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8—6

时间:2009-10-18 17:27:32  来源:朱汉国
 

(五)历史问题注释

 

【愤怒的青年】

 

“愤怒的青年”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英国的一个文学派别,也是一次小规模的文学运动。因其代表人物之一约翰·奥斯本于1956年发表了剧本《愤怒的回顾》而得名。属于这一派别的代表作家还有约翰·韦恩、金斯莱·亚米斯、亚诺德·韦斯克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民希望社会制度能得到改革。然而,无论是1945年的工党执政,还是1951年的保守党再度执政,人们的愿望都没有得到实现,因此引起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强烈不满,这种情绪首先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这一派别的作家有的出身于工人阶级或社会的中下层,对当时英国推行的“福利国家”政策不满,对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势利深恶痛绝,并把这种愤怒的情绪通过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这一派别的文学创作,几乎全部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有辛辣的攻击也有冷嘲热讽。他们的作品大都取材于中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对劳动人民的处境和不幸遭遇寄予深深地同情。1954年,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和金斯莱·亚米斯的小说《幸运儿吉姆》,是这一派别的最初之作。1956年,青年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剧中主人公对社会现实进行全面的否定和攻击,体现了愤怒青年的思想和情绪。因此,这个剧本被认为是“愤怒的青年”文学的代表作。

 

然而,作为一个文学运动来说,“愤怒的青年”虽然在英国风行十年之久,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们的作品往往不为广大劳动人民所理解,虽然这些作品呼吁社会改革,但未能触及社会弊病的真正根源,不能指出改革社会的正确道路,也看不到推动社会改革的革命力量。六十年代后,这个文学运动渐趋消失。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两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和“麦卡锡主义”的泛滥使美国公民对国家的安全有着焦虑与担忧,社会中弥漫着恐怖的气氛。“垮掉的一代”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但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便以“脱俗”的方式来表示抗议。他们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表现为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统治发动冲击。多数垮掉派文人来自东部。著名的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 巴罗斯、格雷戈里。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包括旧金山诗人和黑山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自此之后,垮掉派文学作品开始流行。金斯堡在会上朗读了他那首被誉为“50年代《荒原》”的长诗《嚎叫》。这首诗以怨气冲天的哀号表达“我这一代精英”的痛苦与自暴自弃,斥责社会的军事化和商业化。1956年,他的诗集出版,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出版。小说描写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闷的青年为之神往,奉为“生活教科书”。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具有代表型的文学流派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文坛占有重要的地位。1965年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便得名于此。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这一流派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等。

 

“黑色幽默”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用喜剧的手法来表达悲剧的效果。“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有密切的联系。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自我之间的不协调状态,并把这种现象加以放大,扭曲,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等。

 

【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最著名的代表着。主人公尤索林是美国空军飞行大队所属的一个中队的上尉轰炸手。他满怀正义诚挚之心投入战争,屡屡立下战功,被提升为上尉。然而在和周围凶险环境的冲突中,尤索林亲眼目睹了种种虚妄、荒诞、疯狂、残酷的现象,领悟到了自己的受骗,于是他开始变得玩世不恭,从热爱战争变为厌恶战争。他不想升官发财,也不愿无谓牺牲,他只希望活着回家。看到同伴们一批批死去,又害怕周围的人暗算他,内心感到十分恐惧,于是决心要逃离这个“世界”。于是他装病,想在医院里度过余下的战争岁月,但是未能如愿。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最后,尤索林终于明白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原来是个骗局,是个圈套,是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个世界到处都由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着,就像天罗地网一样,令你无法摆脱。最后,他不得不开小差逃往瑞典。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拉丁美洲的一个小说流派,这一流派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1925年,德国表现主义文艺批评家弗朗茨·罗在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提出了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早期魔幻现实主义主要表现为对美洲印第安人或黑人神话传说的发掘,通过神话原型的显现以展示拉丁美洲的文化混杂和社会矛盾是这些作品的显著特点。此后,魔幻现实主义开始与西方现代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作家一方面充分地挖掘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还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开放意识,积极吸取欧美文学的精华,尤其是欧美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将西方的与本土的、传统的与现代的文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崭新的拉美特殊的现实与历史的文学形式——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解冻文学】

 

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随着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其绝对领导地位也扩展到文化学术领域,文艺领域更多的一味宣传苏联制度的优越性,为斯大林歌功颂德,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成为文艺创作的禁区。文艺的社会批判功能大大退化了。赫鲁晓夫上台后,文艺界提出了“写真实”、“积极干预生活”、“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等口号。一时间,对“人”的关注被重新唤起,对自我生存状态不满的作家将笔触刺向了苏联社会的阴暗面,在当时的苏联形成了一股新的文学思潮。西方学者称其为“解冻文学”。这种文学流派中的大部分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深刻地揭露苏联社会不合理的一面,真实反映现实与历史,揭示当时知识分子内心世界,如著名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但也有片面反映甚至丑化现实和历史的走入歧途者,因此,对“解冻文学”的评价一直都存在争议,并在当时造成了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著名作家,“解冻文学”的代表人之一。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早期诗作有象征主义色彩和逃避现实的倾向。20年代写出反映俄国革命的长诗《崇高的疾病》和《一九○五年》,得到高尔基肯定。30年代发表了自传体小说《旅行护照》和诗集《重生》,反对暴力革命。后写出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描写主人公在十月革命前后的动荡生活,1957年起先后在意、英、美等国出版,在苏联因为作品中含有反对暴力革命的思想,作品曾有争议,未能出版,并且帕斯捷尔纳克也因此未能接受1958年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

 

【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一生诗歌与散文创作的总结。小说以尤里·日瓦戈一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富商的儿子,很小就被父亲遗弃。10岁时候母亲去世,从此成了孤儿的日瓦戈被舅父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让他同女儿东尼娅一起受教育。大学医科毕业后的日瓦戈后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并同东尼娅结了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瓦戈应征入伍,在前线野战医院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日瓦戈从前线回到莫斯科,他热情地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但革命后的莫斯科供应依旧极端困难,日瓦戈一家濒临饿死的边缘,他本人又染上了伤寒症。这时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叶夫格拉夫·日瓦戈劝他们全家搬到乌拉尔去,在那儿至少不至于饿死。1918年4月日瓦戈一家动身到东尼娅外祖父的领地瓦雷金诺村去。这里虽然能维持生活,但日瓦戈感到心情沉闷。他既不能行医,也无法写作。他经常到附近的尤里亚金市图书馆去看书。在那里他遇见了女友拉拉。拉拉是随同丈夫巴沙·安季波夫到尤里亚金市来的。巴沙·安季波夫参加了红军,并改名为斯特列利尼科夫,成了红军高级指挥员。日瓦戈告诉拉拉,由于她的丈夫是旧军官出身,因此不会得到布尔什维克的信任。他们一旦不需要党外军事专家的时侯,就会把他踩死。不久日瓦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当他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多之后逃回尤里亚金市时,他的岳父和妻子东尼娅已返回莫斯科,并从那儿又流亡到国外。随着红军的胜利,党外军事专家已成为镇压对象。首当其冲的便是拉拉的丈夫斯特列利尼科夫,他已逃跑。拉拉和日瓦戈随时有被捕的危险,于是他们躲到空无一人的瓦雷金诺去。坑害过他们两人的科马罗夫斯基律师来到瓦雷金诺,骗走了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也到这儿来寻找妻子,但拉拉已被骗走。斯特列利尼科夫悲痛欲绝,开枪自杀。瓦雷金诺只剩下日瓦戈一人。他为了活命,徒步走回莫斯科。他在莫斯科又遇见弟弟叶夫格拉夫。弟弟把日瓦戈安置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日瓦戈上班的第一天心脏病发作,猝死在人行道上。

 

【寂静的春天】

 

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一些剧毒杀虫剂以提高粮食产量。 到了50年代,这些剧毒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确在短期内的确起到了杀虫的效果,使粮食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这些剧毒物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制造者和使用者们全然没有想到,这些用于杀死害虫的毒物通过空气、水、土壤等潜入农作物,残留在粮食、蔬菜中,或通过饲料、饮用水进入畜体,继而又通过食物链或空气进入人体。这种有机氯化物在人体中积存,可使人的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遭到损害,可引起皮肤癌,可使胎儿畸形或引起死胎。人类制造的杀虫剂已成为人类自己为自己种下的一棵毒果。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森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划时代的绿色经典著作,它的出版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同时,《寂静的春天》也是一部警示录,由于它的广泛影响,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告做调查,最终改变了对农药政策的取向,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寂静的春天》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端。由于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被列为“改变美国的书”之一。

 

 

 

【行动绘画】

 

行动绘画是1945到1955年件在纽约流行的一种主要绘画风格,因此也称纽约画派。行动画派是在欧洲早期抽象派绘画影响下产生的第一个美国现代画派,因此,又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

 

行动绘画艺术家在作画时,将颜料任意泼洒或滴流于画布上,他们在观念上认定不自觉的思想、欲望行动等潜意识都会在颜料泼洒滴流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并创造出艺术品。行动绘画具有豪放、粗犷、自由的画风,反映了美国人崇尚自由、勇于创新的精神,却也隐含现代人内心焦虑和苦闷的悲剧情调。代表画家有波洛克,他是美国行动绘画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他在作画时把画布钉在地上,围着画布像踏舞步似地走动,用棍棒蘸上油漆、颜料,任其在画布上滴流,代表作有《3》和《第十号》等。

 

【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桥人,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学习诗文书画。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又于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在留学国外期间,徐悲鸿勤学苦练,刻苦认真。1927年回国,一方面致力于发展本国的绘画艺术,一方面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徐悲鸿还积极地宣传支援抗日。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又在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代表作有油画《田横五百士》、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每一件作品中都充满了画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许多已成为著名艺术家或者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猫王】

 

猫王本名艾维斯·普莱斯利(1935年—1977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摇滚乐歌手,是他第一个以别具一格的演唱风格使摇滚乐成了流行音乐的主流。普莱斯利于1935年出生于美国南方的一个穷苦白人家庭,由于社会地位极低,他从小就接触到了大量的黑人音乐。当他成为一名歌手时,他就有意识地把黑人歌曲与南方白人流行的乡村音乐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创造了独特的摇滚乐的舞台风格,他在演唱时,手抱吉他,边弹边唱边跳,动作不但幅度很大而且强烈,腰肢扭动得比猫还柔软,因此获得了“猫王”的称号。他的歌声也起伏多变,既有轻声唱法和抒情唱法,也有喉音嘶哑的唱法,甚至吼叫唱法,极能打动听众,尤其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鸣。他的歌曲名扬全美,著名的有《伤心旅馆》、《监狱摇滚》等。猫王这种带有叛逆、挑逗意味的舞台作风、服装直至音乐,使 50年代初美国社会较为保守的父母们十分恐惧,纷纷要求当局禁止播放他的演出。但猫王却使青少年们倍感他的魅力,吸引了无数崇拜者,也使摇滚音乐更加风行。一直到今天,流行音乐表演上普遍出现的动作夸张、甚至疯狂的表演形式,均起源于普莱斯利。

 

 

 

【好莱坞】

 

好莱坞 (Hollywood)地名,位于美国加利福利尼亚州洛杉矶市的西北郊区,原本是一个僻静的村庄,因为这里具备拍摄电影外景的各种条件,于是在1908年后美国各地的制片商陆续向此处集中。美国八大影片公司均创办于此。这个僻静的村庄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的中心,因此,习惯上把“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业”的同义语。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好莱坞电影事业更见发展。至50年代,随着电视事业的兴起,除电影外,也制作电视影片。

 

专题学习档案填写说明

 

请要求学生认真填写。教师从中可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

 

【学习重点归纳】

 

“学习重点”应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切不可只将“知识重点”作为唯一的学习重点。

 

【收获与存疑】

 

鼓励学生将“存疑”大胆写出,对于学生“存疑”较集中的问题,建议教师抽出时间解答;鼓励学生将“奇思妙想”认真填写,有价值的“新的认识和思考”,建议相互交流。

 

【学习评价】

 

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自我评价要客观,同学与教师评价时要注意用发展性评价观。肯定学生的进步。

 

【学习活动记录】

 

只将本单元学习中进行的“学习活动”填写。

 

专题参考资料

 

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陶伯华著.人类文明演进的十大飞跃点.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王忠祥、聂针钊主编.外国文学史·二、三、四.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下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周宁、周旻主编.世界电影史话.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周宁、周旻主编.世界文学史话.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雅克·德比奇、让·弗兰索瓦·法弗尔、安东尼奥·菲利浦·皮芒代尔著.徐庆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崔庆忠著.世界艺术史·绘画卷.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新编世界艺术史·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新编世界文学史·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美]亨德里克·房龙著.刘海译.人类的故事.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