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陶东风:历史文化名城失…
武大学者:刘心武续的“…
学者称历史文化名城失原…
试论李贽的“童心说”和…
陶渊明背后有个怎样的女…
祸难与抗争:中国文化的…
梁惠王的“迟钝”
古代的“租房族”
年俗是这样“俗”起来的
豆棚闲话:古代春节的“…
最新热门    
 
这样的“文物鉴定专家”,谁信

时间:2011-03-22 12:19:42  来源:不详

近几年,中国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消费时代,这可以从当前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火爆窥见一斑。因此,作为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名家字画和明清瓷器等收藏品价格翻着跟头地往上涨,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文物艺术品市场上出现的造假狂潮,其范围之广、品种之全、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之一是有大批“认假为真,认伪为优,认劣为精”的“鉴定专家”。

 

    在央视“3·15”晚会上,“文物鉴定黑幕”中“只认钱,不辨假”的文物鉴定专家曝光在阳光之下。从中可以看出,明知是假,却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鉴定专家,凭借一纸鉴定,可以让一个粗制滥造的200元小瓶,摇身变成“价值连城”的文物。

 

    这一案例揭示出,在有些人那里,文物鉴定原来是钱说了算。只要钱给足了,一个地摊上随处可见的现代仿品,就可以任意“改朝换代”,民国的、乾隆年间的、康熙年间的,任你挑选;只要钱给足了,假的就可以变成真的,赝品也可以身价大涨上千倍;只要钱给足了,鉴定专家的职业操守,道德良心就都不重要了。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