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史海:面对“皖南事变”…
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
张闾实:张学良早年忌谈…
西安事变纪念馆开放 高…
清末小说中的南北之辨和…
最新热门    
 
庚子事变与京城传闻:传义和团能避敌人枪炮

时间:2010-9-29 11:09:57  来源:不详
110年前的所谓“庚子事变”,是一个“事件群”的组合,它包括义和团在京畿和其他若干地方兴盛而达到“运动”高潮;列强藉以加强干涉乃至组织联军发动战争;清廷经历从抚用义和团、对外国宣战到“西狩”流亡、妥协“议和”的转折等。在此之际,相关社会传闻盛行,成为一种突出现象,而北京的情况尤其值得关注。 
  一、传闻举要
  庚子事变中京城流播的社会传闻,可以与相关事件对应并主要归纳为三类:
  一是关于义和团的神异传闻。有关义和团的传闻固然五花八门,但最突出的是其“神异”内容。据时居京城的“仲芳氏”(真实姓名不详),在其《庚子记事》(其中多涉当时京城的典型传闻,本文中凡未另行说明或出注的引文皆出自该篇)中记述,城中“哄传团民善用遁法,山岭城垣不能阻挡”,又哄传其“无论相离千数百里,此处焚表呼唤,彼处立时便知,人亦顷刻而至,比电报尤速”;还哄传其“能避敌人枪炮,团民用手一指,对阵枪炮即不过火,不能发声”,“刀枪炮弹不能伤身,枪炮子至身即落,皮肤毫无痕迹”。此外,颇为典型的还有像义和团“神术”纵火,能按其意愿控制火的起止和延烧范围之类的传闻。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而内容多围绕义和团的应敌手段展开。
  二是关于作战双方的军情传闻。仅以联军攻取北京之际的情况为例,即可见其一斑。有记:七月十七日(8月11日)“自晨至午,由东来溃勇无数,纷纷进城,皆言通州失守,粮台失陷,李秉衡大帅殉难捐躯”,至于败兵究系何人所部,说法多样,“传讲不一”。及至十九日午前,哄传洋兵“离沙窝门(广渠门)仅十余里,转瞬即到”,“少顷,又哄传洋人已至齐化门(朝阳门)关厢矣。又有言东直门已被洋人围困”。在日夜不停的炮声中,关于炮战所发地点“或云(东)交民巷者,或云西什库,相传不一”。到二十日则“哄传我军已将东交民巷洋人围卡攻破矣”;人们看见“缠头骑马之兵”,又“哄传乃我军借来西洋之兵助战者”(据记述者揭明,实为“英国之印度兵”)。真所谓“一刻数惊”,消息纷杂多歧,莫衷一是。
  三是关于清廷的政事传闻。譬如仲芳氏有当年七月初六日(7月31日)记事:“哄传某亲王被拿下狱,某大臣数人拿问解送刑部”,记述者并作说明,“事关国政,不便详记其名。惟近日有军机处行走之人,数日未得回寓,足见内廷政乱矣”。及至十余天后联军侵入京城之初,即“哄传庆亲王与各国求和,暂行停战。或言李鸿章傅相到京者,或言未来者,传说不一”。对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行的出逃,数日之后民间仍难知详确消息:“传言皇太后、皇上于(七月)二十日夜半,潜离京师,王公大臣随扈者甚众。诡云前赴西陵,其实由口北绕道欲奔山西。或云将来必至陕西建都。或云刻下驻跸怀来县。讲说不一,未得其确。”另据《高枬日记》所载,还有关于“皇上未走”,荣禄“为老佛爷解银二百万,被乱兵杀于黑寺”的传言等等。
  当时京城的相关传闻,纷杂繁多(时人惯用“哄传”状之),所举之例,不啻九牛一毛。需要说明的是,有的传闻未必原发于京城,可能系由他处辗转传来;有的即使原发于京城,传布亦未必仅限此一地。
  二、成因分析
  上述类别的传闻之所以特别盛行,从传闻生发的一般规律与当时特定情势的结合上,即可获得解释。
  能够流布开来的社会传闻,内容上必有能让传布者关注的“重要性”,而相关信息则必处于“模糊性”(不明朗)状态。就上举京城传闻内容的涉及对象而言:义和团的兴盛作为“庚子事变”的导引性事端,其情势足以让人惊心动魄;对战双方在京畿地区军事上的胜负,则直接牵动着局势的发展方向;而清廷应对局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