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梦想中国:中国各省名称
杨国:历史金考卷经典原
德国:美茵兹中学开展二
德国:历史教育教学生反
英国:学生二战历史知识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最新热门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时间:2009-10-18 17:55:01  来源:田振国
 

        历史教学要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作者:哈尔滨市农场局高级中学田振国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

一、通过历史的借鉴功能寻找古今结合点。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有关历史规律,分析预测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预见性。比如,在讲授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我出了一个题目:针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结合当前的形势,对战争与和平的前景做一展望。经过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了两点结论:①只要帝国主义存在,世界战争的危险就依然存在;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让学生尝试用现代观念去解决历史问题,在新旧观念的撞击中,深刻地记忆、理解历史,从而确认某种现代观念。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纲领之前,我提出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让你参与制定革命纲领,它的内容应当是什么?请说明理由。由于这个问题满足了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探索、研究、发现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我让学生将自己提出的内容与教材提供的内容相对照,想想产生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入手进行分析,得出民族资产阶级只能提出一个既有革命性、又具有明显妥协性的革命纲领的结论,进一步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最后,在借鉴中确认,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用概括现代事件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概括历史上相似的史实,理解历史,认识现实。比如,在谈到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时,一些政治家常常这样概括: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向多极发展。据此,我向学生提出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于学生已经从当代政治家的分析概括中理解并初步接受了“政治格局”这一概念,所以,在分析概括时,学生就会在模仿名人的欲望的驱使下,产生学习积极性。由于是让学生从不同于教材叙述的角度去认识把握历史,学生们就会在已经熟悉的“政治格局”所蕴含的思维特征的暗示下,独立自觉地将当代政治家观察、分析现今世界形势的思维方式迁移到对这段历史的分析概括上,完成真正理解的学习过程。

    4.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联系历史,探究根源,加深理解,强化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以人权问题为例,我提出问题:1993年8月,美国的洛杉矶联邦地区法院,以侵犯民权罪判处殴打超速行驶的黑人青年罗德克·金的两名警察30个月的监禁。据美国的一些报纸评论,按美国法律正确量刑,当判两名警察10年零10个月的监禁,外加25万美元罚款。请问上述判决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过程,是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的再认识过程。学生在探究这一事件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同时,在较高的层次上认清了美国这个人权卫道士的真面目。

 

二、通过历史的继承性寻找古今结合点。


    在这方面,我经常引导学生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等史实的历史延续上去认识历史,把握现实,强化学生古为今用的学习意识,使历史教学更好地为国情教育服务。比如,在讲到西藏的史实时,我针对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支持达赖搞西藏独立的情况,出了一道题:1996年6月,国务院派代表去西藏主持掣签仪式,认定第十一世班禅。请说出这一做法的历史依据。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对西藏的历史与现实有了更清醒、正确的认识。又如,在讲到宋、元、明三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为了让学生从继承历史传统的意义上去认识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我首先把一位历史学家的话交待给学生:“中国文明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曾有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来自印度、阿拉伯,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洗礼了自己,包容了世界,丰富了人类的文明。”然后,让学生用史实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这位史学家精辟而深情的概括,把学生带入了为自己的民族有过这样一段历史而激动自豪的氛围之中,而学生又在寻找史证的思维活动中,领悟到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