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澄迈中学岳麓版必修一试
高中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结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
人教版全国中考历史模拟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最新热门    
 
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设计6

时间:2009-10-18 17:03:57  来源:人教
 

 

 

祖国统一大业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

 

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

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

香港、澳门的回归

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1.观看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纪录片及电视、广播、报纸中有关“一国两制”的新闻,深刻体会其实践作用。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伟大成就。

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江泽民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和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引言分析,首先通过《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闻一多先生所呼唤的“七子”已有“六子”回到祖国的怀抱,说明社会主义中国国力的强盛,也说明人民对祖国统一的迫切渴望。“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说明这一理论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然后提出本课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课文分析中,分以下几部分展开: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目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两个: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旨在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认识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两岸长期分裂,祖国统一的要求十分迫切。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提出切实可行的祖国统一纲领,为结束分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是本目的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历史纵横】和【资料回放】,了解“一国两制”必须是在“一个国家”之下实行“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

在“香港、澳门的回归”一目中,应了解: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在香港、澳门成功地进行了实践。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充分说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

本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祖国;特别行政区。旨在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百年国耻,一朝洗雪,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是本目的重点。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回放】及相关图片,深刻体会关于香港回归祖国中英间进行的艰难谈判,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通过放映纪录片或者由学生回忆,重温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关于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祖国可引导学生与香港回归作对比,找出其异同,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的能力。

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目中,应了解:

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在“一国两制”理论的指导下,大陆注重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打破了两岸几十年来的隔绝状态,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的统一。

本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旨在让学生了解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和交流,打破了两岸几十年来的隔绝状态,在两岸关系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是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关于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要引导学生明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和交流,而台湾当局被迫作出回应。海协会和海基会的成立,是两岸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达成的共识。

关于“汪辜会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两会为海峡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是本目的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八项主张”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是针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情况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细化,是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要注意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回放】,使学生深刻体会。

关于台湾政局的变化,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事,明确党和政府现时期对台工作的基本政策,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并培养学生关心时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的理想。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①在本课教学中建议教师多采取启发式提问和谈话法辅以必要的讲解。本课内容理论性、时事性较强,如采用讲述法,学生接受起来会感觉有一定的难度。

②在本课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子图片或声像资料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③在本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2.教学案例

①导入

案例一

师:(放音像资料《七子之歌》)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听过?

生: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候。

师: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正确的方针政策?

生:一国两制。

师:看来同学们对“一国两制”政策并不陌生。那么,“一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案例二

师:我想问一下,咱们班有没有学生到过港、澳地区?

生:(个别或部分学生举手)

师:我们请他(她)简单讲一讲在港、澳的所见所闻,好不好?

生:(讲述略)

师:通过这位同学的讲述,港、澳地区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

生:(回答略)

师:(归纳、总结学生发言的要点)香港是著名的“东方明珠”,回归祖国六年来,在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东方明珠”愈发的璀璨瑰丽。那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香港能顺利地回归祖国,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正确的方针政策?

生:一国两制。

师:看来同学们对“一国两制”政策并不陌生。那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和实践的?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案例一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生:(回答略)

师: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在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情况下,解放军准备渡海攻台,台湾当时已处在风雨飘摇中。可是,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国太平洋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由于当时解放军主力投入朝鲜战场,解放台湾就被搁置下来。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美国。

师: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美国出于反华的需要,力图保持两岸分裂的局面。当时党和政府为打破美国对华封锁,更为祖国统一大业,提出要解放台湾。台湾当局依仗美国撑腰,也针锋相对地提出要反攻大陆。海峡两岸处在敌对状态。下面请大家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呢?

生:(阅读、思考、讨论)

师:(评价、总结学生的发言)随着国共两党第一代领导人相继去世和中美关系的缓和,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促进祖国统一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越来越凸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刚才同学们都阅读了教材,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说明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提出切实可行的祖国统一纲领,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结束分裂,实现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

案例二

师:(放映有关1954、1958年台海危机、炮轰金门的纪录片)看完这段真实的历史记录,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生:(回答略)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后“学习延伸”部分的“阅读与思考”,谁能告诉大家余光中先生的诗寄托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回答略)

师:海峡两岸长期分裂,骨肉同胞不得团聚,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剧。谁能打破僵局,促进两岸和解和祖国统一,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生:(阅读)

师:请大家思考我党从强调“解放台湾”到提出“一国两制”,说明了什么?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

③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

案例一

师:(引导学生回忆香港被英国侵占的过程)

生:(思考、回答)

师:从刚才大家的回忆中,可以看出香港是被英国侵略者用暴力手段非法侵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新中国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所以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收回香港的时机成熟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英国人甘心把香港交回中国吗?

生:(阅读、思考、回答)

师:大家可以注意到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是在1982年,就在这一年,英国干了一件维护殖民利益的得意之举,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1982年,阿根廷用武力收回了被英国强占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动用了皇家海军2/3的力量,在美国、法国的支持下,跨越13 000千米,远征马岛,打败了一百多年未经历战争的阿根廷军队,夺回了马岛。保住了大英帝国的颜面,让英国人找回了久违的自豪感。撒切尔夫人携大败阿根廷之余威访华,还想维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但她忘记了,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马尔维纳斯群岛。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没有商量的余地。经过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1997年,“东方明珠”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百年国耻,一朝得雪。大家想一想,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并进行总结)

案例二

师:(放映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以上这些场面大家不陌生吧?香港回归的时刻,你当时在哪儿,心情如何?

生:(思考、回答)

师:班上哪位同学去过香港?能给大家讲一讲所见所闻吗?

生:(讲述)

师:通过刚才的录像和同学的讲述,大家感受到什么?

生:(讨论、发言)

师:被帝国主义强占了一百五十多年的“东方明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同胞和内地同胞的心情是一样激动,刚才大家都在录像中看到了香港同胞热烈欢迎解放军的感人场面,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大家想一想,英国人甘心把香港还给中国吗?

生:(思考、回答)

师:所以,香港回归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中英之间进行的谈判,请大家阅读教材。

生:(阅读)

师: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英国人还为香港的回归设置了许多障碍,这些事情离今天并不遥远,哪位同学还记得,能讲给大家听吗?

生:(发言)

师:虽然英国人万种不甘,百般阻挠,但香港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有哪些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

解题关键:审题得知,本题主要是要回答“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内容,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的经验和对台湾回归祖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思路引领:“一国两制”要把握好,“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实行的。它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

答案提示:“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2.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

解题关键:要注意回答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

思路引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国内意义主要在于洗雪国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意义在于创造了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答案提示: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提示: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及“一国两制”方针受到各方拥护几方面考虑。

2.阅读与思考

提示:紧扣住作者的思乡之情及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是1979年元旦。我们代表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向诸位同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知道,你们也无限怀念祖国和大陆上的亲人。这种绵延了多少岁月的相互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不能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所有中国同胞以及全球华裔,无不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享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对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卓越贡献,举世公认。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尽管历史上有过多少次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都不曾使我们的民族陷于长久分裂。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生活在台湾的还是生活在大陆上的,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不容推诿的责任。统一祖国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现在摆在我们的大家面前,谁也不能回避,谁也不应回避。如果我们还不尽快结束目前这种分裂局面,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我们何以告慰于列祖列宗?何以自解于子孙后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属黄帝子孙,谁愿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希望。……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台湾各界人士也纷纷抒发怀乡思旧之情,诉述“认同回归”之愿,提出种种建议,热烈盼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我们一贯主张爱国一家、统一祖国,人人有责。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这是相互的需要,对任何一方都有利而无害。亲爱的台湾同胞: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前途,既属于我们,也属于你们。统一祖国,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一光荣目标共同奋斗!

──节选全国人大常委会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所以,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

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所以英国政府应该赞成中国的这个决策。中英两国应该合作,共同来处理好香港问题。

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我们要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制定我们在十五年中的方针政策以及十五年后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因为对他们也有好处。……

──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中华民族永载史册的盛事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胜利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李鹏总理等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及英国

查尔斯王子布莱尔首相等出席交接仪式

本报香港7月1日凌晨电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报道: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一庄严宣告在大会堂4 000多位中外嘉宾中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一宣告通过电波传向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澳门和台湾,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

出席交接仪式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90多个国家驻香港领事机构的代表和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地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

香港各界人士,澳门、台湾同胞,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也出席了交接仪式。

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 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新闻报道,

载《人民日报》1997年7月1日

第十二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三条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澳门设立机构处理外交事务。

中央人民政府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

第十四条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维持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社会治安。

第十五条 中央人民政府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任免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政府主要官员和检察长。

第十六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依照本法有关规定自行处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

第十七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第十八条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为本法以及本法第八条规定的澳门原有法律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第十九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二十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享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第二十一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澳门选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

第二十二条 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得干预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澳门特别行政区可在北京设立办事机构。

第二十三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而东西德、南北朝鲜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

台湾问题根本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是根据二战期间和二战后的一系列国际协议分裂成独立国家,它们又不被联合国接纳;东西德统一也是通过国际谈判和协议,以西德兼并东德的方式实现;而台湾则由二战期间的国际协议规定归还中国,而且当时的中国政府也恢复行使了对台湾的主权;虽然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领土和主权并未分割,仍然是一个中国;台湾问题也应当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因此,中国政府历来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和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

台湾当局援引两德模式、两朝模式的根本出发点是分裂祖国。这完全暴露了其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险恶用心,是根本不能得逞的。

── 《台湾问题与东西德、南北朝鲜问题的本质区别》,

载《干部读本中国台湾问题》

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日益扩大,双边间接贸易迅速发展。1979年经香港转口的贸易额只有0.77亿美元,1987年达15.26亿美元,1988年达24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30倍。到1988年底,双边间接贸易额累计约80亿美元。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五大贸易伙伴,台湾也成为大陆第六大贸易伙伴。

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工商业者把目光投向大陆市场。1988年秋季广交会,来自台湾的商人多达1900多人。台湾商人中有70%希望通过香港与大陆做生意,至少有20%的台湾贸易商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以间接方式同大陆进行贸易。同时,台湾的不少企业家也纷纷来大陆投资设厂。1988年台胞到大陆投资的项目近300个,投资额达4亿多美元。1988年7月国务院公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的规定》以后,台湾厂商来大陆考察或洽谈投资事宜更加活跃,投资范围从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向北方沿海地区扩展,1991年,台湾到大陆投资的厂家有3000多家,协议投资额达30亿美元,1992年协议投资额达55亿美元,到1993年底,投资项目数量累计超过2万项。协议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占外资及港澳台同胞直接投资额的第二位。1994年3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胞投资保护法》,再一次表明党和政府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往来的一贯立场。海峡两岸的贸易关系正逐步从间接贸易、间接投资向直接贸易、直接投资的方向过渡。

──节选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课文注释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78年底,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中国政府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到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中英联合声明

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与英国政府本着互谅互让,以大局为重的精神,经过了22轮谈判,1984年9月26日在北京草签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互换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批准书,并共同签署了互换批准书的证书。至此,中英联合声明正式宣告生效。由此宣告我国将对香港行使主权。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中国收回香港主权后,中国政府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政府管辖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是在坚持国家主权和统一的前提下设立的具有高度自治权的行政区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制度。这是一项适合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中葡联合声明

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3月26日在北京草签。联合声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声明,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dàng)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从1557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算起,澳门在外国统治下长达四百多年。澳门问题的解决,洗刷了民族耻辱。

海峡交流基金会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0年11月21日在台北成立。海基会是台湾当局为应付两岸关系发展和推行有限大陆政策的历史产物。

海基会采用“财团法人基金会”的形式,经费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捐助”。海基会初成立时的定位是“以协调处理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地区人民往来有关事务,并以保障两地人民权益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该会的主要工作有如下7项业务:(1)两岸人民入出境收件、核转及有关证件签发补发。(2)祖国大陆地区文书验证、身份关系证明、协助诉讼文书送达及两地人犯遣返。(3)祖国大陆地区经贸资讯的收集发布,间接贸易、投资及其争议的协调处理。(4)两岸人民有关文化交流事宜。(5)协助保障台湾地区人民在祖国大陆地区停留期间的合法权益。(6)两岸人民往来有关咨询服务。(7)“政府”委托办理的其他事项。

海基会的首任董事长为辜振甫, 秘书长为陈长文。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它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

海协成立以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有4项:(1)逐步建立和发展与台湾岛内外民间团体和人士的联系与相互合作,发挥民间力量,共同促进两岸的直接三通和双向交流。根据国台办的授权,协会将负责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有关团体进行联系,处理相关问题。(2)将就合作打击台湾海峡海上走私、抢劫问题与台湾授权团体海基会具体商谈。(3)协会如受到委托,也将协同有关方面与台湾授权团体或人士就处理台湾海峡海上渔事纠纷和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之居民及相关问题进行商谈。四、协会将积极为台湾岛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祖国大陆投资、贸易和其他交流活动的政策、法规等咨询和服务。同时也积极向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和地方提供对台文化、学术、体育、科技交流等咨询。

汪道涵为海协会首任会长,唐树备为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为邹哲开。

“汪辜会谈”

海协早在1992年1月8日即首次函邀海基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或秘书长率团访问祖国大陆。8月4日,汪道涵会长又亲自向辜振甫先生发出邀请,希望就“两岸经贸合作与两会会务问题交换意见,洽商方案”。辜先生随即于8月22日对汪先生的邀请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此后,经过近8个月的酝酿准备,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经过反复协商,求同存异,两人最终正式签署了《两岸公证文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及《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等4个协议。商谈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海峡两岸同胞分离与隔绝四十多年之后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后,两会领导人进行过多次接触,通过对话,增加了共识,从而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汪道涵

汪道涵,安徽嘉山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长期在经济部门担任职务,抗日战争时期,他是一个区的财经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杭州市财经部长、浙江省财政厅长、商业厅长、华东工业部长等。后来,又相继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及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4月,汪道涵当选为上海市市长。1985年,退居二线。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年高德昭的汪公被推举为会长。同年12月28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诞生,他又被一致举荐为名誉会长。辜振甫

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生,台湾省彰化县鹿港人,祖籍福建省惠安县。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入日本东京大学研究财政及经济管理,大韩民国高丽大学荣誉经济学博士。

辜振甫曾任隆昌企业公司、泰和兴业公司、大和纤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台官盐运输总馆、台北“劝业信用组”、台湾茶业企业公司等十多家企业的董事长。1950年任农林公司监察人。1953年任“经济部顾问”。1954年任台湾水泥公司协理、常务董事。1959年6月任总经理。1971年任“中国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1972年任“中国电影公司”董事长。1981年任“全国工业总会理事长”,1983年7月任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台湾总会理事长,兼台湾国际商会理事长,亚洲商工联合会理事长,远东贸易中心董事长,“中美经济策进会理事长”,“中韩经济协进委员会”主委,“中欧贸易促进会”理事长等职。1988年被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90年10月被李登辉聘为“国家统一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是国民党第九届候补中委,第十至十一届中委,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常委。

3.学术观点

①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和平共处原则的成功运用,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及其建设社会主义也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上面。有的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突破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建立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允许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新的国家结构。还有的学者认为:“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社会政治带来的重大变化和深刻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它推动了国家统一与政治现代化进程,提升了中国政治文明的水平和地位,同时也更加凸显了政治文明的中国特色,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和新贡献。

②关于香港、澳门的回归。

关于香港回归,有学者指出: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香港顺利回归,一洗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必将对澳门回归和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产生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

关于澳门回归,有学者指出:这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结出的又一硕果。澳门顺利回归以及回归后的澳人治澳,中国政府较好地运用了在收回香港问题上取得的经验,同时又根据澳门历史与现状的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于香港的具体政治,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涵。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问题上采取的灵活务实的政策,是对“一国两制”政策运用于解决不同历史遗留问题作出的又一次具体诠释,必将对台湾统一产生深远影响。

③关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最值得注意的是两岸关系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衡性以及由于美国的介入而造成的中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

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来,台湾与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两岸关系经历了军事对抗、和平对峙、民间交流、分裂与反分裂等几个阶段。就目前而言,两岸关系有两条相反的主线,一条是两岸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持续扩大,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并走向一体化,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台湾民众对祖国与“一国两制”的认同增多;另一条是两岸直航与完全“三通”仍未能实现,两岸政治僵局持续,台海潜伏着新的危机。有学者指出了两岸关系中的美国:美国政府以霸权主义心态,从“美国至上”的利己主义出发,在战略上防范中国,在策略上支持民进党当局,竭力阻挠和拖延中国的统一大业。岛内的台独势力也据此挟洋自重,中国统一大业面临新的挑战。

4.图画说明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开始后,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撒切尔夫人提出:同意谈判,但谈判的题目就是一个,香港的归属问题。邓小平说:是三个议程:第一个是主权问题,总要双方就香港归还中国达成协议;第二个是1997年我们恢复行使主权之后怎么样管理香港,也就是在香港实行什么样的制度的问题;第三个是15年过渡期间的安排问题,也就是怎样为恢复行使主权创造条件。邓小平说,我相信我们会制定出收回香港后应该实行的、能为各方面所接受的政策。邓小平后来多次提到这次会谈时说,我们的调子就是那时定下来的,以后实际上就是按这个调子走的。此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消除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分歧。两年后,中英双方签订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到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1997年7月1日0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图为交接仪式会场。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香港区旗由肖红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章第十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

1999年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葡萄牙共和国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开始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设计者肖红,五星莲花区旗图案作品的主体形象为上方呈弧形排列的5颗五角星,象征中国对澳门的主权;下方是由三个含苞欲放的莲花组成一朵盛开的莲花,代表澳门由三部分组成,并预示着澳门的未来必将繁荣发展。

5.参考资料目录

①李后著:《百年屈辱史的终结──香港问题始末》,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②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澳门事务司编写组:《澳门问题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③王家英主编:《从台湾政治到两岸关系》,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 1999年版。

④高智生著:《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⑤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

⑦《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⑧陈明显等编著:《新中国四十年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⑨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⑩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模超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http://dawning.iist.unu.edu/china/cicc/hk/hkbook/chinese/hbc0401.html

http://www.unn.com.cn/GB/channel12567/2600

http://www.people.com.cn

(姬秉新 孔凡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