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傅佩荣:孟子的快乐(2)
台湾学者傅佩荣南京谈国…
青帮大头目黄金荣:蒋介…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中原…
傅佩荣:中西方文化差异…
傅佩荣:“克己复礼”是…
最新热门    
 
傅佩荣:孟子的快乐(1)

时间:2011-03-22 12:19:53  来源:不详

孟子指出,有三种胜过帝王的快乐,这种快乐源自内心,是人人皆可享受及珍惜的。

一、修养是人生必修课

有些人在《孟子》书中看到“性善”一词,就以为他的观点是人性本善。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孟子清楚指出:一个人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安逸而没有接受教育,就近似禽兽。由此可见,人不可能只靠本能而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不过,教育所提供的只是五伦的规范,这些规范的基础依然在于人性。譬如,身为一个人,必须先有感恩与敬爱父母的心,然后孝顺的规范才能发挥作用,促成亲密的人际关系,进而稳定社会秩序。因此,在思考人性问题时,要把焦点放在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上。譬如,如果我不孝顺而使父母不快乐,那么我忍心如此吗?

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称为心之四端。顺着四端的要求,就可以做到“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心是否产生自我要求的力量,要看一个人是否真诚。譬如我坐在公交车上,上来一位老太太,我若是真诚就会由内而生一股力量,自动起身让座。由真诚而来的力量称为“向”,我的让座行为称为“善”。这种观点是“人性向善论”。由此可以引申出: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二、修养的方法

孟子认为自己有两项特点:一是知言,二是善养浩然之气。知言是指:在听到别人说话时,可以判断这样的话有无盲点、执着、偏颇或闪避。至于浩然之气,则很难清楚解释。

一方面,要依循“直、义、道”而行动。直是内心真诚而正直,义是指做合理正当的事,道是走在人生的光明大道上。这三点长期实践下来,会让一个人化解私心与欲望,表现“君子坦荡荡”的风范,处在任何环境都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另一方面,养心重于养身,由心来发号施令,再以身体的具体作为来配合。譬如,在别人对我恶言相向时,我必须先反省自己:是否不符礼节?是否没做好事?是否不够尽力?如果实在没有过失,就表示别人只是狂妄之徒,我又何必与他计较?

修养总是要在困境中接受检验。上天要赋与一个人重责大任,一定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在患难中培养过人的毅力,尤其是卓越的德行。如果人性向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