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董金裕:叶适思想的主轴及其评价

时间:2010-12-30 10:02:23  来源:不详
,其论学又力黜空虚而归于实用,以期有补世用,故其对于当世之务颇为关注,既能掌握根本,又能揭举当时弊害之所在。如其论治道,以为礼乐教化为致治之本,其重要性远胜于政刑,其言曰:“按孔子言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初不及政刑。……今以礼乐刑政融会并称,而谓其不二,则论治之浅莫甚于此。其舍礼乐不用而以刑政为极功,儒者之过也。”(《习学记言·礼记》)

 

    叶适反《乐记》之说,强调礼乐远在刑政之上,可见其见实能上接孔子之意。又如其论财计云:“夫聚天下之人,则不可以无衣食之具。衣食之具或此有而彼亡,或彼多而此寡,或不求则伏而不见,或无节则散而莫收,或消削而浸微,或少竭而不继,或其源虽在而浚导之无法,则其流壅遏而不行。是故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者,大禹、周公是也。古之人未有不善理财而为圣君贤臣者也。”(《水心别集·财计上》)再如其论军事云:“自古两敌相争,高者修德行政,下者蓄力运谋。”(《水心别集·患虚论》)“夫法所以用兵,而兵之成败不专在于法。若必以法为胜,则蚩尤、桀、纣若林之旅,岂其皆无法哉?且项羽之于汉高,尝百胜,一败而亡,岂汉一日而有法哉?”(《习学记言·太宗李靖问答》)叶适认为如果能修实德,行实政,则上下和气融洽,近悦远来,可以变弱为强,屡战不屈。

 

    由以上所述论治道、论财计、论军事等可以看出叶适对于当世之务颇为熟稔,且能提出迥异于时儒的见解。尤其可贵的是他还勇于指出宋代集权法密之害,掌握到当时国家积弱的症结,曰:“国家因唐、五季之极弊,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虽然,岂有是哉?故人材衰乏,外削中弱,以天下之大而畏人,是一代之法度又有以使之矣!”(《水心别集·始论二》)前人虽不乏反对专制集权之非者,然大抵是就君王的淫暴、政事的烦苛、民生的疾苦等方面立论,至叶适才专就制度加以探讨。过度集权的弊害若不排除,就算是有仁君贤臣,也难免陷于苛细扰民而无法致天下于安定。由此可见,叶适抨击专制法密之害,实能批却导窾,深切问题的最大关键。

 

    在理学盛行、举世风从的时代,叶适本其注重思辨的精神与不盲从偏信的态度,反对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一方面提出对“道”的看法,认为只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