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聚焦消费时代 中荷联合…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被…
西藏庆祝藏戏入联合国人…
联合国世界文明对话:儒…
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
联合国报告18种语言极度…
文化多样性节首次走出联…
鄂皖浙争抢“二乔”故里…
中影联合被债权人申请破…
李白是韩国的后代?韩国…
最新热门    
 
联合国孔子文化周精彩纷呈 儒家文化走向世界

时间:2010-9-10 10:58:18  来源:不详

“许多人都说我和孔子长得像,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9月6日晚,孔子第75代孙孔祥林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1号大厅里,以这样一句开场白,在近百位听众认同的笑声中,开始了其关于孔子思想的讲座。同时,由中国文化部、教育部、教科文全委会及山东省政府联袂主办的大型“孔子文化周”在这里拉开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里掀起一股“孔子热”。

这是多年来中国政府在教科文总部组织的规模最大、参加人员最多、级别最高的大型文化活动。教科文总部大厅入口处矗立着孔子塑像,大厅走廊两侧挂满了展示板,着重介绍了孔子生平、孔子思想、孔子思想在海外影响以及现代山东的发展现状。

孔祥林是孔子研究院副院长,本场讲座的题目是“孔子——贫贱好学造就的万世师表”,主要介绍孔子生平、思想,关于“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及孔子思想在海外的影响。前来参与这场讲座的听众既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法国学者、研究人员,也包括华侨华人及留学生代表。在一个半小时演讲及互动中,“认真听讲”、“勤记笔记”、“举手提问”成为听众们的一致表现。

谈及原因,已研究孔子文化数十年的法国学者格利博达认为,这是一堂面向大众的孔子文化课,可拉近法国公众、世界人民与儒家文化间的距离,他很高兴中国官方能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孔子文化周”活动。

孔祥林也认为,能够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讲座是一件大好事,他希望通过这些“走出去”的活动,传播孔子思想,进而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

9月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厅里举行的“孔子文化周”开幕式可谓嘉宾如云。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文化助理弗朗西斯科·班达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师淑云等人外,还出现了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及其他一些国家驻联合国使团负责人的身影。

简短开幕仪式后,来宾一同参观“孔子的智慧”主题展览。简洁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精致的模型,将观众带入孔子的世界。展览现场特别安排的剪纸、内画、刻葫芦、泰山皮影、中国结编织、木板年画印刷大师的精彩表演让来宾如醉如痴,能获得他们现场制作的礼品更让幸运的来宾兴奋不已。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认为,孔子是世界上最具“现代思想”的智者之一,孔子思想能够给中国、欧洲和世界带来智慧,很高兴能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里向孔子表达敬意。

弗朗西斯科·班达兰先生对文化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指出这是了解孔子思想的一个难得机会。他说,孔子是“人道主义者”,孔子的思想也是教科文组织推崇的思想。他认为,孔子的位置不仅在中国,更应在全世界。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女士在讲话中表示,孔子的思想已跨越了时空,穿越了国界。

6日19时30分,在一阵极具东方特色的鼓声中,“孔府乐舞”表演登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1号厅。集民乐、舞蹈、伴唱和鼓乐精彩表演于一体的10余个精彩节目,歌颂了孔子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巨大影响。节目自始至终通过舞蹈及音乐语汇,表现了后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叩拜景仰,向在场的朋友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孔子的无限崇敬:“钟乐篇”以中国古乐器“金钟”、“玉磬”为主奏,表现了儒学齐家、儒道安邦的太平企望;“礼乐篇”表现了孔子杏坛讲学,倡“六艺”教益后人的动人场景。“杏坛弦歌”、“君子幽兰”及“关关雎鸠”的乐曲与舞蹈浓情委婉,生机盎然,春情四溢,脉脉情韵,绵绵不断;“鼓乐篇”则以民族吹鼓乐为领奏,激昂高亢,活泼明快,辉煌的音乐和华丽的舞蹈,表现了“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宏大场面。

演出结束后,观众说的最多的是“棒极了”。已年逾70岁的法国老妇人纳塔莉说,这是她第一次观看来自中国的乐舞表演。她说:“坐在这里看了一个半小时节目,我一点也不觉得累,真希望这场演出还能再长点。”

“孔子文化周”活动将持续至10日,除6日已亮相的孔子思想讲座、孔子文化展和乐舞演出外,8日还在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孔子教育奖颁奖仪式。此外,10日,孔子文化晚会还将在法国东部地区的孚日省举办,希望能让更多法国民众增加对孔子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姚立 张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