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用出世心 做入世事(2)
国家大剧院乐团横空出世…
中国的“大河之舞”何时…
2009年各月实用出远行吉…
接受出世思想或走向出世…
从入仕追求方式看李白的…
最新热门    
 
用出世心 做入世事(1)

时间:2010-12-30 10:02:37  来源:不详
存在这“经”、“史”、“子”、“集”当中。“经”主要指儒家的典籍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经”有《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 “史”指各种体裁的历史书籍,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像《楚辞》《乐府诗集》等。

如果要问“国学”的精华是什么?那就要说到“儒道佛”了。有的学者就把“国学”主要归结为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在中国过去就有这样的说法,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可见,中国人是多么看重这三家。

对作为“国学”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道佛三家,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是什么呢?回答是:思想。因为思想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而思想是由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真正要进入国学的殿堂,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一定要对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所把握。

国学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中国古代的先贤圣哲们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中国圣贤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亦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古人云:“思以其道易天下”。就是说,中国古人思考着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即“道”来改变天下。说白了就是,他们建立学说、提出思想的目的乃是: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

群经之首的《周易》有这么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强调的是通过关注“人文”,以达到变化和成就天下以及天下人之心的目的。这里出现了为大家非常熟知的一个概念——人文,这是当下许多人都喜谈的一个概念,“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等。但你要问他究竟什么叫“人文”?恐怕很少人能明了它的深义。《周易》是这样给“人文”下定义的,它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意思是,能止于文明的即是人文。这是对作为人并能够成为人而提出的标准。中国古人告诉你作为一个人,要知道“当其所为”和“不当其所为”。也就是说,人一定要知道你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这里有不能越过之线,即当“止”之线。如果再用一个概念加以说明的话,那就是“义”。“义者,宜也;宜者,应当也,适当也。”儒家最重这一“止”和“义”。《大学》有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由此可见,这里谈的都是人之为人的根据问题。所以,我们说,所谓“人文”是专就人的本性而言的。简言之,“人文”要关乎的是人的本质问题,也即人性。

什么是人之为人的“根性”呢?这一问题在儒家那里尤其得到重视。孟子有句名言:“人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