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葛明:关于“谢谢”的一
夏辉辉:一场民主的较量
一百年前由译介西书产生
平遥的烦恼——成为世界
一场 静悄悄的革命
最新热门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007年历史高考过后的教学问题反思

时间:2009-10-18 17:53:22  来源:沈玉林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2007年历史高考过后的教学问题反思

沈玉林    

 

“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了”“怎么会出这样的题”。在许多高三教师和学生的感慨和埋怨声中,2007年历史高考 (即全国卷I文综试题历史部分,以下略)落下了帷幕。今年的历史高考给不少人留下了遗憾,历史学科也成为文科综合三门学科中得分最低的学科。确实,2007年历史高考的个别试题在命题的立意、科学性上都有待探讨,其中以第19题“赫德街道”题最受争议。但当遗憾终成过去,许多教师又在为新一届的高三作冲刺准备时,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我们会发现,高考犹如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真正需要变革和反思的还是我们自身的教学,一些长期存在的教学问题束缚了我们的前进的步伐。

问题一:过度崇拜“主干知识”,人为强化知识的“重点”与“非重点”

2007年历史高考考到了大量与军事题材相关的知识点,特别是第14—17题以八旗制度、湘军、新军、国民革命军组成的组合题,面对这些考题,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考点很偏、很不适应。高考因此而引来一片质疑声甚至责骂声。究其原因无非是:我认为要考的或者说我认真准备的都没有考,而考到的这些知识点又都是不应该考的,因为它们不是“主干知识”,是“非重点”。其实这已经不是今年第一次了,去年、前年也都是如此,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认为,自然也有命题的因素,但主要还在于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教材中运用大量篇幅的、以前经常考的,如政治、经济史等,就是重要的考点。但事实上,从来没有任何高考权威部门明确过,哪些是主干知识,哪些是重点知识,哪些是要考的,哪些是不考的,凡是列入考试说明的,都是需要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干知识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其它知识就不需要掌握。从历史学科角度而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军事、文化、少数民族、科技、体育史等都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之一,以前考得相对较少,不是不重要,只是由于社会等种种原因,使我们较多地关注了政治和经济,但不能因此而简单地被抛弃,历史学科的本源在于呈现而不是需要,其实军事本身也是政治史的组成之一。从高考命题者角度看,政治、经济史考多了,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甚至科技、体育也应该考一考。因此,高三历史学科教学需要解决的基础性工作,是立足教材,对其中的事件、人物、概念等进行完整准确地认识,在原有基础作进一步的深入和思考,找出其中的盲区和误区,真正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落到实处。而不必一昧停留在所谓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平等的,知识也是平等的。主干知识可以重点讲,但其它知识也应该忽视。其实,许多概念知识也并非需要化费太多的教学时间,如学到湘军,只需问一句“这支部队与原来的清军相比为何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学到“新军”,问一句“它新在哪里?”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就已经很充分了。

问题二:解不开的“死记硬背”情绪,漠视历史学科能力培养

在一些包括状元谈高考之类的许多学法指导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历史学习没有什么方法,就是一遍一遍地多看。这确实也有道理,因为看得多,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就相应更充分一些。但在很多的师生眼中,“看”得多被理解为“背”得多,因此,“死记硬背”变成了历史学习的法宝,许多教师经常在历史课堂内要求学生“背诵”或“默写”知识点,并力求与书面

 教材“一字不漏”。但在事实上,这种方法除了彻底抹杀学生对历史学科最后一点兴趣的同时,面对高考却根本无多大帮助。不仅仅是今年高考,其实每年都是如此,我们很少能从题目本身、选项和设问、评分标准中找到与教材一样的语言表达,面对经过重新设置的新情景和转换后的语言表述,一昧死背课本的学生必然难以适应。如今年第13题,许多同学虽然背出了武则天时期的主要措施,但面对“武周之代李唐”“社会之革命”这样的语言情景时,仍然无法正确作答。而在面对第38、40题时,则更是无从下手,因为教材本身对“中立法”“迁都燕京”等的阐述是十分有限的,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学生除了能正确答出40题第(1)问“绍兴和议确定的双方分界线”外,其它都是在凭运气。因为这两题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历史基本能力的考查,其中包括史料的阅读(包括速度)、从史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息、依据史料提供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史料信息进行判断和评估等,从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看,许多考生连第一、二关都没法通过:阅读速度慢、时间来不及、读不懂材料、信息提炼不充分等,许多被人称为“只要有选择地抄一抄材料”就可以拿到的分数都没有拿到手。本次文综考试有不少考生最后一题都没有做,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时间来不及,阅读速度太慢,因数今年高考的阅读量较往年又有较大的增加。因此,一昧抱住“死记硬背”信条,不注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在面对气象更新、变化万千的考题时,肯定是不会一帆风顺的。近年来,许多专家都在呼吁历史要回归本源,体现学科特点,相信在今年试题中已经表现得非常充分了。因此,从最基本的学科能力开始,不断提升历史思维,强化历史学科读、思、写的技能,才能在高考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其实,重视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早已不是新的话题,但教训却每年都很深刻。

问题三:热衷对时事“热点”“冷点”的追逐,浪费宝贵复习时间

许多高三历史老师都有专题复习,在完成第一、二轮的知识复习后,开始进行专题复习,主要围绕今年的时事热点,考虑到高考可能会出现“预热”或“后热”的状况,也会考虑一些已经过去的事件,即所谓“热点”。专题复习大约在第二学期的四、五月份,有的时间更长。今年的高考试题很“热”,如果从试题进行反推测,考的都是热点问题:大量与军事、军队有关的题目,可以与今年建军80周年相联系,第40题“燕京”题也可与下列二个热点相联系,一是明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以北京命题顺理成章,二是迁都,由于受环境、气候等方面影响,北京迁都问题也已被讨论了很多年,作为热点问题也未尝不可,应该说进行过专题复习的老师都会考虑到这几个热点,可能也作了相应的准备,按理说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解题会很顺利。但事实上,面对试题考生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因为虽然是同一个热点,但我们所准备的和实际所考查的基本上是“毫无关联”:能做对的题目假如没有进行热点专题复习也能做对,答不出的进行了专题复习也还是答不出。很显然,我们的专题复习,在化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的同时却是劳而无功,浪费时间。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实事求是讲,专题复习也有必要,它以专题的形式对不同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和整理,有利于从新的层面和新的视角对历史事物进行重新审视和认识,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历史事物。但实际状况却是,许多教师关注的不是对知识内涵本身的拓展,而仅仅是满足应对时事热点需要的重新排列,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即使找到了热点问题,但由于高考考查的是历史事物本身而非热点,问题情景和切入点的差异使学生仍然无法正确作答。况且每年国内国际的热点无计其数,热点问题总不免会遗留。因此,笔者认为,专题复习可以做,但不应该简单停留在对时事热点的追逐,它应该以某一系列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为核心而展开。或者也可不做,利用最后二个月的宝贵时间,立足教材,查漏补缺,强化思维、提升能力,尽可能完整地将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真正理解并掌握,毕竟高考复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何况是二个月。只有将教师、教材传递的知识变成学生实际可以熟练运用的知识,考生才能在面对“千变万化”的考题时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问题四:迷信“题海战术”,忽视解题方法指导

   大运动量模拟题、仿真题的强化训练,是高三复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很多时候,学生所从事的只是简单的机械和重复,教师在迷信题海战术法宝的同时,大都忽略了解题方法的指导,学生在面对答案时往往只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考题情景的变换同样一筹莫展,一些试题本身提供的有效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如第12题,题干的提示语是“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这就告诉学生谥号是给死去的帝王定的,而秦始皇是自己定的,很显然是错误的,但许多考生根本不去考虑这一点,答案选择秦始皇的并不在少数。又如第18题,题干首先给考生解释了什么是民教冲突,随即又提供了三个年代,如果考能及时将三个年代发生的大事联系起来,找到正确答案也并非难事;同时,有效排除选择题中的干扰项,也是重要的解题策略,在许多题目提供的选项中,有的表面看似乎是正确的,但如果善于辨别,其表述本身就是错误的,或与题目要求是完全不符的。如第13题,粗一看“重用酷吏、女皇当政、推崇佛教”都符合武则天暑期的特征,但题目要求是“社会革命”,即要求从社会进步、失去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评判武则天时期,那上述三个选项很显然都是不符合这一要求的,答案就一下子唯一了。如果能在平时注意对材料题基本解题方法的引导,就凭临时发挥相信第38题也还是能拿到不少分数,其实此题并不难,因为它基本没有记忆上的要求,几乎所有的答案都能从材料中找到,而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解题能力,从考试情况看,考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不能从材料中提取答案,习惯于从教材或老师所教的观点去寻找答案,结果一无所获,其实抄几句焉就是答案;二是不打开思路,缺少得分点,即使抄材料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抄,但许多同学写了不少,但总围绕一个方面;三是不注意审题,死搬硬套,在第(4)问中,题目已十分明确要求从“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角度去说明,但还是有不少同学答的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需要”,显然没有仔细审题。这一切充分说明,除了学科能力,学生在临场应变、对不同题型题目解答的基本方法等方面都是十分欠缺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在不能拿到满分的情况下,如何拿到最基本的分数。

 高考应试充分暴露了许多我们在高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虽然在积极地应对高考,但又不能充分研究高考,对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茫然无知。事实上,近年来,高考改革犹如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推动着历史学科目标和要求的重大变革。我们只有积极投身其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