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只有打油诗水平?
最大困难是模仿“曹体”
抛开书中情节不谈,对于刘心武“续红”之作的艺术价值,一些学者和读者也提出了疑问。
“高鹗的续书没有痕迹,叙述语言、人物性格和谈吐都能一以贯之,刘心武先生的续本,读来却令人错愕。”读过《刘心武续红楼》的前两回,中国作协会员李俊虎在媒体上撰文指出,刘心武模仿的古小说语感“文的生硬,白的随意,没有美感。”
还有读者在网上发表评论说,与原著中留下的大量经典诗句相比,刘心武的续本中“寥寥几首都是打油诗水平,小儿科得很,不如没有。至于其它文体,比如曲赋,更是阙如。”而且,“没有场面、器物的描写,贾母葬礼之类都是一笔带过,没有什么细节,到底是没经过那个年代、那种生活,情节如同流水账,走到哪儿,写到哪儿。”
对于这些明摆着的缺陷,刘心武自己倒不回避:“高鹗再有缺点,他是乾隆朝的人,对于200年前的人走路用什么工具,喝茶用什么茶杯,吃饭有什么菜肴都知道,我怎么比得了呢?”他还声称,续写时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模仿“曹体”上,“我是个现代人,在语言上无法比拟古人。”所以,刘心武称自己的“复原”只能力图恢复原意,却无法恢复原笔。
今人写得过前人吗?
续本还要接着修订
自古至今,《红楼梦》的续本其实并不罕见。有资料显示,狭义上的红楼续书就多达近四十部,探佚研究及补佚类续书更不可数计。在签售现场,一位老者对于刘心武的“续红”表示理解,他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时,四川作家萧赛写《红楼外传》也是从80回以后续写,其他正式出版的当代续作也有很多。但他认为,这些续作大部分只是纯粹的臆想,像刘心武这样根据原著的意思去谨小慎微地写作,显然要困难得多。
另外,对于刘心武的“续红”行为,多数读者认为这种勇气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谈到对经典的态度时,刘心武说:“中国人很可怜,你有些新想法,说出来,写出来,印出来,要冒很大的风险,压力很大的。中国人在经典面前总是匍匐在地,我不成,我不对,我不敢,我不做,我错了……”而他的“续红”行为恰恰不是对经典的盲目膜拜。不过,对于自己作品所引发的各种争议,刘心武也虚心表示,会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