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学者谈曹操高陵石牌文字…
调查显示:九成人感叹当…
学者作家直指当下散文创…
大散文理念与当下散文的…
对当下散文繁荣发展景象…
‘‘文化工业”下的当下…
专家研讨:当下的报告文…
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死人易…
浅谈《诗经》研究的传统…
当下文学“式微”不是回…
最新热门    
 
当下文字误用现象:称别人父亲“家父” 故居成故里

时间:2010-11-10 11:25:52  来源:不详
不同的读音和意义,一刀切地将“蘋”处理为“苹”,造成了语文生活中的混乱。国家语委正在研制一份《通用规范汉字表》,去年还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个字表打算调整一些过去不合理的规定,其中有一处是把读音不同的两个“蘋”分开,恢复“青蘋”的“蘋”字。这个做法是可取的。

 

语文是什么

 

汉语文化需传承

 

  在语文教育界,人们一直在讨论:“语文是什么?”有人说是“语言文字”,有人说是“语言文学”,两种观点长期对峙。其实,对“语文”更到位的理解,应该是“语言文化”。

 

  语言之美,美在文化。传承汉语之美,其实质是传承中华文化。在社会整体语文素养不足、文字使用心态浮躁、语言本身尚存复杂问题的背景下,要想传承文化、保持汉语之美,咬文嚼字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咬住文字不放松,深入细致地辨析语词的意义与正误,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才能保护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汉语符合规律地发展,维护中华文化的健康与美丽。

 

  首先,文化的认同需要语言素养的支撑。比如使用一些尊称与谦辞,表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这些礼仪是认可的,但是因为语言素养不够,常常使用出错,闹出笑话,反过来还伤害了这种礼仪的传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