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冯其庸:诲人一甲子,半…
冯其庸新解“大师”:诲…
冯其庸新解“大师”:诲…
同赏《红楼梦》中朝情意…
系我一生心 负你千行泪…
最新热门    
 
半生心血铸辉煌——《中古汉语词汇史》评介

时间:2011-01-26 11:59:11  来源:不详
 

  我们觉得,从汉语词汇发展的客观情况看,分出一个独立的中古时期,且将中古汉语的上限划到东汉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确定了范围,第二步当然是语料的搜求利用了。因为只有对语料全面的掌握,才可能对一个时代的词汇面貌认知准确到位。通观全书,作者所下的功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除人所常见的经史子集高文典册外,他如章奏表启、农书医案、小说琐语、笔记杂著、书柬墨帖、歌谣民谚、道籍符箓、出土文书等等,凡是而今可见的这一历史时期的所有文字材料,无不进入作者的视野而爬罗剔抉,酌加剪裁。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作者对这一时期的佛典语料进行了近乎于无遗的深入解读,而后与中土文献比较辨析。

 

  学者徐光启曾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新法算书·缘起》)其意思是说,要想达到超越前人的水平,首先得对相关的研究融会贯通。而要达到会通的境界,则必须准确地理解外来著作。我们觉得,徐氏讨论的虽然是中西历法的问题,但移之任何科学研究都堪称至理名言,而又尤其是撰写中古汉语的词汇史更为适用。试想,如果我们对中古传世的960部佛典、2990卷、2400万字的汉译佛典视而不见(依朱庆之统计,1992年),或者虽见而不下细致的功夫,不能准确的解读,那真会如朱庆之所说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古汉语词汇史。《词汇史》正是以高屋建瓴的眼光,将东汉至隋的所有语料熔于一炉,千锤百炼,锻铸出超胜于前人的煌煌巨著来。以《词汇史》的研究眼界对比时下的一些现象,我们不得不由衷佩服作者宏大的局陈。因为,近些年来由于汉译佛典研究的升温,依托佛教文献研究汉语者队伍日益壮大,虽春兰秋菊,各擅一时之美,研究者们在这一领域中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其间同样问题多多,有的学人,包括一些博士、硕士研究生,基础的汉文典籍修为极其肤浅,对于传统经典或陌生根本不读,或浮光掠影,一知半解,往往生吞活剥一些国外语言学理论,醉心于一部译经的烦琐分解,“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一经究终始”,既不管研究的对象是否对汉语词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不管自己累赘细碎的表格有什么意义。枯禅青灯,电脑视屏,心无旁骛,兀兀穷年。更有甚者,笔者曾了解到,有的学生以一部佛典为语料作博士或硕士论文,因为其书卷帙太大,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统计分析,于是环叩师兄弟妹或朋友至好每人一或二个字母协助自己完成。予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