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大学校长称高校“地方军…
国家非遗南昌瓷板画欲在…
论析传统文化“用人”思…
北大中文系新、老系主任…
两岸清华联合主办“高罗…
浅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
最新热门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列报道⑤网友观点:高校学报最好“做自己”

时间:2011-04-02 13:03:49  来源:不详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列报道在本报刊登后,引起了网友尤其是知识分子网友对高校学报的深刻思考。高校学报“全、散、小、弱”的现状令人心痛,但也坚定了高校将学报做大做强的信心和目标。

 

    未来,能否突破高校学报发展的瓶颈,将学报做强、做专,甚至打造自己的品牌?就此问题,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讨论高校学报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建言献策。我们选取了部分精彩评论,摘录如下:

 

    潘德东(光明网友):从刊物定位来看,高校学报基本上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也不分什么专业,完全是跨界组合。由于中国高校千校一面,更助推了高校学报也千校一面、千报一面。要找一张独到的、独家的特色学报面孔,恐怕比找一篇没有抄袭的论文还苦、还难。从经营运行来看,高校学报只是一个发表论文的机器,一些高校领导和关系户优先开采学报资源,通过这条内部生产线,实现论文的流水发表。而发表论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搞研究,而是为了评职称。这也是版面费、潜规则盛行的一个源头。

 

    因此,高校学报必须打破体制壁垒,引入竞争,重新洗牌,回归学术、学问、学者的根本。“学”,才是出路,才是正路。

 

    陆燕青(光明网友):教育部名刊工程提出了“专、特、大、强”的发展目标。然而,给读者的感觉却是“大而全”的翻版。比如某些地区不顾自身条件,将学科性大学改编成为综合性大学,不仅没有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反而减弱了自己特色学科、专长学科的声望。高校学报同样如此,学校的基础还没有达到一定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