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浙江省历史会考试题:样
浙江杭州高三年级历史期
浙江省历史会考模拟卷
浙江师大附中2006学年高
最新热门    
 
浙江人民版课例:詹华东、朱海燕

时间:2009-10-18 17:03:05  来源:詹华东、…
 

浙江各地名师人民版高一录像课点评

 

 

衢州高中历史教研博客

 

 

(四)、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詹华东

 

      

舟山中学朱海燕老师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朱老师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紧扣课程标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直观地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教学思路清晰,整堂课紧紧围绕“变”字展开,“怎么变”?“为什么会变”?层层设问,步步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

 

      

2.教学中,朱老师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互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师生共同小结、提升三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3.突出“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朱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如“吃在杭州、住在杭州”、“华西村欧式别墅”等,从微观入手,进行宏观分析,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探究“为什么变”的原因时,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把“变化”放在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中去并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4.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如讲到“居室建筑变化时”,朱老师作了些情感升华的处理,选用了浙江省建设厅“建设浙江新农村”的设计图片,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使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社会紧密结合。在学习“社会习俗变化时”,通过学生探究“丧葬礼俗”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让学生感悟:孝敬长辈、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整堂课从感性到理性、从表象到本质。师生共同总结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征和总趋势,以及影响社会变迁的种种因素,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课的结尾出现一个课外延伸:“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使整堂课的教学思想得以提升。而采用“争鸣”的方式,即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又指导了学生用唯物史观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的方法。

 

     

老师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节课,在新课程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