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8—4

时间:2009-10-18 17:27:33  来源:人民版
 

(五)历史问题注释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1866年生于法国中部古老小城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阶级律师家里。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因反纳粹活动而遭到软禁,于1944年12月30日谢世于家中。

 

罗兰童年时代就很聪慧,父亲的德高望重和母亲的虔诚端庄,对他影响深远。音乐和文学,逐渐成为他生命的热爱和特色。1889年从高等师范毕业,作为官费生前往罗马研究历史。1892年回国后,先后在巴黎几家中学和巴黎大学教授音乐史课程。罗兰的初期创作活动集中于历史剧的创作,先后写了四部剧本。针对资产阶级指责,他曾疾呼“让我们把窗子打开!让我们把自由空气放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在这种动机指导下,他写成了关于贝多芬、未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3部伟人史。他最优秀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年)。在这部长达10卷的小说里,作家塑造了一群个人奋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反映了他们对帝国主义时代德、法黑暗腐朽社会的反抗,以及他们个人奋斗道路必然失败的悲剧。这部小说牢固地奠定了罗曼·罗兰在20世纪早期文坛的声望。作者也因此而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此外,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还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又创作了著名的悲剧《罗伯斯庇尔》。

 

罗曼·罗兰生活在一个阴暗、娇弱、变坏的时代,罗曼·罗兰真诚地相信艺术应该描绘真实的情感,传达出使人变得高贵的道德感。他无间断地呼吁自由和人类精神的尊严,支持被压迫者。但因为20世纪后期是个愤世嫉俗的时代,而相对于此,罗曼·罗兰的理想主义流派似乎显得有些虚饰做作,所以罗兰逝世后,他的名望在法国以至全世界都大大衰落。由于他对艺术多愁善感的态度,以及他写作中缺乏对古典式样的掌握,使法国从未真心实意地接纳这位诺贝尔桂冠得主。但无论如何,即使罗曼·罗兰的写作中有瑕疵,人们仍然会赞赏他理想主义的高贵性。

 

【德莱塞】

 

德莱塞 (1871—1945)出身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镇。德莱塞从小就聪颖好学,有很强的求知欲,但因为家中经济困难,所以中学还为未毕业就开始自己谋生,曾经当过收帐员和新闻记者。生活的经历给了德莱塞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他的作品大多贴近劳苦大众,诚实、大胆,给人们描绘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一幅幅真实图景。

 

1900年,德莱塞开始文学创作。早期长篇小说有《嘉丽妹妹》、《珍妮姑娘》、《“天才”》等,带有自然主义色彩。俄国十月革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1925年发表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描写一个青年受资本主义社会腐蚀因而堕落、犯罪以致毁灭的过程。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德莱塞曾经调查矿工的生活和罢工斗争,写了《哈尔兰矿工的话》。晚年他又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在逝世前数月,德莱塞加入了美国共产党。德莱塞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美国的文化宝库,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悲剧》】

 

《美国悲剧》是德莱塞最重要的代表作。主人公克莱特是一个穷牧师的儿子,他一心想过富有的生活,然而生活的窘困无法满足他的种种欲望。几年后,二十几岁的克莱特在芝加哥遇到了开工厂的伯父,伯父让他去自己的工厂做事,并在不久后又提拔他做了工头。在工厂,克莱特与同时贫民的女工洛蓓塔相爱,并使她怀了孕。而此时,克莱特又结实了富有的大资本小姐——桑德拉。克莱特向往着能和桑德拉结婚,并以此来摆脱自己卑贱的命运,过上富有的生活。于是他想将洛贝塔推入水中,准备动手时克莱特又由于胆怯而犹豫了,但最终还是在无意中两人双双落水,然而克莱特却没有搭救洛蓓塔,洛蓓塔最终被淹死。在不停的审讯中,尽管很多人都在编造着谎言搭救克莱特,然而在良心的谴责下,克莱特最终承认自己有过杀人的动机,最终被处以电刑。

 

《美国悲剧》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揭露了美国社会中金钱对青年的毒害和腐蚀,克莱特的悲剧是美国社会的悲剧,说明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与道德的堕落。

 

 

 

【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年)、《永别了,武器》(1927年)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海明威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年),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年)。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岛屿》(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艺术上,海明威特有的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对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生于加尔各答。曾就学于加尔各答大学和伦敦大学。十七岁时开始用孟加拉文写诗。19世纪80和90年代,泰戈尔出版了多部诗集,在印度文坛声誉日隆。1890年后,泰戈尔移居乡村,管理其父田庄。在农村,他广泛地接触农村生活,同情劳动人民。泰戈尔同情和支持受侵略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1905年,他积极参加孟加拉人民反英运动,并创作许多爱国歌曲。1919年为抗议阿姆利则惨案,他放弃了英国政府授予的爵士头衔。泰戈尔还曾发表公开信谴责日本侵略中国。

 

泰戈尔多才多艺,一生创作无数,有《吉檀迦利》、《新月集》等诗集六十余部,并著有《沉船》、《戈拉》等长篇小说以及《红夹竹桃》等剧本以及许多散文。1913年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抨击种姓制度,同情农民的悲惨处境。其诗歌格调清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泰戈尔还擅长绘画作曲,1911年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后来被定为印度国歌。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现、当代小说家,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于1899年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自杀身亡。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忧郁悲凉,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大学时,川端康成曾参与复刊《新思潮》杂志编辑。毕业后,又参与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并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还参加了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川端康成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因长期担任日本笔会会长,将学习西方与继承传统有机结合,作品得以“标举新感觉,写出传统美”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总体来说富于抒情性,善于对人物内心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并具有浓郁的日本传统文化的氛围。同时,川端康成还追求人生升华的美,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则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其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1968年因《雪国》、《千鹤》、《古都》三部小说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奖状表彰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

 

因为伴其一生的孤独忧郁,1972年川端康成选择了他认为是“最高的艺术”——自杀。又因他早年曾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所以,未留下只字遗书。

 

 

 

【马克西姆·高尔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可夫。笔名玛克西姆·高尔基的意思是“最大的痛苦”。他是俄国伟大的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现名高尔基城)的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逝,他11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过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少年时期还曾参加过倾向民粹派的大学生秘密团体。这一切就是高尔基的“大学”。

 

二十岁后,高尔基开始在祖国各地流浪,目的是了解俄罗斯,看看人民的生活状况。在长期的流浪期间,他一面做工,一面组织秘密小组,进行革命宣传。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

 

青少年时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尔基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到俄罗斯劳苦大众在沙皇统治下的艰难生活。高尔基对腐朽的旧制度充满厌恶和憎恨。他在作品中抨击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他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沙皇政府对此十分害怕,曾几次监视、拘禁和逮捕高尔基,并将他流放。镇压不但没有使他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斗争的意志和决心。九十年代高尔基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底层”社会(如《马尔华》、《柯诺瓦洛夫》、《切尔卡斯》等)。在高尔基早期作品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占有重要地位,如《伊则吉尔婆婆的故事》、《鹰之歌》、《海燕之歌》(1901年);其中《海燕之歌》是一曲鼓舞人心的向革命进军的号角。九十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思想日趋成熟,这时期高尔基发表了第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1899),接着,《三人》(1900)也问世了。此外,高尔基还写了许多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剧本,如《小市民》(1901)、《底层》(1902)、《消署客》(1904)、《太阳的孩子》(1905)、《野蛮人》(1905)、《仇敌》(1906)等等。1906年,高尔基的代表作、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革命导师列宁是高尔基的良师益友。在列宁的建议、鼓励之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自传三部曲不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艰苦的思想探求过程,而且广泛概括了19世纪70-80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优秀品质。高尔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史诗式的不朽巨著。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作品,为无产阶级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高尔基不仅是语言艺术家,同时还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高尔基的文学论文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此外高尔基还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他曾担任《红色处女地》杂志的编辑工作,组织“世界文学出版社”,领导一九三四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工作,同时他还是国内战争史和工厂史写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在他的关怀下,培养出了整整一代的苏联作家。

 

【《母亲》】

《母亲》是高尔基为唤起俄国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胜利的信心而作的。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年轻工人巴维尔及其母亲尼洛芙娜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后,逐渐觉醒,以及巴维尔领导的工人小组的成长过程。然而在“五一”节示威游行中,巴维尔等人不幸被捕。小说的第二部分描写了母亲尼洛芙娜在儿子被捕后,接替了儿子的革命工作,常常扮作小贩、香客、修女等到处散发革命传单和宣传革命真理的小册子。在审判巴维尔的法庭上,巴维尔正义凛然地控诉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和罪恶,同时也表明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而母亲则在传送巴维尔演说的传单过程中被宪兵抓住。

 

小说通过“母亲”这个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反对沙皇统治的不懈斗争。小说将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母爱和人类最神圣的事业——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融为一体,以革命乐观主义预示了旧时代的必然灭亡,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鲁迅】

 

鲁迅(1881年―1936年),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至次年初,其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鲁迅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又出版了另一部小说集《彷徨》。鲁迅的小说风格独特,丰满洗练、隽永舒展,笔锋犀利活泼。他的杂文以激烈深刻的风格解剖社会、抨击时弊、揭露中国文化旧传统中的阴暗面,影响了几代中国人。鲁迅因此被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德彪西】

 

克罗德·德彪西 (1862-1918)是杰出的法国作曲家。1862年生于圣热曼昂莱,自幼学钢琴。1873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学生。德彪西曾与当时的一些诗人和画家小团体很接近,并以他们的诗歌为歌词写作了不少声乐曲。著名的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就是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的,这部作品同时还被公认为德彪西第一步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德彪西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德彪西摆脱了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代表作有《版面》、《欢乐岛》、和《二十四首前奏曲》等。德彪西的作品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彪西曾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并于1918年在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勋伯格】

 

勋柏格(1874-1951)是有犹太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20世纪音乐巨人之一,主要依靠自学成才。他是从19世纪末德奥晚期浪漫派音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瓦格纳影响,后逐渐离开传统,最终建造起全新的天地。他认为古典的意念,古典的形式与古典音乐的基础——大小调体系都是过时的东西,在调性限制的范围内是不可能写出好乐曲来的,因此他抛弃了音乐的调性,代之以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与其门生威柏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新维也纳乐派”,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开山鼻祖。

 

晚年时期勋伯格流亡到美国,后入美国籍。期间创作了由朗诵、男声合唱、管弦乐演出的名作《华沙幸存者》,用音乐向纳粹提出强烈的抗议。其音乐理论与作曲体系对世界有较大影响,代表著作有《和声学理论》、《和声的结构功能》和《作曲基本原理》等。

 

作为音乐领域中表现主义风格的开拓者,勋柏格用音乐揭示了真实的现实与人生,触摸到了人的灵魂中更加深沉、痛苦的一面。作为12音序列作曲法的首创者,他展示了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全新的音乐组织手段。其音乐的意义至今仍发挥着强大而深远的影响。

 

 

 

【巴伯罗·毕加索】

 

巴伯罗·毕加索 (1881-1973)是西班牙人,自幼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毕加索是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但他一生都在不停地探索,其绘画风格多变。根据用色的不同,毕加索的画风可分为“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和“黑人时期”,后来又出现了“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在“黑人时期”,毕加索创作了震惊欧洲画坛的《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立体派的开端。1937年,毕加索又创作了著名的巨幅油画《格尔尼卡》,以此来抗议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并对人们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毕加索是个一生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并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体现在他各异的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对各种手法的使用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毕加索活了93岁,他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留下了数万件的作品,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亚威农少女】

 

《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形成于其创作生涯中的“黑人时期”,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

 

1907年,毕加索根据他青年时代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大街”所见的妓女形象为依据创作了此画。这是一幅与以往的艺术方法彻底决裂的立体主义作品。毕加索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公开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进行挑战。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环境描写,只有几个面的结构。画面上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其形体,特别是脸部、正面、侧面、斜面全部合在了一起。

 

这幅画完全违反了人的视觉所看到的形象,又是以裸体女人为主,使毕加索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嘲讽和指责。然而,这幅画却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这幅画由此被认为是立体派的开端,毕加索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格尔尼卡】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

 

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索也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了这一幅震撼世界画坛的《格尔尼卡》。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甚至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似乎在表达着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然而,仔细观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也是相互平衡的。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一)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的文学作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中期以后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后现代主义文学了解这一时期世界总体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环保小说《寂静的春天》认识文学艺术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及影响。

通过音乐、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发展认识世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增强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过程与方法】

 

在结束本课的学习后组织学生搜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丰富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再次感受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并进行总结,写成论文、制作海报或者将音乐作品刻录成光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寂静的春天》,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通过这一阶段的文学艺术内容的学习以及对整个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发展的总结,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