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和元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西域地区的畏吾(维吾尔)人最早归附,蒙古人不仅采用其文字和典章制度等,而且擢用其各种人才。这些人才在蒙古开国之初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元朝一代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据《新元史·氏族表》所列维吾尔人入仕元朝的就有二十九族,其子弟中涌现出不少军事家、政治家、理财家、翻译家、文学家、史学家、书画家、音乐家等,其中还有著名农学家鲁明善。
鲁明善,畏吾人,以父字鲁为姓,名铁柱,字明善。《元史》中无传。他的父亲迦鲁纳答思,是通习多种语言的著名翻译家,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由西域进入大都(今北京)。其学识渊博,很受器重,担任过皇太子的辅导教师,历仕四朝,由翰林学士官至大司徒。鲁明善自幼受其熏陶,汉文化素养很深。历任靖州路(今湖南靖县)、安丰路(今安徽寿县)达鲁花赤(蒙古语长官之意),延祐元年(1314),初任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
忽必烈定都北京后,深感发展农业是当务之急,因此设大司农专掌农桑水利,分类编成《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全国;分派劝农官巡视各地农事,将农业发展状况作为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主要依据。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初刊于1314年安丰任上,正是他的职责所在。
《农桑衣食撮要》以月令体裁写成,分为十二个月,月下条列农事并讲解做法。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一万一千多字,但农事却有二百零八条,内容极为丰富。如气象物候,农田水利,作物、蔬菜、瓜类、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