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6—3

时间:2009-10-18 17:27:38  来源:人民版
 

(三)问题解答

 

[议一议]

 

1.“信仰得救”在当时的德国和欧洲意味着什么?

 

“信仰得救”,即人只要在认真研读圣经的基础之上,在灵魂深处虔诚地信仰上帝,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承认与恩典,成为无罪、得救的、永生的人。而宗教律法、宗教礼仪以及各级神职人员都是多余的,根本无需这些中介。这样一来,也就从内部摧毁了教皇或教会作为精神权威存在的传统根基,把基督徒从天主教会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为其反对罗马神权、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纲领提供了伸学的依据和武器。

 

[想一想]

 

1.“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吗?

 

答:文艺复兴运动从表面的含义来看,是一种复兴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活动,是一种复古运动,但从其深层的含义看,它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思想领域里的变革。这是因为,它是新兴市民阶级借复兴古代理性主义文化来反对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宗教文化的运动,是一场以人本主义反对神本主义的运动。

 

2.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对人性的肯定有那些发展变化?

 

答:薄伽丘主要关注的是人的本能,而莎士比亚则更注重人的理性。

 

[自我测评]

 

1.              教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有那些?

 

答:由路德首先发起的这场宗教改革,彻底造就了基督教世界不可挽回的分裂,打破了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局面,意味着中世纪走向了终点。而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它激发了人们恪守天职、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在精神文化方面,宗教改革使人们放弃了中世纪统一教义的愿望,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从而造成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崛起在欧洲,以上帝为一切尺度的信仰主义时代终于在历史的舞台上拉下了帷幕。

 

 

 

 

[问题探究]

 

1.通过阅读这些文献,请你谈谈马丁·路德对赎罪券的态度。

 

答:赎罪券并非救赎的凭借,只不过是天主教会掠夺钱财的一种手段而已。

 

2.通过阅读这些文献,你能回答马丁·路德对教皇有怎样的看法吗?

 

答:路德在论纲中,并没有公开反对教皇,而是提出教皇并没有免除任何人罪恶的权力,因为免罪权属于上帝。论纲的意义也在于对天主教关于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的说教予以公开的否定。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通过对文艺复兴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和观点的分析,由表及里,深入本质,从而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评价方法

 

讨论法

 

[评价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问题,把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并由小组长作讨论总结报告。注意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的各种表现,如语言的表达情况、参与讨论的热情度等等,并及时记录在案,以便作为综合考核学生成绩的一个依据。

 

[评价总结]

 

认识事物,不能仅仅关注表面现象,而应从根本或本质上来分析事物,从而达到较为客观地、科学地认识事物的目的。在教学中,需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以期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五)历史问题注释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时期(14—17世纪)。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德、法、英、西、尼德兰等欧洲其他国家。14、15世纪,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文化上开始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当时主要的思潮是人文主义: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为前提,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要求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打破作为神学和作为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

 

在自然科学方面: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传说以致命打击;哥伦布和麦哲伦等在地理上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了无可反驳的证据;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

 

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导致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强烈要求民族统一。在民族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逐渐形成民族的统一语言。

 

文艺复兴的表现虽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取得突出成就。代表人物为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画家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提香,雕刻家米开朗基罗,音乐家帕斯特里那、拉索等。在德国,表现为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讽刺文学以及科学技术发明等。在法国,自由意识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和小说家拉伯雷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空前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也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

 

 

 

[薄伽丘]

 

薄伽丘(1313—1375年)是意大利著名的文学家和人文主义者,自幼酷爱文学。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他结识了众多的人文主义学者,从他们身上汲取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精华。在对古典文化的发掘过程中,他悉心体会前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思维的方法,吸纳前人的认识成果,然后开展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薄伽丘一生著述丰硕,包括叙事诗、14行诗、长篇小说和论文等。在艺术形式上,这些作品摆脱了骑士文学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主要代表作有诗歌《爱情的幻影》、散文故事《可爱的菲亚达》和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可爱的菲亚达》表现了他对情人玛利亚的深切思念,真实而细腻地描写了女主人公的情绪、欲望、妒忌和被弃的痛苦,被誉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心理小说”。《十日谈》则叙述了10个青年男女为逃避瘟疫在佛罗伦萨郊区的一座别墅里住了14天,其中10天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这100个故事分别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轶闻趣事、法国寓言、东方民间故事、宫廷传闻和街谈巷议等。其主导思想是,揭露和讽刺教会的虚伪与腐败,认为罗马教廷“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甚至……耽溺男风”。《十日谈》提倡产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维护妇女权利,认为现世享乐是人的本性、人的权利,甚至还借小说中主人公菲莉芭之口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十日谈》还热情地赞扬了市民、下层群众和异教徒的聪明、勇敢和机智,把统治者鄙视的商人、手工艺人、诗人和艺术家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来加以歌颂,谱写了一首赞美人生和现实生活的“人曲”。《十日谈》一问世,就在欧洲流传开来,并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15、16世纪,《十日谈》就在欧洲刊印了近100个版本。后来许多文学家的创作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都曾受到《十日谈》的影响。

 

[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出生于富裕市民家庭。1578年到伦敦,任过演员、编剧、导演等职,以及成为剧院的股东。他从事创作20多年,写出37个剧本和150多首14行诗。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等多种体裁。他的历史剧,是为13世纪的约翰王至15世纪末的查理三世各个著名国王所写的剧本。这些历史剧不仅再现了许多历史事件,而且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他赞成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分裂,拥护王权加强。他的戏剧主要有《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这些戏剧充满了乐观主义情调,赞美友谊和爱情,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社会道德理想。莎士比亚在17世纪初写了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代表他的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些剧中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与黑暗罪恶的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他以暂时柔弱的先进力量同强大的罪恶势力斗争的悲剧结局,来控诉封建社会和封建贵族,同时还批判了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贪婪、自私和残忍,以及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莎士比亚创作的巨大成就,不仅在欧洲文坛上享有最高声誉,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一词源于拉丁文“reformation”,意为“改革”、“改良”。16世纪欧洲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改革运动,出现于德意志、瑞士、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奥地利、尼德兰、英国、法国、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等国。这一时期,欧洲的封建制度已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开始兴起,民族国家开始形成,而以教皇为首的罗马天主教会竭力维护旧的封建秩序,阻碍社会的进步,因而成为矛盾的焦点。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斗争序幕。1521年,马丁·路德当众烧毁教皇革除他教籍的谕令,促使运动迅速发展。

 

宗教改革中创立的教派,称为新教,它区别于旧教(天主教)的主要之点是:强调“因信得救”,即教徒只凭信仰即可的救,不必通过教士主持的各种宗教仪式(即所谓“圣事”);反对天主教的教阶制,反对崇拜偶像。新教只设少许牧师管理教会事务,牧师可以结婚;强调《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主张人人可以读《圣经》;反对教皇对各国教会事务的控制和干涉,要求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用本民族的语言作礼拜,同时取消天主教的大部分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餐礼。因此,新教会又被称为“廉俭教会”。

 

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参加者成分复杂,有市民和资产阶级,农民和 城市平民,以及世俗国王和封建主。新教有三宗:由路德创立的路德教,产生于德意志,后传播到斯堪的纳维亚诸国以及瑞士、法国等国,属温和派;由加尔文创立的加尔文教,产生于瑞士的日内瓦,后传播到法国、尼德兰和苏格兰等国,属激进派;英国圣公会,又称英国国教,是英王自上而下建立的,属保守派。

 

宗教改革运动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制度,有进步意义,但是所建立的新教各宗对人民群众而言又是新的精神枷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