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浙江省历史会考试题:样
浙江杭州高三年级历史期
浙江省历史会考模拟卷
浙江师大附中2006学年高
最新热门    
 
浙江人民版课例:陈家华、朱海鹏

时间:2009-10-18 17:03:04  来源:陈家华、…
 

浙江各地名师人民版高一录像课点评

 

衢州高中历史教研博客

 

(七)浙江省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家华

      

由台州温岭五中朱海鹏老师执教的必修Ⅱ专题七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课,教学理念先进,课堂亮点纷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色:

      

一、确定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堂教师不仅很好落实了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效果”等主干知识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体质,理解历史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归纳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通过展现课题研究方案,实施合作探究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切实感受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后来让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研究方案,从而培养学生课题研究的能力和研究性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最后让学生一起朗读叶赛宁的《大地的船长》来怀念列宁结题。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培养,使学生感悟历史、认识历史,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作用。

       

二、教学设计新颖,探究学习成为主线

       

本课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知识,在自主归纳中掌握知识,在教师点拨中升华知识,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识,在课堂实践中运用知识为教学理念,从而设计了“创设情景、导学探究、组织讨论、点拨释疑、情感升华”等主要环节。

      

例:《十月革命与苏联的成立》影视片断,创设一种历史情境,再现历史背景。缩短学生对历史事件以及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又起到情感的铺垫。

       

教师首先出示“课题研究方案”:让学生了解研究方案的设计模式,为学生当堂设计研究方案作好铺垫。同时又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后又通过采用《合作探究任务单》的形式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原因及效果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有效地使学生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再是让学生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还布置了相对应的研究性学习作业,把书本所学的知识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三、激发主体,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本节课教师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有很大转变,通过激发学生参与,开展探究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参与者。如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阅读提炼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论从史出、全面史观、发展的史观等。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讨论、思考、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应学生而动,应情景而动,十分注意学生的动态生成。例:教师设计了“共产主义社会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恰恰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因此,当时只要能坚持,就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回答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只能作为理想的目标而不能作为实际的行动”,教师马上随机加以引导、点拨,指出只要我们能坚持总能实现,从而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整节课教师始终以亲切的目光和语言,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从而绝大部分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饱满,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且能大胆质疑。

      

四、联系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历史与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以古鉴今。本课老师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现实社会问题放在历史背景中去思考与认识,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折射到当今现实社会。如:网上论坛所涉及到的三个观点以及第三个观点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市场经济理论主要来源就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从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了学生的心灵感受。但如果将它与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可能效果会更佳。

  

总之,这是一节:基于学生、高于学生;基于教材,高于教材一节示范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