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忆父亲冯友兰:他在清华…
张春兰:唐宋城市管理制…
汤素兰:别让儿童文学迷…
最新热门    
 
黄敏兰:史铁生的幸运与不幸

时间:2011-01-23 15:56:44  来源:不详
    史铁生说他的作品是在《希望》上最早变成铅字的,由此与西北大学结下不解之缘。我们西大同学,尤其是77级的,把史铁生视为校友。更巧的是,史铁生的夫人——陈希米也是我的校友,在校时我们已有较多来往。她是数学系的,而我是历史系的,是同一级。虽然隔行如隔山,当时文科与理科学生交往并不多,但对陈希米来说却是一个例外。她经常跑到我们宿舍聊天,和我们班的几个同学成了朋友。这是因为她的知识面广,所以乐于搞“跨学科”的交流。希米调到北京后,能够在华夏出版社做文史编辑,并升任编辑室主任,就充分证明了她文史知识的丰富。后来我的一些书评得到他们夫妇的欣赏,陈希米给我寄了不少她编辑的书,有时也让我写写书评,于是关系更加密切。此是后话。

 

    从知青到画彩蛋的“待青”又到作家,史铁生的命运有着巨大的改变。命运让他去思考命运,苦难驱使他去回味苦难。

 

    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命运又跟史铁生开了个大玩笑:由慢性肾病发展为可怕的尿毒症,这无异于雪上加霜。虽然四肢健全的人也会患尿毒症,但是史铁生的新病却是由老病引起的:因为身躯长期弯曲、不能正常排泄,尿液中的毒素难以及时排出,严重损伤肾功能。史铁生不得不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最初每周两次(一般病人都是这样),后来因病情加重增加到每周三次。每次透析四个半小时,对一般人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大损害,但史铁生因为体质太弱,回到家中已是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这些还能够忍受,最重要的问题是昂贵的医药费如何解决。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不少病人因没有钱而只得等死。有钱和没钱,竟然成了生与死的界线。幸运的是史铁生因“有钱”而被留在了“活”的这一边。这个幸运来自朋友的帮助和他作家的身份。最初是朋友们为他筹集医疗费,后来考虑这不是长久之计,便向有关方面申请资助,后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向东城区、朝阳区、北京残联、北京作协募集解决,2008年正式成为北京市专业作家,年底开始由北京市文联报销透析费、医药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