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王宗彬:让历史贴近生活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王宗彬:点评西安年会纪
王宗彬:如何运用历史插
最新热门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育评价

时间:2009-10-18 17:55:11  来源:樊汉彬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育的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课堂教育如何评价才是科学的实在的有效的?构建怎样的评价体系才能促进课程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历史教育的发展?让学生、教师和课程改革都成为评价的受益者,这正是我们在本节研讨的。

一、关于评价的课程理念及实施建议

1、《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了中学历史课程重视过程评价和质性评价的“三要”,即要将学习评价与学习指导有机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尤其要重视过程评价和质性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在课程实施“学习评价”中突出以下几点的内容。

(1)强调学习评价基本依据是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制定评价方案的基本准则是有效性与能动性,制定针对性、指导性、发展性评价细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要使学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必须逐步完善常用的终结性评价和教师评价,更要积极推行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2)强调针对评价对象要采用形成性、诊断性、终结性等相应评价方式,以全面评价学生学业成就。

(3)为了提高测评方法的效度、信度,既要完善考试、问卷调查等团体测评方法,探索谈话、代表作等个别化测评,又要充分认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测评、数据处理、评价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4)评价结论通过如实客观反映学生在认知领域、技能与情感领域、自身变化与发展水平,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评价建议”中要突出评价对象和参与者多元化(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学习评价目标与内容多元化(包括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评价方法多元化(包括学习档案、历史调查、考试测验等)并且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3、英国2003年国家课程评价体系强调关键阶段末的测验(其目的在于检测学生该关键阶段学习计划的成绩状况,提供在关键阶段结束时所取得的成绩信息。教师根据评分大纲阅卷并且把测试的原始分数转化成标准化年龄分数),教师评价(认为是课堂教与学的一部分,涵盖了学习计划的各个方面,考虑到了多种情境下〈包括讨论和观察〉的成绩证据,具有与关键阶段末的测验同等地位)和成绩的记录、报告与公布(要求教师记录每个学生情况,包括学业成绩信息,其它的技能、能力以及在校取得的进步等信息)。〔1〕

〔1〕陈霞:《英国1988年以来的国家课程评价政策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5期,P4-5。

 

 

二、关于教师的评价

1、教育观念的评价

首先,教师是积极引领者、指导者、促进者(教与学关系),合作者(师与生关系),开发者(教学与课程关系),学习者、研究者(专业发展),评价者。

其次,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发展场,有利于学生智慧形成与发展的思维场、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养成的情感场,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成长的生活场。〔1〕

再次还有有意识促进学生提出随机问题理念、师生互动互进充分展现教学智慧的理念、教师提供支持师生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探究知识积极进取的理念,师生积极教育性对话的理念。

2、自我发展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提高历史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师与时俱进的思考及反思,有利于带着深刻的思想为学生讲授有感情、有思想的历史,让学生在历史的精神与文化中感受历史、感受思想、学会思想,从而师生共同走向并且实现教学理想。关于历史教师基本素质,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必须有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组织使用教材的能力、传递提取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选择恰当教法的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心理素质(高尚道德情操、教育教学机智)、思想素质。赵恒烈则认为,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有“史德(道德素养)、史才(历史科学方法)、史学(历史专门性研究)、史识(历史哲学观)、史艺(历史研究技能)”。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又从发展性理念提出教学行为的反思及构建以促进教师学养、教学水平为核心的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的评价体系,尤其是陈伟国、何成刚在《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2〕所倡导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最有参考研究价值。该书从理论基础、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本质等方面阐述了教师发展性评价是对只注重听课评课及学生考试测验成绩考核评价的鉴定性评价和管理性评价的扬弃,是一系列积极促进教师素质发展提高、学生最优发展进步的评价方式的总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研究参照提高的问题。

另外,对考试的研究能力,与学生沟通对话能力(研究表明,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特别是针对学生正在进行的功课,与学生进行哪怕是5分钟的面对面一对一的沟通对话,都会比按照自己预先确定的面向整个班级45分钟的教学更为有效。)〔3〕研究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教师是课程的研制者、实施者、评价者,也是课程资源开发者(包括自我开发)、发展者,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的能力,尝试实施双语教学乃至多语教学能力。我突然想起了陈寅恪先生评价国学大师王国维的题文:“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纪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1〕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0期,P7。

〔2〕陈伟国、何成刚著:《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胡庆芳、程可拉:《美国新课程标准推动下最佳实践的课堂结构》,《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4年第14期,P35-36。

 

 

三、关于学生的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一种能动性与有效性的评价方案,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程度与水平、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评价的受益者,对中学历史新课程实施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权威检验师生课堂教学质量效果的量化性评价,是通过考试形式(主要是笔试)监控教学质量进程,提高成绩标准,培养精英学生的有效评价方式之一。中学历史教育考试一般包括国家考试(高考)、省市级考试(会考)、地区级考试(结业考试或高三模拟考试)、学校考试(期中、期末考试)。关于考试命题与评分阅卷工作,为了保证公正性客观性,基本上都采取隐名流水方式,最后得出较权威性的成绩信息,这也的确基本真实地反映了中学历史课程学生学习质量状况,往往成为学生升级、升学的唯一依据,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学历史教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历史没有史趣史味的尴尬。

2、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体现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努力程度、成长变化进程的质性评价,是促进激励学生完善历史学习行为态度,实现有效学习持续发展更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历史教学一般采用学生成长档案和学生价值观评估等评价方式。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历史书,每本书中都有精彩的历史故事,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无论痛苦或者欢乐,失败或者成功,都是人生的必然经历,是成长中的难以忘怀的历史。学生成长档案,一方面根据一定目的收集和记录各种学生参与活动的材料、教师评价学生反思以及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作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就,以展示某一时期学生成长的故事和历程,是进一步发展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采用个人成长档案评估,从行为观察、问题解决表现、个人学习档案对学生言语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观察智力、研究智力进行等级评价。

学生价值观形成评估是更高层次对学生评价方式,评估内容和评估细则主要有情感价值观(情感、情绪、合作水平、意志品质、互敬互重)、个性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智能水平)、未来价值观(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探究能力、学习效果),是一种师评与自评、量评与质评、过程与结果、学习品格与学习效果、学习与发展有机结合的评定方式。

四、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

一节优秀历史课应该是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能够使师生双方都在一种互动互进的研究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一节优质课必须具备下列因素:

1、教师的魅力:学识广博,声如宏钟,民主激情、思辩,历史史实讲的清楚、正确,教会学生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历史,借鉴历史。

2、理念的魅力:以建构主义理论、活动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

3、信息化的魅力:构建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教学平台。

4、经历历史的魅力: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合作学习、主动参与、主动体验、深刻领悟,从而真正神入历史。

5、导学的魅力:以学定教、教法科学、及时反馈、教有特色。

6、有效的魅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动性非常重要,教学过程是否科学,教学行为是否规范、有序、有效,学生学业成就的绩效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是课堂教学产生魅力的有力保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