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冒兵:历史教学情感目标建构 2

时间:2009-10-18 17:11:53  来源:冒兵
 

 

1. [课程研究] 冒兵:历史教学情感目标建构 1 [冒兵][2008年8月20日][205]


内容: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情感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建构 冒 兵中 文 摘 要历史教育界过去对情感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研究不够,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用认知目标代替情感目标,这使得历史教育的目标逐渐沦为使学生能够应付一种几乎完全是认知性的考试,而情感目标根本不能落实。历史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位为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

 

 

 

第一章 情感领域历史教学目标的建构价值

 

第一节       哲学认识论上的建构价值

 

认识是主体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的本质是社会的人所具有的一种高级的反映活动,是主体和客体通过相互作用在观念中实现的统一,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思维再现。[1]

 

在认识活动中,人的认识受到多种因素,包括情感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而作为非理性的情感等主观心理因素在哲学界过去并没有受到普遍的、应有的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认识论的视野,妨碍了对认识活动研究的深化,最终影响了认识发展的微观机理、动力机制等认识论重要问题的解决。

 

现代认识论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应当是全面的和现实的,是一个知识、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多种心理意识要素都参与到了认识活动中去,对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作用,只有个人对对象的认识、理解与一切价值认识的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个人的精神活动才是真实的和有意义的,因而情感是现实的完整人格整体中不可缺少的特质因素。现代认识论重视和强调对非理性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在认识过程中重要作用的研究。

 

主体在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时,客体只是通过内部状态的作用才被认识。情感是主体结构中一个正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它执行着主体内部调节信号的机能,即如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对世界的认识也还是要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才能折射出来的。通过情感的折射后,认识发生了变化,不仅如此,情感的参与还能够左右认识的发展方向。

 

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并不是认识活动以外的心理过程,它伴随着认识主体,和认识活动渗透在一起,同时发生并伴随于人的认识过程始终的同一心理过程,没有情感的渲染就谈不上认识活动的开展和达到认识的目的。不研究情感,或者忽略情感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那么,认识主体就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而只能是一个抽去了其丰富的具体内容和真正的实在性的“冷血动物”;认识活动就不再是全部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而是这个“冷血动物”在“理想状态”下仅用自己的理性对客观对象的冷漠反映或反思。排除情感,认识必然失去其固有的深度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变成毫无生气的、简单的、粗浅的东西。因此,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可能完全排除情感对认识的作用和影响。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2]情感作为人的一个主要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在作用和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进而使之成为活生生的人的活动。所以,研究情感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了解主体认识时的心理状态,知道主体认识经过情感折射后的变化,掌握情感和认识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才能把握和揭示认识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哲学认识论是要全面、系统、深刻地研究主体的认识活动,因而,探讨情感对认识的作用和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情感在认识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人在对客体进行真理性认识总是由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来决定的,而情感正是就是衡量这种观念和标准的内在尺度。在现实的具体的意识活动中,没有情感色彩的纯粹认识活动是不存在的。情感的作用渗透到了理智的、意志的和实践的一切行为活动中去,它往往以潜在的形式或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左右着主体的实践活动,使实践活动体现着人的主观意向和理想追求。正如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所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

 

(一)诱导作用

 

在认识活动中,作为认识主观形式的情感总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和倾向性,它不仅理解和评价着认识对象,而且能够引导认识主体去认识客观存在。

 

只有当某种刺激或信息直接地或间接地、现实地或潜在地符合主体的某种需要,才能诱发主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发出接近、追求和占有它的姿态倾向,并唤起主体内部储存的智力潜能,激活整个心理或意识系统,与该客观事物构成现实的主客关系和价值取向,并把它作为认识活动的对象。这种诱导性的超前认识其实构成了认识的内在动力之一。

 

(二)激励作用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并不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而是要受特定的情感激化和支配。马克思甚至把人看成“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认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情感的认识意义在于它可以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要关系提高到自觉状态,并使需要——这种内驱力信号放大或提高,这种激励作用是认识活动的契机和直接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认识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认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认识主体身心各种认识器官以及大脑皮层各个部位的认识积极性,从而提高认识的效能;同时还可以使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诚如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4]

 

 

二、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认识主体受到信息刺激或环境作用后,会调整原有认识模式或改变认识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这是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从而使认识更加深化、使认识活动及认识主体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主体功能。

 

(一)选择作用

 

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行动,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某种客观对象的刺激或信息作用于人的大脑,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其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对它进行评价。正因为认识主体的价值观念不同,情感状态不同,才有认识对象上的选择和调整,使得认识客体呈现出层次化倾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认识过程中,情感的选择作用突出地表现了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情感不断地通过主体对客体的评价来表示主体对客体的态度,促使主体不断地对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进行选择,从而不断地改变认识方向和认识对象,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二)强化作用

 

情感的固着性使认识主体的情感总是和主体的需要、向往、追求联系在一起的,这使得认识动机得到强化。同时,情感还赋予了主体对认识目标追求的极大热情和力量。而情感的排它性使认识主体对与其思维对象和追求目标不相关的信息表示冷漠、厌倦并加以排斥,这恰恰又从反面加强了情感的固着性。黑格尔说过:“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5]情感的这种固着性和排它性使认识主体的思维产生聚焦,从而强化了认识目标的确立,强化了认识动机以及主体对认识目标的追求。

 

(三)控制作用

 

在认识活动中的人的情感并不是可以信马游缰的。当一个人的情感状态与认识活动不统一时,就必须调整情感来达到与认识活动的契合。在情感的作用下,主体一方面排除来自主体自身或客体的与认识对象无关或相反的信息,另一方面又促进对主体认识有用信息的吸收和整合。

 

这种阻止和促进作用的统一使认识活动得到了控制,从而使认识活动中的错误因素得到有效的排除,提高了认识活动的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情感的控制作用保证了认识发展与既定目标的一致性。

 

人之为人,既在其有理性,又在于其有情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主要还是一个理性的过程,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主导作用。重视情感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并不是要贬低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合理的、正确的人的行为,总是既合乎理性,又出于情感,是理性和情感的和谐一致,是人的许多本质力量的精美的结合和统一。[6]充分理解情感在认识论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表明了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种完整性,它使认识成为了“人”的认识,成为了具有人的因素的认识。

 

 

 

 

 

第二节 教育学上的建构价值

 

一、“工具性”教育思想制约了情感教育的生存空间

 

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唯科学主义教育”、“唯理性主义教育”,将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择业做准备,的确很现实,而且也容易见成效。但是,“唯科学主义教育”、“唯理性主义教育”没有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只是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生产”。在“有用”的价值天平上,“唯科学主义教育”、“唯理性主义教育”已经彻底沦为了“工具性教育”。

 

工具性教育重知识的传播与继承,轻情感经验的积累与同化;重语言、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轻情感感受的表达和发展。[7]这种绝对崇尚理性,过分追求规程化、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忽视人文素养中情感机制的调节与激发,导致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荒废和失落,正是现代教育的可悲之处,也是情感教育无奈结局的根源所在。当然,从根本上讲,工具性教育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产物,并非中国教育的“专利产品”,但现代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工具性教育的重要表现就是把人培养成工具。只有人成为工具了,才能发挥教育迎合“时尚”的外在工具价值。工具性教育为把人培养成为政治、经济需要的工具,往往以社会的需求来压制个性的发展,片面强调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而不言及个体的个性化过程,把个人培养成为没有个性的、社会需要的“螺丝钉”。长期忽视对情感教育的关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残缺的,而最终导致的就是整个社会的残缺。

 

工具性教育把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包括政治斗争的工具、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文化传承的工具,它看到的只是教育的外在价值,看到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要求,为它服务,惟独看不到教育本身的价值,教育在发展人自身的价值,看不到教育在提升人性方面的价值。[8]工具性教育遵从“知识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倡导“教师权威”的价值取向,把理性知识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将经典性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能够被规范化、系统化、逻辑化的社会科学知识看作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其实质是追求认知性目标,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非理性目标的情感被漠视了。教育见“物”不见“人”,忘却了人赖以存在的生活世界,教学和生活相分离,人和自然相分离,所培养出的是知识化、理性化的人才。这种工具性、知识化的教学,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剥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追问、批判和反思的资格和权利,剥夺了学生创造未来社会文化的资格和权利,最终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工具性教育把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和追求,在迷失了教育正确方向的同时,以至于迷失了自己。

 

二、以“应试”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忽略了情感教育的发展

 

建国以后长期的“左”倾思想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文革”更是使“左”倾错误发展到取消教育的极端。而“文革”后出现了常见的中国式的“矫枉过正”,即针对“文革”否定学习文化知识的错误倾向而提出了“加强双基”,使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升到教育目标中的第一重要位置,这也是普遍存在于“后发型国家”一定发展阶段教育之选拔功能的突显。

 

在科学精神还没有在我国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时候,“唯科学主义”却已盛行。这是因为我国自鸦片战争起就饱尝缺乏科技知识之苦,加以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深为科技发展的程度左右。于是,知识被赋予了“神圣”的特征,知识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现象反映到教育领域便是教育的“唯科学主义”、“唯理性主义”,忽视道德教育和人格的养成,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功利色彩和工具主义倾向的最终结果便是教育的“目中无人”。

 

的确,在较长时期里、较深程度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于基础教育而言,这种倾向同样存在,集中表现为重智育轻其他诸育,重少数轻多数,重结果轻过程,重共性轻个性,重眼前轻长远,等等。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理性、有尊严需要、有发展可能的人,而是当作“考试的机器,夺分的工具”。[9]

 

现代基础教育是越来越急功近利了:过分重视了认知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尖端人才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教育体制的原因,基础教育的总目标没有能够及时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出适当的调整,“为高校输送人才”逐渐成为了基础教育事实上的“核心”目标,这使得基础教育逐渐步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试教育”的倾向日益清晰地显露出来,并且愈演愈烈。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考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逐渐加重,教师的心理负担和健康透支也不断加剧,最后,学生的个性和乐趣基本丧失,而教师的风格和信仰也抛弃殆尽。“掠夺式”的、“涸泽而渔”式的应试教育,抺平了个体的差异,掩盖了生命的光辉。

 

 

 

 

三、教育应该成为一种生命的享受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正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点课题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对“学校应该教给学生最有价值的是什么”的选项进行排序时,占调查人数8成的教师把“使学生道德伦理、智慧不断丰富,坚定的人生追求和健全的人格,使个体得到终身发展”排在第一位上,数据相当集中。而“能力比知识重要,这样才能生存于未来的社会”和“完成学校课程规定的知识,这样可以通过升学考试”排在第二、第三位。而在问及“学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时,教师们将“强调书本知识和考试,以片面发展代替全面发展”,“用同一进度、评价标准对待每一个学生,难以顾及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必须适应教学”分别排在第一、二、三位。[10]可以看出:越来越多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认识到“育人”远比“教书”重要,而且准确地认清了教育改革的主要存在问题。

 

我们不否认,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系统或组成部分,教育有促进政治、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但必须清楚的是:功能并不等于本质。功能反映的是“教育有什么用”,而本质标示的是“教育是什么”。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严格地说,并非“教育”的功能,而是教育功能的结果的衍生,是教育功能结果的释放。[11]

 

教育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厌倦?学生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在个人的发展上,学生是张扬了个性还是“泯然众人”?是灿烂辉煌还是黯淡无光?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关注这些,如果我们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那么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在基础教育中,学生不应该经历却时常经历的是“应试”,学生应该享受却很难享受到的是“微笑”![12]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要问,亦或是应该扪心自问: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久?!

 

其实,我们的学生知道很多事情,但有时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我们太急于在学生的外在操作层面忙碌了,但这些东西并没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价值,所以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联系起来有所创造。教育不能开发学生的潜力,不能为学生丰富个性,还能叫教育吗?

当教育不再把认知作为终极目标,不再作为唯一目标的时候,教育的光泽必将沐浴着鲜活的生命。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当我们的学生具有丰富而又热切的情感,当我们的学生具有乐观、求实和包容的态度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具有科学、和谐和统一的价值观的时候,这一切都必将化作他们对知识掌握的如饥似渴、对过程体验的如痴如醉、对学习方法的深入探究。

 

而当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教养、越来越有责任感的时候,教育就真的成为了一种生命的享受。

 

教育家陶西平说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教育价值的最重要体现。当学生具有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时候,当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生命的享受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担心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呢?当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生命的享受的时候,人类品味到的是真、善、美。



[1] 肖前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9页。

[4] 《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页。

[5] 黑格尔著:《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第62页。

[6] 高岸起:《论情感在认识中的作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7] 王祺:《素质教育应当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人民教育》2000年第5期。

[8] 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9] 王炎斌:《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个基层教育局长的思考》,《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日

[10] 何敏、叶澜:《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状态”的调查研究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1] 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12] 朱小蔓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