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新国学不是打着国学旗号…
关注博士生培养系列报道…
浅析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对…
冯天瑜:对当下国学讲习…
国学该从幼儿热吗?专家…
长沙海选“读书达人” …
杜伦大学欲开设国学中心…
台湾学者傅佩荣南京谈国…
什么是国学传统(2)
什么是国学传统(1)
最新热门    
 
“读国学会吃亏”,原因不在经典而在社会

时间:2011-01-05 13:29:07  来源:不详
 

  对于山东省教育厅的做法,近几日媒体已经讨论颇多,而对于钱文忠的说法,却因媒体重新提及而具有了讨论的必要。其实,钱文忠所说的也并不是新鲜观点,学者吴思在其所著的《潜规则》一书中就说,中国的文人通常要经过两次教育:一次是圣贤书上所说的礼义廉耻;一次是现实社会所教授的生存法则。结果,很多人就在这两重相距甚远的教育中产生了人格分裂:表面上看满口仁义道德,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如果,有些人就是“一根筋”,只按照圣贤所说处事,就可能出现钱文忠教授所担心的“要吃亏”。

 

  对于这种吃亏的结果,有人会将原因归结为国学经典,归结为圣贤骗人。但根本的问题并不在此,即使是一个再世俗的社会也需要道德底线和价值标杆,难道整个社会流行厚黑学,人们就能够生活的真实、幸福———真实是肯定的,但幸福恐怕就相去甚远了。因此,即使国学经典有一些内容看似是与现实脱节的,但根本的问题并不是国学教诲的过时和错误,而在于潜规则流行所造成的文化的“文本化”,在于文化根本没有进入人们的内心———尽管圣贤的教诲在书本上是清晰的,但是读过的人也许并未往心里去,最终文化只是存在于书本上、文本中。

 

  真正的文化应该体现在人们的生活细节中。否则,尽管对传统的文化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可是如果只是把它当成卖弄的资本或忽悠人的说辞,则这些传统的好东西永远都不会浸透到现实中。以孔子教诲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例,如果人们只是在嘴边说说诚信,但是在生活中却把诚信放两旁、利字摆中间,诚信这个东西又怎会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品质?

 

  因此,要想避免国学经典误人,最需要做的不是不读。真正需要做的,是如何净化社会的环境,让国学经典中的优秀文化可以从文本走进现实中,成为人们真正的行动指南之一。这时,光是强调国学经典的价值是不够的,还应该让社会的秩序和规则运行得更加清晰,让人们感受到圣贤说法的伦理意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