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杂技团走过60年 金…
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
看语言怎样影响生活 《…
中国非遗博览会 雕漆技…
中国四大名绣迈出联合申…
《清漾毛氏史话》首映 …
健儿骏马逞豪强 中国马…
健儿骏马逞豪强 中国马…
10月18日 郑振铎殉难 日…
激进与保守:近代中国思…
最新热门    
 
中国杂技,究竟缺什么? 繁荣下潜藏着危机

时间:2010-10-25 12:14:08  来源:不详





  繁荣下潜藏着危机

  无序竞争,大而不强,高精尖节目滑坡

  中国杂技艺术最早走向国际市场,最先被世界观众认可,“中国创造”的标记最为鲜明,获奖也最多,如今大型舞台综合表演都离不开杂技。但是,杂技大国未必是强国,繁荣的外表下还存在着另一面。

  一些专家认为,辉煌是表象,其实潜存着很多危机。别看杂技总是在国际比赛获奖,60年来拿了200多块金牌,但有的节目反复被派到国际比赛上竞争,重复得奖成了一景。现在出国比赛没有统一渠道,在国内也没有一个事先的比较,谁有本事谁出去,有时候几个团出去争一个奖,互相拆台,无序竞争。而且获奖多了,年年丰收,演员、院团和社会舆论都失去了兴致,这对今后中国选手参与国际赛事影响很大。

  有的专家将当下杂技的缺陷总结为:节目陈旧、重复生产、技巧至上、教学不科学、高端人才匮乏、缺少轻松看点、小作坊式的生产、国际参赛无选拔制度、明星缺失、人才流动无序等。

  杂技的表现形式近十年来有了重大改变,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主题晚会、情景剧晚会、杂技剧相继诞生,完成了新时代的转型。但是高精尖的单个节目却明显减少,据统计,如今全国加起来还不足50个,而这恰恰是杂技的根本。一些专家说,杂技本体的缺失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愿意吃苦的人越来越少,而杂技的苦和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二是在杂技中引进舞蹈、音乐、戏剧等姊妹艺术,原本是杂技的升华,是杂技革命的标志,但大量杂技节目的编导现在由舞蹈导演承担,他们毕竟不懂杂技,无法把握杂技的特点,久而久之,杂技反倒成了配角。

  只有掌声没有笑声

  缺少滑稽,没有马戏,明星为什么难产

  中国的杂技技巧举世惊叹,一台杂技表演高潮迭起,掌声从头至尾,一直让观众拍疼巴掌为止,但是少有起伏,没有起伏的表演很容易带来审美疲劳。一些专家说,这与杂技的内容缺失有关。

  杂技应该分四大类,一是狭义的杂技,另外还有滑稽、魔术和马戏。但我国的杂技长期只注重第一类,魔术近来随着电视节目的推广开始复兴,可是滑稽与马戏依然处于沉寂状态。马戏驯兽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但滑稽的投入并不复杂,为什么不能在杂技舞台占一席之地?

  专家认为,滑稽的缺失既在于观众缺乏滑稽感的培育,也在于杂技界滑稽演员后继无人。滑稽节目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智慧,是杂技演出中的主导,不能长期处于空白,应该重视滑稽演员的培训和观众兴趣的培养。丑角也是马戏的关键人物,没有滑稽演员,恢复马戏演出就有困难。从刘谦现象可以发现,媒体很关键,滑稽表演也需要媒体和政府的推动。现在的杂技比赛应该单独设立魔术、滑稽专场,用比赛激励人才的诞生。

  眼下魔术的走红,一些专家并不看好,他们认为原创节目很少,手法不高。中国观众的心态是老想探究魔术家的秘密,而在许多国家,原理大家都明白,主要看手法,手法高就是好。实际上魔术的问题还很多,一些电视节目的表面热闹不代表魔术的发展水平。

  杂技需不需要明星,是各地专家争论的焦点。有的认为,杂技的明星是节目不是人,因为杂技节目多是群体演员合作的产物,不是某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