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中大附中七年级上历史期
深大师院附中高一历史考
东北师大附中第一学期高
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知
南师大附中06年高考历史
06南京师大附中高三考前
南师大附中高三开学历史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
河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月
湖南师大附中07届高三历
最新热门    
 
浙师附中历史博客:学生活动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3:06  来源:浙师大附…
 

 

高一历史新课程学生课堂活动的反思

 

历史课程网 

   

浙师大附中历史学科组的博客 


 

 


本学期高一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在知与能的天平上更突出“能”的培养,因此学生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就摆在了突出的地位。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摸索中发现以下问题,现在做以下总结和反思,以备参考。

问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到底有多少?

新课程打破了原先通史的体系,改为专题史的教学。教材编写的时候新课程的编委就已经先入为主,在预设学生很好得掌握通史的前提下,对某一历史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结果由于中考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是相当薄弱的。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储备到底有多少就成了一个未知数。

问题二: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如何?

学生能不能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问题,对辩证法的掌握如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初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程度是第二个未知数。

问题三:学生对哪些历史问题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取向。一个学生不敏感的话题,一个枯燥的问题将影响到活动的质量。但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已经感觉到就笔者自身的年龄段与学生在兴趣和爱好上有很大差异,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的认同程度是第三个未知数。

下面以一个个案对以上存在问题做一个分析:

朱元璋容貌之谜

朱元璋生前有两张主要画像流传至今,但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传说。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看后,龙颜大怒,画师吓得魂不附体,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只听得:“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画得更加用心,但同样被拖出斩首。第三位很聪明,他悟出了前两位画师被杀的奥秘,只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但却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又显得威严沉稳。朱看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另据《明史》本传记载一副奇特古怪,长相不雅的容貌,满脸的麻子。

学生活动:通过这个历史典故和图片,谈谈你对明代政治体制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朱元璋对自身形象的追求建立在虚无的美化基础上的这个历史典故,特别典故中朱元璋因一己之喜怒就可以随意剥夺他们的生命这样的历史史实,引导学生了解明朝封建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皇权压倒一切,人民没有起码的人身安全的保障。体会封建制度到了明朝之后开始逐渐走向反动、日益腐朽,感悟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课堂实录:

师:通过这个历史典故和图片,谈谈你对明代政治体制的感受。

生甲:说明朱元璋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

生乙:说明朱元璋爱美。

生丙:说明朱元璋变态(这个学生是捣蛋的)

师:老师强调一下这是课堂,回答的是历史问题,请同学们注意自己的用语和表达。同时提示大家,要求谈谈对明代政治制度的感受。

生1:说明皇帝希望自己表现得和蔼

生2:说明明朝开始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学生是照书本读的)

师:在这个故事里你从哪些方面可以得到明朝中央集权加强的结论呢?

生2:不知道

师: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在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可以说明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无学生回答

活动反思:

本堂课的学生活动是高一历史备课小组在严美蓉老师的指导下,集体讨论制

定的。原计划设想学生可以很明确的从材料中提取以下信息:1、两张画像中,朱元璋的价值取向,即作为一个帝王希望自身留下和蔼的形象;2、三位画师的不同命运在于是否迎合了皇帝的价值取向,前两位画师之死反衬出封建统治的残酷,引入本课主题: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学生表现的思考:

1、学生甲乙丙三人的回答说明学生历史思维习惯没有养成,学生的回答主要从历史事件的表面就事论事,没有从深层进行理性思考,即没有养成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学生的解题习惯养成度不够。题目要求从“政治制度”方面谈谈感受,但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个要点。

3、学生对明清的基本历史不了解,对明清两朝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不明确,所以无法根据政治制度的提示,联想到明清的政治状况转变等相关内容,说明学生通史基础薄弱。也正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学生对该历史问题没有一定的感性知识做储备,所以无法展开对此问题的探讨,活动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

 

 

改进意见:

 

1、知识性的活动设计,如果预计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原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则不应该放在导课中使用。建议把知识性的学生活动作为一节课最后的小结,主要依托本节课的新授知识设计活动,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案导学,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概念预先提供学案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和解析。如案例中关于政治制度的概念要给学生在学案里进行预先的解析,则可以避免学生对概念模糊引起答题时无所适从的现象。

 

3、多设计情景式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历史情景,依托情景设计问题,学生活动有了知识上的载体,在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也就可以较好得避免空谈的情况的出现。

 

4、问题设计要小,象案例中政治制度这样的问题切入口太大,学生不容易把握要点,可以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如案例中的活动,可以分解为以下问题:

 

①、朱元璋对自己的形象有怎样的取向?

 

②、朱元璋为什么可以随意杀死前两位画师?

 

③、请问在当时是否会有人出来劝阻朱元璋的行为?为什么?

 

④、通过这个历史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在明朝时期,皇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⑤、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是通过怎样的步骤实现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