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不应漠视国学概念的非科…
经典国学进校园
国学雨露潜入校 滋润学…
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心…
国学家辜鸿铭怎样驳斥西…
“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
法国学者:圆明园历史可…
人大校长回应对国学的三…
大国学的期待:《大国学…
国学前沿问题研究暨冯其…
最新热门    
 
《国学六法》:儒道互补的大智慧

时间:2010-10-26 11:38:37  来源:不详

儒家的智慧主要体现为一种太阳的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每天都有新气象。但是儒家的智慧之外,还需要道家的智慧,道家精神就是月亮的精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知足常乐、韬光养晦、柔弱胜刚强、不为天下先、无为无不为……多少人生智慧蕴藏在道家不露声色的谦卑中,这种谦卑就像无声呵护大地的月光。你看那月光,多么温柔,多么含蓄!

日月交辉,儒道互补,是中国的一大智慧。儒家和道家的互相补充,就像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就像乾坤一体,阴阳互摄,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儒家风骨和道家气象,入世和出世,有为和无为,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和心存魏阙,那样奇妙地相得益彰,组成了中国智慧既空灵又丰实的壮观画面。

谈到道家,有人一定会想到道教,想到张天师、全真七子、八仙过海、白云观、武当山。道家和道教具有密切联系,甚至可以说没有道家就没有道教。道家的主要代表老子后来成了道教的教主,是三清之一,也就是太清道德天尊。更重要的是,老子和道家另外一位重要代表庄子,为道教提供了理论基础。道教两部非常重要的经典《道德真经》和《南华真经》,就是道家的《老子》和《庄子》。但是道家和道教也有重大区别。简单地说,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是一种宗教。

我们说“以道养生”,很多人可能立刻就想到炼丹服药、吐故纳新、导引辟谷,长生不老……例如,道教经典《太平经》说:“三万六千天地之间,寿最为善。”这是明确地将健康长寿立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还有的道教经典说:“上德者神仙,中德者倍寿,下德者增年不横夭也。”(《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这是说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仙,中等境界是长寿,最低境界也是乐享天年、避免夭折。这个养生理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讲究一个世界、一个人生的文化心态。

道教讲养生,目的在于延年益寿乃至成仙不死,这对于生命有限的人类,自然具有无比巨大的诱惑力,但是,其中的糟粕也毋庸讳言。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皇帝为了追求长寿甚至成仙热衷于服食道士炼的丹药的情况,结果皇帝既没有长寿,更没有成仙,反而丧命。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和清朝的雍正皇帝,这两位最残暴又最精明的皇帝都是吃丹药而死。唐朝的皇帝格外崇信道教,结果六位皇帝中毒送命,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我们这里说的以道养生,主要不是道教的长寿理论和实践,更不是追求荒诞不经的长生不老,而是道家阐释的一种人生智慧、文化价值。

道家讲养生甚至讲生命至上,这和儒家大不一样。儒家讲杀生成仁,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孟子更说“舍生取义”,“虽千万人,吾往矣”,真理在手,前面即便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勇往直前,这些真的是境界崇高,令人敬仰。但是道家从来不讲这些东西。老子讲长生久视、功成身退、韬光养晦、柔弱胜刚强,庄子讲“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