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孔子文化周巴黎揭幕 前…
最新热门    
 
沙博理等获“终身成就奖”:带着理想去翻译

时间:2010-12-06 10:25:04  来源:不详
 

“后备人才培养必须抓紧”

 

  今年,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奖5个名额全部空缺。对此,屠岸认为,空缺也说明我们的文学翻译确实不尽如人意。“原因很多,但后备人才短缺是个重要原因。”

 

  “这些年我们在翻译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进步不大,人才短缺才造成翻译质量下滑。”屠岸认为这一切源于社会上对文学翻译的短视和偏见。“人们重视创作,而轻视翻译。在学校里,翻译作品不算科研成果,不能拿着译作去申报职称。”

 

  草婴和同行们为此呼吁了很久,要求提高文学翻译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改善不大。

 

  屠岸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编选翻译《英国历代诗歌选》,但译稿出版后竟然没有稿费,只从出版社里拿到了100套书。“这不怪出版社,毕竟出版社没有义务为你赔钱。”屠岸说,“有些书,读者面很小,要出的话,就要自己掏钱。这家出版社愿意出版,也没有找我要钱,我还是很感激的,否则我的心血就没有见天日的机会了。”

 

  清苦、寂寞、为人做嫁衣……凡此种种都使有才华的年轻人不愿意投身于文学翻译。屠岸说:“我常常很忧虑,到底怎么办?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能再等了,必须要抓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