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最新热门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2

时间:2009-10-18 17:25:40  来源:刘芃、朱…
 

发生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既是一场爱国运动,又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l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此后,维新派在北京和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开设学堂,积极进行推动变法的宣传组织活动,将变法运动推向了“百日维新”的高潮。不久,以西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维新运动失败。


(一)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

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可以归纳为三点:

L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强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造成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挺身而出,四处奔走,呼吁通过变法来谋求国家的富强,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联合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2.阶级基础。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增加财政收入,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拓宽了中国国内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所有这些,都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壮大,给戊戌变法提供了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l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以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一批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潮。这种思潮要求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同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思潮内容大致相同。早期维新思潮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除此之外,在经历了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尤其是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道路,这也构成了戊戌变法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而就其直接原因而言,在于维新派和光绪皇帝所要推行的改革具有相当的深刻性,因此须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    .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和倾向维新的官员纷纷上奏折,提出新政建议。光绪皇帝选择其认为可行者予以采纳,颁布了几十道变法上谕。其主要内容包括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许旗人经营商业以自谋生计;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这些关于新政的诏令虽然不含有开议院、定宪法等近代资产阶级性质政治改革的内容,但仍然较为深刻地触动了‘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例如,在清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下,不仅一般百姓和士子不得议论国家政事,就连中下级官吏也没有向皇帝上书言事的权力。而新政上谕规定,此后京外各官不论品级高低,均可自行具折或经主管官员向皇帝上奏疏,一般士民也可经都察院或地方官员上书言事,在一定意义上开放了言路,对专制制度是一个冲击。叉如,允许创办报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出版、言论自由。

由于“百日维新”的各项措施具有相当的深刻性,所以它们一旦得到实施,必然会触动各种守旧势力的切身利益。例如,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会使大批官僚胥吏失去赖以贪污纳贿的职位;裁汰绿营会导致许多将弁失业和失去营私舞弊的机会;允许士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将会影响贵族官僚们的专制权威;废八股、兴西学会使成千上万只会做八股文的科举士人失去进身之阶,使大批靠讲授八股文谋生的塾师失业;准旗人自谋生计,意味着他们不再能够继续过寄生生活;废淫祠、书院必然会触动把持这些场所的地方势力的私利。总之,新政如果得到落实,会直接和间接地触及到大批人的既得利益。因此,“百日维新”遇到了来自守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作为这些守旧势力的代表,一些贵族和大官僚顽强地抵制和破坏变法。对于维新派所建议的开制度局,有的军机大臣说:“这等于要废我军机处,我宁可忤旨,也不能执行。”他们还采取两面派的态度来对新政诏令进行歪曲和敷衍。军机大臣们在为光绪草拟批复新政建议的上谕中,对维新派的变法建议表面上无一句反驳,但往往搞偷梁换柱,变换其内容。还有些官僚,对于新政上谕或者说“看不懂”,或者说“没办过”,拒不执行。地方督抚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一人真正支持变法,其他人均持抵制和敷衍的态度。这样,在守旧势力的抵制和破坏下,光绪皇帝的新政上谕大多成了一纸空文,未能真正实施。而当光绪皇帝试图以罢黜礼部六堂官等措施来排除阻力、推进变法时,双方的矛盾便趋于激化。维新派和光绪皇帝没有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作后盾,也不依靠下层民众,在统治集团内部又找不到赖以支持变法的力量。这样,当以西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时,他们束手无策,戊戌维新运动因此而失败。


(三)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戊戌变法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却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戊戌维新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或者说是一场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等维新派奋起发动了维新运动,号召人民起来变法图存,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应该说,20世纪中华民族的觉醒,奋起进行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取得胜利,其起点正是发生于19世纪末的这场维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主张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进行全面改革,其最主要的出发点也是爱国、救国、强国。在中国近代存在两种爱国主义。其中一种爱国主义主要由下层劳动人民所体现,他们主张正面抗击外国侵略,以保卫国家的主权和争取民族的独立。另一种爱国主义则主张通过“自强”来救亡图存,戊戌维新的爱国主义就属于这一种。这种爱国主义认为,致使中国陷入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在内而不在外——不在于列强威胁,而在于中国自身的“劣”和“弱”。而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办法,不在于对外正面抵抗,而在于对内改革。维新派认为,中国当时的封建制度已如同粪墙朽木,腐败不堪,根本不能同西方以及Fl本的先进资本主义制度相匹敌。因此救亡图存的根本出路,不在于对外御侮,而是在于对内改革。他们指出,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挽救民族危亡,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

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他们指出,清政府搞了三十多年的洋务新政,结果是“不睹其利,反以蔽奸”,“利未一见,弊已百出”,根本原因就在于“变法不知本原”。他们批评洋务运动仅限于学习西方的生产军事技术,而没有注意学习人家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梁启超指出,清王朝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弊病在于“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即君权太重,官制等级森严,而人民没有政治权力。因此他提出,维新变法“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民共主”。

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封建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禁锢非常深。在清代,统治者用程朱理学、八股文章、考据训诂来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将这一切都挂上孔圣人的招牌,不许人们有丝毫异议。而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托古改制”,把自己的主张挂上孔子的招牌,拿孔子对抗孔子,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此外,在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下,不许人们议论政治,批评和冒犯统治者。而戊戌维新运动兴起后,维新派创办学会、报刊、学堂,公开议论时政,宣扬民权、平等和进化论等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所有这些,也都使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了一次解放。


当然,戊戌维新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历史局限性。

首先,维新派不主张正面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关于当时中国出现民族危机的原因,维新派只强调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落后,这一点固然不错。然而他们却进一步认为,中国只要能够做出自强的姿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就会自动罢手,所谓“其谋可立戢,而其祸可立弭”。这就只是一种幻想了。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幻想,维新派甚至提出了一些错误的主张。例如,他们曾向光绪皇帝推荐甲午战争期问担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做清政府的顾问;当“百日维新”面临顽固派的扼杀时,维新派出于争取列强援救的考虑,甚至提出中国可以与英、美、日,尤其是与日本“合邦”。

第二,维新派也没有正面反对整个封建制度:维新派本身都是官僚士大夫,与旧制度之间存在割不断的联系。他们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试图用只立不破、多立少破的方法来发展资本主义。戊戌维新对于封建的土地制度问题丝毫没有触及。对于作为君主专制制度重要基础的科举制度,“百日维新”中也没有从根本上予以废除,而只是宣布改革其考试内容和文体。“兴民权,设议院”是维新派区别于洋务派的基本政治主张,然而当维新运动进入高潮时,也被束之高阁。自1898年1月光绪皇帝命总理衙门大臣传见康有为后,康有为感到自己已经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因此暂时放弃了“兴民权、设议院”的主张,提出“以君权雷厉风行”,依靠皇帝进行变法。这无疑是对封建守旧势力的一种妥协。

第三,维新派搞变法没有依靠人民群众。维新运动要实现维护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这两个目标,就必须革除在中国盘根错节的封建制度,就必须驱除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而如果没有群众性社会运动,这是做不到的。但康有为等人发起维新运动的出发点之一,却在于避免革命,避免“金田之役复起”,避免清统治的灭亡。他们的这种立场和态度,导致他们在与守旧势力斗争时陷于孤立,只能依靠一个皇帝来进行变法,最后惨遭失败。

 

 

 

1900年达到高潮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同时又具有蒙昧落后性质。它的这种双重性质在兴起背景、活动方式和历史作用等方面均有体现。

(一)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几十年来反洋教斗争的发展。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迫使清政府解除了自雍正年问以来对于天主教的禁令,准许他们在各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又取得了进入中国内地传教的权力。于是,大批天主教、耶稣教的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至19世纪末,人数已达3200多人,共建立教区40个,教会60多个,发展教徒80余万人。由于基督教信奉上帝、强调平等,因此同崇拜祖先及各种神祗、强调纲常的中国文化传统存在明显差异和尖锐矛盾。此外有些传教士还从事搜集情报、干涉词讼、强占强买土地房产和庇护顽劣教民欺压良善等各种非法活动,从而引起了中国民众乃至士绅官吏们的强烈愤慨和反抗。l9世纪6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先后发生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反洋教斗争,当时称为“教案”。在处理这些教案的过程中,清政府官员往往惧洋媚外,偏袒教会势力,从而使得民教矛盾更加激化。这种持续数十年的反洋教斗争在甲午战争后华北地区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就发展成为了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本是一种拳术的名称,人们也将之用来称呼习练这种拳术的组织和团体。作为一种民间的秘密结社,义和拳曾活动于山东、直隶和江苏北部等地,乾隆、嘉庆年间遭到清政府查禁,但一直绵延不绝。在后来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有些义和拳受到民间宗教白莲教的影响,在练拳习武的同时,也供奉神像,习念经卷,持诵咒语,烧香磕头,坐功运气。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下,义和拳开始转变成为以反洋教为主旨的反帝爱国组织,大刀会、金钟罩等民间秘密结社的成员也纷纷加入。1898年以后,义和拳陆续改称义和团。 
 
义和团的成分以年龄论,青壮年居多,但也有少年和老年;以性别论,男子居多,但也有女子,一些地方的红灯照就是义和团的妇女组织。从阶级成分看,义和团成员的大多数是农民,也有一些失业水手、脚夫、筑路工人、渔民、盐民、工匠、小商贩以及散兵游勇等。在义和团运动高潮期间,不少中小地主、政府官吏和清军士兵也参加了进来。

义和团纪律比较严明。义和团人员入团之初,一般由老师授以“毋贪财,毋好色,毋违父母命,毋违朝廷法,灭洋人,杀赃官”的戒条,大多数人都能遵守。他们生活十分艰苦,衣着、刀矛全都自备。在农村活动时,不扰乡里;从农村向天津、北京进发时,都是自带窝头、大饼,进城后住在坛口内或大街上,席地而卧,不进民宅。对于自己内部少数抢劫财物的害群之马和假冒义和团为非作歹的坏人,均给予极严的处理。

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性质是十分明显的。它的一些宣传品谈到自身兴起的原因时说:“最恨和约,一误至今,割地赔款,害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义和团兴起后,同清军一起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入侵。其中最为著名的战例是在直隶、廊房一带对八国联军的阻击。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的八国联军2000多人,乘火车由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沿途进行顽强阻击,并在廊坊等地将之围困,发起攻击。据一些侵略者事后回忆说,义和团都是“朴实农民”,“其中很多是孩子”。他们手持大刀、长矛、抬枪,向敌人进攻,“没有一点害怕或犹豫”,“面对着来福枪和机关枪秋风扫落叶似的射击,还是勇猛冲锋”。当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和北京时,义和团也同清军一起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他们以血肉之躯面对侵略者的猛烈炮火,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其英勇的战斗精神可歌可泣。

不过,义和团也有着明显的落后性。

义和团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系统和集中的领导指挥机构。它的基层组织称“坛”,又称坛口、拳厂(场),大多设在寺观庵院或其它公共场所之内。各坛口的人数多少不一,少者数十人,多者数百人甚至上千人。不过,义和团各坛口之间互不统属,只有极其松散的联系。

义和团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他们的各个坛口,全都供奉着诸如洪钧老祖、玉皇大帝、姜子牙、关公、张飞、刘备、孙悟空、猪八戒等神祗和小说人物的牌位;除练拳外,搞画符、念咒、请神附体等等的“法术”,相信这些可以使人“刀枪不入”,以此来动员群众和鼓舞斗志。

义和团在他们的斗争中也表现出某种盲目排外的倾向。有些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宣传要杀“大毛子”、“二毛子”、“三毛子”,即所有的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在有些地方,义和团错误地杀害了一些无辜的传教士和教民,包括老人妇孺。有些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碗,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对外来事物采取了一概排斥的错误态度;有些义和团出于非军事目的而扒铁道、砍电杆,斗争形式十分落后。

“扶清灭洋”是为义和团广泛接受的口号。所谓“灭洋”,体现了义和团运动抗击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正义性质,然而却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所谓“扶清”,反映了义和团希望扶助清政府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意愿,但同时也表明它没有能够将中国国家与清政府区别开来,对于清政府投降卖国的本质认识不清。总之,这一口号乃是义和团朴素爱国意识的产物,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在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形势下,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暂时降到了次要和从属的地位,而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最主要的矛盾。

 

(二)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政策

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正值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国内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使得清统治集团在对待义和团的态度和政策方面出现严重分歧。

当义和团在山东地区初起时,清政府的几任山东巡抚(李秉衡、张汝梅、毓贤)出于对教会势力的反感和憎恶,就对它采取了某种含糊不清的所谓“剿抚并用”政策。1900年春,面对义和团运动的急剧高涨和八国联军的武装侵略,清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见分歧,分成了为主“剿”与主“抚”两大派。主“剿”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军机大臣荣禄、奕勖以及李鸿章、刘坤~、张之洞、袁世凯等洋务派地方督抚。他们认为义和团是“乱民”,必须予以严厉镇压才能“清乱萌”,才能避免给列强提供发动战争的借口。光绪皇帝支持这派人的主张。主“抚”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一些顽固派王公大臣,如端亲王载漪、庄亲王载勋、军机大臣刚毅、大学士徐桐等人。他们主张收编义和团,利用它来同列强抗衡。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最初依违两派之间,但后来倒向主“抚”派。八国联军侵入后,清政府最终决定“招抚”和利用义和团。

清政府之所以最终作出利用义和团的决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它看到义和团运动发展迅猛,又活动于京畿及其周围地区,担心采取镇压政策有可能激成大变,转而危及自己的统治。对于这一点清廷在一道电谕中说得十分清楚:“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变生肘腋,生灵涂碳……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第二,同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有关系。戊戌政变以后,顽固派王公大臣和西太后试图废掉光绪皇帝另立新君,英、日等列强为了保持他们对于中国的政治影响,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反对。1900年初,西太后以光绪皇帝无嗣为借口,宣布立端亲王载漪之子溥儒为“大阿哥”,为废黜光绪皇帝预做准备。但各国公使均拒绝人贺,表示不予承认。对此,载漪和慈禧太后等十分恼火。因此,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他们即试图加以利用,以冀实现其废立计划。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宣战谕旨”,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同一天,还正式宣布义和团为“义民”,令发给粮饷,与清军一起收复大沽,防守北京;还下令各省督抚“招集成团,藉御外侮”。

西太后决定对外“宣战”,本来是出于对列强在清廷内部权力斗争中偏袒光绪的一时激愤,根本没有认真作战的准备。几天之后,清政府即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向列强进行解释,说自己利用义和团和对外“宣”战都是出于不得已,乞求各国谅解。同时,还保证对于义和团一定“设法相机自行惩办”。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西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逃亡的路上发布上谕,命令各地官员、军队对义和团“痛加铲除”。


(三)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虽然具有盲目排外、蒙昧迷信等落后性,但也建立了不可抹灭的历史功勋。

首先,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列强自甲午战争后就叫嚣要“瓜分中国”,组织八国联军来华时,也全都做了下手实行瓜分的准备。当时,列强在中国有二十多万军队,占领了北京、天津、直隶和东北地区,并在京、津设立了殖民统治机构。然而它们经具体讨论后最终得出了对中国不能瓜分的结论,并在此之后宣布对中国实行“以华人治华地”的所谓“保全主义”政策。列强这种对华政策的转变,重要原因之一固然在于它们彼此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义和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使得它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蓬勃生命力;使得明白了它们没有力量征服中国,更没有力量对中国实行直接统治。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不论欧美日本各国,均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其次,义和团运动也使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义和团虽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但作为一个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的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常同清政权、同封建势力发生冲突乃至流血斗争。


在清政府下令对义和团进行镇压后,更是直接在各地与清军作战,一些义和团且提出了“反清灭洋”的口号。此外,义和团在高潮时期其巨大声势笼罩着作为清统治中心的京畿地区,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承认它合法,这不能不说是对清统治秩序的一个沉重打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