法在信息时代远比静态的知识点、滞后的结论显得重要。

当今的教育趋势就是强调获得知识的过程,即把教学作为认识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而非机械记忆、模仿和操练现成的认识结果。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强化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即要培养学生合理的“标新立意”的做法。在这种的模式下,师生关系是提出、引导观点的互动关系、探究真相和解决难题的合作关系。

2.重构授课内容顺序,扩张课堂讨论时空

过去历史教学是紧跟课本体系,其顺序往往是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这种模式对知识的传授过于严密,使学生没有开展自主设问、解惑的空间。

对此,笔者的实践就是改变授课顺序,即以先讲授或展示历史发生的过程和结果(也可由学生自己阐述),将背景(原因)、影响(意义)留给师生共同探究、讨论。在讨论中,由学生自己将事先准备的“标新立意”的观点结合课本知识向大家介绍,并引发全班的大讨论,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学生从讨论中了解了历史界最新的、正确的观点,并可感悟到对人生的启示。而这种讨论也能使学生个体对历史各方面的兴趣得到广泛地体现和张扬。

如在高一第一堂课即讨论《鸦片战争》这一节,先不忙于上课本知识,可先谈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的实例及对今天的影响,笔者在本次授课时就是先从介绍刚发生不久的齐齐哈尔“8·4”侵华日军遗留的毒气弹泄漏伤人事件和日本高官朝拜靖国神社这两件事来引入新课的。当时介绍完后,就将中日两国政府的态度对比后,设问:近代中国的耻辱和被侵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生:1840年鸦片战争。然后由教师展示有关鸦片战争过程的材料(相关的文字记录、图片、影视资料),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来讨论、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教师引导特别是鼓励通过自己思考提出观点的同学(这其实就是把背景分析了),最后告诉大家以后的历史课就是这样上的,要大家多去课外找观点并要结合课本知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强调历史课是重论证的,然后布置下一堂课的讨论题目是:鸦片战争的后果和深远影响。

这样的“史论结合”就可以腾出可供学生讨论的空间和时间,可以在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了,“标新立意”课堂讨论也就具备生命力了。同时每堂课布置下一堂课的思考问题,使同学们能及时做好准备并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再学习、再探究的渴望,使“标新立意”课堂讨论能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性。

 

 

 

三.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

第一步,前期准备:教师示范例示,学生申报课题

每个学生因为个性的差异而导致兴趣、爱好不同,这就为教学的“因材施教”提供了空间。笔者在开学初发给每位同学一份《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内有研究课题操作举例(可供学生模仿)和研究课题备选(按课本章节顺序编排,涉及各方面的题目有100多题)。

如在《鸦片战争》一节就已经设历史课题的备选题有:

1.       如何看待康乾盛世。

2.       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差距比较。

3.       试析中国近代化的曲折进程。

4.       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5.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6.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研究。

7.       试分析租界对中国历史的客观影响。

8.       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综合分析上海近代以来成为全国最大城市(经济中心)的原因。

可以说这些备选题已将该节相关的基础历史知识全部包括了,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感兴趣的题目和合作伙伴(可以跨班合作),并填写相关《申报表》(要有课题概要)。并规定:论点可以自己想也可以参考各类学习资料和网络资源;也允许寻找自己认为好的其他新题目,在这一节中就有同学选其他的课题,如英国强大的原因综合分析、英国在战争中的武器实力与中国军备对比、战争中中国迷信与愚昧的表现等等。

有些对历史兴趣不大的同学也可以将自己的爱好提出来,由教师将其引导到历史兴趣上来。如有同学提出的课题就有“足球运动的发展”等体育内容,对此教师看了以后就建议选该同学能不能改为“足球运动与中国”或“军事、政治策略在足球比赛上的运用”,该同学后来就选了后者,后在上到《人民解放战争》时就请他结合中共战争策略艺术的课本知识作了这个主题的演讲,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战略应用的最好的体育注解版,同时在平时只要一讲到战争策略也请他介绍足球运动的类似策略的效果,最终激发了班级爱好足球运动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对历史知识十分熟悉并能对军事政治策略如数家珍。

这样,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课题后,就开始学生的自我研究,并不时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同时,学生要将自己得到的观点与课本知识结合,并要考虑其他同学的提问范围,积极准备在相应的课堂交流中进行辩论。这就自觉地落实了课本中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

在这里,一定要鼓励学生对课本观点提出各类的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甚至提出与课本知识、观点相反的看法与结论,而且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并进行积极地交流和引导。这里,尤其是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更应给予肯定,切不可指责与训斥。因为这是“标新”的开始。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开口,积极提问和讨论,这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敢质疑的思想和激发他们对再学习历史的渴望,这就能为“立意”创造条件。这种质疑及教师的引导过程就构建成了学生“标新立意”的自主课堂讨论。

 

 

第二步,课堂展示:学生演讲讨论,教师积极引导

通过《申报表》,教师就可以了解到每个同学最感兴趣的历史内容,并由教师按学习章节归类,当上到相关内容时,可以请相关同学结合课本知识在课堂中介绍自己的观点和心得(但所用论据被局限在课本知识和相关社会热点)。当同学在介绍自己的想法和各类观点、论据后,作为听众的其他同学就可以运用课本知识、理论及社会普遍现象,向这位同学提出各类自己所能想到的问题,教师对主讲者、提问者均进行引导,使双方的表达更能简单明了和更紧贴课本知识,以达到“史论结合”之真正功效。这一步就是“标新立意”式的“史论结合”的课堂表现。

如在讲授完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一章后的讨论课中,笔者就请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部分内容十分感兴趣的两位学生各自做了3分钟的介绍,并提前一周要求班级全体同学对第一、二章做好复习、预习工作,准备提问。当时的过程是:

生(经过精心准备后提出):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指的是国家类型,形式上仍是主权国家,实际上是主权及领土完整已遭破坏,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列强,介于主权国和殖民地之间,同时由于政治经济交互作用,半殖民地还具有经济丧失独立性等显著特征(所举的课本论据略)。半封建是指社会形态,封建制度已遭破坏,商品经济已经产生,社会形态介于封建制和资本主义之间。经济上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并存;政治上封建统治势力和资本主义政权形式相结合,同时出现了新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代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所举的课本论据略)。因而“半殖民地半封建”既非国家类型,也非社会形态,而是指国家的特点和性质。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主权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是灾难,而由封建走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则是进步。所以,书上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沦”字用得不妥当,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对中国来说是灾难与机遇并存。

在她介绍完后,许多同学结合课本知识向她提出了落实性的问题,主要有鸦片战争后中国有哪些主权被破坏?并要求结合条约内容回答;半封建在两次鸦片战争后有哪些反映?而这种社会类型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关系如何?等等(答案略)

接着请第二位同学做了“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影响的比较分析”的主题发言:

生: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影响有三点:(1)这两次战争是中国封建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的第一次大较量。西方殖民主义者以大炮逼订条约、打开了封闭的中国大门,从而攫取了市场和原料供应地;(2)中国封建帝国的传统天朝观念被火与剑摧毁幻灭,但并未屈服。侵略者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并没有完全达到侵略的目的。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传统对外观念和天朝体制的最后一仗。(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外交也步入近代化。

教师鼓励大家参与讨论,这一次大家的热情明显高涨,许多同学就中国近代的腐败、落后带来的灾难进行了抨击,有的甚至联系了伊拉克局势和台湾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

这次讨论课是学生上交研究课题申报表一周后进行的,当时规定论据要尽量来自课本,可以说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同时因为发言者的观点是事先公布的,大家准备都十分充分,所以辩论十分激烈,故所占时间较多,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但在同学之间的一问一答的20分钟时间里,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甚至以后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关键历史内容和理论都被大家深深地挖掘了一翻,这对以后上课的知识落实有了帮助。同时,通过同学间的辩论也活跃了学习历史的气氛,而更关键的是培养了大部分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讨论的参与热情。当然,笔者通过引导、提问也培养了许多历史常识和人生自强、家国辩证关系的理论。

当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也有同学并不太热衷于对历史史实和观点的调查和收集或在班级中不太合群,对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和积极引导,决不能轻言放弃。

 

 

如笔者教《世界近代现代史》时有这么位同学,可以说他对历史根本没兴趣,但笔者通过研究课题申报表却发现他对各国国旗十分感兴趣,为激发他对学习历史基础史实的兴趣和信心,笔者就从他所喜欢的国旗着手:先提前一周通知他在讲《美国独立战争》由他主讲介绍美国国旗(当然也说了不少鼓励的话),在讲这堂课时教师先投影美国国旗照片,然后由该同学介绍:

生: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13道宽条象征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50个五角星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象征纯结,蓝色象征警惕、坚忍不拔和正义。当该同学介绍完后,笔者请他回答两个有关本课的问题即:“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为什么要独立?美国人的勇气、警惕、坚忍不拔和正义在独立战争中有哪些表现?”

生:因为英国的压迫。

师:难道就只有英国的压迫吗?

生(翻书后答):还有殖民地经济发展、民族形成和启蒙思想。

师:美国人的勇气、警惕、坚忍不拔和正义在独立战争中有哪些表现?

生读书(内容略)。

虽然该同学只花了3分钟就结束了主题演讲且并未进行课堂讨论,但对这堂课以及对他的历史学习却已开了一个好头。课后,笔者结合他喜欢的国旗又和他谈了一些国旗中的各国历史,慢慢地使其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从中可以看出每一位同学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兴趣,这对教师而言都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去开发它的前提就要让它先表现出来,而“标新立意”课堂讨论就带有这个功能。

第三步,后续开发:教师及时总结,学生反思借鉴

在每次结束同学的主题演讲后,教师都要对所有的发言人予以一一鼓励和评价,使每为发言的同学都能得到益处,以激发今后更多的同学的参与热情。尤其要对学生在“标新立意”中有好的内容、思想和操作方法要进行突出表扬,甚至让全班同学把这些作为好的观点和解题思路记录在相应的课本知识周围,以备将来复习和自我借鉴之用。同时,对在发言、讨论中不足之处则在课后与同学私下交流时,再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和个别鼓励;同时也要再次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如在上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时,请了一位同学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壮大的原因做主题演讲时,他以北洋军阀的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为论据提出课本上没有的、“标新立异”的新观点:“混战使大量农村人口逃亡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是帝国主义势力集中所在,军阀不敢去打、抢,所以当时的东部大城市是安全的,所以许多人逃难到那里。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也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经讨论后,大家认为是符合历史的,所以笔者要求大家在相应位置补上新的原因,即“军阀割据、混战导致大量人口进入大城市,使大城市经济出现畸形发展,同时客观上也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并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

只有这样操作,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课上都有机会体验到自身的潜能,并在成功的喜悦中萌生出对下一个课题深入研究的渴望,从而使“标新立意”课堂讨论在良性循环中继续更新、前进。

 

 

 

四.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1.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者、引导者、合作者

“标新立意”式的“史论结合”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为教师要起到知识和心理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为“标新立意”课堂讨论中的研究者、引导者、合作者。

首先,教师要把自己改造成为研究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面要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意向、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心理承受能力等,然后确定理想的教学内容、模式策略、教学步骤;另一面教师要事先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进行反复研究、精选和整合,以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

其次,教师要把自己改造成为引导者。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如何形成最佳的学习途径、如何区分良莠信息。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如何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和幸福感,为不断创新课堂讨论、持续发展学习兴趣与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再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标新立意”课堂讨论是建筑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上,这就在课堂环境中构建群体合作学习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教师不再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而是一个特殊的合作者,要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补充,使其“标新立意”的论据更加完整、正确。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师德,使自己成为有耐心而儒雅的教师。

2.学生角色定位:自主学习者和探究者

在“标新立意”课堂讨论下也要求学生进行两个转变,即转变为“标新立意”课堂讨论下的自主学习者和探究者。

在“标新立意”的课堂讨论中,学生首先应该是自主学习者,要不断地利用新信息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创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水平,自主选择合适的历史课题,自主地使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协作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可供课堂讨论和大家参考的知识体系。

其次,学生要逐步转变成历史的探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掘,因此寻找新的历史观点便成为一件充满发现、想象的事情,从这一角度看,学生就是一个探究者。在寻找过程中,他们能创造出一套完全适宜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案和学习策略,并不断突破,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不断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进而超越单一的知识和学科范畴,进行多角度的整合学习,从而完成复杂知识的建构,为将来升入高一级学校进行新的学习研究和步入社会成为合格公民准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

   

 

 

五.结束语

由学生自己寻找、思考新的历史观点,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全班同学论证,可以实现探究性学习和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结合,并在辩论中可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碰撞、感悟和提升。这样,中学历史教学就成为历史观点的新论证、功能的新开发和思维的新拓展的载体,并激发出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再学习的渴望。

 

 

 

 

参考书目:

1.孙霄兵著《受教育权法理学 一种历史哲学的范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郑金洲主编《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宋虎平主编《基础教育新概念丛书——行动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陈向明编著《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上、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著《基础教育新视点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7.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8.郅庭瑾著《教会学生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9.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张玲等著《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闫承利编著《素质教育课程优化全书》(《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2003年全部已出期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