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高中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高中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世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高中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高中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高中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高中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中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高中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高中
最新热门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高中历史 9

时间:2009-12-29 12:47:00  来源:紫箫寒月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的高中历史新课程


紫箫寒月
 

六、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制度的初步发展

 1.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 “旧制度”的衰微

18世纪,法国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全国被分为一个等级:教士、贵族和平民。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主要由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组成,处于被统治地位,深受压迫。

【选修2】法国大革命前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史称“旧制度”。18世纪初,“旧制度”就开始显露出衰落的征兆。路易十四强化中央集权,实行专制统治,对外穷兵黩武,国力消耗很大。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更加腐败。他对财政困难毫不在乎,扬言“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2) 启蒙思想的影响

【选修2】18世纪.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思想家们倡导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观念,启发了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成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的思想基础。

  (3) 三级会议和大革命的爆发

【选修2】路易十六继住后,国库亏空、债台高筑。为了缓和严重的财政危机并解决征税问题,路易十六被迫下令召开中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

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僧侣、贵族这两个特权等级享有免税特权。国家的税收几乎全部来自第三等级。他们的负担十分沉重,迫切希望改革。

    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第三等级的代表自称代表绝大多数国民,在一个网球场开会,集体宣誓“不制定宪法决不解散”。国王被迫让步,三级会议改名为制宪议会。国王暗中下令调动军队,准备镇压革命。7月14日,愤怒的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攻占巴士底狱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

2.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1)《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选修2】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正在开会的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8月,制完议会正式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人权宣言》中指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针对法国的等级制度,《人权宣言》尤其强调了平等,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1791年9月,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它以《人权宣言》作为前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2)  吉伦特派当权和第一共和国建立

1792年8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也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9月21日,在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上通过了废除君主制的决议。次日,国民公会正式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选修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占领王宫,俘获了国王及王室成员。9月,法国义勇军在瓦尔密村击退普鲁士军,接着,新选出的国民公会一致通过废除王政的议案,并宣布成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1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3 ) 雅各宾派和恐怖统治

【选修2】1793年,法国局势再度恶化。反法联军再次进逼法国,各地也发生了反对共和国政府的叛乱。5月底巴黎民众举行暴动,推翻当权的古伦特派。更激进的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

    从1793年秋开始,面对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在国民公会的支持下,断然推行恐怖政策。所谓恐怖政策是指当时击国政府为抗击反法联军和镇压叛乱,实行战时总动员,用最严厉的措施,打击一切敌人和商业投机活动。断头机成为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恐怖统治的象征。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使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共和国军队平息了国内叛乱,并且击退了反法联军。但是,恐怖统治也造成了人人自危,致使罗伯斯比尔众叛亲离。

 1794年7月27日,国民公会的一些代表发动政变,将罗伯斯比尔等雅各宾派领袖送上了断头台。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的“热月政变”。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

3.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1) 拿破仑的崛起

【选修2】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依然动荡不安。新的反法联军又开始大兵压境许多人企盼出现一个强人政权,对内建立秩序和实现稳定,对外实现光荣的和平。拿破仑成为他们的希望。

【选修4】1769年,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的科西嘉岛。少年时代,他性格孤僻,但学习异常勤奋,尤其爱好历史和数学。10岁时,进入军校学习,毕业后被授予少尉军衔,在炮兵团服役。青年拿破仑深受伏尔泰和卢梭启蒙思想影响,素身经历了资产阶级废除封建等级制的巨大变革,是法国大革命的坚定支持者。

1793年,参加共和军围攻土伦之役,一举收复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由上尉破格晋升为准将。

1795年.保王党策动巴黎武装警备司令叛乱,重兵包围国民议会。拿破仑临危受命,平息叛乱,成为“共和国的救星”。不久拿破仑出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率军远征意大利。他统率装备低劣的军队。战胜了强大的反法联军。

1798年,远征埃厦.在督政府统治危机之时回到法国。

(2)雾月政变和第一帝国建立

【选修2】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接管了政府。雾月政变后,拿破仑担任“第一执政”,他颁布新宪法,名义上法国仍然是共和国,实际上建立了独裁政权。

随着国内形势好转,拿破仑的个人威望空前提高。18M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典礼,称拿破仑一世。从此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第一帝国所取代。

  (3)《拿破仑法典》

【选修4】拿破仑为了巩田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继承启蒙思想家的法制思想。颁布了《法国民法典》(通称《拿破仑法典》)。

《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它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田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部法典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恩格斯认为它“总结了革命的全部法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拿破仑非常重视法典的制定。在他的晚年,认为自己一生中打过的几十次胜仗都被滑铁卢一仗冲掉了,只有他制定的法典是永存的。

  4.拿破仑战争和波旁王朝复辟

 【选修4】英、俄等欧洲君主制国家因敌视法国革命而结成了反法同盟。拿破仑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多次打破这一同盟,沉重地打击了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君主势力,确立了法国欧洲霸主的地位。

 1805年12月,在奥地剃维也纳附近的奥斯特里兹爆发了“三皇会战”。军队实力处于劣势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与俄、奥联盟大军作战,最终法军赢得胜利,宜告了第三次反法同盟的惨败。该战役成为世界战争吏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确立了拿破仑在世界军事史上的杰出地位。

拿破仑的欧洲霸权在1810—1811年达到鼎盛时期.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沦为法国的附庸。他在附属国推行《法国民法典》。推行法国的制度,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种统治也具有侵略和称霸的性质,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几乎全军覆没。1814年,反法同盟的军队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住,被放连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抵达巴黎,再次登上皇位,开始了“百日”统治。英、俄、普、奥等国立即组成新的反法同盟,向法国发动进攻。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战败,第二次退位.被囚禁在大西洋圣赫勒拿岛,法兰西第一帝鼠最终覆灭。1821年,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病逝。

  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1)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选修1】1517年.土耳其人入侵埃及,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但原来控制埃及的马木路克仍有很大的势力。在帝国内部,埃及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相互争权夺利,战乱频仍,导致埃厦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中。18世纪的埃及盛行包税制,包税人可在包税领地内享有绝对权利,向领地内的农民征收远远多于上交政府税款的赋税,残酷地剥削农民。

18世纪末,马木路克已在实际上控制了埃及。在长期的征战中,埃及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手工业生产日趋凋敝,欧洲生产的廉价商品充斥埃及市场。

(2)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选修1】18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帝国日趋衰微,英、法等西方国家展开了对埃及的争夺。1798年,拿破仑率军入侵埃及,守备的马木路克头领未做准备,溃不成军,法军占领开罗。埃及人民举行了两次大起义。后来.英国和奥斯曼帝国联合入侵埃及。1801法军撤离埃及。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穆罕默德·阿里掌握政权

【选修1】穆罕默德·阿里(1769__1849)出生在希腊沿海城镇卡瓦拉,原为阿尔巴尼亚人1801年从卡瓦拉应征入伍。由于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很快成为土耳其军中的主要将领之一,掌握了奥斯曼帝国驻埃及军队的大部分军权。此后,阿里借助人民的力量,夺取了政权.1805年阿里迫使土耳其素丹任命他为埃及总督,建立起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2 )改革的背景

【选修1】1806年.英国联合土耳其和马木路克首领,再次入侵埃及。阿里率领埃及人民顽强抵抗,最终迫使美军撤离埃及。此时的埃及,仍处于内忧外患中:马木路克仍盘踞在上埃及(埃及南部农业区),并拥有大部分包税领地;埃及还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同时,19世纪初的埃及由于连年的战争,经济十分落后,军事力量也非常弱小,这种情况远不能适应抵御外来入侵的需要。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阿里意识到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富国强兵。

(3)改革的主要内容

阿里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改革内容包括:

 第一.创办近代工厂。从西方购买机器,聘请技师,发展机器工业,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厂。但他并不是完全依赖外国,而是一边引进先进设备.一边在国内仿制。阿里创办的工业以军事工业最为重要,建立了兵工厂、造船厂和火药厂。当时的亚历山大造船厂制造出的战舰,其战斗力可与欧洲新式战舰相匹敌此外还积极发展与圆计民生相关的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阿里采取行政手段,命令各部门尽可能使用本国产品,减少进口,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二,加强中央集权。阿里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同时简化地方行政区划,把原来的16个区归并为7个省,各省又分成若干个县和乡、村。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就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行政机构,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阿里还大力压制马木路克的势力,同时采取严厉手段整顿社会治安。

第三,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推进军事改革。阿里创办了埃厦第一所步兵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招募士兵,加强训练;又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军队数量迅速增加。还建立了一支海军。

第四,发展教育。大力培养本国技师,开办技校。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翻译欧美国家的著作。

3.对外扩张和改革的失败

选修1】穆罕默德·阿里在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不断向外扩张,企图建立一个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大帝国。1831年埃及军队入侵奥斯曼帝国的行省叙利亚,以后又攻占了叙利亚,进入奥斯曼帝国本土。战争中土耳其军队连连失败,素丹最终被迫求和,与穆罕默德-阿里签订和约,承认阿里对埃及、阿拉伯半岛和克里特岛的统治权,并将叙利亚等地划归他管辖阿里成为阿拉伯东方地区的主宰。

为壮大军事力量和发动对外战争.阿里向人民征收苛重的赋役,加重了负担,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埃及人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反对穆罕默德·阿里政权。阿里采用残暴的手段镇压起义。到19世纪30年代,他统治下的埃及已经处境不妙:由于缺乏劳力,大量农田荒芜;工厂不能正常运转,窝工、停工现象经常发生;军队也得不到补充。1849年8月,阿里病逝。改革最终失败。

4.改革的意义

  【选修1】穆罕默德·阿里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工业方面埃及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国家管理方面取得的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整顿了社会秩序;在军事方面不仅壮大了步兵的力量,还大力发展了海军。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在其统治期间,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变成“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部分”。

 

               

第三单元  工业化和近代世界的变革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18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手工工厂日益兴旺,各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2.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1)棉纺织技术的革命

18世纪,棉纺织业织工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加快了织布的速度,引起该行业技术发明的连锁反应。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一种能纺出多根纱线的纺纱机——珍妮纺纱机。以后又有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研制成功并推广。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不仅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的发明创造,而且在冶金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也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2)蒸汽时代的到来在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1765年,机械师詹姆斯·瓦特改进了纽可门的蒸汽机,使之效率大为提高。随后,瓦特又不断改进,试制成功新一代蒸汽机。改进后的蒸汽机很快就被应用于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部门,所以又称“万能蒸汽机”。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业革命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基本上都建立在河流旁边。但以水力作为动力会完全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蒸汽动力则不同,能够随意移动,可以使工厂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是工业城市之母”。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蒸汽动力的使用,带动交通运输业革命,人类进人铁路运输时代。1814年,史蒂芬孙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用蒸汽做动力的火车机车。1825年,使用机车的第一条铁路通车,从此进人铁路时代。铁路的兴建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在海上交通方面,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轮也于1807年问世。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4)工业革命的扩展

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近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散。在随后的各国工业革命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3.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的变化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械化的工厂大工业的飞跃,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工业时代。

在工业时代,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厂制度下的工人。一方面受严格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大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同时对生产所需的原料也来自世界各地。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蒸汽机车、轮船等交通运输的改进,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则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2)亚非拉国卷入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实力,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将这些地区纳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3)人口和资本的流动除了商品在国际问流通外,人口和资本在这一时期也大规模流动。这些国际移民给移入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的中心。

                     
二.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1.英国的议会改革和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1)1832年议会改革随着丁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选修2】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2年,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改革法案。

 1832年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

(2)宪章运动和普选权的逐步实现

【选修2】1832年改革后,工人阶级展开了争取选举权的宪章运动,但遭到失败。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采,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争取议会改革的运动达到高潮。,

 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二次选举改革击案,这次改革使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884年英国进行了第三次议会改革.使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代议制民主在英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妇女参与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使议会考虑赋予妇女选举权。1918年议会通过法案,给予妇女选举权。1928牟,妇女选举权的年龄资格降到21岁,与男性相同。

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英国又陆续颁布了一些法律,逐步取消了对选举权的种种限制。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2.美国的两党政治的形成

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民主党于1828年正式成立,共和党于1854年成立。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至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两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执政期间的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漫画中,分别以“驴”和“象”讽刺民主党和共和党。驴子虽然笨头笨脑,民主党人却认为它既聪明又勇敢。而被民主党讥讽为大而无当、华而不实、保守愚昧的大象,在共和党人看来,代表的却是尊严、力量和智慧。民主党和共和党索性把驴和象分别作为本党的代表动物,“驴象之争”也就成为美国两党斗争的代名词。

 3.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181 5年第一帝国覆灭,反法联军将渡旁王朝送回法国。复辟的波旁王朝倒行逆施,引起普遍不满。1830年7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复辟王朝。大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拥戴奥尔良公爵为国王,建立了“七月王朝”。

   【选修2】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卷土重来。路易十八极力恢复君主、贵族和教会的政治特权,实行白色恐怖。他的继任者查理十世的复辟活动更加猖狂。1830年7月.查理十世强行解散了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试图恢复专制君主制。27日,巴黎爆发起义,波旁王朝垮台。这场革命被称为“七月革命”。

    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实际上,七月王朝是一个赤裸裸的大资产阶级政权。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法国工人数量逐渐扩大。工人与雇主进行斗争,但遭到七月王朝的残酷镇压七月王朝拒绝政治改革,引起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的普遍不满。1848年2月,巴黎人民举行起义并迅速基本上控制了巴黎。在人民的革命风暴中,七月王朝土崩瓦解。

  (2)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

1848年2月法国巴黎再次爆发革命,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在当年12月的选举中,出乎人们的意料,从英国流亡归来的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竟然以绝对多数票当选共和国总统.

    1852年,路易.渡拿巴加冕称帝,自称拿破仑三世,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国再次实现了稳定.经济得到发展。

  【选修2】1848年2月法国再次爆发革命,中小资产阶级和工人联合起来,一举推翻了七月王朝。起义者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新的临时政府宣布法国人民享有普选权、劳动权和全民免费教育权。1848年底,根据新宪法进行总统大选,结果,主要得到农民选票支持的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法国总统。

路易.波拿巴上台后,逐渐建立起独裁统治。1851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1852年,以公民投票方式,强迫人民投票赞成恢复帝制的决议。同年登基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正式建立.第二共和国寿终正寝。

拿破仑三世以全民皇帝的名义实行专制统治.用高压和怀柔双管齐下的方式,稳定了法国的局势。第二帝国时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3)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

【选修2】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9月2日,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大军在色当被围并投降。9月4日,消息传到巴黎,在民众的欢呼声中,共和派在市政厅宣布废黜波拿巴家族,建立共和国。第二帝国终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

第二帝国垮台后,法国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共和与帝制的政体形式展开了反复较量。

【选修2】第三共和国在民族危机的紧急时刻诞生.它是由共和派和巴黎人民创始的,但是它的最终确立却得益于君主派的内讧。君主派分为支持波旁王朝的正统派、支持七月王朝的奥尔良派等几个派别,彼此意见不一致,削弱了吾主派的力量。

(4)第三共和国宪法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后,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经过反复斗争,1875年1月,国民议会最后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该宪法的颁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共和派终于取得了胜利。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1875年宪法规定:

第一,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议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第二,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第三,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第四,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4.德国的统一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还处在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全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邦国,它们各自为政,这种封建割据成为德国发展的障碍,国家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

普鲁士是德意志的重要邦国.政治上实施专制统治,经济和军事实力雄厚。从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先后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王朝战争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但它又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同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正式颁布。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宪法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实质上仍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它规定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第一,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免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

第二,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第三,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不能自行通过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德意志帝国还加强了普鲁士王国的军国主义特色,军队在帝国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使得军国主义在社会中影响深远。

 (3)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发展。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同时也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

                
三、科学杜会主义诞生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工人没有享受到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财富,等待他们的是饥饿、失业和死亡。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他们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同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热情讴歌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一牲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2.工人运动的兴起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同、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

【选修2】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西欧各国先后形成了一个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人正经历着深重的苦难。各国工人纷纷起而反抗,1831和1834年法国爆发了两次里昂工人起义,都遭到镇压,1844年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次起义规模不大,但影响不小。

1832年的英国议会选举改革赋予了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的工人领袖与议会的一些激进派议员共同草拟了一份请愿书,并命名为“人民宪章”。宪章派的名字由此得来。

“人民宪章”提出六条要求:(1)凡年满21岁的男子、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都有选举权。(2)无记名秘密投票。(3)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或其他任何限制。(4)议员应领取薪金。(5)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平均分配选举区。(6)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人民宪章附有一个请愿书。充章派广泛征集工人群众的签名,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三次请愿运动。

第一次:1839年,宪章派向议会递交了有125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但遭到下院否决。政府下令禁止群众集会,并逮捕宪章派领导人.运动转入低潮。

第二次:1842年,宪章派第二次向议会进交请愿书,此次签名达300多万人。请愿再遭拒绝。工人以罢工表示抗议,罢工浪潮席卷全国,再次遭到政府镇压。这次请愿书还提出了社会经济要求。

第三次: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来后。宪章派和工人群众更为振奋。宪章派恢复了活动,组织了第三次请愿。这一次却因领导人的动摇而夭折。

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展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1)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选修4】1818年,卡尔·马克思(1818—1883)诞生于普鲁士小城特里尔,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望的犹太律师。马克思的青少年时代.正值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加剧、各种社会思潮盛行之时。在中学毕业时,马克思就立志为全人类服务,愿为人类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马克思经常参加学生组织“博士俱乐部”的活动,并很快成为这一活动的精神领袖。俱乐部的朋友们称赞马克思“是一个思想的仓库、一所大学”。1842年,大学毕业后的马克思担任科伦《莱茵报》主鳊。1843年马克思来到法国巴黎。与德、法工人运动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个时期的马克思完成了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伟大转变。

 (2)恩格斯的思想转变

【选修4】1820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诞生于普鲁士的巴门市。1841年.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在这里他成为柏林大学的旁听生,开始系统学习哲学。学习期间.恩格斯连续发表文章,猛烈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

  1842年.恩格斯来到英国工业最发达、无产阶级力量最强大的曼彻斯特,详细了解英国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状况,并从事理论研究。恩格斯深切地感受到工人在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所遭受的沉重剥削,坚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为一种更合理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而在生产方式的这一变革中,工人阶级将起决定性的作用。1844年到1845年.恩格斯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也完成了由革命民主主义青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3)马克思、恩克斯的伟大合作

【选修4】1842年11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莱茵报》编辑部首次会面。他们的政治观点不谋而合。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再次会面,开始了毕生不渝的友谊。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了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1845—1846年.他们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用唯物主义史观解释历史的原理,即历史唯物主义。

(4)《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批判地吸收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与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德国流亡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协商,把该组织改造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为该组织撰写了宣言,即《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初发表。

《宣言》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宣言》还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宣言》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修4】《共产党宣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和策略,论证了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扼要地阐明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这部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自发行动上升为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自觉行动。

  4.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

  (1)投身1848年革命

【选修4】1848年,欧洲大陆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马克思、恩格斯创办了《新莱菌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无产阶级的报纸。它以提高无产阶级的觉悟、唤醒他们认识自己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宗旨,号召工人积极投入到反对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去。

   这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来到巴黎,很快组成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亲任主席,领导盟员进行斗争不久,柏林发生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秘密回到德国,直接领导科伦工人联合会和民主协会,动员工人参加推翻德国专制制度的起义。

 (2)第一国际的灵魂和指导巴黎公社

【选修4】1864年9月,马克思创建和领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群众性国际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革命实践。在第一国际的整个时期,马克思实际上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1871年.法国爆发革命,巴黎公社成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满腔热情给公社提供各种帮助;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发表《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认真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3)流亡中的贫困生活

【选修4】在探索、宣传科学真理的过程中,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马克思、恩格斯经常遭到各国反动政府的迫害,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845年,由于马克思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国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巴黎。1848年,马克思先是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布鲁塞尔,后又被普鲁士当局驱逐出柏林。1849年马克思再次被驱逐出巴黎,流亡英国,直至逝世。恩格斯在1848年也曾被法国政府驱逐,转至日内瓦。

(4)马克思创作《资本论》

【选修4】19世纪中叶.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加深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1848年开始,欧洲许多国家相继爆发革命。面对工人运动和革命风暴的迅猛发展,在新的条件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厦其发展规律作出科学的理论分析,也就成为这个时期马克思所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促使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进行专门研究。这一研究的杰出成果就是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

    自1850年秋起,马克思几乎每天都到大英博物馆去读书。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有固定的座位.据说由于他有无意间双脚擦地的习惯,久而久之,竞在座位下留下了印迹。

    《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产阶级存在的基础是对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占有.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恩格斯不仅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而且在许多问题上为马克思提供参考意见,马克思高度评价了恩格斯的帮助。

(5)鞠羁尽瘁

【选修4】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在悼词中,恩格斯阐述了马克思的两大历史功绩:“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整理出版马克思文献遗产和继续领导工人运动的重任。恩格斯在马克思女儿的帮助下,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与此同时,他又独立地进行大量的理论宣传工作。

    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后,欧美各国普遍建立起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随着各无产阶级政党纷纷建立,加强各党之间联系的要求日益强烈,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条件日趋成熟。恩格斯立刻敦促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盟发起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并亲自参与大会准备工作1889年7月14日,大会在巴黎正式召开,宣告成立第二国际。

    1895年8月5日,思格斯逝世。

 5.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

【选修2】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各国工人改善自己处境的斗争不断高涨他们在斗争中认识到工人阶级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1864年9月,为了声援波兰人民起义,英、法、德、意、波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举行大会,成立了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大会选出了领导机构总委员会,马克思被选入总委员会。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几乎所有第一国际的纲领性文件都出自马克思之手

    第一国际一成立,就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到1870年,第一国际几乎在欧洲所有国家都建立了支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开展,并且积极支持各国的罢工,使工人的斗争得到圆满的结果。

    第一国际积极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还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组织各国工人支持波兰等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巴黎公社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包围了法国首都巴黎。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武装起来,保卫共和国首都。

    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夺取巴黎城内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以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巴黎人民敲响警钟,发动起义。临时政府首脑梯也尔逃往凡尔赛。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内部实行民主.公社委员及一切公职人员都南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公社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巴黎公社从诞生起,就处在国内外敌人的包围之中。梯也尔政府镇压巴黎公社,公社战士英勇抵抗,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

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选修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6.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

【选修2】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第一国际解散。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明显壮大,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重新高涨.实现国际工人联合也再次被提上日程。

    1889年7月14日,在纪念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00周年之际,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上提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并通过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1889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不久,各国社会党领导工人阶级掀起罢工浪潮罢工斗争取得可喜成果.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缩短。

    在第二国际的指导下,各国社会党遵循第二国际的政治策略,引导广大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尤其是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合法斗争。通过斗争,一些国家颁布了有利于保护工人利益的法律。

    四、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 1861年改革前的俄国

  (1)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选修1】1853年,俄国以保护生活在奥斯曼帝国的东正教徒为名,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俄国的军事行动侵犯了英国和法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1854年,法国和英国加入奥斯曼帝目一方作战。战争很快转到俄国的克里木半岛进行,这场战争史称克里木战争(也称克里米亚战争)。

    不久,英法联军围攻俄国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俄国投入大量兵力,倾全国

的财力物力坚守,但最后战败。1856年.俄国被迫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俄国交出多个战略要地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农奴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选修1】俄国实行的农奴制,是导致这种落后局面的深刻根源。18世纪以后,俄国历代沙皇实行农奴制。农奴被地主所占有.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从事徭役,地主对农奴拥有家长式的“保护”责任,甚至可以买卖农奴,在农奴制下,农业耕作的方式落后,农奴生活十分贫困。

    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叶,俄国生铁产量只占英国的1/15,1861年俄国铁路里程只是英国的1/10。

 (3)变革的呼声

【选修1】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这些贵族青年曾经参加应拿破仑的战争,远征到巴黎,目睹了受过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冲击的西欧社会。回国后.他们结成秘密组织,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但起义遭到残酷镇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俄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世纪中期,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进步文学家、思想家为代表,形成了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要求社会变革和恩想解放,还提出解放农奴的要求。

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酝酿

【选修1】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感受到变革的压力,认识到农奴制改革威为大势所趋,惟有变革才能自救,他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亲自主持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发起酝酿农奴制改革的大讨论,最后,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他强制在俄国发起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2)奴制度的废除【选修1】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根据这一击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解放”法令还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份地,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但是,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民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他们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

    农民获得份地时,必须先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往往比实际地价高出好几倍,不足部分由国家垫支给地主,农民分49年偿还政府的贷款和利息。

    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也称“二一九法令”,它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这次“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事实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因此在改革过程中爆发了空前的农民暴动。

   (3)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

【选修1】“解放”法令实施以后,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奴的司法权随之消亡,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自然提到议事日程上。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司法章程》,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章程规定,废除旧的等级法

院,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但是司法改革实际进展缓慢,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

    沙皇政府同时推行地方自治改革: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这些机构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地方自治机关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4)改革的影响

【选修1】“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以及地方自治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它们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克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但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改革中对农民严重不公。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然远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3. 1905年革命

  【选修1】1915年,莫斯科十多万工人罢工,不久演变成武装起义,全国其他很多地方的工人纷纷罢工以示声援。1905年革命遭到沙皇政府的镇压,数万起义者被捕入狱。这次革命严重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次总演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