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最新热门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0

时间:2009-10-18 17:25:41  来源:刘芃、朱…
 

 

十、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辽宋金元时期,中国的民族关系呈现纷繁复杂的错综局面,一方  面民族冲突异常尖锐,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战争不断,  另一方面,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民族关系  是影响那个时期整体政局演进的大问题。北宋最主要的外敌是契丹辽  朝,但北宋不灭于辽而亡于金。南宋的对手是金,但南宋不亡于金而  亡于蒙古。这种历史线索,从汉族正统王朝的角度看,显得有些头绪  纷乱,也给人宋朝积贫积弱的感觉。但是,从整个中国多民族国家发  展的角度看,这个时期正是民族融合在更高层次上取得重大进展的时  期。契丹族整体上融合到华北汉人之中,只有达斡尔族还被认为是契  丹大贺氏的后裔。女真人的一部分也融合到汉族和蒙古族之中,还有  一部分则构成了满族的祖先。到蒙古人统治整个中国大陆的时候,他  们面对的汉人,一大部分是宋朝的胡人。

    契丹出自东胡,与鲜卑同源。北魏时开始见于史籍,居住在潢水  (今西拉木伦河)以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以北,分为八部,传说是契丹始祖所生八子之后。唐初形成部落联盟,以大贺氏为联盟长,称可汗。一种观点认为,今天生活在黑龙江的达斡尔族就是契丹大贺氏的后裔。唐朝中期,大贺氏联盟在动乱中瓦解,遥辇氏在重建的联盟中担任联盟长,耶律氏家族担任军事首领,称夷离堇。到9世纪末,契丹的社会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开始有了农业,并不断向周围地区进行扩张和掠夺战争。契丹人与外界的联系因此迅速扩大。


    901年,耶律阿保机为夷离堇,取得了许多军事上的胜利。907年,阿保机取得可汗之位,成为契丹的最高首领。916年,阿保机正式称帝(后追尊辽太祖),建元神册,没有专定国号,仍以契丹为国名。五代时的后晋、南方的吴越、渤海、高句丽、回鹘、党项、波斯、大食、日本等政权,都先后派使臣来到契丹。契丹占有中国北方的草原和华北农耕区的北缘,在当时的亚洲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

    契丹建国后,在一些汉人的协助下,开始进行典章制度和文化的建设。委派汉人在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修建都城,称上京。还下令修建孔子庙、佛寺和道观。又创制文字,制定法律和各种职官制度。

    926年,契丹攻灭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后为辽太宗)利用中原的混乱局势,帮助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后晋,取得了长城沿线的燕云十六州。947年,德光灭后晋,在汴梁模仿汉族礼仪接受百宫朝贺,始建国号为辽。契丹在中原立足未稳,很快北撤,德光病卒于归途。

    983年,年幼的辽圣宗即位,皇太后萧氏主持政务。在萧太后的主持下,辽击败了北宋的北伐,并转守为攻,迫使北宋签定澶渊之盟。辽朝进入鼎盛时期。到ll世纪中期以后,辽统治区域内边境民族的反抗日益频繁,尤其是东北的女真,开始对辽形成威胁。1114 年,女真联盟长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并于1115年建立金朝。辽天祚帝御驾亲征,被金击败。ll25年,金兵俘天祚帝,辽亡。

    辽朝皇帝始终保持着游牧生活的传统,居处无常,四时迁徙,大部分贵族和高级官僚要随着皇帝的行营活动。行营是皇帝进行军事训练和笼络归附民族首领的重要途径。由于皇帝并不固定居住在某一处,所以真正的首都是皇帝所在的流动的行营。而其所建立的五京,包括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都相当于镇守地方的首府。

    西夏是羌人的一支党项建立的政权。唐末党项首领拓拔思恭因率兵镇压黄巢起义,赐封夏国公、定难军节度使,治夏州(今陕西横山),并赐姓李氏,成为唐末藩镇之一。李思恭以后,党项开始了在西北地区的割据统治,五代各朝都进行着名义上的羁縻统治。

    在北宋统一的过程中,割据夏州、银州(治今陕西米脂西北)等陕北州县的李氏势力表现出归附的意向。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定难军节度使李继筠派兵支援。七年,节度留后李继捧到开封朝谒,表示要纳土归附。宋太宗授以彰德军节度使,并迁其家族于开封。继捧族弟继迁反对内附,在继捧内迁时,率众逃跑,公开反抗。他乘机与辽结援,接受辽所封夏国王的封号。面对辽夏结成的军事同盟,宋太宗时期用尽了招降和镇压的手段,一直没有解决。

    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继立。李德明作出了与宋朝和好的姿态。l004年宋辽澶渊之盟以后,真宗乘机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赐姓赵。这是北宋前期难得的和平局面,与夏的和平关系维持了几十年。但是,李氏势力一直依违于宋辽之间,同时接受双方的封号,迅速发展起来。德明时期,打败了吐蕃和甘州回鹘,基本控制了河西走廊,又修筑兴州城(今宁夏银JlI),作为统治中心。德明之子元吴继位后,放弃唐宋王朝赐予的李、赵二姓,恢复本族旧俗,自行创立年号,创制本族文字。升兴州为兴庆府,广建宫殿。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十月,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夏从一个割据状态的地方政权,变成了与宋辽鼎立的国家。

    宋、辽、夏是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实体,对北宋来说,与辽和夏的关系性质并不相同。在北宋看来,辽尽管是北方劲敌,长期交战,对宋朝造成切肤之痛,但毕竟还是外部问题。而西夏则是宋朝体制内部的问题,在元吴建国之前,基本属于羁縻统治的割据性的地方分裂政权,元昊的建国属于地方政权闹独立。北宋朝野一直把西夏看成是心腹之患,对付西夏是宋朝的战略重点。从仁宗时期开始,宋朝在陕西设立了安抚使,全力对付西夏。

    北宋对辽的关系,是在太宗时期几次征辽失败后转入防守苟安的。真宗时期,在守内虚外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向辽示弱。澶渊之盟是在宋朝占据军事优势的情况下签定的。对宋朝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宋朝向辽作出的妥协。盟约规定:宋辽维持旧有疆界,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辽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双方沿边州县各守疆界,不得互相侵犯。无论如何,盟约还是维持了长达百年之久的相对和平局面,对宋辽双方都产生了一些积极意义。总体上说,由于长期的社会发展,与汉族政权交往密切,统治者汉文化程度较高,契丹具有遵守盟约的一定的信用度,这也是宋朝对辽关系认识的一个基础。

    西夏建国后,宋朝认为从内部长大的心腹之患,不能承认其作为并立的国家政权存在。1044年,西夏通过辽给宋朝施加压力,宋朝被迫议和,这与宋朝对辽的主动议和有很大不同。宋夏议和以后,并未带来真正的安宁,边境冲突常起。金灭北宋后,西夏称臣于金。双方划疆而守,进行互市贸易。在金统治中原的时间里,与西夏基本维持着和平的局面。蒙古崛起后,成吉思汗三征西夏。l227年,立国近200年的西夏,被蒙古灭亡。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女真是隋唐时期东北靺鞨的后裔,10 到11世纪时,主要活动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受契丹人的统治。12世纪初,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众反辽,屡败辽军。lll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称帝,史称金太祖。
    金的建国和反辽行动,直接影响了12世纪初的东亚形势。北宋开始谋取燕云地区,并接受了“约金灭辽”的策略。北宋几次遣使赴金,约金攻辽,双方约定:灭辽后,金取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宋取燕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其后,金使又来议岁币,商定灭辽后,宋将每年给辽的岁币转给金国,双方不与辽讲和。以上和议,史称宋金“海上之盟”。

    后来,北宋未能如约与金进兵攻辽。ll25年,金灭辽。十月,金太宗下诏伐宋。年底,金兵向开封进发之时,徽宗被迫传位太子,钦宗即位,改明年为靖康。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再次南下,攻占开封。1127年二月,金下令废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四月一日,金兵带着宋徽、钦二帝北归。徽宗死于1135年,钦宗一直生活在金朝,到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t)才去世。保留宋钦宗,是金对南宋战略的重要安排。
    1127年5月,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归德府(4-河南商丘) 即位,是为宋高宗,建立南宋。在南宋建立之初,宋高宗执行投降路线,其向金兵摇尾乞怜,丑态毕现。与南宋统治者投降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方民众展开了奋勇顽强的抗金斗争,给金兵以极大的牵制。ll30年秋,金兵攻占了关陇大部分地区。宋金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战线稳定在东起淮水西至秦岭一线。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金达成了“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确定淮水至秦岭的大散关一线以北归金国;南宋每年向金国纳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匹。

    1142年以后,金朝基本没有力量南攻,双方在和议的格局中,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局面。尽管后来南宋还有过北伐之举,但基本没有取得成效,反而多次陷入被动,以增加岁币而告终。最终金国被蒙古所灭,而后南宋也面临着蒙古的威胁.,
    金统治时期,蒙古高原上生活着许多部落。部落之间的复仇和掠夺战争,使得高原上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在诸部战争中,蒙古乞颜氏贵族铁木真的势力逐渐壮大。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源举行诸王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后元朝追尊为太祖)。大蒙古国从此建立。此前分散游牧、互相争战的草原各部,从此逐渐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一——蒙古族。

    大蒙古国建立后,分别与1227和1234年灭亡了西夏与金。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l279年,灭南宋。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全国范围内的人民被分为四等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统治区以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地区的汉族人,还包括华北地区已经汉化的契丹、女真人,也被称为汉人。南人是最后被征服的南宋统治区内的居民,元朝被编为江浙、江西、湖广三个行省。
元朝的统治,对于中国民族关系的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大蒙古国的诞生,形成了漠北草原上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元朝灭亡后,蒙古族并没有消失,继续在草原上繁衍生息。中国北方的民族史,最终走出了进人中原的游牧民族无法再次成为草原上主体民族的循环。

 

 

十一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宋元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达,在文化上呈现出高度繁荣的局面。宋朝历代皇帝的治国,都遵循着“祖宗家法”,在治国方针上,贯穿着宽仁尚礼的精神,对于民间文化事业、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自建国之初即因仍自然趋势而未予过多干预。因此,宋朝有着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外在条件。蒙古国和元朝则打通了东西方之间的交通,建立了世界性的帝国,东西方人员频繁往来、商品货物的流通、宗教和思想文化的交流都得到保障。中国人的视野极大地拓展了。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有突出发展。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宋代,指南针也被发明出来,火药的制造和应用得到改进。这些科学技术很快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北宋科学家和著名学者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许多当时科技的内容。宋朝的科技水平,无疑要比唐代进步许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都有了极大的改进,技术发明也要多一些。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是决定综合国力的两个基本因素,宋朝的综合国力要比唐代高。正如已故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所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元朝的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数学、机械制造、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而农学家王祯所著《农书》,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内总结研究农业技术的著作。而平民妇女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也使元朝以后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


    宋朝的史学与宋元时期的文学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宋朝的官修和私修史著都有突出成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编年体通史,记事上起战国下讫北宋建立之前,专取有关国家兴衰、人民休戚的大事,叙事准确,文字生动,在史学研究和历史编撰方面,都代表着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高峰。欧阳修等人编著的纪传体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也是正史中的杰出之作。南宋初年郑樵编撰的纪传体通史《通志》,与宋朝遗民马端临入元后编撰的典制体通史《文献通考》,与唐代杜佑编撰的《通典》,并称“三通”,标志着中国传统史学领域和深度的扩展。宋朝学者私修当代史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最为著名。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称“宋贤史学,千古罕及”,乃为确论。

    宋元时期文学成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以及世俗文学的出现。当然,宋朝的文学不仅只有宋词,诗、文也有很高成就。宋诗与唐诗相比,具有崇尚“理趣”的特点,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都是著名的诗人。宋人继承唐后期的古文运动,散文的写作最终压倒骈文。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被称为古文创作的“唐宋八大家”。而词的繁荣是宋代文学最具有时代特色的突出成就。在写作风格上,宋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分。北宋的柳永、周邦彦,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南宋的姜夔,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大都委婉含蓄,多愁善感,写尽了人间的爱恨情感。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则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豪迈慷慨,气势磅礴,充满爱国主义的激情。

    宋代以来民间文化的发展,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分不开。由于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籍在民间普及开来,各种文化知识也就逐渐普及。宋代以后,即使在偏僻的乡村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宋代民间通俗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曲艺和戏曲。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化消费也日渐发展,曲艺、戏曲等通俗文学因此成长起来。曲艺以说书为主,在城市里,活跃着一些说书人,说书又称“说话”,他们说书的底本称为“话本”,主要以白话写成,贴近世俗生活,富于表现力,内容包括篇幅较长的“讲史”和短篇的“小说”。其中各种“讲史”活动为在民间普及历史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宋代的戏曲则出现了诸宫调、杂剧、南戏等体裁,奠定了中国戏曲最初的发展基础。   


    元代在文学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表现为戏曲。元曲成为与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列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艺术品种。元曲是散曲和杂剧的合称,元杂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它把诗歌、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其表现内容非常广泛。关汉卿的《窦娥冤》、《拜月亭》、《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都是影响深远的著名剧目。散曲是在诗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韵文,其长短句变化比词更为灵活,较多地采用俚语和俗语。元朝中后期,杂剧衰落,称为南戏的江南戏曲兴盛起来。流传至今的昆曲就是在元末明初发展起来的。元代的“讲史”和“小说”等讲唱文学继续繁荣,元明之际出现的长篇巨著《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就是在“讲史”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

    宋元时期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宋朝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和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宋朝儒家的论学,多围绕理、气、心、性等哲学范畴展开,但又不仅是纯粹哲学问题的讨论,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他们正是通过对性命理气的探讨,确立士大夫的主体意识。从宋朝新儒学发展来说,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定型的关键人物。朱熹之学,主要承自二程(程颢、程颐),而于周敦颐、张载、邵雍等人亦多所吸收,是宋朝新儒学之集大成者。因为朱熹之学的核心是“理”,所以称为理学,又称“程朱理学”。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编定为《四书》,认为这是“初学人道之门”、是“六经之阶梯”,并为之作《四书章句集注》。与朱熹理学同时,还有一些不同学说和主张的宋代学术派别,主要是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和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不过,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终于被朝廷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直到明朝中后期的王阳明发挥陆九渊的学术,强调“心即理”,对程朱理学形成了重大冲击。从陆九渊到王阳明的一派,被称为“陆王心学”。

    南宋以来的理学,在元朝继续被作为维护统治的主流思想。理学家许衡在元初长期主持国子教育,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程朱道统的继承者。可以说,元代虽然是蒙古通过军事征服建立的以北方游牧民族为最高统治阶层的王朝,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并不存在明显的倒退或衰败现象,而是构成了这个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文化上,元朝统治时期并非只有蒙古族的文化,中原传统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

    元朝的思想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宗教的多元性是重要表现。唐宋以来,中国的宗教基本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存的格局。唐朝在民间传播的外来宗教有袄教、摩尼教、景教,合称“三夷教”。“三夷教”在唐武宗灭佛时一度遭禁,后虽弛禁但势力已衰,只有摩尼教在民间流行较久。伊斯兰教也在唐朝由大食(阿拉伯)商人传人中国,但一直没有太大影响。到元朝,由于中西交通的重新活跃,中国境内民族格局的改变,外来宗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随着大批中亚居民东来,伊斯兰教信徒大增,并在元朝形成了中国的伊斯兰民族一一回族,元朝中央也设有专门机构管理伊斯兰宗教事务。出于东罗马的基督教一派景教,到元朝继续传播,而罗马教廷遣使来华,又导致了天主教的传人。元朝的皇家御林军中,有一些是从高加索迁入中国的阿兰人,他们就信奉天主教。元顺帝曾经派遣生活在大都的法兰克人安德鲁等出使罗马教廷,在诏书中说“设法通好,俾以后时得通聘。仰尔教皇赐福于朕,每日祈祷时,不忘朕之名也。朕之侍人阿兰人,皆基督之孝子顺孙。朕今介绍于尔教皇”。他要求在元朝的使者回来的时候,教皇能够为他购买西方良马以及西方的各种珍宝。元人称包括景教和天主教在内的基督教徒为也里可温,在中央设崇福司专门管理其事务。犹太教在元朝也比较活跃。

正是由于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在文化交流的大舞台上,元朝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取得了重要进步。相对于欧洲的“黑暗时代”,元朝的文化科技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笔下,元朝统治下的中国既文明又富庶,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的欧洲。

 

 


12、明清专制集权


    在历史环节上,明朝处于两个外族政权之间。蒙元和满清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都很有特色,使明朝面临一些新的背景,其历史走势呈现得也不是很明显。明朝的建国,以民族革命相号召。l367年lo月,明朝建立前夕,朱元璋在北伐元朝的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政治口号。这样的背景,使明朝讳言对元朝制度的继承,表示要直接继承宋朝的制度。而事实上,以北宋为代表的中原王朝的国家制度,到南宋灭亡即陷于中断。如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法》中所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明朝不可能直接继承宋朝制度,而又讳言元制,于是朱元璋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创制立法。其所创立的制度,背景是元朝留下的未经整合的杂乱体制,以及遥想中的唐宋法度。落实到明朝初年,就是分封制重新抬头,专制主义皇权进一步膨胀,统治严酷,视士大夫若仆隶,凡此等等,都不是承唐宋以来历史的发展余绪。

    明建国之初,政治体制基本承袭元朝之旧。中央置中书省统六部掌行政,御史台掌监察,以大都督府掌军事(相当于元朝枢密院),地方置行省。洪武九年(1376),改行省之名为承宣布政使司。明朝分全国为北京、南京和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俗称十三省。地方还设立了掌军事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和掌司法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司,与承宣布政使司合称都、布、按“三司”。三者互不统属,直接面对中央。布政使司之下基本上是以府统县,州则分直属于布政使的直隶州和隶于府的属州。这是朱元璋在唐宋以来尤其是元朝制度基础上创设的一套加强中央集权的体制。在地方最高一级机构中,军事、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而省、府、县递相统领的体制,则是保证中央政令贯彻和地方分区管辖较为成熟的格局。

    唐宋以来,在不断强化皇帝专制主义的历史动力驱使下,政治体制经历着持续的成长性变革。这种变革的趋势是宰相在决策和行政方面的重要性都在降低。明初尽管继承了元朝的体制,设立中书省和左右丞相,但丞相的职权实际上已被削弱,各行政机构可以越过中书省而直接向皇帝奏事。洪武十三年(1380),以谋反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因此从制度上废除丞相之职和中书省之机构,而以六部直接面对皇帝。朱元璋在《皇明祖训》的首章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废丞相、罢中书省,是明初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朱元璋立法创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后,御史台更名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撤大都督府。立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分掌天下军籍,并与兵部分权。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都督府统兵却无调兵之权,战时则另派总兵官。经过以上创制,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以下格局:“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抗,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洪武实录》卷239)。”这里的朝廷就是皇帝,而已不同于宋朝皇帝加宰执等于朝廷的政治概念。

    朱元璋强化专制主义,除了制度建设之外,重要的体现是大杀功臣,搞特务政治,并在整肃吏治和加强社会控制方面实行重典治国的方针。朱元璋出身低微,淮右布衣,起自陇亩,面对明初政权受到一部分士大夫的抵制,他采取镇压措施,严厉处置一些对新政权持不合作态度的士人。由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国家刑事法规《大诰》中规定,“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他认为,那些自取别号之人,也是“轻君爵而美山野”,是自我作贱,也要处置。

    朱元璋在思想文化和教育方面,同样十分专制,他下令编撰《孟子节文》,对其中对专制主义君权不利的话进行删除,如“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朱元璋早年出家做过僧人,当皇帝后忌讳使用僧(生)、发、光、贼(则)、亮、秃等字眼,各地儒士在为官府起草的骈:贮表笺中,喜欢堆砌典故,往往不慎使用了以上文字,而获罪被诛。朱元璋开启了以文字罪人的先例。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洪武末年颁布了《庆贺谢恩表式》,统一使用各种表笺的文字和格式。

    朱元璋时期制定的各种制度和政策,被后来的明朝皇帝作为“祖制”继承下来,在一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如日益强化的宦官专权,就是在永乐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朱元璋时期对宦官的防范十分严密,在宫门树铁牌,镌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是,在维护皇权的关键时候,宦官总比大臣更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充当皇帝的耳目。明成祖在以藩王而取得皇位之后,依靠宦官刺探情报,控制局面。宦官机构逐渐定型为“二十四衙门”一-十二监、四司、八局,各机构主管称太监。此后,太监逐渐成为宦官的代称。其中的司礼监以其“批红”之权,成为帮助皇帝裁决政务的枢纽。明朝宦官的权力十分广泛,凡是国家官僚系统所至之处,就有宦官势力的存在。宦官的人数也很庞大,通常都在数万人,多时可能达到l0万人。到魏忠贤专权的天启年间,宦官及其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残酷迫害东林党,宦官的专权达到了极点。宦官专权是明朝国家结构和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特色,是明朝皇权极端强化和“我家天下我自为之”政治文化带来的结果,是皇帝极端专制主义的强化带来的皇权本身的异化。

    清朝康乾之世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顶峰。在明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基础上,清朝的专制主义君权强化到了。极点。一方面是困扰历代王朝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一些问题,如皇位继承问题、皇帝如何处理千端万绪的国家政务问题、皇帝在内廷和外朝之间的平衡问题等,由于秘密立储制度、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的设立,在清朝都基本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以皇权的强化为前提的,这种政治制度产生了严重的弊病。清朝数亿臣民只能听命于皇帝一人,自王公大臣以下,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唯唯诺诺的奴性弥漫于朝野上下。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文字狱频繁出现,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笼罩着皇权的专制权威。  

    清朝的各位皇帝,个人素质都比较高,而且勤于政事,一直都大权独揽。康熙皇帝自己认为,“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元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全国大小政务主要由他一人批办,自称“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
  训喻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传说雍正最后是累死在批阅章奏的书案一前的。乾隆皇帝直到86岁做了太上皇,还是励精图治,大权在握。

  他总结清朝皇帝乾纲独断的政治体制时说,“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皆亲揽庶务,大权在握,威福之柄皆不下移,实无大臣敢于操窃”,“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

    清朝在明朝内阁制度的基础上,继续设立内阁,康熙以后内阁制度基本稳定下来。明朝的内阁制度是在永乐时期形成的。由于洪武时废丞相,皇帝直接面向中央行政机关,需要亲自批阅章奏。而以皇帝一人之身是无法断决天下事务的,于是在洪武时开始设立辅佐官员协助处理章奏。成祖即位后,从翰林院官中选拔一些人人宫内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密,称为殿阁大学士。从此有了“内阁”之称。永乐时期的内阁,秩五品,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基本上还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到明代仁、宣时期,内阁的权力和地位有了很大提高,逐渐取得与六部平等的地位。内阁有了“票拟”之职权,嘉靖以后,其朝位班次,具在六部之上。严嵩的专权,张居正的改革,都是以内阁首辅的身份进行的。清朝内阁设大学士(正一品衔)和学士(从二品衔)若干名,内阁大学士被称为“中堂”。从制度上讲,清朝内阁的性质和职权范围与明朝相似,一方面负责起草皇帝的命令文书.另一方面是票拟,对各省和中央部院大臣的章奏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协助皇帝裁决政务。但是,清初的中央政治格局中有议政王大臣会议,规定“大事关大臣,群事关内阁”;康熙时期又倚重内廷的南书房,让南书房大臣草拟诏旨,分夺了内阁的部分权力;雍正时期建立军机处以后,担任内阁大学士常被抽调充任军机大臣,参预政事,而内阁成为没有首长的承办具体事务的衙门。   

    军机处是清朝独创的机构,体现了专制主义皇权的统治特点。雍正时期,由于清朝对西北用兵,为了处理军务而设立了军机处。后来发展成为取代内阁的总揽军国大计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主要是为皇帝起草诏旨,。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和重要的人事任免。军机大臣一般由皇帝选内阁大学士充任,但只要是皇帝的亲信,可以不问出身,一切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军机处与内阁不同,更与历史上的宰相机构不同,它是皇帝的“内廷差使”,完全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内廷,随时承旨,减少了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环节,同时提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和保密性,是清朝专制主义皇权发展的制度体制。

 

 

 

1 3


    尽管中国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总量随着政局的变化而有所升降,但从经济结构来说,从战国秦汉以后,就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商品生产和交易的覆盖面在某些时期很广,但规模不大,没有形成全国性的主体经济部门的商品化生产。历代王朝都实行对不同程度的私有土地的管理,控制一定数量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土地所有权不断有所变动,但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则比较稳定。大部分时期里,国家只是管理土地和户口,而不管理具体的经济生活,农民生产什么,市场上交易什么,交易价格的高低,诸如此类的具体经济问题,官府并不进行管制。因此,从经济形态上说,中国传统经济是自然经济,小规模生产,以自给自足为主;从经济制度上说,中国古代则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但属于自然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市场的自由度很大,但市场规模不大,社会分工不太发达。至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是服从于政治目的的朝贡贸易。到宋朝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世界各国处于尚未形成“整体的世界史”的前资本主义时代,没有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这种情况到16世纪的明朝中期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出现了新的转型。在经历了辽宋金元相对的动荡之后,明朝统一国家的重建,为中国农业经济和商品交换的发展,提供了超过前朝的历史机遇。明后期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

    随着社会的稳定,明朝的经济很快发展起:来。在农业经济中,不仅水稻产量有了较大提高,高产粮食类作物和一些用于市场交换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普遍起来,如番薯、玉米(玉蜀黍)、烟草、‘花生、棉花等。手工业中,冶铁、造船、棉纺、丝织、陶瓷、造纸、榨油、制糖、制茶、制烟、浆染等行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同时在明朝后期出现,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体现。    ,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业部门脱离农业独立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形容中国小农经济有一句俗语叫“男耕女织”,是从产品去向的角度,说明家庭生产的粮食和纺织品都主要是供自家消费的。如果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下,家庭里的分工也不会很明显,大部分情况只能是一种“男女共耕共织”的模式,如果家庭分工形成了“男耕女织”的模式,即女人长年在家纺织,则其纺织的产品只能是流向市场,而不可能全部供家庭消费。这种意义上的“男耕女织”是明中期以后在以纺织著名的区域出现的。如苏州所属的太仓、嘉定,“比闾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贸易惟花布”,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不仅农民生产的手工业品主要是流向市场,由于原料生产与手工业制造之间互为市场,一些地区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也主要是面向市场而不是供自己消费的。明朝后期,河南、山东和直隶都成为棉产区,这些地方农民产的棉花,一般都不用于家庭纺纱织布,而是流向市场,再经商人转贩至南方的纺织区,而他们再到市场上去购买南方纺织的布匹。当时有人这样描述河南的情况,“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徐光启也说到,“今北方之吉贝(木棉)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海而鬻诸南,布则泛海而鬻诸北。”

    以上是农业和手工业互为市场的情况。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情况也更加复杂,原料、加工品和再制品之间的环节区分开来。如采矿、冶炼和制铁业之间,纺织、浆染和织袜业之间,都已经属于不同的行业了。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中,内部的专业分工也更加细化。总之,新的经济部门通过生产环节的扩张而成长起来。

    社会分工还表现在城乡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明朝中后期,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兴起了大量的市镇。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而城更多地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以机为田,以梭为耒”,大多从事纺织业。靠近这些市镇的村坊居民,也大都以种桑养蚕和纺织为生。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这是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的前提下,商业资本活跃起来。明中后期,已经产生了一批以资本形式将财富投向商业的富商。凡是舟车所通之处,都有商人的足迹,并且按地域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徽商、西商、江右商等。商业资本的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出现了合伙经营。其中一部分商业资本还投向了手二[业生产。商业资本在社会经济总量中的地位呈现出来,并且在经济结构上开始冲击自然经济。白银作为贵金属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小买卖都用银来交易,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方,劳动力的价格也开始用银来计算了。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被称为“天下四大镇”的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全国性的贸易网络在逐步形成之中。   

    但是,从明朝中期开始的传统社会经济的转型,还是有很大局限的。商品经济只是对传统经济结构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没有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从地域上看,工商业的发展很不平衡,除了东南地区的部分州府,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融入到商品经济的体系中。从商业资本的流向看,商人致富后主要是投资从国家控制的经济中分利的贩盐业和积累高利贷资本的典当业,很少部分用于手工业的创办和扩大,很少投入真正大规模的商品生产;或在乡村购买土地,大势进行土地兼并,而土地的经营方式依然是租佃制剥削为主,商人地主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农场主;或用于政治投资,捐助官府兴修大型工程或赞助军资,有的干脆用于贿赂大小官僚,营造地方势力;或用于个人和家庭的享乐挥霍,过着豪华奢靡的生活。    .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明清时期的海外攻策也发生着变化。明朝建立之初,蒙古“北元”政权仍对明朝构成威胁,日本海盗集团在沿海进行骚扰掠夺。“南倭北虏”的边防格局,使政局不稳。面对活跃于海上的亦商亦盗的走私势力,明朝统治者没有很好的办法,只好在沿海修建城防,同时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百姓私自出海贸易,严令“片板不许下海”,把出海的人开成是“无君无父之辈”和“化外之民”,主要目的是对海上走私集团进行经济封锁。朱元璋的海外政策基本是睦邻友好,把当时所知道的海外国家或地区,都列为“不征之国”,并告戒子孙不要倚富强而无辜兴兵。在严格的海禁政策下,明朝与海外诸国的经济往来主要采取朝贡贸易的形式,“惟不通商,而止通贡”。

    “朝贡贸易”的具体内容是,各国派使以官方名义向明廷贡献方物,明廷则给对方以赏赐,颁发其所需各种物品。朝贡使者所带进贡以外的多余物品,可以与民贸易,进行互市。这种互市仅限于入贡的船舶,非人贡者不许其互市。明廷对于各国都发放称为“勘合”的执照,以此限制进行朝贡的次数,故又称为勘合贸易。明朝朝贡贸易的做法,是历代官方海外贸易方式的延续,将海外贸易看成是山海池泽之利,只能由朝廷控制进行,派宦官专门管理,交易的物品以宫廷所需奢侈品如象牙、香料、珍禽异兽及各种赏玩器物为主。海外贸易没有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乐时期,对外政策上转向积极。开始探索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的可能性。明廷多次派人出海,招徕海外诸国,在京师设立会同馆,对外国使节给予优厚礼遇。东南亚一些小国君主亲自来朝贡,其中有的人在中国长期逗留,甚至卒于中国。在大力发展传统朝贡贸易的同时,明成祖还将这一贸易形式主动推向海外进行,于是有了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之举。

    “郑和下西洋”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或说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因为传说当年朱棣打进南京后,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或说为了“耀兵异域”,向海洋上的各国炫耀明朝的强盛。体现这种政治目的的,还是朝贡贸易,明廷派遣庞大的船队,主动到西洋诸国进行封赏式的贸易。

    明代以婆罗洲(今文莱)以东为东洋,以西为西洋。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到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郑和先后七次奉命率船队出海远航,达到了当时属于西洋的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30多个国家。船队所到之处,宣扬明朝国威,邀请各国前往明朝贸易,并就地进行交易,用所载货物换取当地特产。当然,这种贸易不是出于商业目的,得不偿失,劳民伤财。宣德八年,历仕三朝的“三宝太监”郑和在航海归途中去世,此后下西洋之举不再进行。

    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郑和的远航,还导致了明中叶私人手工业与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移民海外热潮和奢侈之风的兴起,导致了朝野率皆用银与新思想的出现,这一切使中国社会内部孕育了变化的潜流,其作用与意义极为深远。   

    宣德八年以后重申“海禁”,有限的开放又回到了海禁闭关。到隆庆、万历年间,海禁再度解除,私人海外贸易被有条件地允许。明末,泉州人郑芝龙成为东南海商中最强大的势力,并接受明朝招抚,基本控制了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后来成为明清之际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清朝统一前后,为害怕汉人反抗,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顺治十六年(1659年)颁布了“迁海令”,强迫东南沿海居民内移50里。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放“海禁”,设闽、粤、浙、江四海关,用以主管海外贸易事务。但当康熙听到出海的中国商人有部分滞留海外时,认为是一种潜在威胁,于是在1717年下达了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的命令。此后,虽然雍正帝开放了南洋之禁,但清朝政府却加强了对中国商人出海的一系列严格限制,从而使中国商人无法得到清朝政府给予来华外商同等的政策待遇。同时..对外国商人的防范也不断加强,当l8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商船直接前来浙海关所在地宁波进行贸易时,乾隆帝便感到担忧。不久,清朝政府就决定禁止外国商船再来宁波,而只许在广州一口通商。

    有学者将明清时期的海外政策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明朝的海外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官方海外开放时期(从明朝建立到郑和下西洋)——转折时期(从郑和下西洋结束到16世纪初年)——对海外民间社会开放时期(从16世纪初年到明末);而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的海外政策,也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封锁海疆时期(从清朝入关到l683年)——开海时期(从1684年到l716年)——走向收缩封闭时期(从1717年的南洋贸易之禁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从总体趋势上看,贯穿明朝海外政策的主线是开放的,而清朝海外政策的主线则是封闭的。

   
    有学者将历史上所称的“康乾盛世”,定位在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解除海禁,到嘉庆四年(1799)乾隆去世。这个时期,清朝的统治处于全面的鼎盛时期。

    康熙即位时只有八岁,由顺治指定的四名大臣辅政。当时满汉矛盾还非常尖锐,东南沿海还没有统一,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还有待驱逐,蒙古也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安定因素。康熙八年(1696)五月,捉拿鳌拜,废除辅臣,康熙开始亲政。其后,着手调整中央机构,理顺君臣和满汉、南北之间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形势稳定之后,就开始逐步解决其自定的三件大事:三藩、河务及漕运。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经过八年的平叛战争,于二十年九月平定了叛乱,并很快实现了撤藩,进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康熙二十二年,统一了与清朝对峙的台湾郑氏政权,东南沿海的局势随之稳定下来。二十三年,康熙批准开放海禁,鼓励开海贸易。至此,清朝终于实现了统一,基本消除了满汉对立的矛盾,结束了从明末以来连续半个多世纪的战乱,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康熙二十三年开始,一直到乾隆去世,清朝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财政储备雄厚,国力强盛,文化成就也达到新的高度,是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盛世。

    从政治安定来说,康雍乾时期实现了超迈千古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清朝在克服传统的“华夷之辨”的历史偏见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廓清,康雍乾三帝都具有强烈的“大中国”的胸怀,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与历史上元朝相比,清朝的统一是更加坚实和稳定的,各民族之间真正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紧密相连的整体。即使在一些外国学者看来,如果说元朝在长时期内还具有蒙古人征服中国的特点,往往把“蒙古”与“中国”并称,那么,对于清朝,则很少有人认为是外族的军事统治,很少有人提出在清朝统治下还有一个不同于清朝廷控制局面的潜在的“中国”。

    康熙时期首先较好地处理了满汉关系问题。清朝入关之初,由于满汉民族矛盾还很尖锐,清朝还采取了一些民族歧视的政策。但是,当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康熙皇帝并没有带着民族歧视去治理国家。他没有把清朝定位为少数民族的王朝,而是继承华夏正统的统一王朝。所以,采取了许多措施,在中央理顺满汉大臣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政策上改变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做法。对于如何治理多民族国家,康熙主张随俗而治,不强求一致。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以改善同边疆民族的关系,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康熙希望因此维持一个多民族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大一统局面。所以,对于分裂国家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平定吴三桂的叛乱,撤消三藩,统一地方建制;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派兵驻守黑龙江.:抗击沙俄侵扰,保卫东北边疆等措施,都体现了康熙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例如,对于台湾,曾有人提出放弃的荒谬主张。康熙坚决支持平定台湾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的观点,决定在台湾建制州县。康熙表示,对于台湾,既不可迁徙当地人民,更不可弃而不守。

    在康熙加强国家统一的基础上,雍正进一步从理论上澄清华夷之辨。清朝不仅要统治作为满洲肇基之地的东北和阳明朝中原旧境,还要统治包括蒙古、西藏、新疆在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更好地维护边疆的安定和统一。  
 .,
    康雍乾三帝都坚持对西北分裂势力用兵,把西北边疆的安全看成是治国的头等大事,并取得了平定准葛尔和回郎的重大胜利。这是国家安定的重要条件,也是康雍乾盛世的重要内容。康熙和乾隆都对西北用兵,经过前后七十年的战争,最终平定了准葛尔蒙古的叛乱。

    汉唐时期,西域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努力控制的区域。明朝时,蒙古瓦刺部控有西域。瓦剌包括和硕特、准葛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游牧区域在我国新疆及其以北地区,l7世纪初,游牧在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谷一带的准葛尔部兴起,并对其他各部进行扩张。到清朝建立前后,准葛尔部实际占有了四部原有的全部牧地。康熙九年(1670),‘葛尔丹夺取了准葛尔部的领导权,推行更加强硬的兼并扩张政策。康熙二十九年,清朝出兵痛击侵入内蒙古喀尔喀部的葛尔丹,在乌兰布通给葛尔丹以沉重打击。三十一年,葛尔丹进一步把矛头指向清朝,康熙决定亲征,~举全歼葛尔丹势力。从康熙三十一年到三十六年,康熙三次亲征,全歼了葛尔丹顽敌,扫除了西北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加强清朝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葛尔丹死后,准葛尔部的策妄阿拉布坦占有了西域之地,并进而谋划袭取西藏。康熙五十九年,清朝护送六世达赖人藏坐床,粉碎了策妄阿拉布坦插手西藏的野心。雍正即位后,策妄阿拉布坦又煽动青海和硕特部发动叛乱。清朝坚决镇压了下去,:在青海设立办事大臣进行直接管理。但准葛尔部一直还处于与清朝敌对的状态。雍正继承康熙的战略,坚持以消灭其势力为目标。最终解决准葛尔部的是乾隆。稳定西藏和蒙古,维护西北边疆的稳定,是康雍乾三代皇帝治国的一大战略重点。乾隆二十年(1755)至二十二年,清军进入伊犁,最后平定了准葛尔蒙古。至乾隆二十四年,又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

    在维护大一统方面,康雍乾三帝对江南地区的关注也是重要的体现。由于江浙两省是“人文渊薮”之所在,争取这一地区知识分子的配合支持,就成为确立对汉人统治的关键。而这一地区的知识分子,由于清初的征服战争中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残酷的屠杀悲剧,由于他们自身抱有强烈的中原正统观念,一直对清朝入主中原抱有敌意。康熙在位期问,先后六次南巡,乾隆效法乃祖,也是六次南巡。《四库全书》修成后,乾隆指示将七部中的三部放在江浙,以示对江浙文人的重视。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对江南的控制,树立清朝在江南的权威,从而树立起清朝在全体汉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总之,无论在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加强对汉人的统治方面,还是在巩固对蒙古的统治、平定准葛尔和西藏等地的叛乱方面,康雍乾三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都做得最为成功,他们不仅开创了一个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还很好地统治了一个较长的时期。

    从社会稳定局面来说,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少有的安定时期,被旧史家形容为“海内富庶,家给人足”。由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人口流动的空间加大,社会基本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之中,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总体上有所提高。当时的社会治安状况和人民对政权的信心等问题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和确切的数据,但在乾隆中期以前,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农民起义。而且,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传统社会里衡量稳定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社会稳定了,人口才有可能迅速增长。清朝在乾隆时期用了仅仅半个世纪的时间,人口就翻了一番。乾隆六年(1741)全国人口统计数字为1.43亿,到乾隆五十五年,突破了3亿。

    历史上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主要有政局动荡、政治腐败、外敌入侵、自然灾害、文化冲突等。康雍乾时期,这些方面的问题基本上都得到较好的解决。例如康雍乾都重视整肃吏治以安定民生,他们深知国家是皇帝与百姓共治的国家,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如果允许贪官污吏剥民自肥,势必动摇国家的根本。乾隆首先从立法开始,废除了贪污官员在赔缴赃银之后可以减轻处罚的法令,在执法中也严格厉行。乾隆年间,平均一两年就有一名省级军政大员因贪污或索受贿赂而被正法,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乾隆四十六年(1779),处理了甘肃全省官员冒赈贪污大案,以“侵盗钱粮”罪杀掉了包括巡抚在内的近60名地方官,流放了57人,奉旨查抄的165人,还有大量的处以其它刑罚者。乾隆惩办贪污的决心之大,执法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强的时期。清初大概只用一百多年时间就使粮食生产翻了一番多。18世纪末,中国制造业的总产量所占的份额超过整个欧洲5个百分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份额中占到将:近三分之一。国家财政储备雄厚,作为全国白银总储备主体部分的户部银库的储备,康雍乾时期基本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上下,相当于国家每年总收入的1.5倍。

    康雍乾时期的文化成就也达到新的高度。《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被认为是这个时期完成的标志性的大型文化工程。

    但是,就在这样的盛世表象下,清朝的统治隐含着严重的危机。当时的世界已经呈现出了走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应对这个历史巨变,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严峻选择。而清朝统治者对此一无所知,继续在做着天朝大国的虚妄之梦。而在思想文化上又实行严酷的专制政策,彻底扼杀了中国人的思想活力。康雍乾时期文字狱频繁出现,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笼罩着皇权的专制权威。

    康熙朝发生了两起著名的文字狱,分别是庄廷镟的“明史案”和戴名世的“南山集案”,涉及的是敏感的南明史问题。雍正朝十三年间,总共有约二十起文字狱。与顺治、康熙时期文字狱用于镇压具有反清思想的汉族知识分子不同,雍正初年的文字狱,主要用于打击清廷内部的异己力量,是与统治集团内部权利之争纠缠在一起的。但到后来,雍正在打击反清思想方面走得更远。雍正六七年间发生的吕留良案,就是由于曾静谋反案而引起的对反清思想的绞杀。在总结发动吕留良文字狱经验的基础上,雍正指出:那些明火执仗的盗贼,是有形的,地方官难以掩盖。而那些专以文字蛊惑人心的“匪奸”,则很难败露。此类“匪奸”为害国家,淆乱人心,“甚于盗贼远矣”!乾隆十六年至四十八年,共有文字狱约130起,其手段比起雍正更加严厉。文字狱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由于清朝对思想的严酷控制,广大知识分子“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反清的思想被压制住了,连一切新思想也都被扼杀了。

    在严酷的思想专制下,中国在明代中后期稍稍活跃起来的思想文化界,顿时变得万马齐喑,中国本来就一直受到压抑的创新精神至此彻底被扼杀。整个国家机器完全僵化,失去了活力。由于专制主义政治体制自身的局限,权力缺少制约,政治上的清明也难以维持。尤其是贪污案件往往涉及政治黑幕,这是康雍乾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古代专制政体无法克服的痼疾。惟其如此,在惩贪极其严厉的乾隆朝,恰恰是贪污腐败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和坤这样的贪污之王。

    在对外关系方面,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继续采取重农轻商,轻视科学的态度,加上思想上的禁锢,清朝已经陷入了固步自封的境地。康雍乾时期的盛世,只是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社会的回光返照,而没有在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开辟出任何新的路径。18世纪以后,西方世界出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中国则陷于贫困、落后和长期危机之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