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历史期
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期末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历史期
北师版七年级期末历史能
河北迁西二中初三历史模
北师大版06年中考历史模
北师大版初三第二次阶段
校本教材开发中如何关注
东北师大附中第一学期高
最新热门    
 
河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月考试卷

时间:2009-10-18 17:45:21  来源:佚名
 

     河北师大附中2007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每小题1分,共30分;31~4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启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是
  A.建立夏朝 B.开创王位世袭制
  C.推行禅让制 D.实行分封制
  2.“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百姓对哪一个君王的诅咒?
  A.桀 B.纣 C.汤 D.周厉王
  3.商周时期种植的“五谷”,至今仍是主要农作物的是
  A.稻、棉花 B. 豆、高粱 C.麦、玉米 D. 稻、麦
  4.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的共同点不包括
  A.依靠和重用有才干的人实施改革 B.推动了封建化进程
  C.促进了政治、经济发展 D.促使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5.下列朝代中,最早以户籍征收赋税和徭役的是
  A.秦朝 B.西汉 C.北魏 D.隋朝
  6.下列关于察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②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③成为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④东汉中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说明了
  A.汉政府重视构建多元文化体系 B.丝绸之路有利于文化交流
  C.中国与印度半岛国家有了直接交往 D.汉匈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
  8.隋文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统一南北,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B.营建大兴城,使其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C.开通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D.强调“存百姓”思想,改革赋役制度
  9.科举制创立、健全的作用不包括
  A.稳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B.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D.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10.下列不属于唐代对回纥政策及措施的是
  A.设都督府管辖  B.和亲  C.会盟 D.开辟“参天可汗道”
  11.为唐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的是
  A.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 B.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C.“唐人”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D.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12.北宋初期为缓和农民的反抗,奉行
  A.“不抑兼并”政策  B.募兵、养兵政策 
  C.更戍法  D.保甲法  
  13.下列与西夏历史无关的是
  A.官职分为汉制官职和党项官职 B.保持部落兵制,全民皆兵
  C.宋夏和议,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D.发现目前最早的木活字佛经印本


  14.下列史实不可能在元代出现的是
  A.云南地区设行省,并实行土司制度 B.在全国范围进行天文测量
  C.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D.揭示封建社会衰落的文学作品出现
  15.柳永词作的特点是
  A.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B.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C.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生活气息很浓
  D.抒发国破家亡的愁苦之情,哀婉感人
  16.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17.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 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18.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19.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
  A.慷慨苍凉 B.朴实恬淡 C.缠绵婉转 D浮艳华丽
  2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盂浩然 C.杜甫    D.杜牧

 


  21.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2.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
  A.均田制 B.屯田制 C.租庸调制 D.地丁银制
  23.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代 D.南宋
  24.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
  A.佛教传入中国 B.法显游历天竺
  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 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

 


  25.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A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26.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
  A.猛安谋克制 B.“蕃汉分治” C.察举制度 D.行省制度
  27.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
  A.国力虚弱 B.豪强争权 C.藩镇割据 D.分封诸侯
  28.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29.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30.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31.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
  A.变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32.对下列两幅图片相关史实的说明,正确的是
  A.分别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和贞观年间
  B.前者迫于冒顿单于的威胁,后者是中原王朝主动示好
  C.分别促进北部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D.都促成中原王朝设置行政机构管辖该地区
  33.下列从中原传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技术中,对提高当地生产力水平作用最大的是
  A.牛耕技术 B.凿井技术 C.冶铁技术 D.纺织技术
  34.秦朝在交通方面的贡献,除开凿灵渠外还有
  ①统一车轨 ②开通“丝绸之路” ③修驰道 ④修筑万里长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35.以下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几项重要制度,按其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编户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邮驿传递制度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36.元朝时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统称为
  A.流求 D.琉球 C.万里石塘 D.千里长沙
  37.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与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削弱相权 B.发展科举制度 C.改革军制 D.消除割据隐患
  38.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 D.促进了民族融合
  39.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出现的
  A.柜坊 B.驿站 C.邸店 D.票号
  40.古代中国对外影响扩大,形成中国文化圈是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卷I(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41.(13分)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
  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

 

 

  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5分

 

  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42.(16分)我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十分重视对官员的选拔,但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回答:
  (1)从两汉到隋唐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2)隋唐时期选官制度有何进步性?(8分)

 

 

  43.(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适卫(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仆(冉有驾车陪伴)子曰:“庶矣哉(人口众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能何加焉(又怎么办呢)?”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材料二 董仲舒在汉武帝下诏策问各地“贤良”时,在第一次提出的对策中说:“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坏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弄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帝王)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用义来感染人民),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全汉文》卷二三《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
  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孔子提出的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2分)

 

 

  (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其重要影响是什么?(3分)

 

 

  (3)上述两则材料的共同主张是什么?(3分)

 

 

  (4)二则材料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治国有何历史启示?(3分)

 

 

  4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摘自《管子》
  材料二 生民之道,食为大。……是故土地,本也;……无地而责之耕,犹徒手而使之战也。法制不立,土田不均,富者日长,贪者日削,虽有耒耜终不得而食也。故平土之法,圣人先之。
                 ——摘自北宋《平土书序》
  材料三 ……平籴(买入粮食)文法行,则农人秋粜(卖出粮食)不甚贱,春籴(买入粮食)不甚贵,大贾蓄家不得豪夺之也。而官之出息常什一二,民既不围,国且有利.兹古圣贤之用心也。
                 ——摘自北宋《富国论》
  问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1分)

 

 

  (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主要针对当时土地方面什么问题?(3分)

 

 

  (3)材料三在“利国便民”问题上肯定了什么主张?主要针对当时粮价方面什么问题?(3分)

 

 

  (4)针对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北宋社会问题,王安石推行了哪些新法?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DDA 6-10BBACC 11-15:BBCDB
  16-20:ACAAC 21-25:CCCCA 26-30:BABAB
  31-35:ACCBD 36-40:CDBAC
  二、非选择题
  41.①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
  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②表现:打败东突厥
  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
  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
  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
  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42.1)标准变化:①两汉时期:察举制、征召制等。其中,察举即选举,
  察举制对象有吏有民,实际上包括才能之士和品德优秀之人。东汉时,察
  举制重孝廉一科。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
  据。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③隋文帝开始采取分
  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④唐朝时,
  继续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2)进步性:
  ①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②扩大了官
  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
  ③科举考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43.(1)原则:使民富裕,重视教育感化2分(2)建议:兴办学校,用礼义教育人民。影响: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促成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3分(3)共同主张:重视国民的道德教育3分(4)历史启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行;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4.①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或重视农耕)。(1分)②平均土地.(1分)主要针对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2分)③由政府买入成卖出粮食调剂粮价的做法。(1分)主要针对富商大贾控制粮价从中渔利。(2分)④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2分,答出其中两点就给2分)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或新法被废除)(1分),说明改革没有使大多数人享受到改革成果,也说明了北宋官僚政治的腐败.(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