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5—2

时间:2009-10-18 17:27:42  来源:朱汉国主…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内容上:“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方针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式上:革命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第一次高峰。

 

【议一议】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文艺事业遭到怎样的摧残?原因是什么?

 

文革期间,我国文艺事业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到农场劳动,遭到政治批判,甚至迫害致死。文艺作品遭到封杀,仅留下“八个样板戏”,文化园地百花凋零。原因是林彪、江青一伙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说一说】你知道在影视戏曲方面政府奖项的名称是什么吗?你能说出其中一部作品的名称吗?

 

百花奖、金鸡奖、梅花奖,《开国大典》获金鸡奖。

 

【自我测评】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产生这两个高峰的主要原因。

 

两个高峰:一个是指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一个是指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主要原因:(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开始,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概括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3)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

 

【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中国从被西方人指为“东亚病夫”到确立世界体育大国地位的历程,写一篇随感。

 

提示:(1)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落后,国际地位低下,体育事业难以发展。(2)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基础薄弱,国际环境恶劣,中国体育历经波折,但地位有所提高。(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居世界前列。(4)从“东亚病夫”到世界体育大国的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体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勇气。

 

【评价方法】

活动法。

 

【评价过程】

设计探究性学习小课题,学生分组搜集相关资料,或照片、或实物、或论文,开展一次“新中国文化体育事业展评”活动,既有图文展示,又有学生自主发言,师生互动,相得益彰。

 

【评价总结】

本课教学评价渗透于课堂内外,教师备课时应精心设计课题,启发广大学生去质疑、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文化史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赞赏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协作精神,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历史问题注释

 

新中国50年文艺优秀作品要览

    ○小说   

    前17年:《红岩》、《红日》、《红旗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山乡巨变》等。

 

    后20年:以短篇小说《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以《蝴蝶》、《人到中年》、《今夜有暴风雪》、《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反思文学’’,以《乔厂长上任记》、《沉重的翅膀》、《花园街五号》、《苍天在上》、《人间正道》为代表的“改革文学”等。

 

    ○电影    

    前17年:《上甘岭》、《南征北战》、《甲午风云》、《英雄儿女》、《董存瑞》、《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李双双》、《刘三姐》、《五朵金花》、《小兵张嘎》、《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孙悟空大闹天宫》等。  

 

    后20年:《天云山传奇》、《小花》、《人到中年》、《秋菊打官司》、《周恩来》、《孙中山》、《大决战》、《大转折》、《开国大典》、《凤凰琴》、《焦裕禄》、《离开雷锋的日子》、《红河谷》、《鸦片战争》、《周恩来外交风云》等。

 

    ○话剧

    前17年:历史题材的《蔡文姬》、《关汉卿》,现代题材的《茶馆》、《龙须沟》、《霓虹灯下的哨兵》等。

 

    后20年:《于无声处》、《丹心谱》、《西安事变》、《山杠爷》、《旮旯胡同》、《死水微澜》、《狗儿爷涅槃》、《地质师》、《虎踞钟山》等。 

   

    ○电视剧    

 

    后20年:《渴望》、《四世同堂》、《西游记》、《红楼梦》、《西部警察》、《英雄无悔》、《努尔哈赤》、《篱笆、女人和狗》、《围城》、《中国神火》、《车间主任》、《人间正道》、《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戏曲与歌舞剧

 

    前17年:京剧《群英会》、《将相和》、《白蛇传》、《窦娥冤》、《红灯记》、《芦荡火种》,评剧《夺印》、《杨三姐告状》,昆曲《十五贯》、《李慧娘》,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祥林嫂》,豫剧《朝阳沟》、《花木兰》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红绸舞》、《荷花舞》、《孔雀舞》等民族舞蹈;《小刀会》、《宝莲灯》、《鱼美人》等舞剧;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歌剧《长征》、《江姐》、《洪湖赤卫队》等。

 

    后20年:京剧《曹操与杨修》、《法门众生相》、《骆驼祥子》。昆曲《司马相如》,豫剧《红果,红了》,采茶剧《榨油坊风情》等。歌剧《张骞》、《苍原》,舞剧《丝路花雨》、《土里巴人》、《边城》等。

 

 

 

    【《红旗谱》】

 

    梁斌的长篇小说。 1957年出版。小说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以反割头税运动和保定二师学潮斗争的历史发展为线索,描写了朱、严两家三代人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对以冯老兰父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前仆后继的曲折斗争过程。书中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进程;揭示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由低潮到高潮的历史发展趋势;描绘出抗日救亡运动在冀中平原兴起的时代风貌;塑造出革命农民几代人的英雄形象,组成了革命英雄的谱系。这是建国以后优秀长篇之一,被改编成电影、话剧,影响很大。

 

 

    【《红日》】  

 

    吴强的长篇小说,1957年出版。小说以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展示了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小说歌颂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业绩,也反映了蒋介石嫡系部队74师由骄横到覆灭的过程。这是一部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文学作品。

 

    【《林海雪原》】

 

    曲波的长篇小说,1957年出版。小说描写了东北人民解放军一支30多人的小分队,转战于东北莽莽林海雪原中,同几十倍于己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武装艰苦战斗,最后全歼敌人的故事。这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斗争,在其他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小说描写了解放军小分队战士的智勇双全,土匪的凶残狡诈;也描绘了东北大森林里特有的景色,充满了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

 

    【《山乡巨变》】   

 

    周立波的长篇小说,1959年出版。小说以湖南某偏僻山村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各种矛盾,反映出1956年前后的农业合作化高潮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小说对于人物内心世界、各类人物神态、湖南山村的风土人情都有生动而深刻的描绘。周立波擅长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这部小说堪称《暴风骤雨》的姐妹篇。

 

 

 

    【《青春之歌》】

 

    当代女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1958年初版,1960年修订再版。小说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之间的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林道静这个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典型形象。小说反映出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复杂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分化、觉悟,表现了一代中国青年在党领导、教育下的成长,歌颂了革命的青春。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是建国以来优秀长篇之一,并由作者改编为同名电影。

 

    【《创业史》】

 

    柳青的长篇小说。1959年出版。小说围绕着梁生宝互助组的巩固和发展,直到灯塔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深刻而完整地概括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两条道路斗争及创业的艰难,以生动的形象,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小说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许多成功的艺术形象,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

 

    【《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1961年出版。小说以人民解放战争向全国胜利大进军为背景,着重描写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并同重庆城内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以及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相呼应。展现出敌人垂死前的极端凶残和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歌颂了在黎明前坚持斗争的革命者英勇、机智、顽强、视死如归的高尚品德与革命精神,塑造了一个在特殊条件下坚持斗争的英雄群体。许云峰和江雪琴是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许云峰具有非凡的胆识、卓越的远见和善于应付瞬息万变的险恶局势的才能,充分体现出共产党人在任何场合都能以政治上思想上的绝对优势压倒敌人的气魄和力量。更为难得的是,最后,他把越狱的通道和迎接解放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却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英勇就义。江雪琴有着纯洁的党性,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坚贞。她在赴华蓥(ying莹)山途中见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以坚强的革命意志控制自己,化悲痛为力量,更勇敢地投入战斗。狱中的千折万磨动摇不了她的革命信念,特别是在临刑前,她像往日一样和同志们告别,梳理好头发,换上蓝色旗袍,用手压平皱痕,从容就义。她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誓言。

 

小说还成功地塑造了狱中领导人齐晓轩雄伟而悲壮的形象,华子良十分独特的英雄性格,以及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年轻共产党员成岗,爽朗、豪放、勇敢的青年工人余新江,严格要求自己、经得起任何考验的革命知识分子刘思扬,浑厚、乐观的农民党员丁长发,外表斯文、内心刚强、有丰富阅历和斗争经验的老大哥,始终保持人民子弟兵严整军容的新四军战士龙光华,还有那从小经受炼狱的小萝卜头等等。

 

小说以磅礴的气势,悲壮的色彩,朴实真挚而又不乏哲理和诗情的语言,特别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激励和教育了广大读者,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参加过党领导的解放前夕的反蒋斗争,并被蒋帮投入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亲身经历了光明和黑暗的激烈搏斗,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斗争和壮烈牺牲的伟大场面(二人均为狱中党领导最后组织越狱的幸存者),50年代就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红岩》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所以具有特别感人的力量。

 

 

 

    【五六十年代的其他著名长篇小说】

 

    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反映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两大题材。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高云览的《小城春秋》,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欧阳山的《一代风流》三部曲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题材的主要有: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浩然的《艳阳天》,艾芜的《百炼成钢》等,历史题材的有姚雪垠的《李自成》等。

 

    【“茅盾文学奖”及部分获奖作品】

 

    著名文学家茅盾逝世前,自动捐献出稿费25万元,以作为奖励优秀长篇文学作品的基金。中国作家协会于1981年设立了“茅盾文学奖”,1982年首次颁奖,获奖作品先后有魏巍的《东方》、莫应丰的《将军吟》,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的《芙蓉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刘心武的《钟鼓楼》,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

 

    【魏巍和《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1920一    )河南郑州人,当代作家。抗日战争开始后参加八路军,曾在抗大学习,并发表过诗歌。抗美援朝时,曾两次赴朝采访,写出著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作者以满腔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赞扬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当时有相当大的影响。“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称。魏巍的其它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报告文学,曾汇成集出版,书名也叫《谁是最可爱的人》。此后,他在《解放军文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长期任职,并不断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主要有:散文集《春天漫笔》,中篇小说《长空怒风》,长诗《新的长征》,长篇小说《东方》等。

 

    【杨朔】

 

    杨朔(1913—1968年)当代散文家,山东蓬莱人。抗日战争中参加革命,并开始发表小说。1950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写出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又发表长篇小说《洗兵马》。后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汇成《亚洲日出》《东风第一枝》《海市》《生命泉》等集出版。其散文的特点是格调清新,赋有诗韵,耐人回味。有些散文,如《香山红叶》《茶花赋》《荔枝蜜》《雪浪花》等,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刘白羽】

    刘白羽(1916一    )当代散文家,北京人。 1938年赴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任《新华日报》编辑,此间发表一些小说和散文。抗美援朝时两次赴朝采访,发表《朝鲜在战火中前进》等报告文学。 1955年后从事文化领导工作,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汇编成《早晨的太阳》《红玛瑙集》等。其散文气势磅礴、文彩绚丽,名篇有《长江三日》《平明小札》等。

 

  【其他优秀散文家】

 

  其他优秀散文家还有:吴伯箫,代表作是《菜园小记》《记一架纺车》;秦牧,代表作是《社稷坛抒情》《艺海拾贝》;方纪,代表作是《挥手之间》;碧野,代表作是《月亮湖》;徐迟,代表作是《哥德巴赫猜想》。  

 

  【贺敬之和《雷锋之歌》】   

 

  贺敬之(1924一    )当代诗人,山东峄县人。 1940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5年与丁毅执笔,集体创作大型新歌剧《白毛女》。解放后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担任文化领导工作。他的长诗《雷锋之歌》发表在1963年4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共6章,1200多行。全诗感情奔放,联想丰富,在青年中有很大影响。贺敬之的其他作品还有:长诗《放声歌唱》《中国的十月》,抒情短诗《三门峡――梳妆台》《桂林山水》等。

 

    【郭小川

 

    郭小川(1919—1976年)当代诗人,河北丰宁人。 1937年参加八路军,在三五九旅工作,后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解放战争中,先在新闻战线工作,在解放区办报,然后随军南下,到武汉从事宣传工作,1953年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后任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并任《诗刊》编委。他的诗富有战士的激情,重视格律与音乐美,主要作品除《将军三部曲》外,还有《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等。

 

  【艾青和《归来的歌》】

  艾青(1910一 1996年),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青年时期学习美术,1929年赴法留学,学习绘画与哲学,开始创作新诗。1932年归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6年创作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轰动诗坛。此后,不断写诗,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50年代,艾青一度受到不白之冤,1976年后,他的创作进入第二高峰,创作了《归来的歌》等著名诗作。这部诗集是诗人被迫沉默20多年以后整个心声的逬发,抒发了向往光明、努力奋争的愿望,反映了作者历经磨难之后更加老练、浑厚的诗风。

 

 

 

    【话剧《龙须沟》】   

 

老舍作于1950年。全部分三幕,以北京城西南角一条臭水沟——龙须沟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为线索,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同命运,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品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台词口语化但思想深刻,幽默而辛辣,是解放初期少有的优秀剧目。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60年代创作的一部不朽之作。 1964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我国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3000多人云集北京,联台演出了这部历史巨作。作品形象概括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8年间,中国人民走过的斗争历程,展现了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烽火,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怒潮,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场面,以及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剧目包括舞蹈、歌舞、表演唱等35个片断,歌曲39首,诗朗诵18段,变换场景37处,集中表现了我国音乐舞蹈艺术的辉煌成就。作品以磅礴的气势、优美的旋律和绚丽多姿的表演艺术,在一代中国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70年代末的话剧创作

 

  粉碎四人帮后,话剧创作出现了一个高峰。宗福先于1977年创作的《于无声处》,以1976年天安门“四五”事件为背景,反映了广大群众同“四人帮”进行斗争的事迹;苏叔阳作于1977年的《丹心谱》,把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前后的重大事件,凝聚于老中医方凌轩一家,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的深沉,有的幽默,同时也有“风”派人物;崔德志写于1979年的《报春花》,则通过某党委书记,敢于树立正面榜样,不殉私情,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奔向四化的事迹,反映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的社会一幕。此外,还有描写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同志在解放初期担任上海市长斗争生活的《陈毅市长》,反映在“文革”中堕落的女青年在社会帮助下自拔的《救救她》等。

 

    【侯宝林】

 

    侯宝林(1917—1993年),北京人,满族。相声表演艺术家。幼年家境贫寒,拜天桥艺人为师。最初学习京剧,为以后表演相声打下一定基础。30年代改说相声,40年代已闻名于京津,他的相声,台风潇洒,语言明快,以唱见长,所学戏曲形神调兼备。经他挖掘的传统相声有《关公战秦琼》《改行》;他创作的相声有《夜行记》《醉酒》等。他还致力于相声理论研究,先后出版了《相声艺术论集》《再生集》等。我国的优秀相声演员还有被誉为“冷面幽默大师”的马三立,艺名为“小蘑菇”的常宝望,以单口相声见长的刘宝端等。

 

   【1982年以来中国选手均获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

 

    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新德里)中国获61枚金牌,1986年第十届亚运会(汉城)中国获94枚金牌,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获金牌183枚,均为第一。

 

   

 

【中国体育健儿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以566环获手枪慢射金牌,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恰巧这也是第23届奥运会(洛杉矶)所产生的第一枚金牌。这届奥运会中国共获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   

     【我国女排连续五次荣获世界冠军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排球赛上夺得冠军,迈出了中国三大球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此后,1982年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1985年第4届世界杯排球赛,1986年第10届排球锦标赛,中国女排都获冠军,创女排五连冠世界纪录。

 

改革开放后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奖牌榜

届 别

金 牌

银 牌

铜 牌

总 计

世界位次

第23届

15

8

9

32

第4位

第24届

5

11

12

28

第11位

第25届

16

22

16

54

第4位

第26届

16

22

12

50

第4位

第27届

28

16

15

59

第3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