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炜:不在高原,就在路…
张炜:不在高原,就在路…
王蒙:不能坐视文化的日…
玉树土风民间歌舞团:不…
追记华君武:不应只求一…
马王堆汉墓千年神话:不…
国家文物局:不主张主动…
乐嘉:不必对宁坐宝马哭…
医圣张仲景谈养生:不可…
为“猜想”而玩命的陈景…
最新热门    
 
张炜:不在高原,就在路上(1)

时间:2010-9-16 12:11:05  来源:不详

张炜作家,1956年生,山东龙口人,原籍山东栖霞。1978年考入山东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84年调入山东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等职。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等。201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达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

张炜倚靠在宾馆的床头,眼带血丝,看上去相当疲惫。来北京出席BIBF的活动,他几天没睡好。这位以《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等长篇小说坚守文坛的作家,其实一直在写更庞大的作品。前不久,他终于出版了卷帙浩繁的《你在高原》——10部,39卷,450万字,22年,这些数字被用来论证张炜的辛劳,以及他将如何挑战现代人日益缺乏的阅读耐心。很多人评价,这是一部“行走之书”,因为文字背后,是张炜踏遍胶东半岛乃至全国的足迹,那么他心中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呢?

狐仙

齐文化的浪漫与幻想

我出生在山东龙口,整个童年时代,就在龙口海边的林子里度过。胶东半岛是齐文化的腹地,现在人们说起山东,都知道是齐鲁之地,以为齐鲁文化是同一种文化,实际上齐文化和鲁文化差异很大,甚至有许多对立的方面。比方说鲁文化是陆地文化,讲究“规范”,君君臣臣,孔孟思想是典型的鲁文化。齐文化却是一种海洋文化、商业文化,倡导幻想和自由。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世界分为九州,天外有天。还有秦代的徐福,奉始皇帝之命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就是在胶东蓬莱这一带。

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每天都能看到海天一色,无限辽远。所以这里的人说话嗓门都很大,生性直爽、浪漫。蒲松龄就是典型的齐国人,他能写出《聊斋志异》这样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不是刻意的追求,而是在齐文化的土壤上自然生长——其实胶东半岛全是这些东西,我小时候就对狐仙的传说很熟悉,每个村子里都流传着大量这样的故事。

甚至不完全是传说。那时候龙口海边是无边无际的林子,有几万亩吧,高大的橡树、杨树。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应该改过来,林子大了,什么怪事儿都有。我家就住在林场里,而且只有我家一户。因为各种原因,我家从城里搬到海边,距离最近的村子也还要走老远的路。那个村子叫“灯影”,可想而知,古时候这里很荒凉,走夜路的人,或许会看到影影绰绰的灯火。

村子里经常听说,谁谁被狐狸或者黄鼠狼附身了。在我小时候,几乎每个月都有这样的事。我们那边管“附身”叫“调理”,说某人被“调理”了,这个人就会知道很多他本不该知道的事情,说出与他身份不符的话,有些完全是狐狸或黄鼠狼的视角。

有人被“调理”了,他家人就会去请法师驱邪,法师被称为“阴阳先生”。我小时候经常看到阴阳先生作法,比比划划,不知怎么弄弄,那个人就好了。大人们说,阴阳先生把狐仙吓走了,或是逮住了一只大黄鼠狼,被“调理”的那个人就会一下子躺在地上,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昏昏沉沉睡两天,醒过来就恢复正常了。

所以蒲松龄写的那些东西,我从小就耳闻目睹。郭沫若说《聊斋志异》是为了讽刺官僚和封建,不完全是,我相信蒲松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也会目击很多怪事。蒲松龄的老家临淄,是齐国的都城,假如蒲松龄生活在曲阜一带,在鲁文化的环境中,很难想像他还能写出狐仙的故事。文学作品不能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看,过分强调其社会意义不好,首先需要有趣。当我开始写作以后,慢慢自觉:如果说我的所有作品和其他作家有些差异,那么这些差异,这些浪漫与幻想,应该就是齐文化的产物。

游走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在林子里一直住到16岁。从林子里拐出来不远,是一个矿务局,还有园艺场。当时林场周边的村庄,联合在果园里建了一所中学,我每天就穿过林子去上学。“文革”时期冲击虽然很大,可是狐仙和黄鼠狼都没有给冲走。大家只是暂时不敢说了,因为“扫四旧”的缘故。可是民间的生活和传统,不因为你的“扫”而不存在呀。我的一个同班同学,有一天上课迟到了,老师问他怎么这么晚才来。他说帮他叔叔,给他婶子逮狐狸去了。这种事在我们那里不是笑话,老师听了也觉得有理,就没再批评他。

直到现在也会听说狐仙的故事,但是少多了,也许一年就听到一次。环境被破坏了,没有无边无际的林子了。没有林子,就养不住狐狸。狐狸少了,狐仙就更少。就像我们常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找不到英雄,是因为群众不够多。

开始写作就是在读初中的时候。果园里那个联合中学的校长,爱好文学,爱得很深,但是他没有发表过作品。那个年代发表作品多难呀,他就在学校里办了一个油印刊物,鼓动我们学生投稿。我们写了以后他就夸,他写了文章也给我们看。还有各种文学书籍,他也想办法弄来给我们读。

这很过瘾,写点文章就能得到校长的表扬,我会高兴很多天,一点点虚荣起来,就不断地写。这位校长是第一位唤起我虚荣心的读者,我很感激。当年觉得他很老,现在想来,也就四十岁左右吧。

初中毕业以后,我不能上高中,留在初中的校办工厂里当工人。那是个橡胶厂,橡胶工人的日子没有过多久,由于当时的一些社会原因,我得回原籍去。就这样离开龙口,到了栖霞。

栖霞被称为“胶东屋脊”,这里的地势在半岛上是最高的。栖霞和龙口尽管隔得不是特别遥远,几百里路吧,可是地理风貌差异很大。我从小在海边长大,突然来到山里,生活很不习惯。于是又开始到处走,在整个胶东半岛游荡。

那是毫无计划的游走,因为生活所迫。龙口古代是很富裕的地方,栖霞就很穷,我一方面是生活不习惯,另一方面,原来的朋友也都失散了。我爱好文学,就开始到处寻找新的文学伙伴。听说哪里有个爱好文学、爱好读书的人,我背着包就去拜访。去了一看可能是男的,可能是女的;可能很老,可能很小;可能写的是诗歌散文,也可能只是给公社写点宣传报道。我就这样到处走,跑遍了胶东的每个地方,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

写作

胶东半岛的田野调查

走出家乡我才知道,要写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写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可以回避这片土地上渗透的文化。山区也有林子和狐狸,然而地形更加复杂,不光有山林,还有高山、峡谷,奔腾的河流,深邃的洞穴。我想写很长的书,写宏大的作品,慢慢意识到不能乱走了,要给自己划定范围:国外走哪些地方,全国走哪些地方,山东又要侧重走哪些地方。根据写作的需要,我开始有计划地游走,进行田野调查。

十九世纪以后,特别是现代主义运动以后,文学的内部空间无限开拓,卡夫卡之后的许多作家,写尽了人类内心的异化、对客观事物的恐惧。但是与此同时,文学中地理的空间就被大大压缩了,再没有像托尔斯泰那样十九世纪的大师们,能够描写辽阔的景物。事实上生命的自然背景不能被忘掉,生存空间决定了人的个性。

我要写很大的书,事件很大,人物很多,就需要更结实的材料。在计划中,我把山东分成鲁南、鲁西等几块地方,胶东半岛是重点,每一座村庄和城镇,每一条河流和峡谷,我都要做详细的记录,记下山的海拔、河流的长度和宽度,还要记下当地重要的民间传说和民风民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光是录音带就搞了六大箱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