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9—1

时间:2009-10-18 17:27:32  来源:人民版
 

 

学习与探究之一:科举制的利与弊

 

一、活动目标

 

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课外资料掌握科举制度在不同的朝代演变的概况,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不同朝代演变所带来的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影响。特别应当注意思考:不同朝代演变的内因是什么?演变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个什么样社会风气的导向?

 

●科举制度是从读书人中选拔学而优者授予官职。从选拔官员的目的来说它是一种政治制度,从考试的内容和性质来说它又是一种教育制度。因此,科举制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深远,从传统的科举制度中吸取其公平竞争、合理优秀的积极因素,对今天健全各级各类考试形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代的中学生喜欢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质疑和探讨,如何就他们关心的内容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思考和分析,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经常应当思考的,同时今天我们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历史事件、人物等为兴趣点,培养他们以自主性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去获取知识和能力。

 

●活动课的类型可根据活动的内容、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和开展,科举制的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采用辩论赛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①为扩展学生对科举制的知识和认识,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图书、有关的学习网站,学生在查找有关科举制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去查阅参考书目,如何在相关的学习网站上查阅资料?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切忌单纯看资料而不作分析。在此基础上拟定自己感兴趣问题的提纲并作出相应的问题设置。②同学之间的材料交流:一个人或一个组的学生查找的资料是有限的,在个人查找或小组查阅的基础上把相互之间感兴趣的材料进行交流阅读,一是扩大阅读面,同时也渗透和培养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人脉关系和资源合理共享的理念。

 

●人员组合的准备:全班的辩论采用以兴趣组合为正反方的队伍,两个不同观点的队伍各自在组内分工合作,首先就本组的观点找出充分的论据和材料,确定首席辩手、一辩手、二辩手、三辨手以及同一观点的援助队。对四位辨手准备的材料以及发言稿要进行具体的指导,比如观点是否准确?逻辑推理是否科学?语言是否概括精练等?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一次辩论赛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认识水平。

 

图片的张贴和利用:对教材中出现的图片和各组学生查找的图片可贴在教室周围并写上有关的文字说明,用图片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图片的张贴也可按照小专题的方式来进行,比如:科举制与政治;科举制与文化;科举制与教育;科举制度与科举人物;科举制与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等,通过图片的方式更形象的展示科举制在不同侧面深层次的影响。

 

●开放式的询问和调查,小组间辩论的内容也可做一些课堂之外的问卷调查,比如不同层次学校但同一年级学生调查的反馈信息包括问题的设置、解答和理解等,其目的从更大的范围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有条件的学校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作课件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辩论,课件可以是把每一个小专题更具体和细化,图片和文字的结合会更生动,也可以提炼展示辩论的提纲。

 

 

 

三、活动过程

 

●确定主持人和安排辩论会场:主持人由学生事先推荐产生,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对辨手发言的概括、科举制内容的提炼、辨手们时间的提示等。

 

●辩论双方的援助队也可安排参与讨论,体现在补充内容和自由发言的安排上,同时烘托气氛,为本队加油。

 

●开场白:同学们,你们都知道1300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历史之长,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制度虽然废除已近百年,但后人对科举制度的评价却众说纷纭。有人将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但也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这些反差如此悬殊的评价给科举制度这一历史遗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究竟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经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今天我们如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它呢?课前我们大家都以组为单位进行了资料的查阅和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共同来探讨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学生查找材料对有关科举制度观点的陈述:科举制度的积极方面: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对社会的控制

 

隋唐以后,实行开科取士,打破了豪门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士人能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通过严格的考试入选成为官吏,跻身到统治阶级的行列里来,从而使科举选官成为巩固皇权的工具。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举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皇权通过科举制度在民间创造了新的统治力量和赖以支撑的基础——士绅阶层。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这个阶层的人数就越多,队伍就越大。由于科举制度是社会下层通向上层的唯一“正途”,士绅阶层也就成为上下阶层之间进行转换、沟通的中介。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心,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因而有力地巩固了专制主义的统治。

 

2.推动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在科举制的刺激下,唐宋时期,从中央官学到乡塾村校普遍兴起,读书人数骤然增加,从而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与学术的繁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在科举制度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是经过苦学应试而入仕的读书人,这样的官员都不同程度地有知识、有学问,其中致力于兴学治教,弘扬学术教化的官僚大有人在。许多官僚同时也是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或教育家,如韩愈、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朱熹、文天祥、王夫之、曾国藩等,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3.促进社会的进步。

 

科举考试作为一种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和择优录用的人才选择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选士制度的重大变革。与以往的“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相比,是对特权制度的否定,它不再以门第、财产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而是以考试为主要手段,更注重士人的知识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平等的竞争性,是不平等社会制度下相对公平的制度,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一批寒门士人进入参政治国行列,推动了社会发展。科举制比其他选拔人才制度进步,因而得以延续了1300年。

 

4.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伏尔泰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界,他曾经高度评价中国行政机构的和谐与完美,他认为:“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人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他看出通过考试制度采用的有能力的官员是中国政治制度运作的基础。

 

重农学派思想家魁奈在他的《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中专门介绍中国的科举制。他介绍了科举考试的程序、考试领导体制、官员的录用过程以及科举考试的社会影响等,他认为这种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是欧洲无法相比的典范。

 

中国科举制度中具有西方学者认可的四大优点是:①公开竞争: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没有身份和财产限制。②公开操作:科举考试定期定制举行,统一命题评阅,评聘分开,公开张榜揭晓。至于科场舞弊是执行中的漏洞,在所难免。③考试选才:指科举选拔任用官吏的标准是才学、素质,而不是像选举制那样只凭人为意愿--只有民主性,缺乏科学性。④择优录取:指科举制中体现的贤能者上,不学无术者下,这是一种素质至上的原则。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文官选拔制度等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在文官制度改革过程中,按照一定标准经过考试,录用社会上的第一流人才,使他们参与政府管理,一方面顺应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竞争、人才竞争的社会潮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引进人才,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官员的素质,从而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五权宪法》)。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因此一个世纪以来,科举研究已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科举学”。“科举学”研究历史悠久,研究成果丰富,日渐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兴趣,“科举学”研究方兴未艾。

 

 

 

消极方面:

 

1.读书的功利性。由于通过科举获取功名是做官、在很多时候甚至还是出任宰相的必要条件,因此将要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另眼相看,逐渐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价值取向。其结果使读书带上了很强的功利性,人们重视读书是因为通过科举最终做官的必由之路,知识的价值、读书的目的,都在于做官。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一个人读书是否有成,就是看他是否通过科举做到了官,至于精神和人格是否健全是并不被看重的,这就严重毒化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对做官以外的一切实业统统视为末流,不予重视,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2.缺乏对实用科学的研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由于科举对读书人的命运关系至关重要,因此科举的内容自然就成了人们读书的内容、日常的功课,科举注意什么,社会也就崇尚什么。科举考试的内容从一开始注重的就是儒家经典,从此儒学成了每一读书人自觉研习的内容。科举内容的狭隘,使人们不去重视儒学之外的一切经世致用的实学,甚至产生“六经外无学”的错觉,学习兴趣和研究范围变得十分狭窄。明以后的八股文,更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高度格式化、标准化的东西,在内容上,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答题要求模仿宋儒经义;八股文更有严格的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行文必须按起承转合的要求分八层意思(八股);句法也要求排偶。其结果则是完全扼杀了读书人的独立思想,使他们完全变成了只会死记硬背教条,不敢用也不会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学术的进步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严重妨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由于这些弊端,使科举这种最初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制度,最终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成了束缚教育发展、限制人才成长的桎梏。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多元化,使僵化狭隘的科举制度却无法承载这时代的重负,因此,二十世纪初在它沿袭了一千三百年后,终于走向了自己的末路,遭到了历史的淘汰。

 

4.对今天考试制度的思考

 

科举制度的消亡并不意味着应否定和取消考试,事实上,我们今天的各级各类考试方式仍是检验和选拔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广泛的高考制度。科举制度中的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今天的考试制度有着一定的参考。关键是怎么考和考什么?如何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进行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处理好考试和教育的关系,要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借鉴科举制在历史演变中的利弊得失,总结吸取其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改革,鉴古知今。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

 

师生共同进行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学会在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结论等的学习中如何跳出教材扩展知识,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资料的查阅、问卷的调查、班内的交流方式来学习历史和理解活的历史,以开放性的思维来构建新的具有创新思维和精神的历史学习思路。

 

教师要总结对学生的兴趣点是否抓得准确?学生的积极状态如何?学生如何解决困难的?课前的一系列准备如何?课堂内交流和配合情绪?学生的活动和自我参与积极性的调动如何?是否都是自己喜欢去尝试的,而不是老师的安排和包办?对学生潜能的发挥如何去引导和评价?这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哪些方面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所影响?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如何指导阅读能力资料的筛选能力文字的表达能力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等。

 

学生总结:

 

课代表或班长在各组交流的基础上对活动前的组织、活动中的安排等进行总结,活动前哪些收集资料的方法、怎样的组织形式是受同学欢迎的?找出典型的事例进行说明;活动中各组辩论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辨手们的论点、语言组织、历史材料的运用是否妥当等表现如何?辨手相互之间的合作是否和谐默契;本次活动对今后学习历史有哪些启发?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的

 

●通过以辩论的方式明辨差异、挖掘内涵,以全班积极参与来学习历史,以同学的积极性、参与的人数、资料收集的多少和丰富程度等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会掌握学习过程的快乐和参与活动中互相的配合协调能力的培养。

 

评价方法

●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相结合。

 

评价过程

 

●小组自评和互评:每一个学生首先书面写出在活动中的自我评价,内容可以是在这次活动中的态度或学习的体会等,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内的口头交流评价,要求同学之间要真诚地肯定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学会发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才能,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功。这也是目前历史学习过程中应该渗透的教育思想。

 

评价总结

 

可灵活性的设计一些表格来进行总结,包括小组和班级。组内包括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承担一定的组内工作?是否发挥个人的特长为组内活动出主意和想办法?活动中的不足和需改进的措施?

 

班级交流:侧重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总结。各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如何?合作中是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如何发挥各自的特长克服不足?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总结类似的问题今后如何解决?辩论活动中应注意哪些重要环节?

 

六、历史问题注释

 

(一) 科举制与教育:

 

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是朝廷直接设立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主要分为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专科学校(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和贵族学校(弘文馆、崇文馆、宗学、旗学等)。唐代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渐走下坡路,逐步衰败,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被学堂所代替。

 

地方官学

地方官学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州、县亦皆设学。宋代,考试选才兴学育才,地文官学发达。明清两朝府州县学遍布全国,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科举必由学校,凡应科举者必须先在学校取得生员资格。清末,学校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官学往往形同虚设。

 

书院

书院是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和宣扬教化的基地。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千余年来,书院与科举关系密切是长期的、普遍的,而较不重视科举的书院是短时间的、少数的。书院也因科举而产生,随科举废而消亡。

 

私学

私学是古代民间私人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有家塾、经馆、精舍、私塾、村塾、冬学、蒙学等。私学的教学主要为进入官学、书院以及应科举考试的准备。

 

(二)科举的程序

科举取士创始于隋,确立于唐,此后各个时期在考试科目、程序、场期、科第名称等方面虽不尽相同,但均未出唐代的范围。科举考试程序大体分为地方考试和京师考试。唐及五代称“解试”和“省试”;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创立殿试,遂成“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并为后代所沿袭。元明清各朝,改称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及第可否任官,各代规定不一,但“殿试”及第后,先取得出身资格,后即量能授职。

 

童试

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合格后被录取进入府、州、县学,称“入学”“进学”或“入泮”。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

 

乡试

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称“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考三场,每场三日。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等经科试合格,方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与殿试

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乡试翌年,即丑、辰、末、戍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先应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后贡士再应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决定取舍、等第的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释褐授官。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亦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一名称“金殿传胪”,三甲一名称“玉殿传胪”。殿试后公布名次的榜用黄纸书写,称金榜(皇榜)。

 

贡院

贡院即贡士院,是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科举制度产生之初,并没有专用考场,省试一般在吏部南院举行。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科举转由礼部掌管,开始建立贡院,规制较为简单。宋哲宗以后,礼部、各州皆建贡院。元代试院内已分设“席房”。明代贡院形制已经规范化、制度化。清代沿用不变,府州县设试舍(考栅),京师及各省城则设贡院。贡院四周内外两层围墙顶端布满带刺的荆棘,故贡院亦称“棘闱”。贡院严整划一,壁垒森严,面积之广大,考生之众多,可谓举世无双,堪称空前绝后。顺天贡院为清代会试和顺天府乡试的试场。大门正中有贡院匾,内建仪门、龙门,再进为明远楼,专供巡察人员眺望之用。后为至公堂,至公堂东西两侧为外帘,供管理人员居住。至公堂后为内帘,供考官居住。每排号房用《千字文》千字序编列。每排为一字号,上百间为一列,号房共九千余间。巷口有栅栏门,巷尾有厕所。考生入号后,即将栅栏门关闭上锁,等交卷时方可开。

 

 

 

(三).科举制度的规范化

 

科举制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表现在科目的设置、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方式、考试的时间、考试的组织等。

 

1.科目设置的规范化

历朝历代所设置的考试科目不尽相同。隋唐时期科目多而繁复,宋代则不断变化调整,至元、明、清则逐渐规范化和程式化,简明而单一,便于操作。

 

(1)隋唐时期科目设置

这一时期,科举考试的科目比较繁杂,随意性较大,除秀才科、明经科和进士科外,许多科目是根据需要临时开设的,有些科目则是由一科分化衍生出来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综合型、衍生型和实用型。综合型:综合型主要有秀才科、明经科和进士科。衍生型:衍生型科目是由综合型科目衍生分化而成的,主要科目有五经科、四经科、三礼科、三传科、学究科、一史科、三史科等。实用型:实用型科目是为选拔某一方面的人才而设立的,有较强的实用性。主要科目有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开元礼科以及道科、童子科等。

 

综合型科目覆盖面广,是科举制度的主要科目。衍生型和实用型科目内容狭窄,不可能长久地作为独立的考试科目,被称之为诸科或杂科。比较起来,综合型科目比其他类型科目更能全面考察应试者的水平和素质,也易于组织和实施。实际上,综合型科目已经融合或包括其他科目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2)宋、辽、金时期科目设置的变化

 

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设置,以北宋1071年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科目设置依然繁复,最多时达11个,有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三礼科、三传科(春秋科)、学究科、开元礼科、开宝通礼科、.三史科、明法科等。后一个时期,科目设置趋向简明,进士科成为科举制度必须开设的主要科目。辽代科举考试科目主要有二个:进士科和律科。进士科是正科,律科是杂科。金代科举考试科目主要有进士科、,律科、专经科等,进士科的地位最高。宋辽金三代,进士科开始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科目。宋代进士科进一步分为经义进士科和诗赋进士科。辽代进士科依照北宋分为经义进士科和辞赋进士科(相当于诗赋进士科)。金代进士科在北宋和辽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一个策论进士科,即进士科分为经义进士科、词赋进士科和策论进士科。

 

(3)元、明、清时期科目设置简明规范

 

元、明、清三代,科举制度更趋于规范化和程式化;考试科目的设置单一而简明。元代确立的德行明经科将经义进士科、词赋进士科和策论进士科合而为一,彻底完成了对科举考试科目的规范化改造,是科举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明代科举考试也只开设德行明经科一个科目,没有太多变化。清代也是一样,但由于最高统治者是少数民族,所以在开设德行明经科的同时,又专门为八旗子弟开设了一个翻译科,不过翻译科的影响很小,但应试者很少。

 

(二)考试范围的规范化

 

南宋以前的科举考试科目可以分为三类:明经类科目、实用类科目和进士科。元明清只有进士科之一的德行明经科。尽管不同时期、不同科目的考试范围有所不同,但以儒家经学为主的内容。

 

1.明经类科目的考试范围

 

明经类科目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这些儒家经典共13部:《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唐代不考《孟子》,北宋时期才将《孟子》列人兼经考试内容。唐代明经类科目以12部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其中正经9部,兼经3部。9部正经是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3部兼经是指《论语》、《孝经》、《尔雅》。正经又根据卷数多少分为大、中、小三等,大经2部:《礼记》和《春秋左传》;中经3部:《诗》、《周礼》和《仪礼》;小经4部:《易》、《书》、《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毂梁传》。

 

2.实用类科目的考试范围

 

实用类科目是指为选拔某一特定方面人才开设的科目,大致有史学、礼仪法律和术技三个方面。

 

史学科目:唐代重视史学人才的培养,官府专门开设史馆,编修史书,并在科举考试中开设史学科目。史学科目有一史科和三史科之分,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此外,还要考试时务策。五代以至北宋承袭唐代,也开设有史学科目。史学科目并非每届都开,且应试者的出路很窄,考试内容也过于单一,在社会上不受重视。

 

礼仪法律科目:唐宋都开设有礼仪法律科目,以选拔精通礼仪法律的专门人才。具体科目为明法科、开元礼科和开宝通礼科等。明法科以考试当朝施行的刑法律令为主,要求要“通达律令”。

 

术技科目:术技科目有明书科、明算科、医科、阴阳科等。

 

明书科由国子监的书法学校演变而来的,主要考试《说文》、《字林》两部字书,兼试书法。②明算科的考试内容为历代算学经典,主要有:《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等。⑧明书科只在唐代开设,明算科则在唐、五代及北宋均有开设,医科和阴阳科为元代设立。

 

实用类科目的局限性非常明显,所选拔的人才虽然具有一技之长,但只能胜任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而不适合担任一般的行政职务。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专科逐渐被综合性的本科取代,考试内容也由单一发展为全面,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3.进士科的考试范围

 

在科举制度确立不久,进士科就显示出与其他科目不同的特点,成为最受重视的科目。在唐代,文学几乎成了全社会的共同爱好,而进士科重文学的趋向也因此更加突出。优秀的士子大都愿意参加进士科考试,而进士出身的人往往可以得到高官,进而成为名臣,风尚循环,使其地位远远高于其他科目。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其他科目或是被淘汰,或是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的一部分。可以说,进士科发展和定型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科举制度规范化的过程。

 

唐代进士科成为一个综合性考试科目,经学、文学、时务策成为考试的三大主力项目,并为后世相沿不废。其尽管宋辽金三朝又将其进一步划分,或是过分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是以某一方面为主,但基本框架没有太大变化。

 

元、明、清三代的进士科,特别是由经义进士科发展而来的德行明经科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科目,儒家经学在科举中的主导地位正式确立,文学和时务成为次要内容。在考试范围上,由于宋元理学的兴起,儒家经学的考试范围被限定在《四书》、《五经》之内。《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为《易》、《书》、《诗》、《礼记》和《春秋左传》,共9部。

 

 

 

(三)考试方式的规范化

 

1。帖经

 

隋唐以前,选拔官员也有考试,但只是策问而已,类似于问答题或议论文。隋代推行科举考试之初,仍然只考策问,至唐玄宗开元年问,帖经的考试方式被广泛采用。

帖经本是读书人学习、背诵儒经的一种训练方式,后来才用于明经科考试。其具体方法为:将经书(包括注疏)中的一行留出,两端用厚重之物遮盖住,将所留出的一行上用纸帖住三个字,看考生能否答出被帖的三个字。“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⑧帖经有口答和笔答两种方式。由于经书(包括注疏)都指定有规范的标准本,因此不会出现文字上的不同。通过帖经这种考试方式,可以有效地考查应试者对所习经典的熟悉程度,无论是答题还是评判都有绝对标准,这样既有利于公平竞争,又容易操作。帖经的出现是考试方式规范化与标准化的重要进展。

帖经的考试方式出现后,一度大受欢迎,各科考试大都采用这种方式。除帖经之外,又逐渐摸索出其他考试形式。

 

2。注重能力的经义考试方式

 

经义考试方式是以儒家经典中的文句为题,由应试者围绕此文句展开议论,阐发义理,类似于现代的议论文。

 

(1).口义和墨义

经义考试有口义和墨义之分:口义相当于口试,墨义则是要笔答。最初的经义考试是采取口义的方式,考试之时由考官当面出题,学生当场口试,随后评定成绩。口试比较简明,但局限性大,一是一个考官只能同时考一个考生,二是容易作弊,无据可查。由于口试“不形文字”,事后无从查证,容易引起争议,所以才有了用墨义代替口义的改革。

墨义是笔试,同口试相比有很多优越之处。墨义可以使众多考生同时考同一个题目,然后由考官统一阅卷,既省时省力,又较为公平。即使出现争议,也有据可查。墨义是经义考试的主要方式。

 

(3).经义代替帖经

就考试的内容而言,帖经和经义在很多方面是重复的。因为经义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对所习经典非常熟悉,而且还需要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包含帖经的内容。这是经义取代帖经的内在基础。

从唐代中期开始,在科举考试中逐渐加入经义的成分,以补救帖经考试造成的缺憾,但在北宋以前,帖经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方式。北宋时期,考试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义逐渐取代帖经成为考试的主流方式。。元、明、清三代则以经义、各种文体和时务策等三大块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帖经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了。

元、明、清三代对经义考试方式进一步进行规范化改造,逐渐形成了高度程式化的八股文,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科举制度的本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