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06年全国历史中考模拟试
06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
最新热门    
 
06南京师大附中高三考前冲刺卷

时间:2009-10-18 17:49:17  来源:佚名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考前冲刺卷
                    历   史
              第I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分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的内容中实质相同的是①“相地而衰征”②“初税亩”③“开阡陌封疆”④“均田制”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政府设置的官职是  (    )
    A.刺使 B.知州 C.通判 D.参知政事
    3.下列各项,属于魏晋南北朝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
    A.庄园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B.广泛引进并种植农作物新品种
    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D.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4.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古代火箭的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源于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5.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②赋税制度的改革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④商品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政治制度 B.社会性质 C.经济结构 D.思想观念
    7.《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①主张学习西方 ②目的低御外来侵略 ③介绍外国地理历史情况 ④反映先进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  (    )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8.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一系列主张,但他认为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那就是    (    )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习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9.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智的春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的推动作用 B.有利的国际形势
    C.“实业救国”的影响 D.纺织业和面粉业的迅速发展
    10.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对当时“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 D.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11.国民大革命兴起的首要条件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C.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2.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失败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    )
    A.中国革命重心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B.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3.百团大战被朱德称为“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是因为  (    )
    A.沉重地打击了华北的日伪军 B.有利于克服投降的危险
    C.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D.促进了抗战形势的好转
   14.我国“一五”计划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兼顾 B.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并举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在苏联的帮助下完成
    15.下列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是①石油全部自给 ②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③研制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④宝山钢铁公司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6.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于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17.七十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其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
    A.中苏关系的逐步缓和 B.中日关系的逐步缓和
    C.中越关系的逐步缓和 D.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18.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一致主张有①人权自由 ②实行法制 ③反对教权 ④反对专制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在下列战役中,具有争取国家独立性质的是  (    )
     A.纳西比战役 B.色当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瓦尔密战役
    20.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能够初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B.封建势力的衰退
    C.工人运动的兴起  D.工业革命的进行
    21.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    )
    A.相对论的确立  B.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C.道尔顿原子论的创立 D.达尔文进化论的确立
    22.下列文件中,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是   (    )
    A.《联合国家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波茨坦公告》  D.《九国公约》
    23.二战后期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共同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波茨坦会晤 D.雅尔塔会议
    24.20世纪70年代,促使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
    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B.利用本国丰富资源
    C.积极发展转口贸易 D.重点扶植汽车工业
    25.促进第三次科技术革命到来的最有力因素是  (    )
    A.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迫切需求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资本主义经济竞争的市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分3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0分,共3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而居,城郭以治。大漠
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打猎)渔为食,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
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逃暑,随水草就畋猎,岁以为常。
                                                ——引自《辽史》
 材料2: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扑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幽云地区),官
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
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
得其宜矣。
                                                ——引自《辽史》
 材料3: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拔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任中国贤才,读
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篇》
回答:
(1)材料1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2表明契丹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因俗而治”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3)材料3反映了什么问题?

 

 


    27.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具有多元化特点,存在着封建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官僚资本、
外国资本等多种成分。下图为上述五种经济成分在1840年—1956年的发展变化曲线图:

    图片

回答:
(1)根据图示分别指出曲线中ABCDE属于哪一种经济形式?

 


(2)指出五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大陆的结局及其原因。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
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意)彼特拉克
 材料2:“自由,……是在他所受约束的法律许可范围内,随其所欲地处置或安排他的人
生、行动、财富和他的全部财产的那种自由,在这个范围内他不受另一个人的任意意志的支
配,而是可以自由地遵循他自己的意志。”
                                   ——(英)洛克
 材料3: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
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
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回答:
(1)上述材料所表达的内容分别属于什么思想或主义?

 

 

 

(2)材料1、2反映了精神思想领域的新文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材料3中说“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卷进文明中来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5分、第31题14分,共41分。
    29.隋唐是一个重视革新的时代。概括隋唐在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上所作的主要革新,并分别说明其积极意义。

 

 

 

    30.一个国家实行宪法的历史,浓缩着这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又融聚着其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同政权曾颁布过三部具有进步意义的宪法(以现行中学课本为依据),概括说明这三部宪法颁布的时间、背景、目的、意义或影响。

 

 

 

    31.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特点和原因。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A B B A C D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B C B D A C D
21 22 23 24 25     
B D C A B     
26.(1)契丹人不适应被征服地区的农耕生活,尚不能改变南北两种生产方式的差异。(4分)
(2)实行双轨(两种)制度,分管南北。“因俗而治”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4分)(3)契丹族接受了中原封建文化,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3分)
27.(1)A.封建经济 B.洋务经济 C.外国资本  D.民族资本  E.官僚资本(5分)(2)封建经济: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运动,1952年底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2分)
 洋务经济: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布洋务运动的破产。(2分)
 外国资本: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被接收,变为国营经济。(1分)
 民族资本:1953—1956年国家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2分)
 官僚资本:新中国成立后被没收转为国营经济。(1分)
28.(1)分别为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3分)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
   (3)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4分)
29.政治制度:隋朝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用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用。(3分)
 科举制:隋朝开创用考试选官方式并始建进士科,形成科举制。唐朝继续和完善科举制。抑制了门阀,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政局的稳定。(3分)
 经济制度:隋朝沿用北魏租调制,并部分以庸代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巩固了府兵制。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3分)
 军事制度: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并与均田制结合,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融合。唐玄宗时,实行了募兵制,使封建国家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军队。(3分)
30.
名称 时间 背景 目的 意义或影响
《临时约法》
(0.5分) 1912年春
(0.5分) 清朝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1分)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制度。(1分) 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分)
31.过程: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2分)
特点:40—50年代,雅尔塔体系构筑了苏美对抗的世界格局。这种对抗在世界政治局势的突出反映,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尖税对立。(2分)
60—7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逐步解体,苏美争霸成为世界局势最突出的特点。(2分)
80—90年代,两极格局逐渐解体,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并存的特点。(2分)
原因:(1)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改革的失败,引起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结束。(2分)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美、日、西欧资本主义三足鼎立的格局,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2分)
(3)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改变了超极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2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