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葛剑雄:圆明园之争历史
戴羽明:火烧圆明园是活
巴夏礼事件与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之争被忽略的实质
彩色插图说明──图12 
彩色插图说明──图11 
最新热门    
 
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拍卖事件的教学探讨

时间:2009-10-18 17:02:09  来源:Lai-xian…
 

结题啦!关于对流失文物拍卖的探讨



阅读全文(55) | 回复(2) | 自勉语

  • 下一篇:我这两年的专业成长之路
  •  No.1 讨论:文物拍卖的探讨活动结题
    看了你的课程总结和附录的学生小论文,总体感觉是,你似乎摆脱了很多思维上的限制或者说自我限制,这是最让人欣喜的地方,从论题的多样性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一点。但在学生那方面,思想似乎还不能放开,讨论中对已有的各种材料和观点(仅就网络上和图书馆搜集材料方面)都了解不够。当然,这或许是时间太紧张的缘故。
    我很想说:为什么我尽力了,但我们还依然不能找到再多的活生生的历史或事实。我常常停留于“尝试”,所以我一直很想突破。
    应该说象贤在历史领域里探究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留耕堂里的那些牌匾中的很多人物,都值得探究;沙湾人文之盛,为什么不能成为你们的问题呢?只怕还是要拓展自己的思想空间。我以为,不断的尝试本身,就已经蕴含着突破了,不必强求突破,可能不断尝试过之后,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己的进境。
    “老师不够博学,学生不够精力,客观不够资源。”
    资源在网络时代真的不是问题,关键你做老师的要了解网络上的各种史料资源和论题资源;老师的学识,也有必要在自己依据一手史料尝试解决疑难与引导学生探究之间,逐渐提升。单一以教学为目标,探究性学习是难以完成的。学生精力的问题,我以为是随着兴趣和探究深入程度安排时间的,不必担忧。看看学生的热烈反应,就可以清楚知道这一点。
    你是一个有探究精神的老师,思想也比较开放,但在指导学生探究的同时,还要自己做更多的探究,从根本上来说,这一点在思想和精神的层面上更加重要,只有这一点,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你的趣味、热情和学识。
    以上都是一个没有中学教学经验的人的臆想,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还请不吝批评。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老师,谢谢您!
            多得您每次给我的意见和启发,让我工作以来在探究活动这一块,一直有方向地往前走。关于对圆明园流失文物拍卖的探讨活动,从您给的意见中,我意识到了自己这次所做的不足:
           为了使自己和学生摆脱思维限制,我偏重于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但自己没有做更多的探究,以致教师还未掌握全面的可用资源,却一味让学生去找。这使得学生和教师都有种勉强完成课题的感觉。
            我想,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大概知道出路何在了,谢谢您。接下来我一定要改进!

    考拉(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6-28 13:05:00‖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2 讨论:文物拍卖的探讨活动结题
    我觉得No.1说得挺好的哦,
    不过我对“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你的趣味、热情和学识。”有异议哦。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只为了完成miss指派的任务,不信的话你看看他们的报告就知道,全是复制、粘贴的,如果真的有热情的话,怎不发表两句肺腑之言?
    谋事在人丫,天时地利人和都缺!!!我觉得学生能完成这个任务都算是个奇迹!!!!
    天时:高二课程在象贤应该比较紧吧 呵呵。。。。本人深有体会!!
    地利:想了解历史,不置身其中(至少当面感受下拍卖气氛或者感受下文物的气色)或者经历过当时帝国主义的种种压迫,我觉得想激起满腔热血,那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只能在网上ctrl+c 然后
    ctrl+v了
    人和:呵呵!这个不敢说了,指导的氛围吧!一个老师的力量还是单薄的,而叫他们组队讨论,那就更加惨了,大家都一无所知。。。只能硬着头皮吹吹水 了 呵呵。

    最后还是要说:做老师不容易丫特别高中的老师!
    出身牛犊,想求突破!!然而有太多阻力~~~最后只能慢慢屈服于制度!!感觉挺像封建社会的哦 呵呵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纠正一点:学生没有随意复制粘贴,特别是我附在blog文中的那几篇,即使有,但他们也是在未能找到更多史实的基础上引用的。这或许也是不足之处。

    啊大海 发表评论于2009-6-29 1:01:00‖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210440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